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常识>《三伏天的习俗常识简介

三伏天的习俗常识简介

时间:2023-12-24 07:11:43 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三伏天的习俗常识简介

  有关三伏天的习俗常识简介

有关三伏天的习俗常识简介

  2022三伏天始末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算起,一直到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习俗活动

  三伏又称伏天、伏日,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故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时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开,故为臧伏,因名伏日也。”

  在医药文化里,“三伏天”的“伏”也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三伏天作为这样一个独特的时令,形成了不少习俗活动。大体说来,不外冰、饮、食、洗、息。冰是指用冰、颁冰。饮指饮酒喝茶。食指吃东西。洗指洗濯沐浴。息指休息。

  冰

  先说用冰及颁冰。《周礼天官冢宰》载藏冰之制,冬藏夏用。“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夏颁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

  晋《邺中记》说,十六国君王石季龙曾于“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赐大臣。”从此这种宫俗流传不息,同时按地位高低赐冰镇食物。唐代时长安有“冰盘”、“冰瓜”等,豪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据《天宝遗事》记载:“杨家(杨贵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围于宴席间。”

  到清朝,宫廷三伏赐冰已普及到每一位官吏。据清《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顽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清嘉录》对民间的三伏凉冰作了记载,江浙一带的农人会三伏担卖凉冰,其中冰镇食品有“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

  饮

  每逢三伏,古人以清凉饮料避暑,并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在农家亦有伏日“斗酒会”。

  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浙南民间一直有着喝各类“伏茶”的习俗。取夏枯草、淡竹叶、荷叶等煎汤代茶饮,有解暑、止渴的功效。在一些廊桥、凉亭里、码头上、街道边,保留“免费供应伏茶”字样的小摊,亦彰显出“行善是福”的纯朴民风。

  食

  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荆楚岁时记》中解释:“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在我国古时,人们视五月为“恶月”,六月也沾有“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也记载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除了民间,宫廷也同样有伏日赐肉的宫俗。《汉书》中的《东方朔传》就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年的三伏天,汉武帝赐肉与众人。众人到了,可奉诏主肉的官员却迟迟不到。等了好久后,东方朔就拔出剑来,自己上前割了一块肉,对大家说:“三伏天肉容易坏,大家快割了拿回去吧!”说完,自己捧着肉回家去了。主肉的官员得知后,便上奏了武帝。第二天早朝时,汉武帝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为什么不等奉诏主肉的官员到来,就擅自割肉回家呢?”东方朔脱下官帽,谢罪说:“臣罪该万死。”武帝说:“那你就先说说自己的罪过吧。”东方朔拜了拜,站起来,说:“东方朔啊东方朔啊,你受赐不受诏,为何如此无礼?你拔剑去割肉,为何如此鲁莽?你只割了一小块,为何如此廉俭?你拿着肉回家献给妻儿,为何又如此仁爱?”汉武帝听了笑起来,说:“我要你批评自己,你却表扬起来了!”随后,又对他作了些赏赐,让他回家交给妻子。

  洗

  伏天出汗较其他时节要多,洗浴亦是情理之中。“初伏,浴于河,谓之‘洗百病’。”“六月六日,童叟浴于屈产泉,末伏乃止,谓之洗百病。”“初伏洗头去风,以杏仁炒麦子,食数粒,一年不头病、心无呕。”这里所谓的“洗百病”是上古祓禊风俗之承袭。

  除了人于伏日进行洗浴外,对动物也要进行洗浴,特别是六月六日。明清时,皇宫中例于三伏日为畜养之象洗浴,届时遣官以鼓乐引导,监浴。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象次第入于河也,则苍山之颓也,额耳昂回,鼻舒纠吸嘘出水面,矫矫有蛟龙之势。象奴挽索据脊。时时出没其髻。观时两岸各万众。”

  息

  人们为了战胜酷暑与疾病,遂有“闭伏”之说。《后汉书和帝纪》说:“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俗话谓之“歇伏”,即人们呆在家里不随便出门以防晒。晋程晓在诗中说:“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当然,朝廷官员在三伏天还可以休假。“人日、中和、二社、上巳、端午、三伏、七夕、授衣、重九、四立、春秋分及每旬假各一日。”(《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病菌瘟疫流行,高温令人中暑,所以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死也必稀。”为躲避高温,人们纷纷“避暑”、“纳凉”。正所谓“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山中、林中、池畔、泉边、树下、洞中都是很好的避暑场所。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白居易有诗《消暑》,应是“心静自然凉”的最好注脚。

  三伏天茶饮食谱

  1、三花饮

  顾名思义就是三种花朵做茶饮。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野菊花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烦。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开郁。

  以这三种花的花朵代茶饮,有消暑解热、芳香开窍,去心胸烦热的作用。

  需注意,野菊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

  2、三鲜饮

  取新鲜竹叶、荷叶、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即可。

  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用水冲泡后,是天然的降温饮品,能够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新鲜竹叶是一味清热的中药,生津利尿。荷叶主治暑热烦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

  这道饮品所需的都是新鲜叶子,故名三鲜饮。

  做法上,别煮太久,一天喝一小杯,可解暑降火,还能除烦止渴。此外,夏天吃荤腥食物时,将食材用荷叶包裹,不但营养不会流失,荷叶中的生物碱还能调和油腻感。

  3、三仙饮

  取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蚕豆煮烂为度,饮汁食豆。

  土茯苓能够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蚕豆利湿排毒。

  这道饮品尤其适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疮疖者。但购买金银花时一定到正规药店,切勿买到山寨版的山银花,以免因一字之差,降火变上火。蚕豆用热水泡发以后更易煮烂。

  老北京的三伏天民俗

  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

  所谓“三伏”,是指夏至后第三个、第四个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少在秦朝时,“三伏”已遭特别对待。《史记》说“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古人认为酷暑是厉鬼作怪,人们需在邑中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方能过关。此俗或源于上古,与后来“狗肉性燥,不宜夏天食用”的观念截然相反。“三伏”亦因此得名,所谓“厉鬼行,故昼日闭,不干他事”,静而不动,故曰“伏”。

  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那时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近年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到清代时吃饺子旗人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以上可见老北京人吃饺子历史之悠久。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伏天饺子的品种及用馅也多种多样,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馅有一个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芦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腻韭菜馅的,还有用鲜藕、木耳、鸡蛋、口蘑制成的藕馅饺子。小时候家里还喜欢制作瓜馅的锅贴饺子。锅贴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六十多年前,那时我家人口多,每到夏天就在小四合院中用砖垒搭个小土锅灶,灶下点燃着劈柴,灶上放着个大铛,母亲在铛上抹层油后,把包好的饺子码满大铛,盖上个盖儿,先用旺火再用微火,只十几分钟就烙熟一锅,将那饺子蘸些醋一吃,那黄焦酥香的锅贴可真馋人呀!当年在院中帮助擦瓜丝吃锅贴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如今高低档的饺子品种多彩多样,头伏之时,如不愿动手自制,还可以去买各种冰饺或去饺子馆吃,当然,那味道是不如自家的吃得香爽有味啦。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热之时,老北京的主妇们都爱在此时制作简捷又顺口的面条做主食,所以称“二伏面”。

  古时把面条叫“汤饼”和“不托”。在张岱写的《夜航船》一书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面条就是由汤饼逐渐为面片汤后发展而成。古时做面汤时,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形成“片儿汤”,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这种制汤面方法类似现在的山西刀削面。到了晋代人们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面杖和刀,不再用手托着做了,所以此时面条也叫“不托”。北宋时期已制作成长条面,称为“索面”,待到明清时面条的品种花样更多。解放前后制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机器切面和挂面以及白面玉米面两样面条等多种。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么又为什么大热天本来就酷热难耐,还吃让人淌汗的热汤面呢?南朝时有书论述是:“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因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另外二伏时正值夏收刚结束小麦丰收之际,人们素有“尝鲜儿”的习惯,用新小麦做成汤面吃上两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这就是二伏时吃面的原因吧!老北京人二伏时不但爱吃过凉水的猪肉炸酱面、小碗干炸面、麻酱面,还喜吃配上花椒油、黄瓜丝、小萝卜丝、青豆、青蒜末等菜码儿的锅里挑的热炸酱面、麻酱面。那时还常吃肉片鸡蛋黄花木耳勾芡的打卤面,还有现在鲜为人知的“荤油腌汤面”和“羊肉氽面”。所谓荤油即熬制好的猪油,腌汤是将头年腌咸菜剩下的汤加花椒大料经火上熬制而成,此荤油腌汤配些菜码儿拌食,非常滑润好吃爽口,那可是旧时伏天的美食呀。“羊肉氽面”则始源于宋代,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一书中就有用羊肉蘑菇等浇面,以胡椒、盐、醋调汁能补中益气的记述。老北京人多选羊的胸脯、腿腱子肉加水先炖七八成熟,然后切成丁加入已泡发好的干虾米、口蘑、黄花、黑木耳与姜片、花椒盐、酱油、料酒、味精煮熟,用此氽汤浇面再撒上些香菜、胡椒末、醋,食之清香不腻,补气补血,食后出一身汗,周身皆舒服。

  三伏天时节老北京人还要吃烙饼摊鸡蛋。

  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后,气候已比中伏凉了一些,主妇们完全可站在炉前为家人烙饼了。饼在古时是谷物、面粉制成的食品统称。至唐宋代后,饼才开始成为以面粉制成的圆形面食,出现了多种配料带馅的饼、千层饼、酥油饼、家常饼及薄饼等。老北京时街市上到处都有饼铺,以制作千层饼为主,供应平民百姓买食,持家的主妇们一年四季经常要烙制葱花油饼、发面饼、馅合子、脂油渣饼、麻酱糖饼等作为主食。在三伏天时多爱烙脂油饼、大荷叶饼,再煮锅绿豆粥,摊上几个鸡蛋,买点酱猪头肉,拌个蒜茄泥,拌个凉粉或拨鱼,一家合而食之,是伏天里不错的清爽美味。

  酷热消耗体力,适当补充营养,合乎科学道理,老北京吃饺子、面条和烙饼摊鸡蛋,也是这个道理,即《民社北平指南》所称“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伏天吃面,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荆楚岁时记》称:“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代的“汤饼”,犹今之面片汤。到唐代时,面片汤升级为凉面,但需拌蜜吃,这个古怪的吃法一直延续到宋代,皇上赐面,皆加赠蜜糖一罐。

  其实,“三伏”的民俗非常丰富,即以食俗论,也并非只有饺子、面条、烙饼之类。比如明清时,京师六月流行吃新莲,“内河者嫩而鲜……食之益寿”。此外,还有“暑汤”,即“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

  《清稗类钞》记录了“冰果”:“京师夏日宴客,饤盘既设,先进冰果。冰果者,为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其凉彻齿而沁心也。其后,则继以热荤四盘。”但“冰果”价格较高,非寻常人家可用,只能官宦独享。清代宫廷每到“三伏”都会赐冰,惠及所有官吏,由工部按官职高低发给数量不等的冰票,凭票自行领取。因古代官员“三伏”时仍要上班,所以才有这等额外待遇。

  除了吃,“三伏”还有更丰富的民俗,据溥杰先生介绍,老北京在头伏、二伏、三伏这三天需洗澡,水中放入马苋菜,马苋菜又叫“吉祥菜”,因为放入热汤中从不变色枯萎,古人认为可以增加人体的抗炎热能力。

  此外,农历六月六需晾晒衣物和沐浴,明代沈德符曾说:“六月六本非令节,但内服皇史宬晒曝列圣实录、列圣御制文集诸大函,则每岁故事也。至于时俗,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至于猫犬之属,以俾浴于河。”

  再有就是“天灸”了,即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此法可以“截疟”即提升阳气,“冬病夏治”。

  可见,“三伏”中的老北京生活,依然丰富多彩。

  伏羊文化

  伏羊节

  伏羊节是中华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伏天吃伏羊”在江苏徐州地区连同萧县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淮海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祛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徐州彭祖伏羊节被授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萧县伏羊宴习俗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

  伏羊节是在具有彭祖文化内涵的徐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总结创制的节庆。彭祖时代,徐州地区普遍有食羊之习俗,彭祖创造的“羊方藏鱼”正是那个时代羊菜烹饪技艺的升华。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伏天皇帝与从臣们共享羊肉已是确信无疑了。不惟宫中吃伏羊,《汉书》中亦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

  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从汉字构造看,从“羊大为美”的审美判断,到“鱼羊为鲜”的美食追求,再到“食羊为养”的养生理念,无不隐含着先人对羊肉美食的追求和羊肉烹饪的感悟。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名闻遐迩的,徐州地区人们向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由于萧县古属徐州辖县,两地民间交往频繁,萧县有许多在徐州开的饭店,也是后来节日能够迅速在徐州展开,并传播的原因。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余年。萧县羊肉饭店有5000余家,饭店选用的多为3至6个月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萧县白山羊,肉质鲜嫩异常。萧县传统名菜也多以羊肉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

【三伏天的习俗常识简介】相关文章:

清朝结婚习俗简介08-18

彝族结婚习俗简介03-29

元宵节的习俗简介05-18

重阳节的习俗简介05-11

关于小满节气习俗的简介05-04

三伏天养生常识05-23

三伏天养生的常识11-14

元宵节习俗英文简介05-18

有关重阳节的习俗简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