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06 08:13:0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精选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

  课件、磁带、音乐、各类小型玩具、qq糖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幸福拍手歌》歌曲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大家一起做动作是不是很快乐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玩得快乐吗?

  2、幼儿观看课件。

  这个小女孩叫芳芳,你们看芳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你觉得她一个人玩得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了呢?我们一起去仔细得看一看。

  她怎么了?她为什么不高兴?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请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看看芳芳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小伙伴会对她说些什么?(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你别难过了…),芳芳听到小伙伴的道歉还会不高兴吗?(对,不会了)那后来会怎么样呢?你们猜一下?(幼儿自己说)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你们猜的对不对?

  芳芳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教师小结:你们说得很对,芳芳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她们玩得多快乐呀!

  3、老师提问:“你们觉得芳芳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搭好的积木时,你该怎么办呢?(个别幼儿回答)对了,要说对不起,要向别人道歉,这样别人就会原谅你。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玩具,我们应该怎样玩?(大家一起玩)看看大家一起玩是不是很快乐呢?

  4、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引导幼儿大家一起玩。

  5、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玩具?你们一起玩快乐吗?

  6、“今天,每个宝宝都学会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儿园的玩具,今天老师还来了好吃的qq糖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们开心吗!

  7、现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

  3、能理解音乐的性质,随音乐进行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安静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性质,通过提问调动幼儿的感知觉,想象这首乐曲是表现哪种小动物的。

  2、幼儿再次听音乐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连续性,启发幼儿充分想象,说出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此难点通过启发引导发来突破。

  3、幼儿欢快的听音乐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此重点通过倾听法和表演发来突破。

  4、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调整呼吸,安抚心情。

  5、结束活动:我们都变成了一只只快乐的小兔子,跟着老师开心的跳兔子舞。

  儿歌:小兔跳跳跳

  小白兔,跳跳跳,

  跳到东,跳到西,

  跳到草地吃青草,

  吃完青草睡大觉。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比较长短,能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2、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展示台;

  幼儿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五条长短不同的小船、五队数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6只。

  【活动过程】

  一、小船排队——学习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1、PPT导入,发现小船的不同。

  (1)池塘里开来了什么?一共有几条船?(点数:一共有4条船。)

  (2)这些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①颜色不一样。有红色船、黄色船、蓝色船、黑色船。

  ②长短不一样。黑色船最长,黄色船最短。

  小结:池塘里的四条船颜色不一样、长短也不一样。

  2、为小船排队,根据长短探索排队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小船要靠岸了,请你按照船的长短沿着红旗一边直直的河岸从上到下整齐的排排队,一条波浪上排一条船。

  (2)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你是怎么给小船排队的?

  小结:小船排队的方法有两种,可以是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这样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也可以是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这样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

  (4)幼儿再次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纠正排序。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1、青蛙来了,初步感知青蛙数量与队伍长短。

  (PPT结合青蛙叫声)听!谁来了?小青蛙排着队来了,看!排成了几排?(4排)每排数量一样多吗?队伍长短一样吗?

  2、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1)小青蛙要乘船去旅行了,每条船上只能乘一排青蛙,请你根据青蛙的数量和队伍的长短帮小青蛙坐上合适的船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为什么要让青蛙这样乘船?

  小结:青蛙越少,队伍越短,乘的船就越短;青蛙越多,队伍越长,乘的船也越长。

  三、乘船游戏——巩固长短排序,并感知乘坐数量与船长短的关系。

  1、小青蛙们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条自制船)这里有几条船,你们觉得哪条船乘的人最多?那条船乘的人最少?为什么?

  2、请幼儿根据船舱数量乘船,注意一个船舱乘一个。

  3、我们出发去旅游咯!根据指令(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开船离开。

  小百科: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灾害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健康的影响,了解环境不一样空气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地球,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对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美好愿望。

  3、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意识,文明习惯。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前已经让幼儿绘画了各种能冒烟的图画(公交车、汽车的排出的尾气,工厂里锅炉排出的废气,放鞭炮的烟,建筑工地上的扬尘,农田烧草的烟、等等),小实验(塑料袋、玻璃缸场景:汽车树林房屋打火机、废纸数张,PPT、天气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1、说说天气记录观察

  ------今天,陈老师来到你们幼儿园,老师发现你们幼儿园十分漂亮,之前我让你们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

  --谁愿意说说的?

  (请2位幼儿介绍他的记录)

  --老师这里有几个天气标记,晴天应该用哪个来表示?

  --那其他的标记又表示什么天气呢?

  二、观看各种有关雾霾天气的挂图和卡片,了解各种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你们看看都是在什么样的天气?(在下雾的时候拍的)这种天气用什么天气标记来表示呢?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呢?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气象专家是怎么说的?

  --刚刚小朋友听到了什么?(3个以上的幼儿回答)

  --那这种天气是用以上的天气标记表示吗?(晴天、阴天、雨天)

  --原来以前是没有这种天气了,是最近刚刚有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呢?(幼儿回答)

  --那我们一起来看下图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教师小结:这种烟对我们的环境有没有影响呢?

  那接下来看看老师来做个小实验

  三、游戏,演示,直观地显示

  玻璃缸场景:

  (1)汽车树林房屋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们呼吸着干净的空气。空气在哪儿(空气在我们的周围)当我们有了更多的工厂,汽车,对树木,秸秆的焚烧,我们呼吸的空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2)制造雾霾

  --你们都看见了什么:两个袋子里装有的`空气一样吗?

  教师小结:空气中有什么?老师用塑料袋装空气。第二个袋子里有黑色点点。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空气里原来含有PM2.5颗粒物,这种颗粒非常小。

  四、感受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那这些颗粒我们容易吸入身体里吗?

  --我们用鼻子来呼吸,鼻子里有鼻毛,而呼吸时这些鼻毛可以阻隔大的颗粒物,而小颗粒的就容易被呼吸到身体里。

  出示PM2.5图

  --一旦被人吸入对人体又有什么危害呢?

  (就会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诱发许多疾病)

  教师小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颗粒物易被鼻腔、咽喉阻隔拦截。但是,由于PM2.5是较小颗粒物,一旦被人吸入,就会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诱发许多疾病。

  --如果出现雾霾天气,我们出门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戴口罩、少出门,不要开窗通风)

  --今天呀,老师教你一个雾霾天气的呼吸方法。教师示范。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放松呼吸。(吐纳法。双手合十胸前,然后两手臂向前伸直,再慢慢抬举至头顶,一边做动作一边进行"吸一呼三"和"吸三呼一"的吐纳法,即吸一口气分成三次呼出,吸三口气做一次长呼。把一口气变成多口气来锻炼,这样可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增大肺活量,增强人体的耐缺氧能力。)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不让这种恶劣天气产生呢?

  (9月22日无车日、3月23日的晚上20:30-21:30熄灯一小时)

  我们的国家已经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有无车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节绿化我们的环境,熄灯一小时(节约用电)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呼吸到更好的空气,有着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五、结束

  --马上,我们一起回到班上再与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商量下还有什么办法来保护环境,减少这种恶劣天气的产生,我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小百科: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拖画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感受边印画边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黄红颜料、擦手巾、围兜、袖套、课件(毛毛虫的故事)、背景图(草地)。

  三、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毛毛虫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提问:毛毛虫的身体是怎么变化的?后来变成了什么?

  2.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如何用手指进行印画,重点引导幼儿印画毛毛虫的身体及拖画蝴蝶的翅膀。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进行印画。

  4.幼儿自由印画。

  1)提出要求:

  A.不和同伴挤在一起。

  B.使用颜料注意卫生,用毛巾擦手。

  2)幼儿进行印画,教师指导幼儿印画毛毛虫注意点和点的连接及蝴蝶翅膀与身体的衔接。

  5.以音乐《蝴蝶飞》为背景结束游戏活动。

  反思:

  活动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借助故事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幼儿对故事十分感兴趣,在观看课件时能发现到毛毛虫的身体变化,并结合故事的内容进行印画。同时背景音乐的氛围能以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进行变换,烘托情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印画。多数幼儿在印画时能较好地衔接毛毛虫的身体(即点与点的'衔接),最后在毛毛虫的基础上完整地印画出蝴蝶。在课堂实践中出现以下几点不足:

  1.有的幼儿在印画毛毛虫身体时,点连接得太长,比例不太协调。也出现了点和点没有连接起来的现象。

  2.印画蝴蝶身体有一定难度,除了要先印画毛毛虫的身体还要拖画蝴蝶的翅膀。有部分幼儿完成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幼儿作品完成的成就感。

  3.游戏的成分还比较不够,没有很充分地体现边印画边游戏的过程。

  调整方向:

  1.在下次活动过程中,将游戏融入于幼儿的印画过程,增设毛毛虫身体变化的行进路线的背景,让幼儿以毛毛虫的角色,在音乐中充分地体验边游戏边印画的快乐。

  2.降低目标(蝴蝶画法)的技能:取消拖画的环节,直接用拇指印画蝴蝶的翅膀,一次成形。避免拖画的繁琐与拖沓,使印画过程简单化,让幼儿充分体验印画带来的轻松与快乐。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

  人物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准备数个能站立的玩偶,拿出两个(高矮差异大)提问:说说看XX和XX,谁高?

  2、幼儿直观比较两玩偶的高矮,并回答。

  3、教师请两位幼儿到前面比较高矮。(先找两位身高差异较大的,再找两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种情况时,幼儿如果回答“一样高”也可以。)

  4、教师将幼儿每三人分成一组,请幼儿两两互相比较(以背对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个人轮流练习判断。(教师可以到幼儿旁边询问谁高谁矮)

  5、教师那出两张大型的人物图卡,展示在黑板上(两人的距离放远一点,不易直观地比较出来)。教师提问:这两个娃娃,谁比较高?

  6、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代表地面,并说明:你们和其他同学比身高的时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图卡要比身高,脚也要先对齐,再看谁比较高。

  7、教师重复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图卡重新布题。

  8、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提问:有3个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哪个比较高?

  9、请幼儿拿出娃娃图卡,将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图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师提醒:比身高时,娃娃的脚要对齐框框中的底线。

  11、幼儿任意选择2个娃娃图卡,重复练习判断高和矮。

  12、教师可以在角落摆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数个,让幼儿不断练习比较。

  小结:让幼儿了解和同学比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图卡比较身高时,脚要对齐底线的做法。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一定距离。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小熊玩偶,小动物的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小熊玩偶)

  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1。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根据故事进行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买冰淇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请幼儿给小动物排队。

  三、师幼共同讨论,说一说应该怎样排队。

  1。师: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那么小朋友会排队吗?

  2。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幼儿讨论、回答)

  3。播放PPT,结合图片讲述。

  4。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排队时不能插队、不拥挤、前面和后面的小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大家一起来排队。

  师: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都会排队吗?接下来我们就排队喝水来比一比,看看谁是会排队、讲秩序的好宝宝。

小班教案 篇8

  目的:

  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准备:绉纸彩带,彩色笔,事先贴有小鱼的大画纸,录有快慢两段音乐的磁带,教具鱼一条。

  过程:

  一、让彩带跳舞。

  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3.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

  二、观察曲线的画法。

  1.请个别幼儿说说彩带是如何“跳舞”的。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请大家舞动彩带模仿。

  2.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用彩带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态的曲线,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三、在游戏情境中作画。

  1.出示活动教具,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游戏情景:请你们帮助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爱吃的小虫子,好吗?,请幼儿猜,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2.创设情境:帮花丛中的小蚂蚁找朋友。

  3.教师讲解螺旋线的画法。

  (1)教师出示蜗牛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蜗牛,说说蜗牛长得什么样。

  (2)请幼儿说说用线条绘画蜗牛的方法。并和教师一起创编绘画儿歌。

  (3)教师讲解螺旋线的画法,和幼儿一起尝试绘画蜗牛,并说儿歌:小蚂蚁,找朋友,爬呀爬,爬了一圈又一圈,找到好朋友,谁呀?小蜗牛。教师指导幼儿将“小蚂蚁”从一点一圈一圈地向外爬,最后找到小蜗牛。告诉幼儿这样的线叫螺旋线。

  4.幼儿绘画蜗牛,教师巡视指导。

  5.幼儿作品展示。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l认识一些常见汽车,知道开汽车的基本知识。

  l乐意参加游戏并体验做小司机的乐趣。

  活动准备:

  l布置马路的场地,红绿灯、停车场等l汽车卡片,呼啦圈、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汽车城里去看看好吗?

  二、通过游戏,知道做小司机的基本常识,体验当小司机的乐趣。

  1、认识汽车师: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汽车啊?

  幼儿自由参观汽车。认识公共汽车、卡车、轿车2、幼儿自由取汽车师:现在请在汽车城里挑选一辆你喜欢的小汽车。。(幼儿自由挑选汽车)教师提问:“你开得是什么车,你想到哪里去?”

  师:“今天小司机第一次到马路上面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听警察叔叔的话。遵守交通规则,好吗?

  3、音乐。每名幼儿跟着老师开着自己的车在“马路上”行驶。

  4、幼儿模仿汽车喇叭声幼儿模仿:“笛笛……”“叭叭……”(叫得轻的“喇叭”,鼓励他们把喇叭要叫响一点)。

  5、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1)师:现在是什么灯?我们该怎么办?

  (2)教师出示红灯:“红灯亮了,停一停”(幼儿马上停住)…

  出示绿灯,小朋友再一次开着自己的车子到马路上行驶。(音乐)

  三、根据标志停车

  1、教师带领“小司机”把车子开到“停车场”

  2、教师提问:数数这儿有几个停车场?(三个)

  3、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车停在相应的停车场。

  4、小朋友们把车子都停好了,我们到外面去玩了,跟着我一起去吧。

  教学反思:

  首先让幼儿将自己带的车放在身边,让他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车,幼儿兴趣高涨。其次在“旅游自驾游”的游戏情景中幼儿开车、玩车、玩得兴致勃勃,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经历了自由停车、分类停车,老师用不同的问题引导幼儿,如:“请给你的车找个车位停下来”、“在这个车场里,第一个车位停的是谁的车?”“你的车停在第几个车位上?”“它们停对了吗?谁来帮助他们排一排?”问题层层深入,不仅激活幼儿的思维,还引导幼儿不断进行尝试、获取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整个过程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探索学习。

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这一精神,在活动设计中充分挖掘音乐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活动内容、形式、方法进行了多重整合,将观看、欣赏、联想、演唱在富有趣味的情景中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富有情趣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形象,自然而然地学习。

  小班孩子们十分喜欢在娃娃家中玩打电话的游戏,"喂,喂,爸爸,早点来接我,带我出去玩……","喂,喂外婆吗?星期天我来看你……"孩子们乐此不彼,不亦乐乎!孩子的表现及当今社会时尚、流行的"彩铃"为我创设教学情景带来灵感。我选择节奏舒缓,琅琅上口的改编歌曲《谁找我》旨在让幼儿在契合心灵,契合时宜的情景中拓展经验,学唱歌曲,大胆积极地表现,使教学在无痕中演绎。

  活动目标:

  1、在"打电话"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的学唱歌曲"谁找我呀"。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歌曲,为"手机"配彩铃。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重点:

  在"给动物朋友打电话"的游戏情境中跟随伴奏学唱歌曲。

  难点:

  幼儿能迁移已有的歌唱经验,大胆的尝试唱出自己的"彩铃"。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中,对生活中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有初步的感知和探索。

  材料准备:

  1、亲子制作:幼儿和家长一起用废旧纸盒等制作的各种有趣的手机。

  2、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电话叮铃铃:引起孩子们对电话铃声的关注。

  (一)听听、猜猜引起兴趣播放铃声音效,听!这是什么声音?出示手机,引出电话铃声

  (二)唱唱、跳跳,复习律动播放律动音乐《宝宝打电话》(另附歌谱一)你要找谁呀?,找他干什么?(用问答的形式赋予游戏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律动。

  电话叮铃铃,喂-喂-你好呀,请问你找谁?XX快来听电话!

  二、彩铃声声唱:借助四个动物形象,运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快乐学唱歌曲。

  (一)感受旋律

  1、播放媒体,演唱歌曲:谁找我(出现手机和动物电话本,拨打电话号码:电话号码数字1-5,4个数字为一组,)(另附歌谱二)提问:小狗的电话铃声和刚才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同?(是音乐铃声)小结:会唱歌的.铃声,我们叫它彩铃。

  2、教师扮演小狗接电话,并说:"你好呀,我是小狗,找我干吗呀?"(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打电话的想法)

  (二)熟悉歌词

  1、播放媒体动画,重点倾听,小兔听到"彩铃"在唱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听到的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相应的歌曲演唱重复,帮助幼儿回忆歌词、熟悉旋律)

  附:歌曲:谁找我(改编自英文歌曲《Bigbigworld》)1=D2/412︱33334︱22223︱11112︱3322︱你打我电话找我有事吗我正忙着呢你再多等一下12︱33334︱22223︱21---‖马上就来了马上就来了你别挂。

  2、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仔细倾听歌词。

  提问:小兔的彩铃和小狗的彩铃一样吗?再听听……(教师在拨打电话时,故意拨错一个电话号码,电话铃声没有响起,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知道拨错号码打不通的)

  3、教师扮演小兔接电话:演唱"你好呀,我是小兔,找我干吗呀?"继续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可接纳幼儿猜想配上旋律回应。

  (三)尝试跟唱歌曲

  1、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演唱"小鸭",进一步熟悉旋律,在变式环节中丰富形式,推进教学。(歌曲旋律伴奏下,唱歌猜谜)我有圆脑袋,穿着黄黄衣,走路摇摇摆,猜猜我是谁?

  唱歌呷呷呷,爱吃鱼和虾,爱在水里游,我是谁?

  欣赏flash动画(拨打小鸭子的电话号码,彩铃响起,小鸭子在河里游泳没接电话)

  2、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声地跟唱歌曲。

  小鸭没听见,让我们一起唱出彩铃,让小鸭子能听到铃声。

  重点指导:

  (1)鼓励幼儿开口唱,指导语:愿意帮忙的孩子,要张开嘴巴唱一唱!

  (2)能听伴奏大声唱,指导语:小鸭子游的太远了,我们声音能再响一点吗?

  (四)感受不同音色的歌曲演唱,音色与动物的形象特征建立联系。

  1、欣赏flash动画,传来粗粗的演唱声,可能会是谁的彩铃?

  2、小熊的电话铃声又什么不一样?

  3、唱唱小熊的彩铃唱,启发幼儿扮演角色演唱,增强演唱的趣味性。

  三、我的彩铃真好听:快乐歌唱

  (一)教师演唱一首幼儿学过的歌曲,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

  (二)幼儿唱唱自己设计的歌曲铃声,鼓励孩子唱出自己喜欢的歌曲,引导全体孩子跟唱呼应。可先启发幼儿说说哪些歌曲能做铃声,回忆学过的歌曲。

  四、活动的延伸:

  引导幼儿再找找,还有哪些好听的电话铃声。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经典)09-29

小班教案(经典)09-06

小班教案【精选】09-13

小班教案[经典]09-16

【精选】小班教案09-04

(经典)小班教案09-07

[经典]小班教案11-09

小班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