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8 08:54:2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合集[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上的区别。

  2、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中国人和外国人在饮食习惯上的区别,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活动准备:

  1、各种肤色的人物幻灯片。

  2、食物图片若干

  3、收集不同地区(英、美等)相互

  问好的语言

  活动过程:

  一、区分中国人和外国人

  (一)引出,提出观察要求。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好看的人物图片,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哪些是中国人?哪些是外国人?

  提问一:

  1、图片中哪几个人是中国人?哪几个是外国人?

  1、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幼儿泛讲)

  2、除了图片中的外国人外,你还看到过不一样的外国人吗?他们长得怎么样?

  教师小结:中国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黄种人,外国人有两种一种是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的白种人,另一种是黑头发、黑皮肤的黑人。

  提问二:

  1、为什么外国人和我们长得不一样?(建议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2、这是什么是谁

  最爱吃的`?(教师出示汉堡包的图片)

  3、汉堡包是中国人发明的食品还是外国人发明的食品?除了汉堡外还有哪些食品是外国人发明的?如果让你每天把汉堡当饭吃你愿意吗?为什么?

  4、中国人把什么东西当成主要食物的?你喜欢吃米饭吗?

  5、中国还有哪些好吃的食物?外国人喜欢吃吗?

  提问三:

  外国人除了和我们中国人在外貌上有很大的区别外,还有什么地方也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当他们碰面时是怎样打招呼的?

  延伸活动

  音乐游戏:找朋友

  要求:音乐起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当音乐停时,幼儿以所扮演国家的小朋友的身份与对方打招呼。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设计和表演广告,使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简练、生动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广告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并表演广告。

  活动准备:

  广告片、道具电视机、商品道具

  活动过程:

  1、观看广告片,初步感知广告。

  请幼儿观看一段录像,看完后说说看到了什么?

  (1)这些广告分别介绍了什么产品?

  (2)广告中说了些什么?它是怎样说的?

  2、第二遍欣赏广告,感受广告特点。

  幼儿再次欣赏广告片,说一说:

  (1)你喜欢哪个广告?为什么?

  (2)广告在生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3、出示新产品,鼓励幼儿分小组尝试创编广告,并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4、观看一则多人广告,激励幼儿集体共同创编一则广告并排练。

  5、集体表演展示创编成果。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合作的愉快

  2、通过多次尝试玩大口袋,结合袋子可打开、收拢、折叠 等特征, 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并大胆设想合作着玩。

  重点:结合大口袋的特征探索玩法

  难点:合作探索玩法

  活动准备:1、提供尽量多供幼儿探索的米袋,若干较大的口袋供幼儿钻,音乐磁带,录音机,

  2、 游戏事先布置好场地,用米袋罩住椅子作为“碉堡”,米袋与钻的圈相连作为地道。

  活动流程:

  和大口袋快乐地跳舞——自由探索各种玩法——合作、组合探索这种玩法——游戏“炸碉堡”,综合大口袋的各种玩法——结束游戏,快乐地跟着音乐放松身体

  活动过程:

  一、 和大口袋快乐地跳舞,活动身体,激发幼儿对大口袋的.探索兴趣

  1、 教师启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从来没有玩过的宝贝,(出示大口袋)这是什么呀?你们想不想和大口袋一起来跳舞?

  2、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大口袋,跟着大家一起快乐地跳舞,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跳舞的样子。

  二、 幼儿自由探索大口袋的玩法

  教师启发:袋子除了跳舞,还可以怎么玩?你们赶快找一个地方去试试看。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在每天午睡后发午点时,我都可以听到我班小朋友的声音“1、2、3、4、5…”是呀,这就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兴趣浓厚,常用数数来表达他们探究的开始。我班小朋友最近在拿午点的时候,很喜欢一边数数一边取,而且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一起数,看着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这一点,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与物结合》。主要以感知5以内的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课题《幼儿探究式、教师的介入》的研究,采用教师提问、多媒体、游戏操作等方式介入,合理的开展活动,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

  2、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相应的数量的物体。

  难点: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数学操作卡《数、物拼版1、2》;

  2、数学转盘1个、神秘袋2个、托盘若干;

  3、纸张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线;

  2、律动:5以内《变变变》

  3、(1)、创设环境:数字转盘放手里,转来转去真有趣,轻轻用手动一动,看看指向数字几?(教室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并大声读出数字)

  (2)、按数取物;

  a、请出一个小朋友,教师转动几就在魔术袋里取出几个物品;

  b、游戏:《找朋友》

  请出几个小朋友拿着托盘去在教室里找出与盘子里数卡数量对应的物品;(教师弹琴余下小朋友拍手唱歌)

  4、操作蒙氏卡片《数、物拼版1、2》;(孩子自己取出,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转盘做游戏)

  5、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纸张作业;

  6、分组活动,完成纸张作业;

  第一组:操作《按数涂色》;

  第二组:操作《点子与数》;

  第三组:操作《按数盖印章》;

  7、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8、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23———24页得活动。

  (2)、请家长在家陪同孩子完成《作业纸》第2册第45———48页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我采用了走线和线上游戏(5———变变变)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都很大,在老师的引导都能自主的学习起来,有序的参加活动中(找朋友)的游戏,而且能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学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大目标1、能按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2、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3、进一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含义,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我安排了按数涂色和按数连线等操作题,受到家长的好评和孩子的喜爱。本节课总的来说课程内容安排的很合理,游戏和操作的材料、作业都很受孩子的欢迎,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发现因为课程的环节多,所以上课的时间有点长,到后来孩子出现要上厕所、有点坐不住等,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要注意课程上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中认识斑马线的作用。

  2:培养幼儿走斑马线的意识。

  3: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斑马线,难点:知道斑马线的.作用。

  活动准备

  1:马路的图画.斑马线

  2:幼儿会玩红绿灯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

  (小动物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的)

  2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样,就生病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幼儿想办法)

  3你们想了很多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了,让我们来听它们的办法吧。

  4讲述故事

  (斑马线的来历)

  出示斑马线图片

  现在小动物们有了斑马线,它们是怎么过马路的?(看看旁边有没有车,再走斑马线)

  现在小动物们有了好办法,在马路上画了斑马线,过马路再也不怕了。

  二讨论:斑马线的作用

  1 哪些地方有斑马线?

  你过马路的时候是走哪里?(斑马线)

  2 为什么要走斑马线?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3 总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它是专门为行人准备的,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我们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的放慢了速度,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的过马路了。

  三 游戏:过马路

  斑马叔叔生病了,小动物们要到超市买礼物去看望,练习过斑马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 幼儿对斑马线有了初步的认知,知道它的形态

大班教案 篇6

  这次的骨干教师培训,让我们大家汇聚在一起,学习、研讨、成长。最有幸的是大家一起聆听了7位教师的精彩赛课活动。这次赛课,每个教师的课都有其精彩之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有效的互动,都拓宽了聆听者的教学思路。磨课、赛课活动让我们深有体会,要上好一堂课真得很辛苦,需要执教者、研讨者付出很多的艰辛。一路研讨需要适时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和策略,重新以多角度的眼光去对待教学,精益求精。在赛课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大班的综合活动《最佳守卫》,虽然已经多次听过其他老师上的这堂课,但是本次活动老师精巧的设计,有效的提问,让我不得不为执教者鼓掌。下面就《最佳守卫》,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猜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组织一次活动来说,一个好的开始部分,一个有创意、新颖的导入,能大大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次《最佳守卫》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以“猜测”来导入的形式。看画面这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树上贴的会是什么?山羊公公为什么要贴这个?……一系列提问引发幼儿进入活动,并且在这里让幼儿理解词语“守卫”,的意思活跃幼儿思维。初步理解守卫,引导全体幼儿一起来理解,为接下来阅读做好铺垫。

  二、精巧提问,引领师幼共读。

  整个活动,教师都利用PPT和与幼儿一起阅读。本次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洁、有效。这些适时关键的提问、能点拔贯穿其中。教师遵循着学与思相结合的规律,采取设疑的方法,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的能力和求异、求新的思维,引导幼儿联系自身及实际生活理解阅读内容。如紧紧抓住小朋友的兴趣,设计符合幼儿求知特点的问题:假如你是山羊,你会选谁做守卫?为什么?山羊想出了闯关的办法,看看第一关比什么?助幼儿了解画面的内容,说一说心理的想法。观摩《最佳守卫》这次活动,感触很深的是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每次提问设计非常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第二关他们会比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谁会赢?为什么?”老师的提问,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孩子们在思考中得出了经验。

  教师的提问,能由点到面切中要害。如:教师提问:3轮比赛之后,还剩下猎狗、老虎和大猩猩。山羊公公只要1名守卫;如果你是山羊公公,你会聘请谁来当守卫?说说为什么?由此看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肯定深入钻研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考虑到了在教材中寻找孩子思维的“兴奋点”,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难易适度、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三、巧妙回应,体现领域特色。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www。baby—edu。com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制作了PPT,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猜猜、想想中阅读故事、理解故事,通过刘老师的引导、鼓励幼儿学的积极、学的轻松,而且刘老师能充分尊重幼儿,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利用早期阅读,让幼儿明白做一名称职首位应该具备的条件:除了个子高、力气大、很灵活,还要会动脑筋想办法以及做事情的责任心。在活动中教师的回应能抓准语言领域的特点,在引领阅读中能适时地丰富幼儿词汇、语言的表达,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语言经验。如教师对环节的小结,如:鳄鱼很凶猛,猩猩力气大、猎狗很忠厚,在小结中突出这些动物的特性,让幼儿对这些语言有初步感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讲述奠定基础。课堂中语言经验的分享,教师适时的提升。如“嗅觉灵敏”、“动作敏捷” 。这次阅读活动,目标的达成率高,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也为我们骨干教师开展阅读教育打开了思路。

  四、一点反思,引发经验的迁移

  本次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幼儿原有生活经验的铺垫与丰富是顺利开展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本活动中的“闯关”设计与相关动物的本领与特性都是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另外活动中设计了两次自主分组选“守卫”,帮助幼儿理解山羊公公选守卫是通过层层过关的这样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两次自主性的分组选守卫的设计,进一步验证幼儿的经验与思维,检验活动的成效。另外阅读后可设计简单的“经验”的整理及运用环节。比如可以在结束部分抛出延伸问题:山羊公公用自己的聪明办法选出了“最佳守卫”那么,如果我们要选一个“最佳劳动能手”你们觉得可以比什么?怎么比呢?让我们在下次的活动中继续来研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让孩子运用并迁移经验。

  这次让我们有幸领略了许多精彩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精彩的绘本教学帮助孩子打开了阅读的大门,积累相关的阅读经验,而这凝聚了我们执教老师的智慧与辛苦。相信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让我们不断携手研讨,不断提升自我。

大班教案 篇7

  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

  幼儿坐到位置。

  “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

  放录音一遍。

  “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

  幼儿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听出来了,它们是小猫,小狗,小鸭,公ji,青蛙。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放录音

  “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

  “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图片)”

  “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谁愿意把你学的叫声,来叫给大家听一听呢?”

  每次叫四五个幼儿。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

  1)、幼儿自由选挂件。

  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那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小动物要我告诉大家,你们去选它们时,要一边学着佗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如果小动物没有听到你学它们的动作,你学它们的叫声,那小动物就不请你了,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

  现在你们都到了小动物家里了,都成了动物宝宝了,老师就请动物宝宝们来做游戏,当你听到录音机里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

  放录音,游戏一遍。

  现在,小动物都听到自己的声音站起来,那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录音机里放的是谁的声音,听到是谁的声音,就请这个小动物一边发出声音一边做动作,坐回自己的家。

  放录音游戏一遍。

  四、看图谱,学儿歌

  森林里的其它动物看到你们今天这么能干,它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老师念儿歌一遍。

  ②引发兴趣,这首儿歌里有五种小动物的叫声,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动物呢?

  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幼儿跟念儿歌一遍。

  小结:今天,动物宝宝学会了自己的叫声,又学会了好听的儿歌,现在,请被请到的动物宝宝跟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但是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到我们这边来,听到了吗?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练习助跑跨跳的正确方法,能助跑跨跳过35——40cm的障碍物。

  2.勇于挑战自己,克服胆怯心理

  活动重点:

  目标1

  活动难点:

  目标2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有助跑跨跳经验

  物质准备:平衡木、每个小朋友一个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

  带领幼儿慢跑、快跑、跳过小河、慢跑

  二、基本部分

  1.我们刚才跑步的时候碰到了小河,你是怎么过去的?怎么跳过去的?

  “跳过去”

  请一名幼儿示范,师总结动作要领:“跑步过去,到河边的时候,前脚跨过,后脚轻轻过去。

  请幼儿在空地上进行练习

  跨过平衡木

  跨凳子

  (1)凳子背放在地上,幼儿练习跳过去

  (2)凳子侧面放下跨跳

  (3)凳子面并在一起跨跳

  5.游戏:挑战自我

  分三个区,请幼儿进行挑战,从易到难,幼儿逐步挑战,成功一个取一个星星贴在身上,最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放松

  听音乐,坐在凳子上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教师示范跳过更高的障碍,激发幼儿兴趣及挑战的信心。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在水边玩耍的危险。

  2。知道在没有成人陪伴的时候不靠近水深的地方、不玩水。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了解水边的危险。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

  (1):有水的地方。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一看,讲一讲。

  (2):故事《小猫咪咪落水记》。

  提问:小猫咪咪是怎样跑出门的?它都在水边干什么了?它为什么落水?如果没有鸭大婶,小猫咪咪会怎么样呢?

  小结:水边虽然很好玩,但水边又湿又滑,很容易落水发生危险。没有大人在身边,小朋友不能独自到水边玩耍。

  2。互相讨论: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或阅读幼儿用书《水中游玩要当心》。

  小结:在水中玩耍,一定不能远离大人,要避免做危险的动作。

  3。完成幼儿用书第38—39页的操作练习。

  请给做的'对的小朋友画一条彩色的鱼吧!

  教学效果

  幼儿知道了游泳时不能随便离开大人,要远离水深的地方,不要玩水。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9-15

【精选】大班教案10-02

(精选)大班教案09-12

大班教案[精选]09-17

大班教案(经典)11-16

大班教案【精选】09-20

大班教案【经典】08-17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精选]大班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