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15 08:52:3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猪、要、迷、出、该、兴、爷、象、站、好、关”11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积累“猪、要、迷路、弟弟、高兴、今年、站、关心、着急”等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3、认识新笔画“弯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出”,说说“出”字的书写笔顺。

  能力目标:

  1、复习回忆学过的“反犬旁”的字。

  2、利用图片理解“十字路口”,从朗读中体会“恭恭敬敬”的意思。

  3、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尝试着读好小猪问路时的两句问句。

  4、延伸课文,利用课文内容和老师给予的课外知识,对文中的“小猪”说一二句话。

  情感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在此基础上,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2、激发学生主动地去了解有关其它动物的一些基本常识,拓展知识面。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猪、要、迷、出、该、兴、爷、象、站、好、关”11个生字,并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按字形结构,分类识记。积累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3、初步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知识小点(关于动物的一些知识)

  学生准备:选读本《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动物朋友,瞧,它们都来了!一起向它们打招呼!

  2、媒体出示词语。(快速朗读)

  母鸡八哥花狗青蛙小猫

  蜜蜂白兔孔雀鸭子乌鸦

  说明:

  本篇课文是关于动物的童话。动物是学生生活中的好伙伴、好朋友。大多数孩子说起动物,都十分感兴趣。学期将近结束,学过的动物词语可真不少。新课伊始,出示学生熟悉的动物词语,既是一种兴趣的激发,又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此环节要掌握速度、节奏,采用齐读方式,不宜花费过多时间。

  3、出示图与“小猪”两字: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生齐答:小猪)

  4、学习生字“猪”(1)小老师带拼读,开火车读。

  (2)复习“犭”旁,回顾学过的“犭”字(生交流师板书)

  (3)认识新笔画“弯钩”,尝试书写。(教师简要指导,学生写两遍)

  过渡:小朋友写得都很认真,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小猪问路”的故事。

  5、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

  此环节,老师以“新朋友”的身份把“小猪”引进课堂,正巧学习本课的生字“猪”。拼读时注意翘舌音。在复习部首“犭”时,顺势积累带有“犭”的字。这是对所学熟字的梳理、巩固以及识字的拓展。交流时,可适当渗透“犭”的字大多与四条腿,又有皮毛的动物有关的知识。

  在认识新笔画“弯钩”时,教师略做指导,并当堂写两遍“弯钩”。可以快速邀请同桌欣赏。注意关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认识了主人公,也学习了生字。老师顺理成章地将学生带入故事中。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看动画,感知课文,激发兴趣。

  说明:

  生动形象的课文动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也可以从中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故事情节和其中有趣的童话语言,为朗读指导做准备。要注意与学生一起认真收看,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过渡: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吧!

  3、小组合作自学课文:要求(1)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指名读要求) (2)正确朗读,不添不漏。

  (3)读准字音、巧记生字。(出示生字)

  4、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5、穿插游戏:“反义词碰碰车”

  6、独立默记生字。

  7、读词游戏:“小猪上学”

  说明:

  小组合作自学是这一环节的重点。要求充分发挥组长的能力,按照自学要求,踏踏实实地带领组员学习。教师要给予小组合作以充裕的时间,并随机指导、纠正、肯定,千万不要走过场,点到为止。

  这里的识字教学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但一下子把许多生字抛给学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提高识字的效率,老师把生字做了有序的整合、归类,按字形结构分成四类(一)要、爷、象、关(二)出、兴(三)该、站、好(四)迷,分类出示后,巩固学生的识记,渗透了字形的结构。

  全班交流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可穿插个别补充。记字不求面面俱到,方法多样。老师要把握好识字的重点、程度。如本课:“站”、“象”可强调字音,“要”、“爷”、“该”可从形近字入手,出、好、迷则可以找找朋友、猜猜字谜、说一句话等。总之要尽量肯定学生自创的识字法。在此环节,还可穿插“出”的描红练习,以巩固其书写笔顺。

  巩固识字环节设计两项游戏:“反义词碰碰车”(用来复习学过的反义词)这一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边说一个词,边做动作,学生们立即呼应,浑身上下动一动,调节出轻松的课堂气氛。热闹的游戏过后,应留给学生一些默记的时间,当进入“小猪上学”的板块中,则是考察学生朗读词语的能力。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过渡: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可是……

  1、引读第一节。

  2、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十字路口在哪儿?谁来指指?

  3、指名读第一节。

  4、说话训练:是啊!小猪迷路了,它(会怎样)(指名交流)

  说明:

  此环节通过师引读,出示课文第一节,意在了解故事的起因,对于十字路口的理解,运用图片与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轻松积累。此处的说话训练,允许给学生短暂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小猪迷路时焦急的心情。

  (二)过渡:你们真能体会小猪的心情!于是它决定向别人问路,它是怎么问的呢?

  1、自读2、4节,找出小猪怎么问路的句子。(多媒体出示校对,用——表示)

  2、指导朗读2句问句。(1)自由轻声读。(尝试读出疑问的口气)

  (2)师:你觉得小猪怎么样,从哪里看出?

  (3)指名交流。(有礼貌,说话客气,很着急)

  (4)多种形式朗读,理解“恭恭敬敬”。

  (5)师生配合朗读2、4节。

  说明:

  此环节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通过反复朗读,读好两句问句。又启发学生从“弟弟、爷爷、您、“恭恭敬敬”和“大声”这些词语中体会出小猪说话时很有礼貌、很着急,帮助学生读好这两句话。对于“恭恭敬敬”的理解,老师应在指导朗读中自然渗透,告诉学生就是对人很尊重,很有礼貌。在鼓励表扬话语中反复呈现,如:“你的表现真有礼貌”;“从你的朗读中看出你对象爷爷很尊重”等。师生的'配合朗读主要考虑到课文段落的完整性。

  (三)过渡:这样一只有礼貌,说话客气又可爱的小猪,应该很顺利地问到路,可是你们听(出示2——6节前半段)小朋友,这是为什么?

  1、自读2—5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重点句子(并延伸)

  乌龟98岁了,小猪怎么能叫它“乌龟弟弟”呢?

  大象,小猪怎么能叫它呢?

  3、练习朗读。

  过渡:看来小猪是搞错了动物的年龄,难怪它羞得……(引读第6节)

  4、齐读第6节。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

  1、师:小猪迷路的问题总算解决了,让我们一起来读全文。

  2、请小朋友在组内分角色朗读。

  3、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说明:

  以一个小小的悬念,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获得收获,了解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并以大象的话为基本句式,改变乌龟的语言,指导朗读,从而丰富学生的句式积累。最后让学生在初步懂得道理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读出对话中不同动物的语气。

  (五)拓展延伸:

  1、说话训练:小猪、小猪,我来告诉你:……

  (师续编:小象带着小猪很快找到了小兔的家,可爱动脑筋的小猪很想弄明白:为什么个子小小的乌龟,我要管它叫“爷爷”;高高的大象却是自个的“弟弟”?小朋友,我们来帮助这只可爱的小猪吧!别急,先来尝尝“知识小点”。)(出示有关资料)

  说明:

  此环节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是一个拓展说话训练。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课外知识,为小猪解决困惑。老师要关注学生说话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依据每位学生的基础差异,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2、指名交流

  (六)巩固复习:游戏:“小猪的礼物”

  说明:

  课末巩固环节,以重现生字、积累句子为主,以时间来定,可安排机动。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猪问路的故事,知道了不能以身材大小,来判断动物的年龄,其实动物世界的奇妙之处还有很多呢!选读课本《地球爷爷的手》中就有《动物的耳朵》、《找汗》等好几篇呢!希望小朋友课后去读一读。

  资料如下:

  别看乌龟身材小巧玲珑,寿命可长了!可以活到700岁左右,被人们称为“动物界的老寿星”。再说说小象吧,象是陆地生活中最大的动物。它出生时体重就有100公斤左右,相当于4,5个小朋友的体重。身高约有1米,长到6岁,就能有2米多高,比我们教室的门还要高呢!(来源于互联网)

语文教案 篇2

  导入

  师:昨天我们上了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主题是龙,关于龙的成语我们积累了几个,谁来说一说?

  生:金龙现瑞、龙凤呈祥。

  生:龙飞凤舞、龙腾虎跃。

  生:画龙点睛

  师:昨天在写的时候,有同学把画龙点睛的睛写成了晴,这两个字是不同的。注意这一点。来,继续。

  生:降龙伏虎,卧虎藏龙。

  师:卧虎藏龙,又一部电影就叫卧虎藏龙。

  生:龙潭虎穴、一龙一蛇。

  师:我们积累的关于龙的成语真不少,同学们见过龙吗?

  生:没见过。

  师:没见过不要紧,下面我画一条龙。

  教师在黑板上草书“龙”。

  师:像吗?

  生:这是一个字。

  师:对,这是一个字。是我国瑰宝书法中草书中“龙”的一种写法。同学们仔细看看想不想一条龙啊?同学们看,这便是什么呀,(龙头)这边呢?(龙尾)实际上呢这个字就是模仿着想象中龙的形象写出来的。龙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们来看看一群大人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第二课。(板书课题:大人们这样说)

  初读

  师:这里的大人们,有哪些人啊?

  生: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

  师:他们都说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先请同学把课文读一下,在读的时候你要力争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听清楚每一个字的发音。能做到吗?

  生:能。

  学生分小节读诗歌,师生正音。

  生字

  师:,同学们基本能读通顺,文中的生字能不能写一写。在预习当中这一点应该能做到。那么我们找个同学写一写看看,写三个。谁敢来?(一名同学上黑板)咱们的要求:第一个是要正确,第二个要做到美观。(听写“缩、嘉、喷”)

  师:都写对了吗?这三个字里面,哪一个最好看?你能不能给他一点儿意见,哪个地方写的还不是很好看?

  生:嘉,上面应该小一点儿,下面应该大一点儿。

  师板书“嘉”。

  生:“缩”比其它的字宽。

  再读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诗歌,看看在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他们对龙,各是什么态度?

  学生自由读诗歌。

  师:读完之后思考我们提出的问题,诗歌中提到了哪些人,他们对龙各是什么态度?可以在书上直接画一画,写一写。

  师:谁来说?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

  生: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师板书。)

  师:这些人在诗歌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人们。还有没有提到其他人?

  生:“我”。(师板书。)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我对龙是什么态度?在哪一小节出现了?

  生:第一小节。

  师:我对龙是什么态度?

  生:不了解。

  生:疑惑。

  师:从哪个句子能看出来?

  生:可是龙是什么,谁又见过真真切切的.龙?

  师:谁来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生读。

  师:能读出疑惑来吗?(学生摇头,再指名读)

  师:很好,请坐。我觉得它里面有一个句子读的最好,哪一个?听出来了吗?

  生:可是龙是什么?

  师:这个句子很好地体现出了“我”内心的疑惑,他读得也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我内心当中是非常疑惑的,到底龙是什么呢?于是我就寻求答案,问了很多大人,他们分别怎么说的,我们先看奶奶,在奶奶的眼中龙是什么?

  生:水里生出的神。

  师:哦,龙是神!在奶奶的眼里,龙是神哪!神怎么样?

  生:威力无边,变化万千,腾云驾雾。

  师:那谁来读一读。(学生有短暂的静默)很好,同学们学会了思考,那该怎么读呢?

  生读。

  师:在这个小节里有几个句子希望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同学们看一下,龙小的时候怎么样?伸展开呢?那么这两个句子是什么呀?(对比)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对比的感觉来呢?

  生读。

  师:你想想在奶奶的心里,对龙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害怕、敬畏。

  师:那就是神啊,应该烧香磕头对吧?那么在爷爷的心里,龙是什么?

  生:龙的故乡在。

  师:哦,他觉得是龙的故乡。你看龙那么厉害,他的

  故乡就是我们。谁来读一读?

  生读。(较平淡)

  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骄傲。很自豪。(再指名读这一小节)

  师:那么在爸爸的眼中,龙又是什么?

  生:长城是巨龙留下的身影。(读这一小节)

  师:当爸爸带着我登上长城之后,看到了想一条巨龙一样的长城的时候感慨万千,他说——内心当中是怎样的?

  生:激动的,很自豪。

  (指名读课文)

  师:很好,那么妈妈呢?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生: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

  师:爷爷说,龙腾空而去了;爸爸说龙只留下了身影。而在妈妈看来,龙并没有消失,那在哪儿呢?

  (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师:三峡水利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京九铁路从南边香港直通到北京,远不远?但是我们也修建成功了。还有很多的卫星上天,还直到最近发射的卫星叫什么?(嫦娥一号)这些都是龙在轰鸣、在飞腾。谁再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很好,龙到底是什么?老师是怎么说的?

  生:他觉得世界东方有一条巨龙。(读这一小节)

  师:这条巨龙是什么?

  生:。

  师:是,我们经常说,我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诗中说,我们怎么样?

  生:再腾飞,跃出东海,搏击万里长空,……

  师:那么这些到底想说什么呢?

  生:发展很快,越来越强大。

  师:报纸上有人评论,8年是引领世界元年,什么意思呢?原来的时候世界看美国,以后慢慢的世界就要看了,将是世界的龙头。厉害吧?

  生:厉害

  师:厉害我们得读出来。谁来读?

  学生练读。

  练读

  师:你看在不同的人看来龙是不同的。同学们再看一看他们都是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说的?比如说奶奶?

  找出五名学生分别代表五个大人。引导他们体会自己所代表的人物。

  师:注意看清你读哪一部分,读谁的你就是谁了。下面呢我就是“我”,我当小作者。好好想一想该读哪些地方。我有一些提示的语言问你,你要考虑好了再读。

  师读第一小节,稍有变化:

  我见过赛龙舟,建过舞龙灯。我知道北海有九龙壁,我知道东北有黑龙江省。(我还知道,电影明星有成龙、李小龙。我们班有李文龙、闫云龙。)可是龙是什么,谁有见过真真切切的龙?连属龙的人也说不清。(有疑就要问,奶奶年龄大,而且知道很多故事。她一定知道龙是什么。奶奶,龙是什么?)

  生:奶奶告诉我……

  师:你是谁啊?

  生:龙是水里生出的神……

  师:这奶奶听能抒情,那么厉害!是不是真的?咱们还得问问,问问爷爷。你说一说龙是什么呀?有没有真的龙?

  生:……

  师:你可以用文中的话,稍变一下。

  生:有,龙的故乡在……

  师:真的有龙啊!我心里来是有点儿疑惑。我们再问问爸爸。爸爸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带我登上了开往长城的汽车,于是我们就上了长城了。

  生:爸爸带我登上……(众笑)我带着我的孩子登上八达岭,给他讲述龙和长城。……

  师:这位爸爸知道得很多,我们还得问问:老龙头是什么?还有嘉峪关?(学生说不上来)看来要做好爸爸也不容易,得努力才行。这些应该在预习的时候查一查。(教师介绍老龙头和嘉峪关)还有妈妈,爸爸说了半天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还是得问问妈妈,你认为龙到底有没有?

  生:有龙,龙并没有消失……

  师:妈妈这样一说,我就明白很多了。最后呢还是问问老师,在老师看来龙是什么呢?

  生:我们的就仿佛东方的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

  师:读得很好,不愧是老师!

  师:读了一遍,我们对这首诗歌有更深的理解。在这两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有一类节目非常感人。去年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诗朗诵和今年群星朗诵的关于南方救灾抢险的诗。我觉得这诗关键还得去朗诵,下面我们也试一试,按照座次来分小组朗诵诗歌。

  (分组接诵诗歌,教师简要。)

  拓展

  师:我在读的过程中,我觉得这首诗的的确确写得很好,但是也有不足。如果按照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前后照应来看,这首诗后面好像还少一节。文中“我”问了半天,最后自己是怎么想的呢?前面有疑问,当了解了以后应该有新的想法。下课之后,请同学们也仿照这首诗写几句,给它加一个结尾。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滁州西涧》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难点】

  1、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

  2、借助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何寻找关键句,如何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呢?

  1、(出示课件)

  《赵州桥》中的“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2自然段的大意。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有些关键句就是段意。

  2、(出示课件)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把这句话改为“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为什么会不同”就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我知道关键句有时候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是还需要改一改,才能真正符合段意。

  3、(出示课件)

  “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话,《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

  关键句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如何判断是否是本自然段的关键句?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关键句位置不固定,位置可前可后。

  预设:主要看看这句话是否与段意有关,有关就是,无关就不是。

  4、教师小结:关键句有的能够直接概括段意,有的是与段意有关,但是需要改变一下,才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第一句,有时是最后一句,有时在中间。判断是否为关键句的重点是看是否与段意有关。(板书: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

  设计意图:

  出示交流内容,分析如何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学会归纳段意的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

  (一)照样子写片段。

  (出示课件)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板书:学写观察记录)

  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次仿写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要求我们写一段观察记录。

  预设:要求把观察时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板书: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4、思考,并写一段观察记录。(出示课件)

  示例:我用手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就马上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一捏又细又长的`茎,整条茎就垂了下来,更多的叶子合拢了,好像不敢见人似的。含羞草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不禁碰呢?

  设计意图:

  通过读观察例句,学写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边观察边思考的能力。

  (二)修改句子。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回顾上册,我们学习了哪些修改符号?

  (有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出示课件)

  表示改正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新的修改符号: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出示课件)

  表示对调表示移动

  2、(出示课件)

  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板书:对调符号移动符号)

  观察一下,这两种修改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表示对调,对调符号,是调整对调位置颠倒相邻的部分;表示移动,是移动符号,位置颠倒、不相邻部分的调整。

  4、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补充修改病句。

  修改如下:第三句话,用移动符号把“用一根小木棍”移动到“我”的后面。第四句话,再用移动符号把“又”移到“我”后面。

  设计意图:

  认识两种常见的修改符号,并使用它们修改病句,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简介:《滁州西涧》是写景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前两句写了涧边幽草和林中黄鹂的优雅景致,后两句写了春潮带雨和野渡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板书:《滁州西涧》)

  4、(出示课件)词语解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译文: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出示课件)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出示课件)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板书:标有节奏的古诗)

  8、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古诗,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诵读积累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如何找关键句及关键句在归纳段意时的作用;学习写观察记录,认识了对调和移动符号并学会用所学修改符号修改语段;学习了古诗《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

  学写观察记录: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语文教案 篇4

  【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笔下温暖明媚的春天,也走过了梁衡那紧张热烈的夏天,更感受了三峡那凄婉寂静的秋天,今天我们相约在冬季,一起来品味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并用笔圈出生字词,借助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济南( ) 伦敦( ) 镶( ) 水藻( ) 贮蓄( )

  发髻( ) 澄清( ) 着落( )看护( ) 响晴( )

  响晴:______设若: ________________贮蓄: _______________

  空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通常会怎样来形容你的这些感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刺骨、数九寒天天寒地冻,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的孤寂。)

  一、以温晴识温情,感受济南的与众不同(温暖如春)

  1、通过预习,你感受到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你觉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济南的特点?温晴。

  2、读文章第一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济南“温晴”的特点的。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从风和阳光的角度,写出北平、伦敦、热带地区的特点,从而突出济南的风不冷、不酷,不硬、不厉;突出济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们带给济南,带给人们的是温暖、温柔、温情,是安适、安详、安逸。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回国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家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3、对于冬天的感受,老舍和我们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

  明确:这是“济南的冬天”,济南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另外,这是老舍自己的感受,融入了他个人的情感。我想在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不仅是温暖晴朗令人舒适,更带着脉脉的温情让人留恋。我们看看文章是否处处围绕着“温晴”,也处处体现着“温情”。

  补充资料: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二、以温晴看温情,欣赏济南的和暖秀美(秀美如画)

  师: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请你找出这些画面,为它起个贴切的名字,并且解说它的温晴/温情。

  示例:山村卧雪图

  你看,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们“卧”的舒畅,“卧”的.安详,给人感觉这是阳光下爽心的“卧”,多少还带有一些暖酥酥、懒洋洋的“卧”。这不仅能让我感受到温暖晴朗,更感受到了阳光对村庄对小雪的温柔深情。

  摇篮安睡图“摇篮”给人的感觉就是暖和、温馨、舒适。睡在摇篮里的济南和济南的人们是幸福的、惬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亲细心的照料,亲切的问候。这是别处冬天难得的情致。

  雪后小山图 小山秀气,承受不了大雪。阳光下,山色斑驳,秀美动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晖暖人心,温暖柔和。真是“妙”极。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态!

  玲珑水晶图晶莹绚丽,玲珑剔透。虽说蓝是冷色,但它却是瑰宝,内里包含着色彩缤纷的事物;它又与海洋一色,涌动着生命的内蕴和气息。同时,它又包含着别致的情韵。济南又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称。济南的水来自大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即使是在冬天,济南的水也是如此的绿,如此的清,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在加上温晴的天气,这是一派天明水浄。真的可说是自上而下都是一片蓝汪汪了。

  师:我们知道,一幅风景画,画什么景,是欣赏者关注的。从刚刚同学们的概括和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老舍对济南的山水是情有独钟。画面的色彩也是顶顶重要的,同学们有没有去关注呢?冬天的济南的确是一幅画,我们领略了画中景,也欣赏了景中画。它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也是一幅宁静和谐的水墨画。美呀,太美了。

  三、以温晴品温情,体会济南的柔暖情韵(温情如女子)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但是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带有种种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换句话说,是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山水,用饱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言,体会温晴的特点,从而品味其中饱含的温情。(小组交流)

  示例:健美优雅的女郎

  阳光下,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成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秀气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这件花衣,悠闲安适地站在微风之中。调皮的风儿不时掀动一下她的衣角,闪现出健美的肌肤。“带水纹的花衣”使得这秀美的女子活泼了起来。

  守护摇篮的母亲。母亲的形象是温暖的,守在一圈小山围成的小摇篮旁,唱着摇篮曲的母亲更是温暖的,而且还有那抚慰人心的话语。如此善良温存体贴的母亲给人欢喜,给人幸福。这样,睡在小摇篮里的济南就感到舒适温馨,母亲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间大爱。

  2细致周到的护士

  大家熟知这一形象,耐心细致的她带给济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梦境,是温柔的关照。 而且还是日本的护士,更显温柔。(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顶”着一髻儿白花写出了小雪的特点,写出了青松越发的秀美。

  3 娇美害羞的少女

  夕阳斜照,光辉映雪。白白的薄雪调和着阳光成为粉红色,这就是少女害羞的颜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爱俏,女子爱美。面对镜子整妆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长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镜子。面对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来,它不仅不愿结冰,破坏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本文最好的注脚。

  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由此,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济南饱含的是怎样的情感?

  教师小结: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这一个个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温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秀美,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作业

  《济南的冬天》无处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运用艺术的笔法,来描写景物之美的呢?请大家寻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这些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修辞运用之美 俯瞰仰视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景物映衬之美

  板书济南的冬天

  温晴之美阳光下的小城

  雪后的小山

  蕴含绿藻的水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优美的意境中,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通过文章阅读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情、设若、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②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

  2.能力方法目标:

  ①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

  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别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看课文解释①后补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写该文时,作者就在山东济南任教。

  2.题目限制了地方和时令,济南的冬天有什么可写的呢?先看课文,把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词句划出来。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

  2.师生互动,评点第一段

  a.济南的冬天有哪些特点?第一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让学生感受一下北国的冬天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形,然后让学生猜想一下济南的冬天该有什么特殊呢?

  阅读注解①

  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阅读全文,同时把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词句划出来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

  阅读第一段,找出特点及方法:“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和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赞美济南的冬天”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率先示范的榜样,有利于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师生互动,展开探究

  b.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

  3.课文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具体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冬天的?

  4.作者描写“山景”和“水色”分别有哪些段落?

  5.老舍的文章中多有亲切优美的语句,同学们能从这篇文章中举出一些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你能看出这句话还有什么作用吗?

  6.这一段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7.济南冬天的山水是美的,那它的水又美在哪里呢?

  四、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济南冬天的山山水水都是美的、可爱的,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描写吗?)

  1.齐读第三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③.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④.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⑤.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化静为动的呢?

  【补充:文中三个“好像”,并不都是表示比喻】

  2.朗读指导:这一段不仅要读好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温晴”

  山景和水色

  阅读感知

  统领下文,照应“温晴”这一特点

  小山摇篮图

  “温”“绿”“蓝”——向人们展现的是一幅“空灵水晶图”

  阅读寻找自己喜欢的描写语段,并简述理由

  阅读第三段,品析研讨相关问题

  最妙是下点雪呀。

  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对于祖国文字的理解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取题能力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

  将修辞这一知识点随课文教学加以强调

  加强朗读指导

  3.这里老舍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雪霁初晴图。下面我们再次朗诵体味这一段。

  4.济南城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泉城的美称。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对济南的写照。

  这里老师把其它写山景和水色的段落就留给同学们用类似的方法去分析研讨。

  五、揣摩优美语句,品析遣词造句

  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了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上,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想呼应?

  六、课堂练习(阅读夏沔尊《白马湖之冬》完成有关问题)

  七、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嘎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

 八、布置作业: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白马湖的冬天是多风的`……祖国的宽阔辽远,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眼里不同的冬天,我们的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昵?请以“家乡的冬天”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文体不限。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朗诵体味

  不可以。“没有风声”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a.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是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b.和前文“一个在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阅读夏沔尊《白马湖之冬》完成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之美

  放手自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以致用

  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用词,体味一字传神之效

  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结回顾,加深感受

  加强写作训练,感受加深家乡之美,从而达到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

  老舍

  无风声小山摇篮图

  温 山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 温

  晴 水 空灵水晶图绿

  无毒日 蓝

  作业设计

  1、课堂练习:完成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夏沔尊的《白马湖之冬》完成有关问题

  2、课后练习:紧扣家乡冬天的特点,完成以“家乡的冬天”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

  课件设计

  思路《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教读本文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选取特别角度描绘冬天的方法,理清线索,理解作者是如何精心炼词造句的。重点赏识课文的意境美,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联想想象思维。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因此在教读中要根据写景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充分体味用词之美。品读文中比喻和拟人写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教案07-21

(精选)语文教案07-28

语文《绝招》教案06-02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草原》教案03-01

语文教案[经典]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