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时间:2022-05-10 12:07:37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导入新课2: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4: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 、静 、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 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问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

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提问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

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2016-09-10 14:59 | #2楼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1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三、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 2

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

味”。)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

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

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

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

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

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

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

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

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

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

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

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

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板书】

四、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

五、布置作业:

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

清、静、悲凉。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

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赏析意象,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赏析意象

①牵牛花: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既写“静”同时也写“清”;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明确: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 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

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静观 清 蓝朵(蓝色)

槐树落蕊 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 以 以 秋蝉残鸣 静 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情 景 闲话秋凉 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 驭 显 清秋佳果 悲凉 情感:向往、迷恋、孤独 景 情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2016-09-10 11:15 | #3楼

王蕾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沉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学习这篇散文,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以及这种情感的由来;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有意识地选择景物,写一首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苦闷、抑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找出五副画面,思考:五副画面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壮士易悲秋”,这“壮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他读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读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读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 新知学习

(一)理清思路

1 齐读第一段,思考:作者从哪个角度写故都的秋?

答案提示:秋味

2 故都的秋味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啊,能让作者不辞劳苦从千里之外赶回北平呢?在第一自然段中找找,找到后把它画下来。

答案提示:“北国的秋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

“清 静 悲凉”在第一段中有总括全文的作用,也就是本文的文眼,在下面的段落里,作者无论写什么,都应该在秋味中渗透着清、静、悲凉。

3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答案提示:3—11段

4 在3—11段中,描绘了五幅图画,请大家给每幅图画拟个四个字的标题,要抓住核心内容。

幻灯片展示:五副画面:小院秋色,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答案不拘泥于以上五种,言之有理,突出特征的都可以。)

(二)深入赏析画面

1 这五幅图画都是围绕着“清 静 悲凉”作者又是如何借景抒发“清 静 悲凉”的呢?

先来鉴赏第一幅画面—— “小院秋色”。幻灯片展示:“小院秋色”的图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三段,可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朗读呢?大家看看第二段和最后一段,愿意用生命去换得故都的秋,真是生命诚可贵,秋日价更高啊!所以应该带着赞美和热爱的情感朗读。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 可以从声音和色彩两方面去鉴赏。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补充总结:

听见的是:飞声——而不是叫声,极细小的声音都能听见,说明当时的环境的寂静。

动作:静静地坐在小院里, 数着一丝一丝的日光,怎么数的?太阳光从茂密的枝叶上泻了下来,日光少,却很细致很用心在数,“细数”和“静对”透露了清闲和惬意的心态。 作者借景抒情,选择最能体现 清、静的景物。

(3)在“小院秋色”中有“悲凉”吗?

“租人家一椽破屋”,“站在破壁腰中”,这些都是衰败的景物,不美啊!可是作者却觉得美的不一般。若要给秋草涂上色彩,应该是枯黄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必定是瘦弱的、病态的,生命即将走向结束。符合清、静、悲凉的意境。

(4)在“小院秋色”中,作者借景抒情,所有的景物都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在第三段中还有几组画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画面中景物的选择是否也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同桌之间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① 在南国,每年到了秋天,作者就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芦花是灰白的,给人死寂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枫叶荻花秋瑟瑟”就是相同的悲凉。

②“钓鱼台的柳影”,把柳影改成柳条好吗?我们学过的写杨柳的诗词有哪些啊?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迎来春光先到来,浅黄清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倩猜。”

柳条无论是下垂的还是飘拂的,都是明艳的,袅娜的,会给人以情趣,而柳影则是灰暗的。和本文的意境相符合。 ③“潭柘寺的钟声”,改为“香客”可以吗?

我们 立刻想起了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伴钟声到客船。”幽静的秋天景色,意境清远。真是异曲同工啊!

④ 虫子、蝉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多是忧愁凄惨的象征。柳永在《雨霖铃》中就用“寒蝉凄切”来营造清冷凄惨的离别氛围。秋天的虫唱,给人生命衰微的意味,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2 学生朗读“小院秋色”。 配《秋日私语》音乐

3 还有四幅画面,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赏析。注意:图片要对应出来。

4赏析“秋槐落蕊”图 幻灯片展示:“秋槐落蕊”图

作者抓住了触觉和视觉来写。

2

(1)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2) 落蕊是什么颜色的啊?

白色, 白色是冷色调,落蕊白中带着黄。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郁达夫看着着满地的落蕊,不仅仅想到的是自然之秋,还想到了人生之秋,年华将逝,青春不再,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悲凉。

5 赏析“秋蝉残声”图 幻灯片展示:“秋蝉残声”图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愁的象征。在故都连衰弱的蝉声,足见当时的?一个残字也意味着蝉的生命快到了尽头,什么感觉又油然而生啊?悲凉。

6赏析“秋雨话凉”图 幻灯片展示: “秋雨话凉”图

辛弃疾有词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天气转凉了, 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 7赏析“秋日胜果”图 幻灯片展示:“秋日胜果”图

秋果淡绿微黄,显出清秋的色彩。

(三)体会情感

清、静既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又是内心感受,而悲凉则更多是内心感受。郁达夫为什么不写明艳之色,繁闹之景呢?先来齐读下面的名家名句。

幻灯片展示: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 李白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柳永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对于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决定的。郁达夫三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因此,他喜爱“清、静、悲凉”的色彩便不难理解。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人生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故都的秋其实在作者的心中,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体现了本文的写作手法: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幻灯片展示: 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三 练习反馈

独特的个性,特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郁达夫对秋的特别感受,白居易眼中的晚秋又是何种风采呢?大家一起来朗读这首《晚秋闲居》。

幻灯片展示:

晚秋闲居 白居易

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

我们能“读”出作者在闲适中还透着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教师点拨:鉴赏诗歌需要知人论世,通过意象把握情感。

白居易怀才不遇,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梧桐这个意象多传达忧愁哀怨的情感。例如以前学习过的“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将来会学习到的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 拓展延伸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作者写故都的秋却不忘江南的秋,在第二段和第十三段中,作者说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通过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秋味之浓,也只有在故都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才看的饱,尝的透,赏玩到十足。作者在小院秋色中还忍不住要感叹“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朵,自然而然就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了。足见故都的秋特别的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故都的景物中渗透着清、静、悲凉,如果把这些景物放在诗歌中,便是一个个的意象,我们能否换种形式表现出来呢?

以《故都的秋》中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模仿《天净沙 秋思》的形式,写一首《天净沙 故都之秋》。

完成后,师生交流。

教师给予评价。(主要看意象和情感的表达是否一致,能否做到压韵。)

幻灯片展示:齐读

天净沙 故都之秋

寒烟衰草瘦菊,

苦蝉残声几许,

断桥日暮羁旅,

一城风雨

几度梦归故里。

五 课堂小结:(配《秋日私语》音乐)

故都的秋,是美丽的,是寂寞的,也是深沉的。郁达夫把他的情感融在了一草一木中,也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就让我们带着对故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满怀深情地朗读这首秋的赞歌吧!

幻灯片展示:

故都的秋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画

故都的秋是一支婉转忧伤的钢琴曲

故都的秋是一首深沉含蓄的抒情诗

故都的秋是一朵素雅高贵的紫丁香

六 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清 静 悲凉

课后反思: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热情。我深刻的认识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在短短的五分钟内,大多数同学能即兴创作诗歌,这对我、对学生都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本教学设计,遵循淮南一中提倡的“朴实教学模式”,但仍有不足和遗憾。由于课堂容量的限制,不能精讲。即

兴创作诗歌,也不能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文字训练。这些都将促进我对“朴实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部分学生创作的诗歌:

天净沙 故都之秋 天净沙 故都之秋

西风古墙残花, 枯枝断藤孤雀,

北雁乱草飞沙, 斜桥黯星残月,

小院槐树苦茶, 破屋蝉鸣蕊屑,

寂雨斜下

孤独人在谁家。

天净沙 故都之秋

苍穹疏云斜阳,

凋蝉枯枝冷墙,

倦客愁曲寒乡,

残月檐头

孤落一地清霜。

秋风萧瑟 空中分飞落叶。 天净沙 故都之秋 梧桐落蕊蝉鸣, 破屋疏草柳影, 钟声残月霜林, 大雁南行, 南国客泪沾襟。

【故都的秋教案】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02-22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03-29

故都的秋教案14篇02-23

《故都的秋》赏析06-09

《秋》教案02-27

秋娃娃教案07-28

《秋颂》教案02-26

秋娃娃教案03-29

中班语言教案秋秋找妈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