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3-21 07:45:0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大全6篇)

小班教案 篇1

  20xx年新春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的生活日历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进一步增进亲子感情,我们特意为大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举行“迎新年,亲子手工大比拼”活动。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学习,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活动我们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进行创造,制作出各种新颖、美观的手工作品,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参与性,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增进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促进家园互动,共同合作。

  二、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制作各种面具。

  2.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亲子共学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松紧带、各种颜色皱纹纸每组家庭1份。

  四、活动时间:20xx年元月17日下午

  五、活动地点:本班活动室

  六、参加人员:全体幼儿、家长及教师

  七、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

  小朋友,各种各样的面具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用桌上的材料和爸爸妈妈—起学做面具。

  2、亲子合作(20分钟内)。

  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可根据个人喜欢制作不同的面具。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3、展示作品

  幼儿戴上面具在规定区域随音乐舞动。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生活垃圾,它会污染环境,不利人们的健康。

  2、知道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清洁,感受清洁环境的美。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引出话题。

  二、讨论:不乱扔垃圾。

  三、组织幼儿实践教学。

  四、回教学室,洗手。教师简单评价,加深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

  1、通过教学,使幼儿在了解了什么样的垃圾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来建立和巩固初步的环保意识。

  2、能在讨论中理解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

  3、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环保是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乒乓球进行抛球游戏,体验乒乓游戏带来的快乐。

  2、通过游戏提高幼儿走、跑、跳等能力。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乒乓球人手一个,大被单一条

  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咕噜咕噜变(模仿小鸟飞、小兔跳、小马跑等动作),发展幼儿走、跑、跳的能力,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咕噜咕噜变,咕噜咕噜变,变成了一只小白兔,跳跳跳,跳跳跳。

  咕噜咕噜变,咕噜咕噜变,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

  咕噜咕噜变,咕噜咕噜变,变成了一只小小马,得儿驾。

  咕噜咕噜变,咕噜咕噜变,变成了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

  咕噜咕噜变,咕噜咕噜变,变成了一只小螃蟹,爬爬爬,爬爬爬。

  咕噜咕噜变,咕噜咕噜变,变成了一只小小鸟,飞呀飞,飞呀飞。

  2、教师变出一个乒乓球,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

  咕噜咕噜变,咕噜咕噜变,变出了一粒小豆豆。

  瞧,陆老师带来了一粒小豆豆,我要来炒豆豆了!

  3、乒乓游戏“炒豆豆”。

  (1)幼儿自由玩“炒豆豆”的游戏。

  炒豆豆,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豆豆,噼里啪啦一个,噼里啪啦两个。 (将球放在手心滚几下,当念到“噼里啪啦一个”的时候,将球往上空抛起来,体验乒乓球落地弹跳给幼儿带来的快乐。

  (2)集体游戏“炒豆豆”,体验乒乓游戏带来的快乐。

  将所有乒乓球一起放入大被单,把乒乓球放在被单里炒,当念到“噼里啪啦一个,噼里啪啦两个……”的时候,将被单往上提,使乒乓球弹起来,一直将乒乓球抛完,幼儿将乒乓球捡进被单,继续“炒豆豆”的'游戏。

  4、结束部分。

  豆宝宝累了,我们送豆宝宝回家休息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跳、钻、爬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具体的方法,我们班的孩子对情景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我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以一个故事为线索,让孩子马上进入环境中去,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一个看望小兔的环节,本来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录音代替,但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兴趣,就请大班的一个孩子来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教案 篇5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完整地表达一句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3、在“咬一咬”的环节中,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准备:

  课件 大饼人手一块?咬有动物牙印的“饼干”

  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呀?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个和大饼有关的故事,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大饼呀?大饼是怎么样的呀?

  2、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大饼是怎样的'。

  3、这个大饼是谁做的?

  二、结合课件 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继续讲述:原来是小猪做的呀,小猪做完大饼太累了,就躺在大饼上睡着了,可是等它醒来一看……

  2、咦,大饼和开始有什么不一样?(被人咬了一口)咬的这口是怎样的呀?小猪说:“我刚才睡着了,你们有没有看见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呀?”那我们跟着小猪一起去问问是谁咬了它的大饼。

  3、小猪碰到小动物(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

  ①小猪碰到小鸟? 教师:“小猪碰到了谁?你们猜,小猪会对小鸟说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猪是怎么说的)小猪说:“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学说这句话)“不是我,不信的话能让我在你的大饼上咬一口吗?”说完,小鸟就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小朋友们看,上面和下面的牙印哪个才是小鸟咬的呀?师:哦,这个尖尖的牙印是小鸟咬的,那弯弯的牙印是谁咬的呢?

  引导幼儿学说小猪和其他动物说的话

  4、师:都不是这些动物咬的,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播放课件 师有感情讲述)

  5、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

  三、完整阅读故事

  师:这个故事好玩吗?现在杨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好吗?

  四、咬一咬

  1、出示牙印,幼儿说出是谁咬的。

  2、师:小朋友们真棒,为了表扬你们,杨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块大饼,也奖励我自己一块好吗?(师咬一口)这是谁的牙印,你们想咬咬看吗?

  3、幼儿边咬大饼边比较牙印的不同。

  活动反思: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轻松诙谐的绘本故事,故事情节充满悬念,看到最后,结局令人感到意外,让幼儿体验到了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因此这个故事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是幼儿感兴趣的。

  活动中的三个目标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包含了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活动过程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设计,我在导入环节中以谈话为主,谈话的内容与幼儿切身经验有关,因此幼儿都能大胆地交流,也能马上投入到活动当中。接下来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故事,进入活动的第二环节——“谁咬了我的大饼”,也是活动的重点环节,课件中生动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让幼儿对不同动物在大饼上的牙印有了直观的对比感受,激发了他们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的欲望。在引导幼儿尝试完整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这一环节,目标是层层递进的,1、让幼儿听小猪说。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3、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单独说。4、鼓励全班幼儿一齐说。最后活动在“咬一咬”的轻松氛围中结束,在这一环了中,幼儿既能亲口尝到大饼又能把自己的牙印和动物的牙印做对比,幼儿的兴趣很高。

  不足之处:

  在复述故事的环节中,可能是因为幼儿已经知道了故事结果,所以没有兴趣再去听这个故事了。因此,复述故事这个环节显得很牵强,活动中我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如果及时地跳过复述故事这一环节或换成故事表演可能会好一些。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在故事的启发下,引导幼儿画出老虎的主要特征。

  2、 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故事跟画:

  1、一只大大的面包,它也爱漂亮。它戴了一条项链,项链上挂了一个大大的钻石。钻石旁边还挂了二个小钻石,真漂亮!哎!谁说我漂亮,我来瞧一瞧。(添上眼睛)

  2、有点像谁?

  二、幼儿画:

  1、添加肉瘤(土黄色,然后点上黑色)

  2、添加嘴。

  3、还缺了什么?(王字—土黄色、耳朵—小内耳、花纹—黑色)

  4、添上老虎的四肢、身体、花纹。

  三、讲评

  鼓励幼儿能大胆的讲述自己所绘画的'老虎:你的老虎准备做什么?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经典)小班教案09-22

小班教案(经典)09-29

小班教案【经典】10-26

小班教案[精选]08-08

【精选】小班教案09-04

小班教案(经典)09-06

(经典)小班教案09-07

小班教案(精选)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