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计划>《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2023-12-10 18:33:33 计划 我要投稿

期末复习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 篇1

  高三期末**地区一检地理范围是地理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区域地理(即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根据学校期末阶段教学安排表,离期末还有6周上课时间,高三地理可以上课的课时总共还剩下30课时左右。所以高三地理复习仍然面对着上课来不及的`尴尬,期末阶段只能边复习、边练习,具体安排如下:

  1、时间内容安排:

  17周:(12月20日-12月26日),6课时;复习必修Ⅱ3课时,月考相关3课时。

  18周:(12月27日-1月2日),5课时(双休日补课抵去元旦放假);复习必修Ⅱ5课时。

  19周:(1月3日-1月9日),4课时(其中会考及会考复习停课)复习必修Ⅱ4课时。

  20周:(1月10日-1月16日),6课时,复习必修Ⅲ6课时

  21周:(1月17日-1月23日),6课时,复习必修Ⅲ6课时

  22周:(1月24日-1月30日),5课时,综合复习练习及讲评(2课时),考前指导1课时。

  20xx2月1、2、3日,地区期末一检。

  2、课后练习安排:

  (1)配套练习除用好手头的《导与练》,根据复习进度印发配套的章节练习。

  (2)补充练习以针对性练习为主,就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出一些典型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做。遇到学生大面积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能抽时间集体辅导,分散的问题则个别辅导。

  (3)《区域地理》复习功在平时,主要以做空白地图为主要手段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空间定位能力,目前重点要求的图有中国政区和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水系图、中国工业和农业生产分布图、中国矿产资源图;板块构造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自然带图、洋流图。

  (4)综合练习出题分配:必修Ⅰ(自然地理),沈利;必修Ⅱ(人文地理),李国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谢波。

  3、练习讲评安排:

  练习讲评放在课堂,计划每课时中前20分钟复习整理一个板块的主要、主干知识,后20分钟讲解板块相应练习。

  总之,面对本次期末考试,上课时间非常窘迫,乃至有些仓促了。要求备课组内老师按工作分配尽早组织好相应的复习练习;同时利用自修课、晚自修时间多下班辅导,及时答疑。争取在期末一检中取得好成绩。

期末复习计划 篇2

  随着课程的结束以及期末考试的来临,能否有效的进行期末复习是决定学生们能否取得良好的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有相应的计划做保障。

  1、 制定计划,认真实施教学方案。

  俗话说:不打没准备的仗。制定复习计划的目的在于避免复习时的盲目性,同时要增强针对性,有针对的复习,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佳的复习效果,所以在制定复习计划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本学期的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找出学生们在知识上的缺陷,复习计划要有侧重点,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

  (3):复习时还要循序渐进,切记每次复习内容过多,不然学生们难以消化课本上的任务,而且作为教师,在复习时要着眼于课本,明确其中要点,反复强调,加深记忆。

  (4):在复习时要分板块进行,这样,对学生们而言思路会很清晰,会对复习效果上有所提高,复习才会事半功倍。

  2、 期末的复习应当着眼于课本

  尤其是每次复习时再单元的.重点内容,复习过程中应当把那些体现在每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的习题处理上,再次回顾之前的习题,将之前的学习的课本知识进行巩固加强

  3、 以点带面,讲究复习方法。

  以单词为中心,从他的读音,词义、搭配和用法多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确保复习任务有效的进行。

期末复习计划 篇3

  总复习目标:

  ⒈在梳理本学期各领域知识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⒉以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为背景,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巩固小数的读写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⒊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⒋进一步巩固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推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⒌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画面不同,根据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事物;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巩固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周长的方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总复习时间安排:

  一、数与代数

  ⒈数的认识:围绕“认识小数”这一单元内容,帮助学生借助元、角、分和长度单位为背景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课时

  ⒉数的运算:围绕“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认识小数”等几个单元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的运算的算理。4课时

  ⒊常见的量:围绕“年、月、日”这一个单元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1课时

  二、图形与几何

  围绕“观察物体”“周长”这两个单元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不同,能正确进行选择和判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复习巩固测量一般图形周长的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2课时

  三、综合与实践

  数学好玩:2课时

期末复习计划 篇4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积极有效的复习可以及时巩固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做好复习,是为了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试卷比例:

  朗读、背诵:10%

  作文:20%

  语文基础知识:70%

  复习重点:

  1、字:

  (1)看拼音写词语:以书后生词表为主。

  (2)选字填空:区分形近字、同音字。

  (3)按要求查字典:能够确定字的音部(音序)、部首,余几笔、读音,会组词。

  (4)正音

  (5)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词:

  (1)组词:能够准确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并正确组词;能够正确区分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例如:

  圈()燕()

  倦()雁()

  (2)填上恰当词语:

  例如:

  增添()()的爪子一()清泉

  锐利的()()地露出

  (3)照样子写词语:

  主要类型:

  傻愣愣(abb)

  干干净净(aabb)

  一张张(以“一”打头,后面为量词重叠)

  井井有条(aabc)

  又松又软(abac)

  远近闻名(开头二字是一组反义词)

  动静(两个字为反义词)

  (4)选词填空:

  (5)补充四字词语:以书后生字表为主。

  (5)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6)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句:

  (1)用带点词语写句子:

  (2)给句子加标点:重点为冒号、引号、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

  (3)照样子写句子:

  (4)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①在括号里写出正确词语:用词不当

  ②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用词不当、缺少成分、关联词语用错

  (5)判断是否为比喻句:花骨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6)古诗解释:

  (7)补充语文园地“读读背背”中的句子

  4、段:

  (1)排列句序

  (2)仿照例子写一段话:

  例如:有的……有的……有的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课内文章)

  (4)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5)古诗默写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写出课文题目

  5、篇:

  (1)按要求画词语、句子

  (2)说说文章中的一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填空

  (4)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5)选择正确答案:考察孩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对主题的理解

  (6)标自然段序号

  (7)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8)画出重点句

  给家长的建议:

  1、请各位家长关注孩子的记事本,按照复习的进度帮助孩子听写八个单元字词,默写规定的古诗(四首55页、95页)以及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

  2、建议家长可以结合孩子8次习作中的问题指导孩子进行片段修改,帮助提高作文水平。

  3、请家长每天检查孩子记事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口头作业,家长帮助督促孩子落实;对于复习阶段老师留的作业在孩子独立完成,认真修改的基础上,如果家长有时间可以帮助孩子检查。

  4、请各位家长对于期末考试中要求朗读、背诵的篇目督促孩子进行练习。

  5、家长提醒孩子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醒孩子准备好学习用具。

  期末朗读、背诵考察篇目:

  朗读:6、10、14、17、19、23、27

  背诵:1(全文)、3、13、21

  感谢您的配合,祝孩子们取得好成绩!

期末复习计划 篇5

  一、复习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

  1、探索轴对称图形及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形。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图,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4、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6、认识众数及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问题。

  三、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

  4、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算。

  (二)复习难点

  1、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3、生活中的某些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4、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5、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四、复习安排:

  (一)归类复习。

  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1、因数和倍数()

  知识点:因数倍数意义,找一个数因数倍数的方法,2、3、5倍数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6月5、6日)

  知识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假带分数,假分数和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互质数意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最简分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分,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方法。

  3、长方体和正方体(6月7日)

  知识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长、宽、高,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体积的意义、单位、公式,容积的意义、单位、进率、计算方法。

  4、图形的变换、分数加减法、统计、数学广角(6月8日)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将一个图形旋转90度,分数加减法简算,区分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二)综合训练(6月11、12、13日开始)

  综合所学知识,重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灵活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五、复习措施:

  加强知识梳理、重点易错题训练、综合练兵试卷、学困生个别辅导。

【期末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期末复习计划06-20

【精选】期末复习计划07-05

期末复习计划[精选]07-06

期末复习计划(精选)07-05

期末复习计划(经典)08-10

期末复习计划【经典】08-04

【经典】期末复习计划08-08

(精选)期末复习计划08-08

[经典]期末复习计划08-02

期末复习计划【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