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4-01-05 09:26:26 计划 我要投稿

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习计划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1

  一、复习目的

  通过对本册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倍数与因数、分数、分数加减、数学与生活、

  2、空间与图形

  图形面积、组合图形

  3、概率与统计

  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

  旅游费用和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和铺地砖

  要求:

  1、熟练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相关概念,会解决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进一步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识真、假、带分数,正确互化,熟练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利用分数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准确进行分数加减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会比较图形的大小,会画基本图形的高,并能正确测量相关线段和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根据呈现情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回设计方案。

  4、培养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观察前后规律,分析推理的出后续的图形中的点的数量,并会用算式表示。

  重点:

  倍数与因数的相关概念,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基本性质,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数学与生活。

  难点:

  熟练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利用分数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准确进行分数加减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回设计方案。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策略

  三、班级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两个班,学生总人数是105人。大部分学生爱学习,愿意动脑,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风气较好,尖子生比较少,全年级整体水平一般。有部分学生成绩较差,原因较多,如基础差,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在知识转型时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等等,造成学生学习进步步伐不快,甚至倒退。

  四、复习措施

  1、分类复习,突出重点,并注意在分类复习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练习。

  2、针对不同知识特点,采用相应的练习形式,以便突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3、口算练习常抓不懈,坚持每节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4、本册内容共分四个版块,每个版块以点带面进行复习,突出重点,讲练结合。

  5、利用四天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强化各部分知识的练习。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利用各种机会有针对性地辅导学困生。

复习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这学期已基本养成了一些比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地做好练习和复习中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小一部分学生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同学不愿意回答问题,明知道自己不懂也不问。特针对以上情况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二、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

  5、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6、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二)复习难点:

  1、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3、生活中的某些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及计算。

  4、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尤其是减法的性质的运用)

  5、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三、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探索轴对称图形及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形,认识众数及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册知识的系统归类、整理、综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审题和分析能力,能正确解答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3、通过复习,提高自己解题的灵活性以及正确性。

  四、复习措施:

  1、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知识的覆盖面要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强。

  3、要理清知识的体系,分层、分类,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要深钻本册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现状,发现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理解。

  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自身负担。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五、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2、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3、可采用的一些形式:自己出题目练习,自己去整理知识;自己与同学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计划 篇3

  在职考研,有人说难,有人说容易,究竟该听哪一方面的意见?其实,根据我们多年的辅导经验,容易还是困难都在自己的选择和规划。只要你花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研是很简单的,考研也很难,难是难在自己的身上,看你定力够不够,能不能够战胜自己。所以在职考生考研复习之前一定要先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考出最好的成绩。

  一、统筹规划考研复习

  在职考研最大的困难主要有这么几个:

  1、时间不够。

  2、社会应酬多,见惯了灯红酒绿,不能静下心来复习。

  3、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复习。

  总的一句话就是没时间,没有安心复习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有个合理的计划和统筹安排,一定要深刻剖析自己,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记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剖析自己和考研就是你研究生生涯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在职考研的人年纪都相对大一点,记忆力肯定差一点。因此,每一门课精读加上泛读都要保证至少4遍的复习,也就是说要靠不停的重复来保证牢记!

  二、在职考生考研复习时间分配

  在职考研的人时间肯定很零散,所以一定不要硬性规定今天要念多少数学,多少英语啊。要象鲁迅说的一样,在海绵里挤水,充分利用时间。零零散散,东一点、西一点、饭前饭后一点,累积起来也不少。还有一点,考研辅导老师建议在职考生不要4门课平行一起上,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狠读其中两门课,比如这一段主要读数学和英语,接下来读数学和专业,或者政治和英语,这样就不容易把前面已经复习的忘了。

  另外,由于在职考生放下课本多年,基础知识基本上已经归零,因此在考研复习上,我们建议大家可以适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辅导班,跟着老师的思路将以前的知识重新拾起来。为了让更多的在职人员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考研专家组综合在职人员特点、考研知识点体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开设了考研公共课精品班,让更多的考生能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统筹规划考研复习时间,强化考研知识点记忆,让考研路不再艰辛。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

复习计划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