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时间:2024-04-04 10:40:1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机、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大屏幕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教学“盲、婆”。

  3、解释“盲婆婆”,做实验体会“盲人”的.痛苦与不便,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

  4.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

  1.看图听课文录音朗读。

  提问:听了录音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1)指4.名5.读生字词。(2)齐读生字词。

  6.试读课文,7.理清文章结构。

  (1)揭示四段的意思,(小黑板出示)想一想,怎样填序号。

  ( )“我”的心意。( )“我”送蝈蝈。

  ( )“我”的愿望。( )“我”的信心。

  (2)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蝈蝈图,这只蝈蝈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读lü。

  提问: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用“绿”组词并说话。大屏幕出示:

  绿

  绿色

  ______是绿色的。

  绿( )_________

  2、教学“邻居”。大屏幕出示:

  邻居

  我的邻居家有_____________。

  邻居之间要。

  3、教学“乐、喜”。大屏幕出示:

  乐呵呵喜滋滋

  笑

  爷爷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4、巩固练习。

  (1)读生字。(2)读词语。

  四、练读课文。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1.学生先自由读,同桌互相听。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来。

  五、写字指导。

  过渡:请大家翻开《习字册》,观察一下,怎样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几个字写得漂亮呢?(大屏幕出示生字:婆绿邻居)

  1.分析字形。

  2.范写。

  3.学生描红。

  4.评价交流。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

  课外:读背诗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清波替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3、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

  (4)小结,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结。齐读。

  第四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背。

  3、各人轻声背诵。

  4、分组交换背。

  5、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比一比,再组词。

  忘()你()邻()古()

  盲()您()您()郊()

  3、扩词训练。

  野()()()喜()()()

  居()()()忘()()()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1)指名读。(板书:送蝈蝈)

  (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1)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小结。

  (5)齐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呢?

  (3)第二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盲婆婆艘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心?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结。

  (6)齐读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这小节。

  (3)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  ) 你(  ) 邻(  ) 古(  )

  盲(  ) 您(  ) 郊(  ) 居(  )

  2、扩词。

  野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相关文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教案02-23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02-21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04-04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3篇02-24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2篇03-06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2篇)03-07

《绿色蝈蝈》教案11-07

绿色蝈蝈教案01-28

蚂蚁和蝈蝈的教案02-21

《蚂蚁和蝈蝈》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