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沟通技巧

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沟通技巧

时间:2022-04-16 05:37:22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沟通技巧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 广泛开展的今天,护理管理已走上强调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理管理者若能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则不仅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获得下属的支持,上级的信任,患者的赞誉,达到预定的目标,更是提高良好的护理品质的保证。因此,建设性的沟通技巧是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必要沟通条件。

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沟通技巧

1.管理者应有良好的倾听技巧

1.1尝试了解上级、下属的谈话内容,必须听完谈话内容,切勿草率下论断,并深入了解谈话背景及隐藏之实,了解对方真正谈话的意图,以对方的立场来探讨谈话的内容。如管理者在与下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解对方的工作能力、技术专长、理想追求、思想情绪、性格特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苦衷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下属的意图,处处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待问题。

1.2面对面正视谈话的对方,表示乐意倾听,并辅以面部表情,以点头、微笑、嗯、哼声等表示赞同、支持、激励,不可任意中断或显示出不耐烦,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这也体现出对上级、下属的尊重。

2.应学会适时回应的技巧

2.1适时回应是指对谈话内容的反应、感觉。管理者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谈话内容做出适时的回应,这既让对方感受到真正被了解、被接纳,更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关心、体贴。尤其是管理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这一技巧,定能使身心痛苦迫切需要安全、爱与归属需要的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除了口头回应外,从举止行动更能显示关爱、重视。如身体向前倾斜,态度温和,微笑的面容,会意的眼神,恰当的手势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将起到语言沟通所达不到的作用,使沟通更易进行、有效。

3.应具备将问题迅速理清的技巧

3.1管理者要综合谈话内容,澄清疑难问题,印证彼此看法。可用重复、意译等方法将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够完整的陈述澄清。同时,要善于从许多复杂问题中理出头绪,抓住问题的症结印证彼此的看法,从而保证沟通的一致性、有效性。

3.2在双方意见或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可争辩,切忌质问对方,教训部署,如发生不快时,应冷静,不可激怒,否则将使沟通成为上级权威式的传送信息,下属沉默式的回应信息,使沟通变为单向传递,失去沟通的意义。但对于超出原则的不合理的要求,管理者要做到态度明朗,不可模棱两可。

4.应掌握沟通过程的技巧

4.1应学会有条不紊的说话技巧,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生动易懂。参与讲话内容时要集中注意力思考沟通主题,并善于抓住主题讲话,不可讲与主题无关的话。

4.2在沟通过程中,善用沉默,多听、多观察,会更容易掌握过程。

4.3接受对方,减少抗拒心理,要了解人之长,不能只见其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尊重下属人格,是管理者应具有的起码修养。同时接受对方,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也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5.应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形式达到良好的沟通

5.1护理管理者由于其特定的角色模式决定了她所接触的人较多,尤其在与其他部门、患者、家属等接触时完全依赖沟通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故护理管理者要学会针对沟通对象,尽量利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形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5.2沟通的方式护理管理者常以两种方式进行组织中的沟通,即口语沟通和文字沟通。口语沟通应用较广泛,如面对面、电话沟通、晨会交-班、口头报告等。管理者要正确应用口语沟通,不可忽视其他各种影响因素,也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沟通的巧妙结合方式达到有效沟通。书面沟通,要言词顺畅达意,字体工整,尽量减少沟通障碍。

5.3沟通的形式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较具约束力,效果较好,但其多半是上对下沟通,下属是被动接受。如全体护士 会,护理部决策公布等。非正式沟通较没有压力而又直接,有助于正式沟通更顺畅的完成,如护士联欢会、座谈会等。

总之,护理管理者只有具备了以上沟通技巧并熟练运用之,方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品质,进而使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病人得到最大的实惠。

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技巧2015-09-10 12:23 | #2楼

个企业就是一个大的团体,在团体中有管理者称上司,员工称下属,在管理者和员工进行沟通的时候,管理者是怎样做出表达的,是怎样去聆听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一句话的口气,这些小细节可能都在引发着如同蝴蝶效应一样的情况。

上司同员工沟通的小细节直接影响着员工对他的上级、企业以及工作的想法。记得培训的时候就有培训老师对我们讲:最不能小瞧的就是员工,因为最聪明的就是员工。他们善于在与上司的沟通中寻找蛛丝马迹:他说了什么,没说什么;

他们是在仔细聆听,还是已经昏昏欲睡?因为在沟通中小细节的失败而浑然不知,也许这种情况正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几种状况。

冲耳不闻。例会上很多主管领班会说:“这个事我说了很多遍了,你们不要听了就过了,关键是要听进去。”同样,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员工在意的也不是上司听到了什么,而是上司听进去了什么。这个时候,员工都会变得很敏感,你的不在意或是认真聆听他们都尽收眼底。上司没有仔细聆听员工的讲话,他们会觉得你根本不重视也不在乎我们,讲多少也都是徒劳,如此他们也会不在乎上司讲的话,甚至对上级分派的工作也敷衍了事。长此以往,沟通的恶性循环就形成了,而这些也成为管理中可怕的隐患。

先说再听。当员工有了问题时,很多上司会把员工找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并且指示他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很可能会觉得自己被特别警告,所以他会变得有防御心,对主管的要求产生敌意。

一心几用。上司找员工来谈话,可同时又在看邮件,中间被几个电话打断,过会儿有狂翻桌上的文件。这样员工花了可能预计时间的几倍,最后可能因为已经到工作时间而不得不终止谈话。员工也许会微笑的对上司说:“您今天挺忙的,要不我改天再来吧”。从此以后那位员工再也没来找过他可爱的上司,最后一次来找上司已是离职。“上司”的心不在

焉也许并非故意,但客观上造就了严重的后果。

是不是大家看到这里都会替我们的“上司”头疼呢?也许我们可以试着这样:事先约好,并尽可能确定谈话时间,以及大致会进行多久。如此,这个谈话就变得郑重许多,而非只是可有可无的闲聊。以聊天的方式开头。例如:"最近工作如何?哪些做得比较顺利?哪些做得比较不如人意?"等。打开员工的话题,把先说再听转化为先听再说,要在状态和听觉上都表现为仔细聆听,除此之外也要简单复述已听到的部分,以确定没有听错员工所说的意思。这么做也可以让员工知道,上司真的在乎他们的谈话。这样,给员工一个安全讲述和易被接受的氛围,他可以感受到你是在和我分享我的工作情况。如此以来,“上司”们既可以了解到员工工作的状况,也可以就自己打开的话题谈到自己想要了解到的更多的东西。我想一种自然的氛围大家都不会拒绝。

和-谐成就未来。一个友善的眼神,一个肯定的笑容,不仅鼓励了他人,也为一个和-谐工作环境的建立提供了先决条件。

那些创造和-谐的小细节,也都靠每一位管理者用心地、认真地去对待。

【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沟通技巧】相关文章:

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03-10

企业中层管理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10-17

幼儿园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06-16

管理者与员工沟通技巧05-18

护理管理者沟通原则05-16

护理人际沟通技巧03-23

记者应具备什么素养09-23

护理服务中的沟通技巧-演讲与口才12-22

护理人际沟通技巧-演讲与口才01-12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