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15 07:18:4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精选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踩着塑料圈走直线、曲线以及有一定高度的斜坡,提高幼儿对全的控制能力和平衡性。

  2、引导幼儿根据抓紧的能力,选择相应的负重物练习负重骑圈,进一步培养幼儿平衡能力。

  3、通过竞赛性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没恩一个塑料筐;雪碧瓶若干(里面装有或多或少的水);高哦15厘米宽25厘米的平衡木4根;幼儿园操场上有一个小山坡;地面画有各种弯度的“钢丝”。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以杂技团演员展示本领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小朋友要来当一回杂技小演员,先让我们来准备一下吧!”

  1、组织全体幼儿绕着场地塑料圈进行曲线跑

  2、组织全体幼儿呈四列纵队听音乐做准备操——圈操。

  二、探索各种踩圈的方法

  1、“在杂技团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演员们踩独轮车,那么今天我们就拿这塑料圈来当独轮车,谁会踩?看谁踩得又快又稳。“(引导幼儿用双脚脚后跟踩塑料圈的方法尝试进行表演。)

  2、(集合)“塑料圈还可以怎么踩呢?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奇特。”(幼儿探索着练习;教师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跟别学习各种踩圈方法:沿着直线踩、沿着曲线踩、倒着踩、过小山坡……)

  三、游戏——走钢丝

  1、(骑小车来到事先布置好的场地上,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这里的钢丝有什么不同?”(弯度不同)“现在让我们一起骑着独轮车表演走钢丝吧!”(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弯度的“钢丝”,练习顺着倒着走钢丝。)

  2、“小杂技演员的表现可真不错,观众们都给我们喝彩呢!这不他们给我们送来了许多饮料,让我们自己去拿吧!”(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重量的饮料瓶,练习负重走钢丝;提醒同伴间可以互换饮料瓶)

  四、竞赛游戏——我运饮料忙又忙

  1、将幼儿分成4组,组织到场地上,告诉幼儿游戏的内容以及方法:有第一名杂技演员开始,双手各拿一瓶饮料,踩着塑料圈,沿着地上的直线,曲线(钢丝)以及平衡木(独木桥)走,将饮料瓶晕倒箩筐中,拿圈返回,第二名幼儿跟上……直到最后(组织幼儿预赛,同时强调比赛规则)

  2、组织幼儿决赛,看哪一组获得冠军,并给获胜者颁奖。

  五、结束部分

  1、告诉幼儿回活动室洗手。

  2、收拾、整理玩具。

  教学反思:

  大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还是比较重。对于每个孩子,他们都有骑小车的权利,老师不能强加干涉和过度包办。但是当活动中有矛盾或是纠纷现象发生的时候,老师首先该考虑游戏的规则是否有问题。从游戏规则这一点出发,来约束每个孩子,这样才更具说服力。幼儿游戏的行为才能更文明。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及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宝宝,并用各种图形拼成一幅画;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将色彩卡纸剪成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

  2、糨糊、水彩笔或者油画棒;

  3、视频转换仪、视频素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的小手拍一拍(拍拍拍拍拍),我的手指弯一弯(弯弯弯弯弯),我的手指弹一弹(弹弹弹弹弹),我的小手放放好(放放放放好)。

  二、视频展示

  1、基本图形宝宝展示师:小朋友,首先复习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哪些图形,我们啊,一起来看一看是哪些图形宝宝呢?提问:有哪些图形宝宝呢,看看小朋友都认识不?

  幼儿:有正方形宝宝、圆形宝宝、椭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半圆形宝宝、长方形宝宝。

  师:小朋友回答得真是棒。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图形宝宝啊!它们还会变魔术呢?它们在一起还能组合成更多的图片,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这些图形宝宝都变成了什么样的、漂亮的图画呢?

  幼儿:想

  2、图形创意画展示师:好,小朋友,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图形宝宝是怎样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的。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这幅图片上都有什么啊?

  幼儿:小鱼师:那小朋友和老师一想来看看小鱼是用哪些图片组成呢?

  幼儿:三角形和圆形。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棒,回答的很好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三角形宝宝都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小鱼的身子和尾巴。

  师:圆形宝宝变成了什么啊?

  幼儿:小鱼的眼睛。

  师:小朋友们真的太棒了,我们再来看一幅图,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幼儿:房子。

  师:那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房子都是用什么图形宝宝组合成的呢?举手回答。

  幼儿: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棒,也非常的聪明。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这些图形宝宝都变成了房子的什么呀?三角形宝宝都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房顶。

  师:长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门。

  师:正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房子的墙和窗户。

  3、小朋友自己动手展示

  师:大家都非常棒!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看了这么的图形组合的图。现在啊!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跟老师一起制作一幅图形画。

  让两个小朋友上来拼图形。

  三、自主设计:我能行

  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形宝宝,等会老师发给你们,你们用这些图形宝宝拼出一幅漂漂亮亮的画,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幼儿:能。

  1、发各种形状图形、白纸、糨糊;

  2、放音乐《形状变变变》,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身主设计,作画;

  3、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各种漂亮的图画;

  4、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我真棒

  1、评出优秀作品。

  2、表扬作出优秀作品的小朋友五、活动延伸1、通过复习,小朋友巩固及认识了基本的图形宝宝,掌握了一定的图形知识。

  2、通过组图活动,小朋友们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启发了小朋友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小朋友一定的创新能力。

  3、通过创意大比拼,简单图形的组合,下一节课,小朋友能拼出更复杂的更漂亮的图片来,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能两臂侧平举,身体正直地在宽25厘米的纸板上行走。l在游戏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秋天丰收的喜悦。

  准备

  场景布置:6个果篮,悬挂的塑料橘子数量是幼儿人数的3倍。l人手两块长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的纸板。

  轻松快乐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准备活动

  幼儿手拿合成一块的两块纸板,当做方向盘进场。然后随音乐跟教师做纸板操: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教师自编)

  幼儿自由玩纸板,尝试一物多玩。

  教师:动物们的水果品尝会正在准备中,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许多的水果,告诉大家你带来的水果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感受品尝带来的快乐。

  (1)教师:纸板可好玩啦,请小朋友动脑筋去玩一玩,并把自己的好玩法介绍给大家。

  (2)幼儿自由尝试用纸板进行游戏。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接触纸板或将纸板进行拼接、叠加后进行锻炼(托纸板、间隔跳、蹦跳、夹板跳等)。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练习走小路。

  (1)请幼儿按组用纸板铺成若干条小路,在小路前站成一横排,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橘子熟了,我们要去果园里摘橘子,但去果园要走小路,不能走到路外面去。我们试试看。

  (2)幼儿自由地在本组小路上循环走。

  (3)教师评价幼儿活动情况,个别幼儿示范两臂侧平举身体正直行走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手臂、身体的姿态,边看边模仿。

  (4)幼儿用正确的动作再次练习走小路。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身体正直、走在纸板上。

  (5)教师小结游戏。

  游戏“摘橘子“。

  (1)教师介绍玩法。

  教师:我们都学会走小路了,现在我们出发,走到果园后,每人摘一个橘子再走回来,将橘子放在篮子里。然后再去摘橘子。

  用提问的方式强调规则:怎样走小路?每次摘几个橘子?

  (2)幼儿玩“摘橘子”游戏.

  (3)让每个幼儿摸摸橘子,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游戏“晴天和雨天”。

  (1)教师发出“晴天”和“雨天”的信号,幼儿变换动作。晴天,幼儿自由坐在纸板上捶腿、捶臂、转腰;雨天,幼儿将纸板当作伞顶在头上。

  教师示意幼儿“下雨了”,幼儿头顶纸板跑离场地,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转动。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2、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4、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5、作操作材料,三个图例中,找找哪个是球体,为什么?

  6、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找找、做做、说说这一环节中,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从幼儿的操作结果来看,幼儿对于球体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只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小错。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学习将糖果有规律地排序,并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看糖果

  1、参观糖果。幼儿参观各种各样的糖果,教师:“请你看一看有哪些糖果?”

  2、选糖果。请每个小朋友找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果做朋友。

  二、说糖果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并与同伴交流。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吃糖果

  1、品尝与交流,了解糖果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教师:“现在请你把糖果的衣服脱掉,放在老师的篓子里,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幼儿边品尝边相互交流。

  3、集体交流:我吃的是什么糖,是什么味道的。

  4、小结: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5、教师:“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对了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四、糖果排队

  1、不仅好吃,还会做游戏。教师出示:排序范例。“除了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排?”

  2、幼儿自由给糖果排序。

  3、集体评价。(朱海燕)

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让孩子欣赏、感受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的歌曲。

  2、体验维吾尔族特有的旋律、节奏与舞姿,并借助道具表现。

  重点:欣赏歌曲,唤起幼儿与乐曲想适应的想象,并用语言表达

  难点:表达与表现

  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用“去郊游”直接进场。“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共有几个民族?具体有哪些民族呢?我们又是什么民族?好,今天刘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其他的少数民族走一走,玩一玩好吗?跟着音乐的节奏,我们出——发”。(放音乐:去郊游)

  2、“我们来到了一个地方,这儿的人民要给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献上美丽的哈达。这是什么民族呢?请小朋友用好听的歌声告诉大家。”——复习《北京的金山上》

  (1)小小合唱队。师当指挥,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2)多形式演唱歌曲 A、分形式唱 B、衬唱(引导幼儿要跟指挥、同伴合作配合,注意眼神的交流)

  (3)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3、过度:我们再去其他少数民族走走看看好吗?我们出——发(放音乐)场地内走一圈

  二、基本部分——欣赏少数民族歌曲《尝葡萄》

  1、“现在我们到了哪个少数民族呢?”(幼儿泛谈,师放歌曲录音)“我们来听一首这个民族的歌曲。” 提示幼儿仔细听。“说说歌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第一遍)

  (好听的、开心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热闹的……)

  2、欣赏歌曲动画(第二遍),“到底到了哪里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新疆维吾尔族)A、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幼儿泛谈:辫子、葡萄……

  B、“刚才小朋友都是用眼睛从画面中看出来的,有没有哪个小朋友用耳朵从歌曲中听出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对音乐风格的感受(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手鼓演奏的风格)

  3、介绍歌曲“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歌曲,歌名叫做《尝葡萄》”幼儿学说歌名两遍。

  好听吗?再来听一遍。(第三遍)要求: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听了这首歌曲,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要求幼儿用“听了这首歌曲,我好象看到了……”的句式来讲。

  4、介绍舞蹈。“刚才小朋友讲得真好!那么维吾尔族人民是怎么跳舞的呢?”再次欣赏(第四遍),让幼儿根据画面及已有经验泛谈。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动脖子等动作,并让幼儿感知新疆舞蹈的特征: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动作:男孩击手鼓、拍掌;女孩动脖子等。

  三、学做新疆小朋友(学动作表现歌曲,进一步感知新疆舞特征)

  1、提供给幼儿装扮用品,随歌曲节奏师生一起表现。

  2、头顶着葡萄表演。“新疆的葡萄甜不甜?我们用甜甜的葡萄招待客人好吗?”

  四、与客人一起联欢

  围成圆圈,随音乐有节奏的自由表现,结束。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2、教学挂图4幅。

  3、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斑马等动物图片。

  4、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寻找图片中藏起的'昆虫,初步了解保护色。

  (1)谈话:“教师知道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些昆虫和小动物也喜欢玩这个游戏。今天他们已经藏好了,想请小朋友找一找他们都藏到哪里了?”

  (2)出示故事挂图,让幼儿找一找有谁藏起来了?它们都藏在什么地方?

  教师讲述故事《隐身妙招》后提问:请幼儿说一说他们为什么会藏在那个地方?他们是用什么来保护自己的?

  教师小结:花蝴蝶、枯叶蝶和青蛙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所以它们就不容易被老鹰发现而被吃掉,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请幼儿观察枯叶虫、枯叶蟾蜍、北极熊、竹节虫、蚱蜢等动物的图片,寻找藏在图画中的动物,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3、播放多媒体认识几种昆虫和动物。

  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是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并讨论其他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和昆虫都会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如果你是一只昆虫,你会怎样保护自己?

  4、布置场景:放置各种颜色的花,教师扮小鸟,幼儿扮昆虫,师幼玩小鸟捉昆虫的游戏,让幼儿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5、向动物学本领,联系生活,拓展幼儿经验。

  请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人们根据动物的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动物还有这样独特的本领,他们用保护色保护了自己,这样才免受伤害。

  教学反思:

  有个别孩子参与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孩子对动物的保护色,了解不多,使他们在活动中兴趣不高。但教师要注意到这些孩子,主动发问,积极互动,效果会好些。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思想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天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让他们从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幼儿从他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环保意识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及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2、地球上可饮用水示意图。

  3、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儿歌《水是宝》磁带。幼儿园水的环保综合活动案例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欣赏儿歌《好渴好渴想喝水》,引出对水的'作用的讨论。

  2、出示地球上可饮用水的示意图,让幼儿知道地球上的可饮用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当前面临水缺乏的严峻形势。

  3、欣赏儿歌《水是宝》,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且让幼儿想像假如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水的重要性。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减少漏水量;刷牙时,尽量用漱口杯装水,不要开着水龙头让水哗哗地流;洗碗时,先把水放水槽里,再放碗盘清洗;洗澡多用淋浴,且最好采用喷水量小的喷头;一水多用等)。

  5、欣赏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并鼓励幼儿在儿歌的伴奏下大胆表演,让幼儿对节约用水进行情感体验。

  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共同讨论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并把好的经验与幼儿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纲要》精神,把语言、数学、音乐、游戏都整合在活动中,通过本次活动巩固了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加深了对数字的了解。在愉快的音乐和游戏中了解了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体验游戏中也有数学的乐趣。

  2。自主学习7的分解组成。

  3。快乐记录操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学会7的分解和组成。理解7的分解过程,并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粉笔和黑板,作业本和笔,有空白的7的分解组成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小朋友,今天的天暖不暖和啊?看看窗外天空上有什么?(太阳)(在小黑板上画出太阳)天气真暖啊。再过几天,地上的小草就绿了(画两个草丛)有一天,一个数字宝宝出来散步,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贴数字6)大家看,这是几呀?数字宝宝6带着6颗魔法种子,只要种在草丛中就会开出红色的小花,咱们一起帮助它把6颗种子种在这两个草丛中,好不好?老师先在第一块草丛中种上一颗种子,那别一块草丛中应该种几颗种子啊?(活动开始,复习6的分解后,导出7)二、实践操作,学习7的组成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了6的分解,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新的数字宝宝,想不想知道它是谁(贴上数字7,同时摘下数字6)小朋友认识它吗?是几啊?在课前老师给大家发了7根小木棒,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7可以摆成几和几,一会老师问大家,看谁摆的对,摆的好(幼儿操作,让同桌之间互动,合作学习)2、再次操作,尝试新方法师:谁来说一说你怎么分的?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分解方法,其它幼儿补充,说完6种分法,板书:7的6种分法,木棒我们摆完了,那我们先把木棒收拾好放在桌面上,好不好?

  3、用手指再次学习7的分解,加深印象4、现在,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看看我们用手指怎么摆出7好不好?(目的加深对7的`分解的印象,并带入7的组成)4、看图,再次巩固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看看黑板上的画吧,天暖暖的,太阳公公照着大地,草丛中开满了鲜花,这么好的天气,小蝴蝶也飞出来了,快看,这边草丛飞来了一只蝴蝶,小朋友们想一想,那边的草丛再飞来几只蝴蝶才能凑成7只啊?

  5、植树游戏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又到植树的日子了,今天老师带来了7棵小树苗,谁想到这里帮老师栽树啊?小朋友们要注意,要把7棵树苗分别种到两个草丛中,你想怎么种?(找幼儿到黑板上贴小树,并且贴完后带领其他小朋友读出分解和组成,再次巩固)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精选]大班教案08-18

大班教案【经典】08-17

(经典)大班教案08-22

【经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经典]08-12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大班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