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22 08:55:4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必备[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必备[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欣赏散文诗,感受春天的美丽。

  2. 乐意画画、讲讲,大胆表现春天色彩的感受。

  3. 尝试学习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各种事物的卡片。

  活动过程:

  1. 播放春天的视频,问一问幼儿这是哪个季节(春天)?在视频中都有什么?除了这些春天还有什么?

  2. 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 教师朗诵配乐诗歌《春天的色彩》,教师播放相应的课件。

  (2) 教师提问:诗歌中都有谁告诉了小熊春天的颜色?小草说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小草说春天是绿色的?

  (3) 那草莓是什么颜色的?那你说草莓会说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白兔是什么颜色的,咱们小朋友一起说,小白兔是怎么说的。

  3.教师与幼儿一边看课件一边朗诵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提问:小朋友觉得春天还有什么颜色?

  4.其实春天的颜色还有很多呀,我这里有很多东西(贴在前面的黑板上),小朋友可以随便的拿一个,自己用咱们诗歌中的话说一说,也可以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教师给予适宜的指导。

  5.游戏:教师与幼儿一起唱<颜色朋友在哪里>,同时幼儿拿着卡片到处走动,教师边出示一种颜色边喊出这个颜色的`名字,幼儿手中的卡片与教师卡片颜色相一致的就跟老师抱在一起,其余的小朋友就原地蹲下,谁根据老师的指令反应最快,让幼儿根据诗歌中的话和手中的卡片创编诗歌,之后幼儿相互交换卡片,游戏继续进行。

  6.咱们刚才编了那么多,咱们一起来说诗歌再把新编的内容也加进去吧。

  活动反思:

  幼儿探究欲望逐渐增强,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交流。他们渴望了解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加上幼儿喜欢各种美丽的色彩,现在让他们亲手用三原色变出各种颜色和配制绿色,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他们对此将会非常感兴趣。另外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提高较强,对色彩的感知有一定基础。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网小鱼》是一堂轻松有趣的音乐律动课,在组织活动中主要让幼儿能积极参与进来,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让幼儿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面对刚入园不久的孩子,他们接触到的音乐种类还比较少,对音乐的感受力还很弱。针对小班年龄特别好模仿动作。所以我选择了一首节奏明显,旋律轻快的音乐《网小鱼》,从中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师幼一同模仿小鱼游泳的环节,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锻炼幼儿不愿上台表现自己,或是表现的不够自信。从中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及表演欲望。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玩“网小鱼”的游戏,并能遵守其规则。

  2.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用小碎步做小鱼游,并较合拍地做吃食动作。

  3.游戏时,注意不与同伴碰撞,体验有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鱼网。

  2.金鱼缸一个。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金鱼缸,引导幼儿观察小鱼。

  1.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小鱼)“小鱼在水里怎么游的?”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大胆讲述,并学一学小鱼游的动作。师:听,小鱼游的时候有没有声音?那我们也把脚尖踮起来学小鱼游泳。(学习小碎步)

  3.“小鱼还给我们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乐曲一),(教师提问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小鱼在干什么?

  二、学习小鱼吃食的动作。

  1.师:“小鱼游了好长时间,它的肚子饿了,要去找吃的东西了,看到好吃的小鱼会怎么吃呢?”教师示范小鱼吃食的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听乐曲二,做小鱼吃食的动作。

  3.教师重复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小碎步及小鱼吃食的动作。

  三、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介绍“网小鱼”游戏规则并带领幼儿玩游戏。

  1.教师出示“纱巾”,扮作渔夫,介绍“网小鱼”的游戏规则。

  2.教师:渔夫要来池塘捉鱼了哦!小鱼该怎么办啊!(四散悄悄地逃跑)并引导幼儿听一听渔夫来了是什么音乐?重点练习听到乐曲三时就快快游回家。

  3.教师:“小鱼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唱歌—小鱼游—吃食—游回家)小鱼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帮助幼儿明确“找空地方游,不碰撞”的规则)

  4.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玩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蒜苗。

  2、了解蒜苗的营养价值,并探究蒜苗的吃法。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蒜苗若干颗。蒜苗炒鸡蛋。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蔬菜宝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

  幼:想。

  教师出示蒜苗。

  幼:蒜苗。

  师:这是我们种的大蒜,经过小朋友天天浇水施肥,发出了绿芽,慢慢长成了蒜苗。

  二、认识蒜苗

  师:小朋友仔细观看,看看蒜苗宝宝(上面,中间,下面)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描述。

  师:蒜苗宝宝的上面是叶子,中间是茎,下面是根。蒜苗宝宝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幼:蒜苗的叶子是绿色的,尖尖的,细细的,长长的。

  师:叶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呢?

  幼:涩涩的。

  师:叶子的下面蒜苗的什么?

  幼:蒜苗的茎。

  师:蒜苗的茎是什么样子的?

  幼:长长的。

  师:蒜苗的最下面是蒜苗的什么?

  幼:蒜苗的根。

  师:蒜苗的根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幼:白色的,像粉丝,胡须。

  师:小朋友真棒,你们知道吗?蒜苗根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吸收土里的养料,使小蒜苗一天一天长大,并在根上面的地方长出大蒜。那蒜苗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幼:香香的,辣辣的。

  三、品尝蒜苗

  师:小朋友吃过蒜苗吗?喜不喜欢吃呢?

  幼:吃过,喜欢(不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吃蒜苗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吗?

  幼儿讨论。

  师:蒜苗可以给菜提味,让菜的味道更加新鲜。蒜苗还有良好的杀菌,一菌的作用,能有效预防流感。所以小朋友应多吃蒜苗。你们知道蒜苗可以怎样吃吗?

  幼:蒜苗炒鸡蛋,蒜苗炒肉。

  师:今天老师把小朋友种出的蒜苗做成了一道菜,蒜苗炒鸡蛋我们一起来品尝吧,

  幼儿品尝蒜苗炒鸡蛋。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引导者,引导幼儿通过看、摸、闻、品尝方式,了解蒜苗。并且进行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积累学习经验,萌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知道先画蜡笔再上水彩。

  2、能够大胆运用圆,曲线,直线及图形等大胆装饰大树的树干和树叶。

  3、会简单讲述自己的装饰方法,能大胆评述别人的'画。

  教学准备:

  颜料(红、黄、蓝、褐、绿、橙、玫瑰)水桶、抹布、黑色蜡笔、小毛笔、范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 “秋天到了,树宝宝们要准备过冬了,可是他们很不高兴,(出示用蜡笔勾好的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颜色,不漂亮)

  2“我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变漂亮?”(把他们打扮一下)

  3“那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我们可以怎样打扮它呢?”(幼儿讨论)

  4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圆、直线、曲线或图案装饰树干和树叶。

  二、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出示画好的树)

  1“看看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它有蜡笔和水彩)“对了,我们今天画蜡笔水彩结合画。”

  2 教师示范讲解:先用蜡笔把大树画出来,再想好你要怎样装饰大树,也要先用蜡笔勾出来。最后用水彩上色。

  三、幼儿进行装饰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1 注意要先用蜡笔画好后再上水彩,水彩颜色要多样、美丽。

  2 指导个别幼儿对树进行装饰,能够把自己的树和别人装饰的不一样。

  3画好后可以想想树的后面可以怎么画。

  四、评讲作品

  1 你是怎么装饰大树的?用的上什么方法?

  2 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

  2、在品尝活动中学习分享的方法。

  3、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每人带1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并切好装盘(提供一次性纸盘,上面包上保鲜膜;或用自家的饭盒装,便于认清是己带的),餐盘人手1个,叉子或勺子、图书、各类插塑、积木若干。

  2、活动前请幼儿把手洗干净。

  3、幼儿靠活动室墙边坐好,教师将桌子摆在幼儿前面的空地上,再将幼儿带来的水果放在各小组的桌子上。

  活动过程:

  1、集体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师:今天我们开"水果品尝会"。请小朋友们说说,你带来了一种什么好吃的水果?(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

  教师:请小朋友们走到桌子边,端好自己的盘子,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边品尝边说一说水果的味道。(注意观察幼儿在品尝中的表现)

  2、分享水果,学习分享的方法,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你刚才品尝了什么水果?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吃了两种水果,你是怎么做的?快告诉大家。

  教师:怎样才能品尝到不同的水果呢?××小朋友说,将自己的盘子放在桌子中间,不端盘子,这样可以品尝自己的水果,也可以品尝别人的水果。这个方法真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品尝到许多种不同的水果了。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吃的水果吧!

  幼儿再次品尝水果,体验分享的乐趣。

  3、迁移经验,再次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师:这儿有图书、插塑、积木,都是我们喜欢的。如果你们每人都想得到这些图书、玩具,应该怎样办?

  幼儿自由选择图书或玩具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对个别不愿意分享的幼儿加以引导。

  延伸活动:

  在日常活动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自带的玩具,通过轮流玩玩具进一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反思:

  新《纲要》把让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可以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结合游戏学画横竖交叉的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儿歌;《小鱼游》音乐磁带;印画鱼群的大小画纸;油画棒;大鱼网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来,跟着老师学小鱼游。”幼儿学小鱼游伴着音乐进活动室。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网鱼!小朋友们你们是可爱的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我是捕鱼人,我有一张大鱼网,准备捕很多的鱼。当鱼网撒来,鱼儿就要赶快游走;没有来得及游走的鱼儿被会鱼网网住,就不能再游动了。我们一起来玩好吗?”

  幼:“好!”

  幼儿随音乐做游戏——网“鱼”。

  2、观察鱼网的线条,学习画鱼网的基本方法。

  师:“小朋友们累了,我们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好吗?(幼儿坐好)小朋友们,刚才的游戏好玩吗?(幼儿答好玩)刚才我网到了好几条鱼,谁来说说,鱼儿为什么不能从网中逃出来?”提示:鱼网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线?

  幼儿答:鱼网大,孔孔小;网有格格;鱼网洞洞小鱼钻不出来;网有横的线、竖的线;线和线在一起,洞洞是线编的。

  一起边念《网鱼歌》边画鱼网,师生共同空手画直线和竖线。

  3、在游戏情景中作画。

  出示活动教具:“那边池塘里有很多鱼,请你们帮帮忙,画上密密实实的'鱼网,做个捕鱼小能手。”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纸上画鱼网。

  提供不同大小的画纸,孩子按需求选择。有的鱼儿多,需要的鱼网大,应引导幼儿合作作画,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作品评价,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很棒,网到这么多鱼!真是‘网鱼小能手’!你们高不高兴呀?”幼:“高兴!”师:“那让我们一起到外面跳舞庆祝好吗?”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画书提供的画面,有序地讲出故事的基本内容。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星星警察》(图画书),幼儿活动操作材料《星星警察》(图画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画书、引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星星的本领可大了,晚上小偷出来干坏事,都逃不过星星的眼睛。(出示封面)老师带来的一本书,叫作《星星警察》,讲的是星星警察赶走小偷的故事,可好听了!

  2、引导幼儿逐页看书,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利用大图阃书,引导幼儿翻看小图画书。

  ·引导语:书要从第一页看起,先看完左边一面,再看右边一面。边看边想,画面有谁?它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边翻看图画书边思考:

  读图l: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公鸡在做什么?

  读图2:公鸡在睡觉的时候,小老鼠从它家出来背了什么?

  读图3:老鼠偷了公鸡的一袋米后,心里面会怎样?(好得意)

  读图4:小老鼠的歌声被谁听到了?

  读图5:看到小老鼠得意地背着偷来的东西,星星警察是怎么做的?

  读图6:小老鼠看到星星警察、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学说:"警察要抓我啦!警察要抓我啦!"表演"扔下米袋,拔腿就跑"。)

  读图7:星星警察把米袋送到公鸡家的时候,公鸡为什么没有反应?(正睡得香)

  读图8:为什么天亮了星星警察就不见啦?仰望天空,公鸡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3、看图讲述。

  ★引导幼儿翻看图画书,按照画面完整地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图并把它找出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建议

  ◆区域活动:语言区投放《星星警察》《黑猫警长》等书,供幼儿自由阅读和讨论。

  ◆生活活动:组织幼儿到派出所参观、听警察叔叔讲抓小偷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正义感和对警察职业的崇敬之情。

  活动反思

  我借此看孩子们如此喜欢警察这个形象,我就在引出了,我来扮“小老鼠”,请孩子们扮警察叔叔来练习故事中的对话,让孩子们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经典)09-29

(经典)小班教案09-07

小班教案【精选】09-13

小班教案(精选)09-01

小班教案(经典)09-06

【精选】小班教案09-04

小班教案[经典]09-16

小班教案【经典】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