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4-20 06:55:2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高中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

  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课时:

  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揭题第二课图象与眼睛

  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

  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艺术语言的分类: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例:《侧椅的人体》、

  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草垛》

  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

  小结:几张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学习,尝试应用。

  4、图象通过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具象——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提问:印象、特点如何)

  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尔)

  意象——直觉想象、幻觉等构成表象、理性、怪诞(提问:手法、特点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尔的作品(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

  抽象——对自然对象省略、舍弃、视觉刺激、趋向音乐性、

  意蕴的含混性;平面化、视觉冲击力(提问:形式、特点如何)

  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的'应用)

  中国的书法作品

  实战演习:

  十多幅图片学生分组选择回答属于那种类型图象

  小结:美术作品因美术语言运用的不同而产生的图象给人感觉也不同;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像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欣赏它们。

  备用资料

  图象与眼睛“色盲表”、马格里特《错误的镜子》

  眼睛——心灵的窗户

  “西方的微笑”《蒙娜丽莎》、“东方的微笑”《麦积山菩萨》

  古人云:“神在双目情在口眉”

  “仰视心恭,俯视心慈,平视心直,侧视心快。”

  2、美术形象与自然中真实原型是否有区别

  照片“长城”与吴冠中的创作“长城”对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传神、气势、气韵、意境、天人合一、人生四种境界、

  选择、提炼、概括、改造、艺术加工

  创造艺术典型

  教皇英诺森十世面包(柯勒惠支)

  生活中是否有艺术典型?

  创作方法:

  ①再现性偏重于写实

  才乌克西斯巴尔哈西乌斯

  特点:文学性内容、典型化靠拢、情感藏于形象背后

  《筛谷的妇女》

  ②表现性主观世界的真实性,偏重于感情,不拘泥如实描写

  特点:趋于抽象,抛开解剖、比例、结构、空间平面化、突出形式味

  蒙克《呐喊》

高中美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技能目标: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学过的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丰富视觉和触觉的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等;

  2.彩色纸、剪刀、刻刀、胶棒、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知识铺垫。

  1.师:我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有关十二生肖的各种艺术品也有很多。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十二生肖的知识,知道了十二生肖的选用和排列是根据每天动物活动的时间确定的。(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还知道了能根据十二生肖计算人的年龄。(请大家看课本,找找自己的生肖属性,在自己的出生年份上打上对勾。)另外我们还尝试着用彩泥制作了十二生肖动物。请大家欣赏我们班部分学生的彩泥作品。你觉得这些彩泥作品怎么样?(很可爱,很漂亮,突出了动物的特征。)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请小作者说说。(我先用大块的泥捏身体,再用小块的其它颜色的泥做眼睛,腿等部位。)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夸张和拟人)

  3.板书并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十二生肖剪纸。夸张和拟人的手法也将运用于剪纸制作之中。

  4.师:什么叫做剪纸呢?就是在彩色纸上用刀或者剪子剪刻出人呀、花鸟呀、各种动物呀等艺术形象。

  (二)、学法指导,技法铺垫。

  1.欣赏教师作品,自悟剪纸方法。

  师:今年是牛年,老师剪了一幅牛的剪纸。请大家欣赏。(师出示示范作品)谁来说说老师的剪纸作品怎么样?(很精致!跟真的很相像!)那么老师是怎么制作的呢?(我想老师应该先画出牛的图画来,然后用小刀刻出牛身上的花纹,再用剪子剪出牛的外形。)

  2.剪纸技法点击,掌握剪纸技法。

  师:对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剪纸的技法和步骤。(边出示示范作品步骤图边讲解。)首先第一步是画,在彩色纸的背面画出生肖动物的外形。第二步是刻,刻出生肖动物身上的花纹。花纹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表现生肖动物身体器官的特征的花纹;如:眼、耳、鼻、嘴、腿、羽毛等;二是装饰性花纹,有月牙形、锯齿形、风车形、铜钱形等各种形状的花纹。第三步是剪,用剪刀沿着动物的外轮廓线剪出动物的外形。

  3.看剪影猜动物,明确剪纸要领。

  师:在制作剪纸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怎么样?请看大屏幕,老师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猜猜看,他们是谁?(学生猜动物,然后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特征猜出来的。)

  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你们又有什么启示没有呢?(我们画生肖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比如说强壮的牛;威风的老虎;瘦小的猴子;肥胖的猪等等……)

  师:对,剪纸最重要的环节是画。画生肖动物的`要领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进行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强壮的更强壮,瘦小的更瘦小,这样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我们的生肖作品更可爱,更生动美观。

  4.拓展剪纸内容,弄懂剪纸意蕴。

  师:除了在动物身上剪一些花纹之外,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花草、人物、文字等与之相关的一些东西。如,这幅作品。(出示对牛示范图)当然了,我们今天的作业不要做得那么复杂,我们只要剪出简单的有创意的作品来就可以。请看作业要求:

  1.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制作你喜欢的十二生肖剪纸动物。

  2.注意使用剪刀要小心,要干脆利落。

  3.边角材料不要随处乱扔,保持教室里环境卫生。作品完成之后,每个小组先要进行自评,评选标准是:1.动物特征突出。2.作品富有创意。3.剪刻刀法熟练。

  (三)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教师着重从画法和剪法上去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让他们的作品最终达到完美。同时提学生正确使用剪刀,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四)评价展示,体验乐趣。

  1.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生肖乐园里的剪纸动物,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哪些作品还有些不足之处,可以怎样改进?

  (五)总结课堂,课后延伸。

  1.师:在今天这节课上,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2.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后作业。1.询问父母或者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生肖属性,在十二生肖图表上圈出他们的出生年代。

  2.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邮票、艺术品,学做小小收藏家。

  3.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做好上课准备。

高中美术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们能够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并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皇家园林,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难点: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但仅凭课堂所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是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当克服这些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对于园林的图片展示以及视屏解说,激发学生对古代园林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园林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播放一段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宣传片,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入中国古代园林。

  在中国建筑体系中,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门类,它综合了建筑、园艺、美术、音乐、文学、生态学等学科,兼有欣赏性和实用性。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大家觉得园林是什么样的呢?

  2)建造园林的必要因素有哪些呢?

  3)我过园林有哪些类型呢?

  4)古人造园的目的是什么?又反映出古人怎样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呢?

  5)我国园林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

  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皇家园林,面积较大,气派宏伟,如圆明园、颐和园等。二是私家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

  三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无锡鼋头渚等。这种园林规模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不同。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比较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占地面积大,纳入了真山真水,追求宏大的气派。

  占地面积小,风格素雅,装饰精巧,注重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建筑设计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处处显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建筑美、人文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处处营造恬静、安详、舒适的自然氛围。

  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显示古代帝王的纵情享乐自私心理因地制宜,仿效自然,移天缩地,有限的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丰富的风景。

  园林特点:

  中国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在园林的布局上强调自由曲折。我们江南面积较小的私家园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中国园林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是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善于“借景”。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把园林以外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例如无锡寄畅园“借”锡山的景。

  其中,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接下来播放一段苏州园林的视屏,并提问同学们对于苏州园林的感受。

  课堂总结:园林的历史发展;

  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不同点;

  园林特点;

  七、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园林的发展史以及特色。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爱上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高中美术教案4

  美术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亮点

  一、导入“新颖”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考生面对考官试讲的开头部分,根据“首因效应”,好的导入对于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起着重要作用。

  而一个好的印象就需要从“新颖”做起,而“新颖”则需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呈现。也就是联想一下生活,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猜一个谜语,看一幅画等等。当然不管是生活、故事还是歌曲谜语都需要紧密的联系课题。

  二、内容“丰富”

  一堂好课的基础是对内容的把握,而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内容要“丰富”就需要依托于作品的欣赏,通过作品分析链接知识点,从而一步步的突出一节课的重点,解决难点。并且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由浅入深,逻辑分明,衔接自然。最重要的是还需营造一个活泼的便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考生选取恰当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

  三、示范“到位”

  示范环节是突出美术学科特点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展示自身美术功底的一个好机会,要想抓住这个得分的`机会我们就要做到示范“到位”。所谓的“到位”是指程序清晰,方法明确,要点突出,配以讲解。当然程度较好的考生还可以尝试自制教具。

  四、展示“多样”

  美术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故在课程的设置上创作类的课型所占比重较大,那学生创作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作品的展示,而展示的多样化又是突出亮点的一个重要方式。当然新课改提出弱化甄别选拔,所以展示的方式可以以学生自愿分享、小组推选、设置情境(展销会、美术展览、设计大赛)的方式展开。

  五、综合“评价”

  评价与展示两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展示方式也就决定了评价的方式。如:展示选择设计大赛,而在评价时则可以进行评委与最佳设计奖的设定,活跃课堂气氛。当然评价的综合一方面指需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另一方面则指需从作品的色彩、构图、设计构思、线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此外,评价还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这就要求各位考生注意评价语的新颖性与具体性。如:这位同学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你的阅历很丰富等。

  六、板书“多彩”

  板书在考试中是有具体的评分标准的,而且也是最能给考官直观感受的一部分。所以,板书如何脱颖而出就成了各位考生重点研究的部分,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多彩”。而“多彩”具体体现在:条理清晰突出重点;板书绘画展示技能;课题形象化,设计个性化。

  当然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以从以上六个方面出发,但是为了更好的在试讲中突出这六部分,还缺少不了大家的“演”。要当一个好的演员就需要增强课堂的表现力,包括语言、眼神、动作、表情等

高中美术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陶瓷艺术,学习彩绘装饰的手段,尝试完成一件彩绘作品。

  2.通过学习陶瓷艺术的历史,了解有关装饰手段,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尝试独立完成制作。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学习彩绘装饰的手段,掌握釉上彩工艺。

  【教学难点】

  学习彩绘装饰的`手段,掌握釉上彩工艺,尝试完成一件彩绘作品。

  三、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等

  四、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陶艺”视频,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视频中为大家介绍了什么?学生观看回答

  教师总结:陶瓷的分类(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引出课题——釉上彩工艺

  环节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釉上彩”、“釉下彩”,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釉下彩绘与釉上彩绘的装饰工艺和窑炉有着较大区别,釉上彩绘装饰效果更接近工笔画,并且彩料的颜色十分丰富。

  环节三:具体分析

  教师继续展示“釉上彩”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讲解釉上彩的分类以及含义。教师总结:釉上彩绘又包括古彩、粉彩和新彩,他是用陶瓷彩料和调色剂,在烧成的白瓷上进行装饰的陶艺施釉工艺。

  教师继续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请同学找出釉上彩作品。

  环节四: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教师结合视频讲解“釉上新彩”的制作方法①设计画稿,准备工具和彩料

  ②拓图样在瓷器或瓷板上

  ③用水胶调艳黑,勾线

  ④用油料调和颜色,海绵或丝绵进行拍拓装饰纹样。

  ⑤待干燥后,可入窑烧制。从常温升温至780—850度,可根据不同色料的特性做一段时间必要的保温,然后止火降低到室内常温。

  2.学生尝试制作,并进行多角度评价。

  环节五:小结作业,课后拓展

  1.回顾本节重难点,掌握陶瓷装饰的手段,并尝试制作。

  2.课后查找釉下彩作品并进行赏析。

  五、板书设计

高中美术教案6

  一、教情分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室内装饰品的设计种类;初步学习室内装饰品的制作

  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民主、合作、交流。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从

  而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2、重难点:

  ①重点: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与制作。

  ②难点:构思设计艺术造型。

  3、教材特点及地位:

  本单元是“设计·应用”单元。“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本节课学生通过对室内装饰图片的欣赏,感受室内装饰品对于室内装修的重要性,并产生对室内装饰品的喜爱之情和设计冲动;制作过程尝试用各种不同材料、方式、方法;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的室内装饰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4、教学准备:

  ①教师:教材,教学课件,乐曲,自制海绵纸教具,实物投影仪等。②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相关装饰品制作用材料、铅笔、绘图纸等。

  5、作业要求:

  选择一种熟悉的材料制作一件小装饰品。要求造型美观,做工精细。

  二、学情分析

  从总体来看,八年级学生能认真边动手边思考,而且思维活跃,动手能力

  强。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在创作方面,学生能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或人物运用具

  体、生动的素材表现出来,而且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班中学生的学习基

  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

  学习的积极参与,随意性较大。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学习的能

  力不高。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型学习的教学理念,相信

  能在发扬个性,分享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

  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

  式的养成,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新课

  用平时学生顺手就扔的各种饮料瓶子吸引他们注意力,导入新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们都有爱美之心,每天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审美观点,有人戴着发卡,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穿职业装,有人喜欢穿运动服等等。对于我们家中的室内装饰也都各有千秋。同学们,你家的居室一定很漂亮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着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工艺美术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越发重要,尤其是室内装饰品,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优美、愉快。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板书: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三)发展阶段

  欣赏带有室内装饰的室内设计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让同学们欣赏课本中的装饰品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于生活。

  1、这些装饰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一分钟。

  活动一: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名?欣赏课本中提供的图例,说出他们 的名字。

  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提供纸材、织物、纤维线材、秸草、黏土、金属等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活动三:它们“想说”什么?讨论这些室内装饰品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活动四: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身边地废旧材料制作室内小装饰品。

  2、说明:室内装饰品的种类是多样的,有绘画、’雕塑、工艺制作等。运用多种材料(如:纸材、织物、纤维线材、秸草、黏土、金属等)采用不同的技术制作而成。它们充分利用材料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不仅美观,而且还能给你的家庭生活增添一些情趣。

  (四)新授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欣赏,形象的展示了室内装饰品设计要素(造型、色彩、材料)。l、布艺

  布艺,也就是布上的艺术,它是用小块的不同颜色布料拼接的手法制成各种图案的。拼布艺术最初是穷人将零碎小布缝制成棉被等各类生活用品。当人们生活富裕后,也喜欢将小布块缝制成被子、坐垫、手机袋、挂毯等日用品和工艺品。对于每一件布艺的作者来说,每一件作品都有唯一性,是千金难求的。

  2、纸艺 纸艺品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工艺品。纸的种类很多,纸质装饰品具有制作速度快、用材简便、立体感强、成本低、的特点。除了纸材料价廉易得之外,纸本身的可塑性也相当高,是极佳的美术创作素材。

  3、废旧物品、一次性物品的手工制作。

  利用家中的废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自制装饰品。易拉罐制作的优点是原料易取、工艺简单、美观大方、不生虫、不脱落、不褪色、经久耐用。

  思维,原来装饰品还可以这么做,让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艺术源

  4、利用毛线、石头、十字绣、中国结、橡皮泥制作的手工艺品。

  橡皮泥立体感强、自然生动、艺术效果好、中国结特点: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风顺”出等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都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十字绣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手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它是一项易学易懂的手工艺爱好,因此流行非常广泛,受到不同年龄的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十字绣来到了中国。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刺绣大国,更加深受人们的喜爱。

  5、装饰绘画、水晶串珠、丝网花的制作。

  水晶串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不老化、不易破碎、具有较好的保存价值、而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串珠,顾名思义,即用水晶、木、玛瑙、玻璃、琥珀等质地的珠子,巧思妙想,DIY出属于自己的心爱饰品,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手工制作饰品的一大门类。

  丝袜花最早起源于日本,由于制作丝袜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丝袜,也被称为“丝网花”。丝袜花在日本最初是人们将破损的弃之可惜又留之无用的丝袜,经巧妙构思创作出来的。丝袜花色彩艳丽,造型丰富。随着丝袜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装点家居美化生活的理想花卉。

  (五)欣赏教师作品,示范制作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图片所没有的“真实”感,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这种艺术形式,激发创作灵感。

  接着教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且让学生猜测它的材料,就在学生猜完后,教师再把它拿到学生面前,让他们自己近距离看它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学生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些废旧的东西也可以利用起来,并能做出漂亮的艺术品,而且这些材料就在学生的身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就增强了他们设计和制作的信心,同时也符合了教材“物以致用?‘变废为宝”的设计思想。

  1、总体说明。运用海绵纸制作的平面装饰品。充分利用海绵纸的特性,把各种形象经过剪、粘贴、组合。把各种形象的各部分分别剪成平面的部件,再用双面胶粘合,组成平面的装饰作品。

  2、制作过程说明。

  (草稿——画在海绵纸上——剪下来——双面胶粘贴)

  (六)实例演示讲解

  【设计意图】提高欣赏水平开拓眼界,打开创作思路。

  1、废光盘和纸

  废光盘的金属质感和它本身具有的规则圆形,和红绒纸形成的对称图案,是材料本身的特点。除了做成平面的,可不可以做成立体的,需要什么材料和它搭配?

  2、矿泉水瓶和纸 矿泉水瓶是透明的塑料,底子上有规则的几何形可以利用,并且可以稍微变形,一般的剪刀可以把它的瓶体剪成任何形状。纸是最容易找到的材料,可有很多种造型方法。同学们在看了演示后,是不是对易拉罐、塑料瓶产生了想法?另外,在这个制作中,有没有可以替代纸的材料?

  3、线和纸

  用编织毛衣剩下的线,一张结实的纸,也可是纸箱子上裁下的一块纸板。找到你喜欢的图形,试着用线把它绕出来,变形了没关系,只要它有你的风格。注意粘线的时候,要细心,保持画面整洁。

  (七)设计制作步骤

  l、构思:根据准备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产生联想。

  2、设计:可在纸上画出设计草图。

  3、制作:用简便的手法巧妙用材,合理组合。制作时要细心、耐心,注意安全。

  (八)作业要求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拿出一个方案来。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可能会造成一些意见上的不一致。所以研讨作品的过程不仅仅是商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体现集体的智慧,最后再拿出一个方案来,并派代表口头表述。选择一种熟悉的材料制作一件小装饰品。要求造型美观,做工精细。最后不要忘了给作品起一个名字。

  希望同学们大胆构思,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九)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时,注意要进一步启发学生构思,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困难。在美术课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占用的时间也是最长的,真正的重点就在这里。学生的创作是否成功,就看老师的辅导到不到位。因此,教师辅导学生创作时,目标性很强,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要点,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优生,注意关注学困生,注意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信息,及时辅导。因为有些制作技巧和方法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所以在学生作业时很多时候老师可以下去为他个别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次次迁移的方法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这样才能使他们得到真正的鼓舞,从而增强自我表现的信心和主动制作的积极性。

  (十)展示作业及讲评

  师生互评自评,一同分享装饰的乐趣。展示作品、学生谈看法、提问题、解决办法,教师板书,做作业出现的问题怎么办。做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引导生发现方法,教师补充。课堂总结

  从构思方面总结学生立体思维和形体概括能力。从制作方面总结学生的认真态度和手工制作的效果。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尝试用纸材设计制作了一件小装饰品,完成的不错。自己双手做出来的东西,绝对是怎么看就怎么的好看。拿成品来摆设,在美化你的环境同时又能美化你的心情。又或许拿来送给别人,这样的礼物一定也很特别。课下你们可以尝试用其他各种材料(或用废旧材料),发现和利用它们美的因素,设计制作室内装饰品。相信大家一定能用自己的双手创建优良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高中美术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2、能力:尝试制作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3、情感: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相框的相关知识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三、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废旧材料、手工材料、范作、课件等。

  学生:多种废旧材料、相框实物、图片、绘画工具剪贴工具等。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活照片。

  问:这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多彩的瞬间,要把这些精彩瞬间留在身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把照片插进一个漂亮的小相框里,放在讲台前。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相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同学们,你们家里一定有一些废旧材料,其实它们都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等你去挖掘与创造。根据你今天带来的材料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给大家的照片做个富有个性的相框吧!它会给你带来愉悦和自信。

  (二)引导探索,了解新知

  1、请学生看多媒体PPT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给小组分任务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三)学生练习

  请同学用手中的笔和纸设计一下自己下节课要做的相框草稿,注意制作相框材料和颜色的运用搭配。

  第二课时

  (一)探索研究

  1、思维训练: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立支架。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2、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

  (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

  (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4、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5、欣赏分析学生作品(教材中及课件中的优秀作品)。

  分析哪些材料可以做小相框,都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装饰。

  (二)学生练习

  1、比赛内容:两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特设奖项有:最炫创意奖、最赞美工奖、最佳默契奖、最高人气奖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相框制作的学习,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了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哥特式建筑外观、布局、结构、装饰的特点,掌握欣赏建筑的角度并运用专业的美术术语评述一件建筑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描述、分析,了解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哥特式建筑的形式美感,提高多元化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哥特式建筑的外观、布局、结构、装饰特点。

  难点:体会哥特式建筑所反映的文化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中世纪不同风格的基督教建筑图片,提出问题:

  (1)这些教堂分别叫什么名字?(圣彼得堡教堂、圣索菲亚教堂、比萨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哪位同学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建筑样式?(圣彼得大教堂——巴西利卡式;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式;比萨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哥特式)

  教师总结:宗教建筑艺术有非常多的风格形式,其中哥特式建筑又被称为离上帝最近的艺术,哥特式建筑长什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哥特式建筑艺术。

  (二)描述分析

  1.哥特式建筑的外观

  PPT播放哥特式的代表建筑《夏特尔大教堂》《科隆教堂》《巴黎圣母院》,提出问题:

  (1)这些建筑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外观很漂亮,很高,直冲云霄)

  (2)它们的屋顶和塔楼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顶端很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哥特式建筑往往给人华丽、高耸挺拔、灵巧的感受。高、直、尖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2.哥特式建筑的布局

  出示《巴黎圣母院》平面布局图,提出问题:

  (1)教堂的平面布局为什么形状?(十字架形)

  (2)该形状有什么意义?(象征基督教)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布局为十字架形,具有基督教的象征意义。

  3.哥特式建筑的结构

  教师展示巴黎圣母院内景图,提出问题:

  (1)内部空间给你什么感受?(空旷、高大)

  (2)大家能看出这座教堂是由什么材料建造的吗?(石头)

  (3)巴黎圣母院被雨果喻为“石头的交响乐”,它全部由石材建成。石头本身就很重,建筑师是如何将其内部空间建得如此高大空旷?内部天顶和教堂外部的墙壁分别采用了什么结构承受屋顶的重量?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四人为一个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内部天顶——尖形拱肋交叉的拱顶,教堂外部的墙壁——飞扶壁)

  教师展示哥特式教堂肋架券、尖券、飞券示意图,并总结:尖券、尖拱、飞券是哥特式建筑最有特点的建筑构件,很大程度上承受了屋顶的重量,所以才能建造得如此高大宽敞。

  4.哥特式建筑的装饰

  教师展示巴黎圣母院3D实景图,继续追问学生:

  (1)置身其中,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神秘)

  (2)为什么给你这种感受?(阳光透过花窗,光线非常神秘)

  (3)利用斑斓而神秘的光线营造一种怎样的情境?(天堂)

  (4)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光线,是因为建筑本身什么比较大?与我们之前讲过的罗马式建筑有什么区别?(哥特式建筑窗户较大,罗马式窗户小)

  (5)墙壁为什么能装饰这么多窗户?(同样是因为尖券、尖拱和飞扶壁支撑的作用)

  教师总结:正是有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建筑的承重明显减少,才使得壁面上装饰着很多大型的玻璃花窗,华美的光线让人身临其境宛如在天国一般,这也是哥特建筑一大特色。

  (三)总结解释

  教师总结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以及宗教寓意:哥特式建筑有线条轻快的尖拱券、轻盈通透的飞券,镶嵌着色彩丰富的玻璃花窗,花窗好像天国开的窗户,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无限的神秘幻觉。无论是十字架形的布局还是花窗,都具有强烈的`宗教寓意,当信徒们走进这座建筑时,都会经受一次脱胎换骨的净化过程以达到内心的解脱,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最杰出的文化成就之一。

  (四)欣赏评价

  教师展示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图片和资料,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比分析哥特式建筑与拜占庭建筑的不同。小组代表主动分享讨论成果。

  (哥特式建筑:尖券、尖拱和飞券,用彩色玻璃花窗进行装饰;拜占庭建筑:拱券,穹顶,用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镶嵌画。)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哥特式建筑作品的艺术特色,并进行情感升华: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宗教、不同用途的建筑的风格均有很大差异,却又互相影响,哥特式建筑源于罗马式建筑,它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它的出现,像是一缕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不同建筑艺术的美感,尊重并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2.利用网络、图书馆等途径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搜集一座中国宗教类的建筑,并从其布局、结构、装饰等特点入手,整理成一个图文结合的导游简介,下节课一起分享。

高中美术教案9

  一、陶瓷的艺术造型与设计

  设问:①古代陶器与瓷器有哪些区别?

  ②如何鉴别四大名窑?

  二、名瓷的鉴赏标准

  a根据各时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b根据各时期陶瓷纹饰的特点来判断;

  c根据各时期陶瓷造型的特点来判断;

  d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断。

  (四)板书设计

  设计依据:根据授课重点、难点要求,通过醒目、简洁的文字板书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部分,本课通过对陶器的产生、发展及古代瓷器的介绍,使学生对陶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陶瓷的赏鉴和陶瓷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2.体会从造型与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环节,进行学习探究,了解陶瓷的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陶瓷的制造工艺和主要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陶瓷装饰纹样、图案的含义。动手制作一个有特色的陶器作品。

  四、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模拟“陶瓷艺术博览会”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对陶瓷品鉴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陶瓷的知识,(如果有条件)准备一两件陶瓷工艺品。准备一些陶土、塑料刮刀或竹片、塑料袋、水粉颜料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品四件。

  六、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流程安排:创设情景,活动导入。——欣赏分析,尝试探索。——表演体验,主动探究。——巩固知识,拓展探究——制作练习,实践探究——展示作品,汇报交流。——课后拓展

  (一)创设情景,活动导入。

  设置环境: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陶瓷艺术博览会”,并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小展区,在展区中布置好师生带来的.陶瓷艺术品。

  1.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搞一个“陶瓷艺术博览会”活动,首先请大家来鉴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陶瓷艺术品。谈一谈,你最喜欢或者最为关注的一件陶瓷艺术品,同时说出你喜欢、关注的理由。如果在鉴赏时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交流时一并提出来。

  2.学生分小组鉴赏、讨论,交流自己喜欢、关注的陶瓷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同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每一小组组长代表本组交流鉴赏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汇报归纳:喜欢陶器的古朴、喜欢陶器上面粗狂、简洁的花纹。喜欢造型独特的陶器。

高中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来灵活安排。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当代艺术的形态与观念。20世纪以来的艺术通常被称之为实验性艺术,主要是因为艺术家打破了原有艺术的界限,不断为艺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的创作观念和材料不断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些艺术形态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他们并不是不可理喻,而是针对一些问题做出的反应或者对艺术观念的拓展。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所列举的图片和相关分析,学会举一反三。可以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观点。对于第一个活动,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将要进行分类的内容按照教材中所列的五个方面制成图表,然后逐一对号入座。不过在活动中要注意,实际上某个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可能不止一个方面,所以产生不同的意见也不足为奇。

  第二个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时要先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才能够有的放矢。对于辩论的正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不能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传统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如农业社会,人们凭借手工业来制造物品、人与自然关系密切、宗教对人们的影响等等)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又是什么?(机械化生产,记录、复制形象的方法层出不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寻求自我、张扬个性等等)

  2、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地记录物象?(不一定,像中国的书法就是一种抽象性的艺术,而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也摆脱了对物象的`客观描摹)照相机、录像设备出现之后,人们是否也可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艺术领域?

  3、艺术是否应当反映现代社会的生存经验,比如新材料、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

  4、改变过去艺术由手工制作的定义,将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物品纳入到艺术领域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一定帮助,拓展我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思维)

  而对于反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可以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问题入手思考:

  1、从历史角度来看,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有多久,而现代主义发展的历史有多久?

  2、从艺术标准角度来看,艺术标准的丧失会带来什么问题?(鱼龙混杂,信息量增大)

  3、从人们的内在感受来看,传统艺术的标准是否已经内化成为人们潜在的评价标准?

  4、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如果不遵循已经被公众所接受的传统艺术的标准,艺术家会不会变成“自言自语”、“自行其是”?

  这个活动不求最终取得什么一致的意见,关键是要求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

  教学基本思路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分析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主导观念、形式探索的角度与方法等内容,不过由于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以及欣赏能力的局限,可能起初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价值:

  1、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艺术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回应,比如说:

  ①照相机的出现动摇了传统写实性艺术的基础,使艺术家开始探索美术发展的其他可能性。艺术家们并不是不会画画或者雕塑,而是有目的地打破传统的造型观念和美学标准。

  ②现代生活的变革为美术提供了新的视觉素材(比如波普艺术)。

  ③现代技术的发展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材料、技术支援。

  ④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使艺术家重视自我、重视原创性、追求新奇等等。

  2、认识创新的价值。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使艺术的概念大大拓宽。教师可以从美术创作的主题(如波普艺术),空间观念(如大地艺术、考尔德的作品),形体观念(贾科梅蒂的作品),创作方法(波洛克的艺术、拼贴等等),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如下问题:

  1、教师自身一定要吃透教材,对现代主义艺术要有较深的认识。实际上20世纪以来的视觉艺术探索对文化的其他领域都产生过影响,很多新的观念正是源于艺术家的探索与实验。教师首先要开拓思路,不能仅仅站在传统艺术的立场上去理解一切问题,这样的话就很难认清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价值。

  2、对于现代主义艺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发表个人意见或者自己按照艺术家给我们提供的思想方法来创作一些作品。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理解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突破。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

  [资料]教学资料

  号叫的教皇(英国)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40年代英国最独特的现代主义形象画家。所谓形象画家,是指他专以画人物肖像或人物为主。他早年的作品风格近似后期的立体主义,1932年后又转向超现实主义。在抽象派艺术统治英国画坛的时期,培根的作品异军突起,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受澳大利亚画家罗伊·德·梅斯特的指导,正式创作约从1944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长期经受欧战中人民的痛苦形象的折磨,在他作品中出现一些怪诞的、充满痉挛和恐怖的人物形象。他们不是精神性格被扭曲了,就是长期被囚禁在阴森的牢房里的单个人物。材料多半来自照片,或借鉴影片中某个人物镜头,或诙谐地模拟某个艺术大师的作品的形象,再予以异化或悲剧化,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崩溃性。这幅作品,便是借用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并加以变形的。培根就这幅名画画了多幅变体性创作,故意让教皇英诺森十世显得滑稽可笑。在这幅画上,坐在金交椅上的教皇似乎很孤寂,为了发泄,他正伸直脖子,张着大嘴大声尖叫。画家自己说,他要“力图把某种感情形象化”。培根的“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质,还通过流动的油画笔触,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来展现。教皇的前面有展览场的围栏。他那粗犷的处理方式,令观者困惑和不安。

  杰克逊·波洛克

  杰克逊·波洛克(1912.1~1956.8)的名字如今已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中“行动绘画”的象征。他那在画布上滴溅颜色的作画方法,创造了绘画活动与下意识活动相结合的新途径,对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影响,人们把这种新方法称之为“行动绘画”。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美国怀俄明州的科迪,1928年入洛杉矶艺术学校,接受插图画家史温科夫斯基的指导。这时期他对欧洲的现代美术接触较多,在生活上还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宗教信徒,故对欧洲超现实主义美术所强调的潜意识活动很感兴趣。1930年开始移居纽约,进入美国现代画家本顿所领导的纽约艺术学生联合会学习。这时他所作的大多是小幅风景画,1938~1943年间,他的第一批参展作品显示了某种模仿毕加索、米罗,甚至马宋等画家的性质,除了运用象征和发挥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之外,手法是半抽象的。真正开始把画布铺在地上,以所谓直觉或偶然因素来表现画家的下意识,形成洒滴颜色的作画方法,大约是在1947年。读他从1947~1951年作的抽象画,会发觉画家所“构成”的是一种总体均衡的美,有流动的和谐和自然激情的艺术魅力。色彩在画上的不同质感的流动与趋势,寓有他由个性所支配着的合奏的力。持续变动着的色泽堆砌,造成了丰富多变的组合,在个别部位还有点像我国古代绘画的“大泼墨”似的,具有一种内在的、蓄意表现的韵味。

  教皇英诺森十世(西班牙)委拉斯贵支

  1649年初,委拉斯贵支奉命第二次去意大利。此行目的有二,一是学习意大利传统的造型艺术;二是为西班牙国王搜罗一些艺术珍品。在罗马的一年多时间,他不仅见多识广,还为罗马上层贵族画了一些杰出的肖像。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这一幅《教皇英诺森十世》。这幅肖像画使他的艺术声望很快传遍意大利与西班牙各地。教皇英诺森十世热诚地欢迎委拉斯贵支这位西班牙宫廷御用画师,画家便以这幅传神之作予以回报。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上,画家以卓越的写实功力揭示出这个诡诈、阴险而又十分毒辣的意大利统治者形象的本质。他嘴唇紧闭,双眉深锁,目光斜视,脸上布满阴沉气色。色彩敷设得那样富有表现力,火红的法衣与袍服的白色相对照,更衬托出这张营养极好的红润而富有光彩的脸。连教皇本人看了也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啊!太逼真了。”缎子质料裁制的法衣披肩,在室内光照下闪烁着光芒。他的眼神像鹰一样直盯着画外,显出了他的专横、欺诈和自负的样子。麦克斯威尔在他的《西班牙画家列传》(1910年出版)中就这一幅画讲了这样一则轶闻:当肖像完成后放在大厅中央时,一位主教经过大厅,偶尔从半闭的门道里窥视一下里面,便慌忙回头向正在大声说话的同僚说:“讲话轻一些,教皇坐在房里呢!”这个笑话很快传遍画界。委拉斯贵支的高超画技受到普遍的赞扬,他把人像简直画“活”了。教皇本人也一再向画家表示,赞美他“画得太像了”。西班牙宫廷闻悉之后也来信要求画家再画一幅带回。画家不得不连画了几个副本,其中之一被送回了西班牙。自此以后,罗马的显贵纷纷请他作肖像。

高中美术教案11

  石膏体几何写生课讲义

  一概述

  (一)素描的基本概念:

  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一切所有的单色绘画。基本分为线素描和光影素描,线造型素描 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易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线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等。

  (二)素描的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 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我们把它分为写实素描和意向素描。一般来说写实素描是比较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意向素描是比较强调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

  2素描是绘画艺术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你所看到的东西。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的画面。

  (二)素描的工具材料

  铅笔:-芯为石墨和胶泥混合制成,软硬以字母h、b来区分,h硬,b软。易着色又易擦易改,柔和细润,刻画出深浅和不同层次的丰富调子,易掌握,由于前的黑度有限,和白对比较弱,画面有时缺乏力度。

  炭笔:芯为碳粉与粘合剂制成,分为软、硬、中性三种,炭笔质地较铅笔松脆,颜色深重,画出的效果强烈,表现力丰富,着色强难擦改。

  炭精笔:碳粉、胶、动物 的混合物,分黑、棕两色,他比炭笔更为松软,色浓重细润,用笔可粗可细,表现力强,但着色强难擦改。

  木炭条:细木枝密封燃烧碳化而成,质地松脆,色调柔润丰富,但附着力差,已掉色,难深入刻画。

  钢笔:水之色,表现有局限性,深浅色调由不同疏密的线条排绘而成,组织线很讲究。橡皮擦:涂改、擦浅、柔滑色调。

  纸笔:用毛边纸、宣纸卷裹而成,将其前端削尖如笔状,用以擦、揉色调,也可借助粘着的颜色,划出细腻丰富的色调效果。纸:专用素描纸,也可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不同薄厚、不同粗细面的纸。

  二、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三、基本透视原理

  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写实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倾斜透视,4圆透视,5投影透视,6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更详细的内容应在透视学理论课上解决)。

  四、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称为“五调”。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间立体的表现规律。写实绘画的写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照相机式的无个性写实是不存在的,无论多麽忠实的写实愿望,最终都只是一种绘画效果的转换,而转换方式的依据既是观擦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又引导着视知觉在对物象中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使绘画变得丰富多彩,如以线带调子式、体面式、结构式、光影式等。

  五、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你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你所设计的构图也是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的,所以,你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

  六、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

  2、相互比较 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视觉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关照、互为依据的观察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

  3、由表及里 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这是一个分析理解的问题。这种态度对我们掌握造型规律是至关重要的。4、特征意识和节律意识。

  七、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1、形与体---星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线与面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 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

  八、写生的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

  3、边缘线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虚实强弱有序。

  九、实践课部分

  (一)、石膏几何写生(27课时)

  石膏几何体写生应把握的要点及作业检查:

  1、要点把握:(1)立方体中的各线段必须服从于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圆柱体则须注意其圆平面的透视规律,切忌出现轮廓的“反透视”现象。(2)从体面结构出发,分析明暗变化的本质依据理性的理性的理解和表现光影关系及色阶变化,切忌看一点画一点,表面地扑捉明暗调子。

  2、作业检查:(1)角度选择是否表现物象的主要形体特征?(2)构图设计是否饱满而有节奏?(3)明暗调子是否正确,画面是否不明快,灰,脏。(4)是否表现物体的空间感,体积感、质感、量感?

  (二)、静物素描写生、(27课时)

  1、静物写生的目的和任务

  前面我们在石膏几何体写生部分中,学习和理解了形体结构关系及其明暗调子的基本知识,静物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在上部分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固有色与质感变化的新课程,物体的造型形态也呈显出更为更复杂的多样性,因而他为我们的.素描造型训练提供了更多更为丰富的的内容。

  2、要点把握

  (1)色感与明度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因而关于物象的色彩感觉只想通过黑白灰色调的明度变化来表现。因而在静物写生中,准确观察和判断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及其差别,对于色感的传达致关重要。

  明度关系的表达是一种相对关系的表达,因而我们无许也不可能在白纸与铅笔的黑白这一限色调中表达出对象世界光与色的强度。因此需要学习的是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五调子”格局和规律,以黑白色调层次恰当的明度比例,来概括和表现出对象色彩的明度效果。因此,画面黑白色调的分寸感是静物写生的重要训练内容。我们需要在各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范围内,细致敏感地辨别和把握色彩明度的层次关系,以获得准确的色调依据。(2)质感的表现

  有物体的物质属性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质感。如玻璃表面的光洁、绸缎的柔软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属的坚硬等。质感的获得源自人的视觉经验和触觉经验。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传达是一个重要的表达内容,它可训练我们视觉的敏感和写实效果的真实丰富。(3)量感的表现

  由物体的重量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量感。在绘画表现中体感和质感是造成物体量感的重要因素。如果画面出现的是一个没有体积的平面,纵然表现出了质感,却难以产生量感。而不同的质感又会唤起人们不同的量感经验,如绸缎的柔薄产生的轻感或陶瓷的粗厚产生的重感等。

  3、作业设置

  (1)以线为手段的体面结构素描——短期的理解性辅助练习。要求运用前面石膏几何造型规律,以提炼和归纳的造型理念研究和分析复杂 的静物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2)明暗调子调子全因素描——长期的表现性练习。要求运用前一部分课程内容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明暗调子刻画出物体的体积、量感质感和色感,进一步提高深入的写实能力。

  4、作业布置

  景物的布置主要注意几点:

  (1)选择静物主题明确,内容搭配符合逻辑状态。(2)物体大小形状搭配得当,富于变化而又和谐。(3)物体的造型体积与表面质感富于变化避免雷同。(4)物体的固有色应注意黑白灰色调的距离和节奏。(5)以顶侧自然光为宜。

  5、作业检查

  (1)构图是否得当?

  (2)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是否准确?

  (3)画面整体色调明暗关系是否符合光影规律?(4)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象的质感、亮感、体积感?

  课 题 教 案

  课程 结构素描 名称 班级 专业 三年级 教师 教研室 课题 名称 画法 石 膏 几 何 体 拟定 20xx 年 xx 月 主任审 日期 xx 日 核 课题学习目标: 让大家认识石膏 课题学习目标 了解和学习石膏几何体的基本画法,几何体和实物的差异,了解石膏几何体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关系 的表现方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观赏一些优秀的素描作 品,让大家去初步认识素描。xx 任课 xx 目标实施设计 教学方 法:讲 教授要点:通过讲解和观看优秀的素描作品,让学生 教授要点 授法、体会素描的明暗关系与立体表现关系,增强学生对素描的 示范 认识。动手操作,先通过临摹教材上的范本,让学生自己 法、参 动手画一画简单的石膏几何体。观法、图片展 示法,10-1 5 配 : 分 时 间 1 谈话 法。资料设 分 钟 左

  施: 《小 右 学美术 三年级 下期教 材》 摘要: 摘要: 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石膏几何体有个深刻的认识,了 讲授

  解并掌握石膏几何体素描画法的技巧及需要掌握的方法,训练: 在素描教学中,用现有的石膏体给大家做结构的现场分 线造

  析,让学生了解透彻素描的石膏几何体的架构及画法,使 型,立 初学者在简单形体中,发现物体形态的构成条件和变化规 方体的 律,让初学者在素描开始阶段,从简单的描绘中,学习掌 各条棱 握素描的基本画法。边必须 服从规 律。简 单画出 白色石 膏不同 面,由 2 于受光 角度不 同所呈 现的不 同深浅 调子; 线造型 略加光 影,仍 然训练 学生对 形体和 透视现 象的理 解。实施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实施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利用明暗关系和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 的空间感,造型能力,通过多练习来快速提高学生的素描功底;正确的 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对形体空 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措施:让初学者在素描开始阶段,从简单的描绘中,学习掌握素描的基 本画法,了解并掌握石膏几何体素描画法的技巧及需要掌握的方法,让 学生了解透彻素描的石膏几何体的架构及画法,使初学者在简单形体中,发现物体形态的构成条件和变化规律。作 识。

  业:临摹范本上的石膏几何体,对石膏几何体的机构有个初步的认

  教学评价:评分标准 教学评价:评分标准:物体的形状比例准确,符合绘画透视原理;构图 大小前后要有层次感、有节奏感。明暗素描关系正确,有空间感,立体 感,能体现出物体的质量感。注:以知识点为单位,每 26 学时撰写一份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12

  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并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准备

  1、将课题分成六个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教师布置好六组方阵,分别为年画,剪纸、风筝、玩具、刺绣、编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让学生直观理解基本理论知识。演示法,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并加以巩固印象。

  实践法,鼓励学生参与,手脑口结合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作品欣赏、阐释风格3、欣赏拓展、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学生讲解,对比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并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每组推选解说员,讲解本类作品特点,本组同学作补充,逐个进行。

  3、教师同时投影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讲解,总结民间美术的三个特点(板书)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在这一环节中需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类的起源、发展、风格、作用,作一概括讲叙。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是信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善。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为篮、盘、席、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很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我国各地和各民簇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上我国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其特点,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为其风格。剪纸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是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欣赏拓展,实践操作

  1、教师投影剪纸过程;

  2、学生自创剪纸作品;

  3、评价学生们的解说、协作和创作能力;

  四、本课小结

  民间美术的成果,充实、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陶冶影响着民族的性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习性。民间美术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其多数是对自身的美化,对生产生活物品的美化,对生存环境的美化。因而,它有利于社会发展。在今天,了解这一文化形态,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想想你的家乡有什么民间美术品种,它有哪些艺术特色?

高中美术教案13

  教学目的

  1、 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 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级数学试卷 doc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 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高中化学试卷网发现?

  欣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石刻 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

  (1) 狮子;

  (2)石人石马和马夫;

  (3)翼兽化学工业出版社电话和北门六马;

  (4)“蕃酋”像;

  (5)华表;

  (6)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 ℃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形象极为生动。

  总结 :

  地上纪念性雕塑高一物理教案、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三、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高中美术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感受绘画作品蕴含的深厚文化韵味。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中国现代绘画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培养对中国绘画的热爱之情,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现代中国画绘画大师的作品及艺术风格。

  难点:比较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和现代绘画的异同,统看国画发展历程。

  三、教学用具

  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作品《齐白石像》《太白行吟图》)你们仔细观察这两幅作品,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齐白石像》写实,《太白行吟图》写意。

  20世纪中国画处于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和古代美术相比,它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象与作者、品类与形式、性质与地位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具有的过渡性和矛盾性那样,中国现代美术也充满了新旧交替、中西混融、变化发展的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1、探究历史之路

  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是一条不断延伸的历史长河,也蕴含着深厚地文化底蕴。结合之前预习的内容。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中国近代绘画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的原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社会状况、意识形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领略现代画家风采

  出示黄宾虹作品。小组探究黄宾虹绘画特色是什么?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游记画稿当以万计。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入。

  鉴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提出问题:这幅画是谁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是傅抱石和关山月协力合作完成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此画巧妙融合两位大画家迥异的画风。出现如此巨大的尺寸完全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画家重视深入生活,先后十余次外出长途旅行写生。他热情洋溢地绘写现实,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

  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人们喜欢齐白石的画,从他的画中不只是看到各种生动的形象,而且会被他洋溢在作品之中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学生仔细观察,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通体透明、活灵活现,但是与真虾对照,又不完全相同,是经过了提炼、夸张,给人的感觉比真虾更为生动,齐白石对此称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4、外来画种生根发展

  出示徐悲鸿作品《徯我后》,画风与之前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继承了欧洲古典主义写实画风和近代油画对光与色彩的处理。表现人民渴望解放的情景。

  继续追问:油画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又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生根发芽的?

  学生分组讨论。师:明清时期,油画随着天主教传教士开始传入中国。油画在中国得以生根成长,主要是在20世纪中后期。负笈海外学习美术归来的留学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环节三:比较鉴赏,巩固提高

  对比欣赏《齐白石像》《父亲》《太湖鹅群》等作品,在风格、绘画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写实;照相写实主义;追求光线的阴暗变化下所形成的丰富层次和体积感。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课堂小结

  任何发展的社会都必然要面对古与今、人与我、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中国画在继承传统上,并不是全部都要延续的,需要延续的是有生命力的部分。绘画作品是精神的体现。一个时代的作品必然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从生活入手,紧密结合时代。把握中国画传统的内在精神,向着现代形态转换,引导现代中国画良性发展,从而使中国画更加繁荣昌盛。

  (二)拓展延伸

  课下收集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和同学交流。

高中美术教案15

  一、导入

  先让摆上石膏正方体,让学生先观察,使学生进入一个画素描的氛围,欣赏两分钟。提问: 同学们欣赏完石膏正方体后,有什么感受?特点有哪些?

  二、欣赏分析石膏正方体的构造和造型

  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石膏正方体的特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总结

  三、解构艺术造型石膏正方体的特点及透视关系

  所谓的解构艺术造型,就是分析原有的形状和形体,然后用铅笔在绘图纸上构成新的形状和形体。进行解构艺术造型训练,可以启发智慧,激发人的潜能,使艺术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受训练的学生思想解放和更加敏捷,会对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式有更多的发现和创意。

  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投影透视、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更详细的内容应在透视学理论课上解决)。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四、素描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统称为“五调”。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间立体的表现规律。写实绘画的写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照相机式的无个性写实是不存在的,无论多麽忠实的写实愿望,最终都只是一种绘画效果的转换,而转换方式的依据既是观擦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又引导着视知觉在对物象中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使绘画变得丰富多彩,如以线带调子式、体面式、结构式、光影式等。

  五、示范解构艺术造型石膏正方体的作品

  1.教师示范

  2.课堂练习

  每位学生发一张绘图纸和画板,学生利用铅笔进行造型练习。

  六、作业要求:

  1.注意构图的均衡、大小、轻重感,点线面有机的结合。

  2.课堂上学生练习时,老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马上展示给全体同学看,会对学生有很好的鼓励作用。

【高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美术教案12-23

高中美术教案优秀06-08

高中美术教案(15篇)03-01

高中美术教案15篇02-17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经典】美术教案08-16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精选】美术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