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4-03-15 08:02:25 计划 我要投稿

复习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习计划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1

  九年级下学期又即将开学,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打算在这个学期进行三轮的复习。

  一、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共有12名学生,其中男生9名,女生3名。从上学期的成绩上来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存在,而后进生则占大量。同时,学生的丢分大部分源于基础题,其次是阅读题。虽然作文的高分并没有,但总的得分率还是可以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从文言文下手,先给学生足够的多时间来背诵课文;其次再重点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把知识落实到实处。现代文阅读复习曾经都涉及到过,所以在这里我也是以做训练为主,从题目中,让学生做主寻找答案。至于作文,将在平时的复习中潜移默化的进入学生的复习生活中,让学生爱上写作是我的目的。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安排与措施:

  第一轮复习(2.14——4.10),主要以课内知识为主,针对课内知识,特别是课内文言文,进行系统、细致的复习。古代文言文将花去大量时间。其一是因为九年级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实在很薄弱;其二也是因为中考必考课文文言文一篇,这一分值是必得之处,故一定要好好复习。将文言文复习时间分配为:七年级文言文——0.5周,约四到五个课时;八年级文言文——1.5周,约十二个课时左右;九年级文言文——1周,约七个课时左右;机动课时2课时。

  第二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虽然基础知识的范围很广,考查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的。课时,针对每一个知识框架,我将逐一进行复习。这一板块主要分十大专题:语音、汉字、书写,词语、成语,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标点符号,句子运用,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探究。这十大专题,平均每个专题约两个课时,将需要两周的时间。

  第三是现代文阅读训练。中考的现代文阅读主要分三类:将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每一类现代文训练约需要一周,其中在记叙文的复习上可能将多花几个课时。原因是记叙文的阅读理解是中考必考的,而说明文和议论文却不一定,所以重点将放在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上。

  第四是作文的复习。作文的选题、开头和结尾都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也是得分点。所以,在这三方面的复习,我将花一周的时间左右。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第二轮复习(4.11——5.8)以做针对性练习为主,逐渐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对文言文的复习将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篇合为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基本上掌握一些常见的字词的翻译。而基础知识的第二轮复习,我将会把十大专题整合起来,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在第二轮复习中进行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和巩固,并提升做题的难度和深度。现代文阅读训练及作文训练,我将以做训练为主,直接校对为辅,提高嘘声的学习效率。在这一阶段,训练的'难度和深度也会随着复习的深入而不断改变和提升的。这四大部分分别需要大约一周的时间,在实践教学中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三轮总复习(5.9——5.29)在这段时间了,我将不断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测试为主,做练习为辅,让学生逐渐找到做题目的感觉,适应中考的语文考试。在此期间,仍不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掉以轻心。比如古诗文默写,字词的听写和词语成语的解释等,在平时的学习中一直在脑海中回忆,使之温故而知新。

  在最后的十天中,我将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从这三轮的复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错题解答和个别学生辅导。让学生充分找准备,迎接中考。

  四、进度表

  第一周(2.11—2.13):测试。

  第二周(2.14—2.20):复习七年级文言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并背诵。

  第三周(2.21—2.27):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并背诵。

  第四周(2.28—3.6):复习九年级文言文,并背诵。

  ps:在这四周内,学生还必须完成的任务有:课外60首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第五周(3.7—3.13):课内基础知识复习,主要为课内字形、读音、词语、成语等。

  第六周(3.14—3.20)课外基础知识复习,主要为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综合练习等。

  第七周(3.21—3.27): 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主要为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训练。

  第八周(3.28—4.3):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主要为记叙文阅读训练。

  第九周(4.4—4.10):作文复习周。

  第十周(4.11—4.17):课外文言文复习,针对重点实词、副词、通假字等。

  第十一周(4.18—4.24):基础知识二轮复习。

  第十二周(4.25—5.1):现代文阅读练习讲解。

  第十三周(5.2—5.8):作文训练及讲解分析。

  第十四周(5.9—5.15):测试。

  第十五周(5.16—5.22):测试。

  第十六周(5.23—5.29):模拟卷。

  第十七周(5.30—6.5):学生自学为主,找错题订正。教师辅导次之。

  第十八周(6.6—6.12):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准备中考。

复习计划 篇2

  1.夯实解题基本功。

  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3.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

  4.结合实际,了解学生,注重学困生的辅导,分类指导。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

  5.要把提高数学能力与培养数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它是基本能力的高层次的反映,而这又需要从运算准确、表达清楚、推理严密等基本功的强化着手,通过严格训练学生从审题、解答到反思,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来实现。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研究、研讨上,而不是灌输,重在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悟性,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提高。

  6.坚持面向中等生,重视中低档题的.基本方针。

  重视基础,立足双基,着眼于能力的提高。随着高校招生并轨政策的实施,分数线下降,踩线生边缘生的界定也随之变化,在一般学校中,中等程度的学生都应该划归此列,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对此应引起充分注意。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整体优势,对总分高、而数学较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

  7.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应变能力。还应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经验,要加强考试的常规要求训练。

复习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为标准,以课本为蓝本,以课堂为阵地,精心复习,充分准备,迎接调考。

  二、复习思路: 分板块,分专题复习。

  三、复习内容:

  (一)基础

  1会认、会写生字表中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灵活应用。

  2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无遗漏地全部梳理,要能分辨音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会应用和选择。

  3会使用字、辞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或段中词语的意思。

  4用钢笔正确、整齐、美观、有速度书写楷书。

  5学过的词语,常用的标点,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灵活运用。(组词、造句、填空、选择、判断)

  6能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够熟练的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二)阅读

  1浏览。带着目的浏览读物,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阅读说明文。①能抓住要点,概括段意 ②认识“两举两比”四种说明方法。

  3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概括自己影响最深的场景,重点人物,细节,能描述事件的梗概。

  4阅读诗歌散文作品,能读懂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5阅读课外读物。

  ①能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②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有内涵的'句子的含义。

  6积累。

  ①能积累、背诵课本优秀诗文,教材中的古诗、对联、名言警句、成语、谚语及经典篇目中的诗句

  ②能填写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中的关键词句。

  ③熟读课本中的精美段落。

  ④熟悉、积累课本中的好词佳句。

  (三)习作

  1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表达的需求分段表述。 2能抓住重点内容缩写。能运用删、减、改、概括等方法。

  3写读后感。要紧扣原文,抓住要点,联系实际,感情真实,夹叙夹议。

  4四十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习作/ 5书写规范、整洁,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四、复习方法:

  1分成基础、阅读、作文三个板块复习。

  2对基础部分,又分为字(识字、写字、用字)、词两个专题来复习。主要采取在老师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的方法。

  3对阅读部分,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课本中寻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暗含考点,难易适度的片断设计训练点。

  4对作文部分,在对已写作文归类、梳理、修改过程中强化习作技巧和要求。

  五、课时安排

  字 2课时

  词 2课时

  阅读 5课时

  作文 5课时

  综合练习、评讲 2——4课时

  总计 16——18课时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

复习计划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