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4-02-27 10:35:17 计划 我要投稿

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习计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人数55人,其中男生23人。由于务工子女流动性大,从学生的本身基础看来,本班学生相互间的知识、技能相差较大。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新教材要求地识字写字量大,学生普遍存在许多汉字能认识,但是不会书写的情况。学生的书写情况,大部分学生书写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以“专题式”出现,八个单元就是八个专题: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用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中安排的内容都是密切相关的。从教材特点上看,人教版教材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语文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快活。相对而言,要求书写的汉字这学期大大增加,每课的书写量较多,都是8——10个,而且新出现了连词书写的内容。要求帮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使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学生情况分析:

  后20﹪学生情况分析:程小奥、程志鹏、罗俊鸿、陈高远、刘少承、朱瑞华、黄正龙: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只求完成,不求质量。阮大念、吴天龙、周佳伟、徐亚朋:错字别字较多,书写较慢,做作业容易分心,积极性不高。

  四、复习的总目标:

  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认识400个汉字,能正确书写300个汉字。

  3、掌握所教汉字中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书写的一般笔顺。

  4、初步学生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够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5、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6、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并且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7、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

  8、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10、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11、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1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复习写日记。

  五、复习课时安排:

  本学期复习时间共两周:

  1、第一周,以单元复习为主,重点是字词,要背诵的知识。

  2、第二周,以测试为主,进一步查漏补缺。

  六、复习措施:

  1、生字认读的措施:

  a抓住生字表(一),展开全面认读。利用学习小组,在小组里互相认读,进行识字巩固活动。

  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多找找易忘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互相检查、背诵、听写。

  2、识字巩固。

  以争得“小五星”的形式,结合听写,在听写查漏补缺。发现掌握不好的词语想办法记住——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个生字?配合一定量的强化书写。

  3、阅读写话复习。

  A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答题。

  B进行写话指导。

  4、其他综合性复习思路:

  A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

  B争取家长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家校联手展开学习。

  C组织“一帮一”互助对子,让学生互相帮助,假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D精心设计一些复习练习卷,在晨间和家庭作业时让学生练习。

复习计划 篇2

  一、复习目标:

  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立足于顺应课改要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复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通过复习,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本册书的知识,给他们一个横向及纵向的知识网络,让他们在头脑中能清晰的闪现本册书所涵盖的知识内容。

  2、通过复习,把好基础知识关、短文分析阅读关及写作关,努力做到在短期内砸牢语基、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在复习中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具体如下:

  这次期末总复习的内容包括32篇课文(其中17篇是精读课文15篇是略读课文)、8个“语文园地”和这个学期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课文阅读、课外的语文实践等。通过复习,应达到以下目标:

  1、复习200个认读的生字,会写200;累积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

  2、熟读17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4、复习默读,默读应该要有一定的速度。

  5、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词,注意积累和掌握一些常用的、简单浅显的百科常识。

  6、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主要是“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部分词语。

  7、复习、整理一下本学期课内外积累的谚语,歇后语和其他的一些词汇(如成语)

  8、复习“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有读书看报的习惯。

  9、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

  二、复习方法与策略:

  1、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努力做到重点、难点突出,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修改教案,课前复备,课后小结,使其更有针对性。

  2、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做到节节课有其重、难点,密切关注学生反映,有针对性地灵活、机动地进行调整课堂的.教学安排,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3、及时、细致地批改复习期间的作业及相关练习,对于错误,耐心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做到错题不过夜。

  4、鼓励学生随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到学生随提,老师随解,让复习课上成以全体学生为主,同时又照顾到少部分学生的形式。

  5、严把学生书写关,努力做到字迹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尽量不涂抹。在短暂的复习时间内,树立班内的书写小标兵,号召大家向其学习。多鼓励书写较差的学生,帮他们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6、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避免急躁情绪的产生,对学生多一份耐心与理解,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轻松学习。

  7、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与理解。

  8、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课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课下多为他们补课,不断地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树立信心,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具体课时安排:

  周次 星期 复习内容 课时 完成情况

  周 星期一 第八单元测试及订正 2

  星期二 复习第一单元,做《每》综合一 3

  星期三 复习第二单元,订正《每》综合一 3

  星期四 复习第三单元,做《每》综合二 3

  星期五 复习第四单元,订正《每》综合二 3

  周 星期一 复习第五单元,做《龙头试卷》期末一 3

  星期二 复习第六单元,订正《龙头试卷》期末一 3

  星期三 复习第七单元,做《龙头试卷》期末二 3

  星期四 复习第八单元,做《课堂》总复习 3

  星期五 订正《龙头试卷》期末二《课堂》总复习 2

复习计划 篇3

  语文:重点在诗句背诵和字形字音.选择题这类的硬性分..赏析,课外阅读大家都难,而且范围太广,所以复了也不见的'作用大..

  数学:最常用的选择和运算题型,因为就算改动一下也几乎是千##第1篇律的了,大题不会的话就抄些已知下去,然后看到已知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大概也会拿到1,2分知识点..

  英语:背好单词,作文的地方尝试多引用刚学完的短语和句型,会令文章加分..一切注意好时态!

  物理:公式要背好,能够读题马上会判断用什么公式,例如欧姆定律之类就小心分辨干流支流的不同,选择题分高,仔细点..

  政治历史都是要背的了,分清一些易混淆点,政治开卷要结合材料,可以用语文角度答题,写得尽可能谨慎,避免绝对化,历史要记住重要事件..

  好了..天道酬勤.祝你顺利吧我知道,期中考水平重点还是基础呢!

复习计划 篇4

  一. 复习目的

  1、巩固本期的新知识、新技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

  2、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

  3、使学生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4、培养学生懂得尊重、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化与集体的完善与发展。

  二. 复习重难点

  加深对本期所学歌、乐曲的体验和感受。

  三. 复习内容

  1、感受与鉴赏: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乐曲时能做出相应的情绪和体态反应。能听辨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2、演唱: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参与独唱或齐唱,本学年能背唱四至六首歌曲。(高低年级)

  3、创编:能用人声或打击乐器的声音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或生活中的声音。能用线条、图形和颜色来简单的记录音乐。

  4、表演: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能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四. 复习措施

  复习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用游戏、表演等多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通过各种艺术作品的再现,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感受能力。结合本期所学的歌曲,进行音高、唱名、节奏、音乐符号等的巩固与复习。

  采用教师指导复习、小组交流复习、个体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在艺术水平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复习计划 篇5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共有49人,男生29人,女生20人。从平时的检测成绩来看,高分层与低分层的学生较少,而中间部分成绩的学生较多。像林楚津、陈立鹏、吴宛玲等同学平时善于思考,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和仔细的审题能力,属于较为优秀的学生。中等生的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主要是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有待提高;但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较为懒惰,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能力较弱)。

  从本学期的四次测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提高,大部分学生重视了字词及积累语言文字,阅读的方法和能力也有了提高。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1、字词的运用;理解方面较弱;2、句子方面主要是修改病句;句式的变换;句子的修辞手法;造句较差;3、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归纳掌握得较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面较差;4、作文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审题不清,语言表达不清楚,字数不够,错别字多。

  因此,本学期复习的着重在以上存在问题的几方面加强指导与练习,重点会放在辅导中间层的学生,

  二、复习措施:

  1、以激励为主的引导措施。

  虽然临近期末,学生不再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但在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的时候,采取以激励为主的引导措施,引导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复习,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2、除课堂教学以外,针对中下生知识结构的薄弱环节,利用配有补差时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难写字、少见字,是中下生生字学习的弱点;形近字、多音字、音近字组词、词语积累是学生进行词语学习的弱点……因此,在对中下生进行辅导的时候,我的练习题会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醒他们各类解题的方法,以及养成他们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通过学习方法的培养,使他们在应对考试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3、通过一定的作文模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辅导。

  对于中下生来说,作文也是他们学习的一个弱点,面对作文题,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针对中下生在写作上的这一特点,我在进行作文辅导的时候,会让他们根据一定的模式进行仿写,并且,主要以修改他们之前完成的习作为主,而不主张他们重新进行作文。

  以上是对中下生的辅导措施,但在复习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优等生这一群体。由于优等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较好,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以提高优等生的知识层面为主。同时,在对优等生进行作文复习的时候,可更多地提倡他们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写出更富自己个性的文章。

  三、复习重点:

  1、字词的复习:

  字词的复习主要包括复习汉语拼音,要求学生会认200个汉字,会写300个汉字,掌握两种字典查字法,以及对形近字、多音字、一字多义的复习。

  2、词语应用、积累:

  对词语进行复习,主要复习词语的搭配、两次、反义词、叠词等,并要求学生对描写植物、日月、勤奋好学、与数字有关、带反义词的成语进行积累。

  3、句子的积累、运用:

  包括理解反问句的'应用,比喻句的运用,以及对谚语、时间格言、月亮诗句、友情诗句以及歇后语的积累。

  4、课外阅读:

  对学生阅读的复习,很难通过具体的某一篇文章让学生进行掌握,只能更多地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范例,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找查题目答案的解题方法。

  5、习作:

  对习作的复习,重在修改,而不是让学生重新写作,可以采取写提纲的方式,在让学生回想起文章写法的同时,更加明确文章的架构,从而能够在考试中写出自己最有把握的文章。

  四、复习安排:

  复习时间

  复习内容

  复习重点

  复习要求

  20xx-06-13

  20xx-06-14

  至

  20xx-06-15

  20xx-06-16

  至

  20xx-06-17

  20xx-06-20

  至

  20xx-06-21

  20xx-06-22

  20xx-06-23

  至

  20xx-06-24

  20xx-6-27

  20xx-06-28

  至

  20xx-06-29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

  1、本册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对谚语、格言、诗句等要求积累背诵的句型进行积累复习

  1、对四字词语进行积累归纳掌握。包括植物、日月、勤奋好学、带数字的四字词语、成语,带反义词的成语1等。

  2、对词语搭配、量词、近反义词、叠词进行复习

  对句子进行综合的复习

  一字多义

  情境填空

  阅读

  习作

  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归纳总结,准备迎接考试

  1、 重新回顾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能够区分常用字的前后鼻音、平卷舌音。

  2、 对本册出现的“二会”生字进行复习。

  3、 对两种字典查字法的使用方法进行复习。

  1、 让学生复习回顾本册书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达到四会的要求,尤其对于个别难写字、形近字、音近字等,更加要让学生区别掌握。

  复习积累常用谚语、时间格言、月亮、友情的诗句

  1、 要求学生对这些四字词语进行归纳,老师再总结归纳

  2、对词语搭配、量词、近反义词、叠词进行总结、复习复习。

  对反问句、比喻句、连词进行复习

  1、背诵指定的课文及段落

  2、了解自然段中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

  5、体会句号、逗号的不同用法,掌握三种引号的不同用法

  1、记实作文

  2、想象作文

  3、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对课本中学生可能已经遗忘的内容进行提醒,包括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古诗、寓言故事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等

  1、通过练习《期末复习资料》,能够更好地巩固汉语拼音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利用拼音帮助习字。

  2、 能够认、读本册出现的“二会”生字。

  3、回顾两种字典查字法,能够掌握两种字典查字法的使用方法。

  1、 要求学生复习回忆本册书要求掌握的“四会”生字词,通过复习,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学过的知识。

  复习积累谚语、格言、诗句,能够准确背诵运用

  1、 通过自主的积累,配合放假后老师有意识地集中展示,能够对各类成语产生更深的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际应用。

  1、 能够明白对句子相关知识点的考查点。能够知道“按要求改写句子”一类题目的回答方法,对比喻句、反问句等句型进行掌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指定的课文及段落

  3、了解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会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1、 写人

  2、 写事

  3、 写景

  修改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提醒学生本册可能遗忘的知识,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总体的回忆

复习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年龄都偏小,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领悟能力相对较弱,遗忘的也较快,因此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都未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怎样制定复习计划,特别是怎样在较短的时间里复习所学过的知识,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期末考试,并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相比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复习主要知识点及相应要求:

  1.认数:认识20以内的数,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知道十以上数的组成。并能用语言和符号叙述之间的大小关系及数的组成,初步体会数位的位置关系及逻辑关系。如:18比17大1及18>17 ;19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20里面有2个十等。

  2.计算和应用:在分与和的基础上,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根据图形列一图四式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空间和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在具体情境中熟悉上下左右及前后,并会用*在*的哪一边,和*的哪一边是* 和*,排在第几个等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4、数学学习习惯和情感与态度:养成坐姿端正、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主要放在20以内数组成及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计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看图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数的组成。

  四、复习的主要目标

  1.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提高家长满意率,起到辅助控流的理想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6、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五、 复习措施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分类专项练习的方式,针对于学生掌握较弱的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再采用综合练习的方法找缺补差。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关键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运用题型总结的方式总结做题方法,达到速成的效果。

  六、复习时间安排

  1、0—20各数的认识及10以上数的`组成(3课时)

  2、认识位置(1课时)

  3、认识图形、分类(1课时)

  4、20以内数的计算贯穿于复习的每一天。

  七、复习课时内容安排及注意事项:

  (一)、数的组成与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训练要点:

  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数的组成方面是学生掌握较弱的内容,在脱离计数器的情况下,学生说数的组成存在一定的难度,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在数的顺序中,学生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但是难点在于18的后面是( )或者4的前面是( ),与12相邻的数,出示一列数如2.3.15.12.19找左边第几个或右边第几个这种题目,孩子有时候会出错。

  (二)、立体图形、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训练要点: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

  2、进一步分清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在立体图形中,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是什么体,例如常喝的饮料罐子是什么体,家里的电器或别的物体是什么体,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学生对于很扁的或很细很长的圆柱和很扁的长方体在判断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孩子们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

  (三)、20以内加减法计算

  训练要点:

  1、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在计算方面,平时会多做一些专项练习。孩子虽然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凑十法),但是还是不太熟练。

  (四)、20以内加减计算及两者的关系,20 以内加减的混合应用

  训练要点:

  1、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

  2、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通过若干个数字组成等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让孩子多练习( )+7=15或14—( )=8这样的题目,这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做计算题目中,不要求孩子一定要用那种方法去计算,重要的是他自己觉得方便的计算快捷的计算方法。

  (五)、看图列式计算

  训练要点:

  1、在数量的意义上揭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

  2、提高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能根据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这个知识最重要的就是看图写算式的题目,让学生看清楚问号在那里,究竟要求的是整体还是部分再判断用加法还是用减法最后再列式计算。还有一种类型就是给出一个很多物体的图,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式子解答,这种题目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孩子可能会说但是由于认识的字不多而不会写。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

复习计划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