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绩效考核>《如何看待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

如何看待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

时间:2022-04-13 02:46:05 绩效考核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

一个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之误区

如何看待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

(一)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越来越认识到通过改善管理来应对挑战。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管理者心目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如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二) 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公司有员工一千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设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没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在同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中,该公司无论在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还是在业绩上,都是比较不错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该公司面临着众多小企业的挑战。为此公司从前几年开始,一方面参加全国百家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着手从管理上进行突破。

绩效考核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导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是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核方案,以使考核达到可操作化程度。

A公司的做法通常是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考核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职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职工征求意见(访谈)、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核的内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考核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都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完成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核的方案中明确说考核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

对于一般的员工的考核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核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该公司中所有子公司的业务员均有经营指标的任务)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核,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通常的做法,都是到了年度要分奖金了,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个笼统的排序。

这种考核方法,使得员工的卷入程度较高,颇有点儿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感觉。公司在第一年进行操作时,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由于被征求了意见,一般员工觉得受到了重视,感到非常满意。领导则觉得该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觉得满意。但是,被考核者觉得自己的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不同,年初所定的指标不同,觉得相互之间无法平衡,心里还是不服。考核者尽管需访谈三百人次左右,忙得团团转,但由于大权在握,体会到考核者的权威,还是乐此不疲。

进行到第二年时,大家已经丧失了第一次时的热情。第三年、第四年进行考核时,员工考虑前两年考核的结果出来后,业绩差或好的领导并没有任何区别,自己还得在他手下干活,领导来找他谈话,他也只能敷衍了事。被考核者认为年年都是那套考核方式,没有新意,失去积极性,只不过是领导布置的事情,不得不应付。

点评:

A公司的做法是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考核上的典型做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是,这种做法从对考核的理解上和考核的实施上均存在有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对考核定位的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所谓考核的定位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对绩效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束后,考核的结果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例如,A公司的考核目的主要是为了年底分奖金。

根据现代管理的思想,考核的首要目的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的管理目标是通过了解和检核员工的绩效以及组织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其次考核的结果还可以用于确定员工的晋升、奖惩和各种利益的分配。很多企业都将考核定位于一种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这确实会对员工带来一定的激励,但势必使得考核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形象,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是对考核形象的一种扭曲。必须将考核作为完整的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看待,才能对考核进行正确的定位。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的产生、绩效的考核,构成了一个循环。因此,绩效考核首先是为了绩效的提升。

考核的定位问题是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其它方面特点。因此,关于考核的其它误区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这个问题有关。

误区这二: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指标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像A公司这样的许多公司所采用的绩效指标通常一方面是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因素。能够从这样两方面去考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许多企业是考虑得不很周到的。

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中可评价的指标一部分应该是与其工作产出直接相关的,也就是直接对其工作结果的评价,国外有的管理学家将这部分绩效指标称为任务绩效;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是对工作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但并不是以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通常被称为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评价通常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成本、他人的反应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周边绩效的评价通常采用行为性的描述来进行评价。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的指标形成了一套体系,同时也可以操作化地评价。A公司的绩效指标中,在任务绩效方面仅仅从经营指标去衡量,过于单一化,很多指标没有囊括进去,尤其是对很多工作来主产不仅仅是经营的指标。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多为评价性的描述,而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评价时多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如果是行为性的描述,则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

误区之三: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

所谓考核的周期,就是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多数企业者象A公司这样,一年进行一次考核。这与考核的目的有关系。如果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奖金,那么自然就会使得考核的周期与奖金分配的周期保持一致。

事实上,从所考核的绩效指标来看,不同的绩效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可能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例如一个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产出有较清查的记录和印象,如果都等到年底再进行考核,恐怕就只能凭借主观的感觉了;另一方面,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及时地改进工作,避免将问题一起积攒到年底来处理。对于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例如半年或一年,因为这些关于人的表现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不过,在平时应进行一些简单的行为记录作为考核时的依据。

误区之四:考核关系不够合理

要想使考核有效地进行,必须确定好由谁来实施考核,也就是确定好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关系。A公司采用的方式是由考核小组来实施考核,这种方式有利于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但是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

通常来说,获得不同绩效指标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主体处获得,应该让对某个绩效指标最有发言权的主体对该绩效指标进行评价。考核关系与管理关系保持一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绩效最有发言权。而考核小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直接获得某些绩效指标,仅通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是片面的,当然,管理者也不可能得到关于被管理者的全部绩效指标,还需要从与被管理者有关的其它方面获得信息。所谓360度考核就是从与被考核者有关的各个方面获得对被管理者的评价。

误区之五:绩效考核与其关后的其它工作环节衔接不好

要想做好绩效考核,还必须做好考核期开始时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确认工作和考核期结束时的结果反馈工作。这样做的前提是基于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孤立地看待考核,因此就没有能够重视考核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在考核之前,主管人员需要与员工沟通,共同确认工作的目标和应达成的绩效标准。在考核结束后,主管人员需要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共同制定今后工作改进的方案。

以上五点指出了目前在许多企业的考核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误区。当然,考核仅仅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考核工作要想真正有效,还需要其他工作的共同配合,例如激励、培育手段等等。

企业如何做绩效考核2015-08-01 20:23 | #2楼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有着一些先天的劣势:第一,实力有限,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业绩易受市场环境影响;第二,没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较弱;第三,员工职责不明确,易出现“因人设岗”、“多头领导”、“越级管理”等现象;第四,决策者(老板)对员工的评价及考核不够规范,个人喜好往往决定职位及薪金的升降。

由于以上原因,所以中小型企业人员流动现象较为频繁,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及运营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这种现状,使中小型企业的人力管理走向正规化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中小型企业主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公司阶段分析:

中小型企业一般在经过2~3年的市场历练后,企业发展会进入快车道,销售额激增,但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此时,企业需要补充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但是,与此相悖的现象是创业初期与老板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被逐一提拔到中高级管理职位,这些人员虽然具有很高的业务实战操作本领及忠诚度,但是管理能力却未必很强,最终这种“低级人才高位使用”便会造成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缓慢,利润率不断下降。

公司优势分析:

第一,中小型企业一般员工数较少,信息传递链条短,信息可控性较高;第二,企业管理手段灵活多变,船小好调头;第三,公司整体凝聚力较强,员工对公司战略目标的理解相对较好,所以员工的个人目标易于和公司目标相统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建立健全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是解决人力问题的根本所在。而从具体操作角度考虑,我们可以把中小型企业的绩效管理确立在三大方面——灵活性、制度性、适用性。

一 灵活性

由于员工岗位不同,所以考核方法也就存在巨大的区别。如,销售人员的考核更多体现在业务指标的完成状况;行政人员的考核更多体现在职责履行方面;财务人员的考核主要体现在对资金链的把控与帐务处理方面等等。所以,这也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能灵活理性的看待绩效管理,将一些考核指标趋于人性化。

二 制度性

做好绩效管理就需要在奖惩方面有严格的制度,这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升降职、福利、待遇等方面。在具体操作方面就需要制定升降职的标准、福利的等级及待遇改善指标等等。

三 适用性

对于一个信息系统不完善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绩效考核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收集工作也是比较占用时间和精力的,行政部门的数据收集则更是如此。如果业绩考评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会使考核成本大幅度上升,更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的业绩考核方法应该以适用性为主。

在这里笔者着重谈一下行政部门的考核方法。行政部门一般包括财务部、督察部、企划部、售后服务部、人力资源部等等,这些部门的特点的业绩反映在许多方面,比较难以量化,如果使用像业务部门那样的的考核指标的话,会在收集技术数据方面有很大的阻力。比如,企划部的主要任务是产品宣传、企业战略目标的规划、日常文案的编写、企业内部诊断等等。所以,企划部的业绩表现就显得非常零散,而且很多指标是不能在短期内得以验证的,比如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所以,完全精细化、数据化的考核在中小型企业是用不上的。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内部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形式来考核行政部门的业绩,通过问卷了解公司员工对行政部门每个岗位工作内容的满意程度。下面笔者介绍一下设计内部评测问卷的方法:由于公司每个部门都不是孤立的,所以每一道题应该针对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比如下面的两道题:

1.督察部对日常卫生的检查是否严格?

a.过于严厉 b.严格 c.一般 d.散漫、疏忽大意

2.文员对日常文件的处理速度如何?

a.很及时 b.符合标准 c.较慢 d.跟不上各部门步伐

根据内部评测问卷中每个岗位对应的题目及得分,同时再对这些题目设定相应的权重,就可以得出每个岗位在内部相关部门的满意度,最终加权计算得出该岗位员工的业绩评测结果。

随着中小型企业销售额的增加及规模的不断扩大,绩效考核的作用会变的更加明显,对绩效考核的要求及系统要素也会越来越高,考核过程的主观性也应该越来越少,以便使企业早日步入正规化。企业数据处理能力和绩效考核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关联,在企业规模到一定地步后,企业应当成立内部信息处理中心,以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最终将绩效考核的成本降到最低。

【如何看待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相关文章:

如何看待绩效考核03-16

公司绩效考核制度05-11

公司绩效考核制度08-10

it公司绩效考核制度05-20

公司绩效考核制度最新05-01

监理公司绩效考核制度05-01

公司绩效考核制度新05-02

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流程05-02

公司绩效考核制度表格05-17

如何实现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