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2 09:08:1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的字形比较复杂。

  课前准备

  1.万里长城和五星红旗投影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7《我爱祖国》,齐读课题,出示地图。

  小朋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谁能说出我们祖国的全称。

  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所以她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是世界上大国之一。

  二、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最”的声母是平舌音,“领”的韵母是后鼻音,“巾”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出示第1分句“我爱万里长城,我爱小河”。

  提问引读:谁爱万里长城?(我爱万里长城)谁爱小河?(我爱小河)

  2.出示万里长城投影片。

  教师简单介绍万里长城(长城全长约6700公里,从建成到今天已经有20xx多年,)请游览过长城的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

  谁能说说为什么爱万里长城,又为什么爱小河。(长城闻名世界,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雄伟的建筑,中国人真了不起,小河两岸种了许多庄稼,河里养了鱼,有了小河,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有感情地朗读第1分句。

  4.轻声朗读下面的3个分句,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为什么爱五星红旗、白鸽、红的花朵、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

  (1)出示五星红旗投影片,启发学生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和从电视上看到的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时,运动场上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五星红旗代表我们的祖国,爱五星红旗,就是热爱伟大的祖国。)

  “白鸽”又叫和平鸽,爱白鸽就是热爱伟大的祖国。

  (2)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爱红领巾就要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3)爸爸妈妈关心、爱护我们,老师辛辛苦苦地教育我们,同学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我们不仅要爱爸爸妈妈和老师同学,还要爱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帮助我们的人。

  5.齐读最后两行。提问:“我”为什么最爱祖国?

  6.听课文录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五、指名背诵

  1.出示生词卡片:万里长城、小河、五星红旗、白鸽、红领巾、花朵、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祖国。(按顺序挂在黑板上)齐读、指名读。

  2.根据黑板上的词语,学生轻声试背课文。

  3.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分析以下生字的字形。

  爱:下面是“友”,不是“发”。

  领:用书写方法记忆“页”字旁,左面是“令”,不能丢一点。

  巾:要与“中”区别字形。

  要:上面与“西”不同。

  最:用熟字分析字形,上面是扁日,左下是“耳”,第一横要长一些,右下是“又”。

  2.指导写字。

  课后练习第2题,先读生字、描写生字,再对照范字临写。注意指导写好下面几个字。

  “爱”、“领”、“最”三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些。“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三、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先小声拼读音节,再写出词语。这6个词是:祖国、花朵、红领巾、老师、同学、万里长城。

  2.课后练习第4题。

  (1)轻声读例句,齐读、个别读。

  (2)提问:启发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谁最喜欢踢足球?(可填“我”,“我们”或“小明”等。)什么最怎么样?“那座楼房最高。”“这个西瓜最甜。”)谁最怎么样?(“京京学习最用功”“老师最关心我们。”)

  四、布置课外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歌曲,准备开一个《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演唱会。

  2.搜集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照片,准备出一期《伟大的祖国》壁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

  4. 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 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的读音。

  (2)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2. 快速读课文,画出点明小狮子爱尔莎年龄的语句,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具体地说是按照爱尔莎出生、成长、回到大自然的顺序来记叙的。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课文中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把这些部分再好好地读一读。

  四、 引发想象,谈体会。

  1. 读了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说说对小狮子爱尔莎和那位女科学家的印象。

  2. 概括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感情深厚。

  五、 小结。

  1. 复习生字词。

  2. 学习了解文章叙述顺序的又一种方法找关键词语,理出顺序。

  3. 一边读一边想,认真体会,发现问题。

  六、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课文,组织学习小组。

  1. 根据小狮子爱尔莎出生、成长、和被放回大自然的经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 指名读。

  3. 按照学生找到的语句进行分组,分成出生、成长、放回大自然两组。

  二、 开展朗读比赛。

  1. 讨论出比赛规则:分别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进行合理的分工。

  2. 学生准备,教师引导、点拨。要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去理解,互相帮助,把理由说清楚,说明白。

  3. 进行比赛,引导感悟、体会。

  (1)出生部分要引导学生体会爱尔莎的可爱和作者对它如母亲般的关怀。

  (2)成长要透过三个事例中的重点词语,了解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3)放回大自然部分,抓住女科学家内心的感受,她和爱尔莎难舍难分的情感,体会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 小结,深入体会。

  1. 了解了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出作者与小狮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大家还有什么感想和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说出来。

  2. 如果让你给课文改个题目,你会怎么改?

  四、 画出描写我无限关爱小狮子爱尔莎的语句,把它们工整地抄在摘抄本上。 五、 布置作业。

  思考:学习了《小狮子爱尔莎》后,你认为爱尔莎是放回大自然好呢,还是留在女科学家身边好?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感悟小草向前走的快乐,激发对小兵一样的喜爱、敬佩之情。

  2、学习质疑,学习自主阅读发现。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认识双线格中的10个字,学会田字格内的11个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难点:感悟小草向前走的快乐。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小草,向前走》。看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理解课文,感悟新知

  1、自由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同桌互读,教师检查指导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标出自然段。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从课文中又发现了什么?

  5、在小组中、班级中交流阅读新的。

  三、深化明理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来欣赏、赞美小草:你想对小草说点什么?

  2、结合课文,动手画出插图

  四、教师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草,向前走》这篇课文,感受了小草的可亲可敬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有小草向前走的劲头,那么,我们的心中一定会充满阳光和快乐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王维孤独、思念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小组合作体会王维在重阳节长安大街上热闹场面下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2、诗文对照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抓住人物的内心体会王维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人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借文学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朗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

  佳节:美好的节日,文中指重阳节

  (课文中心词)思亲:思念亲人(华山以东)

  2、简介王维

  (1)文章的主人公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课题就来自这首有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齐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在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基础上,师范读奠定本诗忧伤的基调。

  (2)说说这首诗中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独异茱萸倍忆山东

  3、讲解本课的题材:本文的题材比较特殊,文章中包含了一首古诗,这篇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主要围绕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的背景及本诗所抒发思念之情来写的。这篇文章的题材称为“文包诗”。

  学习方法: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在课堂上我们抓住相关语句来理解诗人当时身处环境和的心理来理解古诗,简称为“借文学诗”

  二、诗文对照,理解古诗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小节,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圈出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相关语句,体会王维的孤独

  (1)15岁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年纪很小就离开父母,离开兄弟,离开朋友。

  (2)与我们同学相比较,体会王维的孤独。

  (3)不觉已经两年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离开家乡的时间很长。再次与自己比较体会王维的孤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王维的孤独。

  3、理解异乡,异客

  说话练习:长安再繁华,这里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

  那么,长安对于王维来说就是“异乡”,王维对于长安来说就是“异客”。

  4、“异”字解释:

  理解异:1、奇异,特别;2、别的;

  异乡,异客中异的理解

  5、这样的情景这样的孤独与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相对应。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读出王维的孤独。

  (二)学习第二小节

  1、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说说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指名说)

  出示图片(欣赏着一张张图片,你能用那些词语来形容人们过重阳节的情景)

  出示:“热闹”

  2、重阳节,长安大街也是一片热闹的情景,课文第二小节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热闹来?画出相关语句,圈出相关的词语,把你的体会跟你的同桌说说。

  (1)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找相关词句,说体会

  ①抓住“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说热闹。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的场面)

  3、理解字词

  度:1、表示事物的性质;2、限度;3、量词,次;4、过

  一年一度()欢度节日()、

  4、在这热闹的节日里,王维诗怎样的?

  (1)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这与哪句诗相对应?“每逢佳节倍思亲”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理解诗句,倍:更加,读出感情(三)学习第三小节

  1、自学要求:

  (1)朗读第三自然段,抓住重要的词句体会王维的心理

  (2)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说“思亲”

  (1)王维心里想了什么

  (1)兄弟们会对王维说些什么?

  (2)王维想到的不仅是他的兄弟们,看,文中还有一个省略号呢,你能把他补充出来吗?

  4、说话练习:

  (1)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我与父母_____________,我和好朋友_________。

  (2)王维想到的不仅是人还有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呢。比如说__________________。

  5、可如今,我们天各一方不能相会,这怎么不让人思念呢!读出思念之情。

  6、交流古诗的意思,说说诗句中“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谁?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在这浓浓的节日氛围中,王维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事,心理久久不能平静(心绪不宁)写下了这首诗

  出示古诗

  1、指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抓住重点字词)

  3、全体朗读(配乐)

  4、吟唱古诗

  四、拓展

  1、每逢佳节倍思亲

  (1)以后,人们离开家乡,漂流外地,每逢节日总是特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此时人们会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为此,这句诗也成了万千游子口中的千古绝句,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2)很多同学离开家乡,遇到团圆佳节,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此时我们就可以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出差在外地的爸爸心理十分想念妈妈和你,此时他也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快要到,今年不能回家陪家人过年,心中无限惆怅,此时,我们可以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

  2、思念家乡的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五、板书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文包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借文学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反思

  这篇课文是我的一堂教研课,在之前试上中学校领导、教研组成员都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几经修改中,我最终确定本堂课的教学。

  1、抓住文章的题材确定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题材特殊的文章,文包诗。作者根据古诗包含的情感再现诗人创作场景与诗人当时内心活动。因此就此我确定文本的学习方法为“借文学诗”。借助课文来学校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蕴含的情感。教学中,我先出示课文,抓住文中主要词句来体会诗人的心理。如第一小节中“15岁”、“离开家乡”、“两年”等词语体会王维当时的年幼、孤独。第二小节中“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再现当时热闹的场面,并与诗人当时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在这基础上理解古诗,学生觉得容易了多。

  2、以古诗为主

  本文虽说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但是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以古诗为主。上课伊始我出示古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古诗的节奏。在理解课文时,通过每一小节的学习我要求学生找到相对应的诗句并读出感情。在课文结束时学生对人物感情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他们对古诗的情感也进一步的升华,学生朗读古诗的感情就自然流露出来。

  3、“先扶后放”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教师为了不教。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课文第一小节中我们师生一起通过关键词语的理解来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二小节中我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课文哪些句子、词语可以看出重阳节长安大街的热闹?画出句子圈出词语把你的感受跟小组交流一下。;第三小节中,我直接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第三自然段,抓住重要的词句体会王维的心理

  (2)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样通过先扶后放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下列词语:

  玲珑 噩耗 恸哭 愤怒 恍惚 突如其来 晴天霹雳 变幻无常

  小心翼翼 支离破碎 与日俱增 踽踽独行

  二、能力目标:

  通过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可贵。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会分析文章的线索。

  2、 难点:体会语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会分析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深情是如何贴切的表达出来的。

  3、 解决办法:对于文章的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分段来解决。难点通过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重点句把握作者的 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各种各样,总的`说可以概括为:友情、亲情、爱情。亲情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情感,她是 人世间纯天然的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名为“金盒子”。本文所写的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但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之 情,至今仍使人为之泪下。

  二、指导研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读提示”中的词语从文中找出来画上,查字典注好拼音,并根据上下文掌握词 语在文中的意思,记在生字本上。

  玲珑:精巧细致。

  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恸哭:极悲哀的大哭。 教师备注

  愤怒:非常气愤。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神志不清。

  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到来。(事情发生在突然之间)

  晴天霹雳: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变幻无常:变化很多,无法掌握,难以预测。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敬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支离破碎:形容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与日俱增:一天天增长,形容增长快。

  踽踽独行: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2、解题:题目“金盒子”与文章是什么关系?

  题目“金盒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划分层次: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全文可分为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明确:文章围绕金盒子写了作者与早逝的哥哥和弟弟之间曾发生过的事,表现了作者与兄弟之间深深的手足 之情。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8)记叙了金盒子的来历和“我”与哥哥的交往与哥哥的去世后金盒子对我们所具有的特殊 意义。

  第二部分:(9—14)记叙了“我”与弟弟围绕金盒子所发生的故事。

  第三部分:(15)当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孤独的我一人,金盒子成为了“我”痛悼手足深情寄托之物。

  分段的根据:是按时间顺序来分的。

  4、阅读课文你最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说明受感动的理由。

  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有类似的金盒子这样的玩具吗?它的背后是否也有一些故事呢?它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感受呢?写 下来,一二百字。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在作品当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领悟作品语言,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学习重点:

  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品的内蕴

  学习难点:

  领悟学习作品独特的语言

  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研讨、总结

  辅助用具: 幻灯片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出示幻灯片)。照片上的人物大家认识吗?(鲁迅),此学期我们已学过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哪位学生能帮着大家回顾一下鲁迅呢?

  几个学生分别从不同方面对鲁迅作了介绍,我们今天就来再次领略一下鲁迅的博大的胸襟与坚强的斗志。打开课本,翻到第六课。(板书:雪 鲁迅)

  二、学习文章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解决。(出示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博识、处子、粘结、粘连、消释、褪尽、凛冽、旋风、旋转、脂粉奁)

  下面找一位学生来朗读一下这些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

  听录音朗读,看看作者共写了几个地方的雪,段落层次应怎样划分。

  (板书: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3、理解文章主旨

  作者在《雪》这篇文章当中写了江南雪与朔方的雪,那么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各自的描绘的呢?又是怎样地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下面我们就具体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运用圈点勾划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以下问题,每个小组任选一至两题。(出示幻灯片)

  (1)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与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

  (2)江南雪的“美艳”具体表现在哪里?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朔方雪的形态和气势?

  (3)关于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

  (4)写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与表现作者思想倾向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分析讨论,而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1)(2)之后:你们能不能把描写江南雪与朔方雪的有关句子朗读一下?

  (3)之后:“塑雪罗汉”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谁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描写雪罗汉的段落呢?

  (4)之后:齐读最后两段。

  4、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对江南雪与朔方雪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江南的雪是温润的美,但不长久,相比而言,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既欣赏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又从中感受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因此,这篇散文诗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板书:博大的胸襟 坚强的斗志)

  三、品味语言,感悟鲁迅的文章风格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的语言确有他的独到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感受鲁迅语言的魅力。(出示幻灯片)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第四自然段中的“但是”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所有的文字都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过程当中,也应学习鲁迅的这种严谨的文风,注意语言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关于雪的诗歌,请大家回忆一下,说出几句有关“雪”的诗句。

  五、课外练笔

  学习了鲁迅的《雪》,我想同学们一定对雪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吧。课余请以“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

  雪(鲁迅)

  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优美 怀念、向往衬托朔方的雪 独立不羁、壮美 赞美、追求(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园地教案04-17

语文雷雨教案07-12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草原》教案03-01

语文教案(经典)07-24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