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

时间:2023-12-22 13:33:52 秀雯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

  在当下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 1

  一、必须相关证照齐全有效和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储氨量大于或等于10吨的企业,要配备一名懂业务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和一名专职安全员;储氨量少于10吨的企业,要配备一名懂技术专职安全员。

  二、必须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企业的冷库及制冷系统。

  三、必须在氨制冷机房储氨器等重要部位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当储氨量大于或等于10吨企业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时报警,必须安装自动控制报警和人工报警仪器;储氨量少于10吨企业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事故排风按钮设置在机房门外侧或控制室。

  四、必须在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保持应急通道畅通。

  五、必须定期检验企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

  六、必须在氨制冷机房贮氨器上方设置水喷淋系统和在厂区内显著位置设风向标。

  七、必须按要求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冷库进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等,并执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有关规定。

  八、必须在氨制冷厂房门口或外侧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的事故开关或在控制室设置事故紧急停车按钮。

  九、必须在作业现场配置空气呼吸器、防酸碱腐蚀的.专用手套等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

  十、必须在氨制冷厂房内设置便于人员冲洗的洗眼器等设施。

  十一、氨制冷厂房必须与控制室隔开,并设固定密闭观察窗。

  十二、必须设置紧急泄氨口,将氨溶于水。

  十三、必须建立健全并落实液氨使用的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十四、必须要求涉及液氨制冷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十五、必须要求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从业人员经过安全知识的培训。

  十六、必须建立健全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 2

  近年来,全国涉氨制冷企业液氨泄漏事故多发,教训十分深刻,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知识缺乏,没有完全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冷库设计不规范,违规设计违章建设;四是制冷系统设备设施落后残旧、年久失修、管理不到位;五是电气配备、用电管理不规范,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措施等不落实;六是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通道设置不规范;七是缺少必要的应急防护装备和应急逃生演练;八是对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监管,存在职责不清、安全监管缺位的现象等。

  为此,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对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重点作出明确要求。

  治理重点:

  (一)凡存在以下情形的涉氨制冷企业,一律依法取缔关闭:

  1.相关证照不全的。

  2.停产整顿未验收达标擅自恢复生产的。

  3.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无法整改的。

  4.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

  (二)凡达不到以下要求的涉氨制冷企业,立即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并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经营:

  1.冷库及制冷系统应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2.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3.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4.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应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

  5.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

  6.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应急通道保持畅通。

  7.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冷库,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等。

  (三)凡达不到以下要求的涉氨制冷企业,立即整改,限期完成:

  1.氨制冷机房贮氨器上方应设置水喷淋系统。

  2.在厂区内显著位置应设风向标。

  3.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等应设置安全标识。

  4.作业现场应配置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

  5.企业应建立健全并落实液氨使用的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6.涉及液氨制冷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

  7.企业的从业人员应经过液氨使用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有关安全知识的培训。

  8.企业应建立健全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9.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 3

  一、前言

  本制度旨在为涉氨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氨制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防止氨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二、管理目标

  本制度的管理目标是确保涉氨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管理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氨制冷设备的管理和运行。

  四、管理要求

  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

  (1)定期对涉氨制冷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发现设备异常或存在隐患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操作人员的要求

  (1)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涉氨制冷设备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

  (2)操作人员应熟悉涉氨制冷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防止人员和设备发生事故。

  设备的检查和维修要求

  (1)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查和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进行记录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1)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包括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责任人员等内容。

  (2)应急预案应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应急处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五、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由相关责任人负责,包括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等。

  各相关责任人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附则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届满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相悖,应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准。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涉氨制冷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涉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04-26

设氨制冷安全规则制度04-18

氨制冷机房交接-班制度04-22

冷库制冷安全管理制度04-18

制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04-16

液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04-16

制冷机房安全管理制度04-17

制冷机房安全管理制度03-31

制冷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内容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