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

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07 03:21:2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

教案前:

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幼儿园 王丽

设计意图: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从目标来看,目标一中的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在活动中只体现了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脸谱,色彩鲜艳和夸张在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目标二制定的比较宽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活动分为2个活动时间,第一个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第二个活动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从过程上来看,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体现的不够,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带动孩子大胆想象,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操作材料过于简单,难度不大,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如果给一张空白脸谱让幼儿自己创作更符合现阶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孩子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依据。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2.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改进后的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根据这3点目标,我将活动目标改为:

1.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在活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本节活动增加了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

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师幼戴着京剧脸谱一起共乐。

幼儿园教学案例的改进评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幼儿园 王丽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欣赏活动却是教育实践的冷门。如何在美术欣赏教育实践中切实体现新《纲要》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教材分析,京剧脸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富有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样式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我们的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了解的少之甚少,因此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孩子初步接触到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认识脸谱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

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的孩子对脸谱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了,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本次活动我是以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对我国的国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京剧表演音像片段,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感受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在美术活动中,我改进了教学手段,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它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走近了幼儿。它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结合,帮助幼儿打开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发挥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幼儿更容易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辅助手段,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了幼儿表现

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并在欣赏中获得愉快地经验。

一、课件激发欣赏兴趣,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参与美术欣赏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孩子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牵引幼儿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满足。在幼儿有需要自我表达的愿望时,幼儿就会用动作或美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京剧脸谱》,在现代孩子的眼中,京剧脸谱并不是国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还有一点可怕。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绘制或下载各种京剧脸谱片段以及各种精美的图片,另外还有各种脸谱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京剧脸谱的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二、课件内容丰富,增强欣赏品质:

课前我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赏的教学图片,通过软件制成的课件,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作品,解决了没有真实作品让幼儿欣赏的难题。

同时还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龄孩子的京剧作品,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在模仿与欣赏中让孩子掌握了京剧脸谱的各种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又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件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性:

21世纪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创造性时代。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美术欣赏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他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适应和推动。而课件的应用,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京剧脸谱》教学中,在欣赏同伴作品以及一些夸张的作品中,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现京剧脸谱的顾虑。在此基础上,我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思路开阔,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京剧脸谱”的课堂变得有趣而灵动。使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参与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还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在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幼儿最先提到的是颜色(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就从颜色着手,让幼儿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接着再是图案花纹等等。

另外,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的时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图片,比如黑脸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脸的代表人物是曹操,金脸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使小朋友们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听众”,使每个幼儿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再戴上进行表演,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充满兴趣,过目不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2016-07-16 10:40 | #2楼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教案前: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设计意图:

京剧并非是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从目标来看,目标一中的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在活动中只体现了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脸谱,色彩鲜艳和夸张在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目标二制定的比较宽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活动分为2个活动时间,第一个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第二个活动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从过程上来看,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体现的不够,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带动孩子大胆想象,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操作材料过于简单,难度不大,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如果给一张空白脸谱让幼儿自己创作更符合现阶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孩子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依据。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2.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改进后的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根据这3点目标,我将活动目标改为:

1.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在活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本节活动增加了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

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师幼戴着京剧脸谱一起共乐。

幼儿园教学案例的改进评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欣赏活动却是教育实践的冷门。如何在美术欣赏教育实践中切实体现新《纲要》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教材分析,京剧脸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富有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样式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我们的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了解的少之甚少,因此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孩子初步接触到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认识脸谱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

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的孩子对脸谱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了,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本次活动我是以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对我国的国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京剧表演音像片段,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感受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在美术活动中,我改进了教学手段,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它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走近了幼儿。它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结合,帮助幼儿打开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发挥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幼儿更容易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辅助手段,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

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并在欣赏中获得愉快地经验。

一、课件激发欣赏兴趣,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参与美术欣赏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孩子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牵引幼儿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满足。在幼儿有需要自我表达的愿望时,幼儿就会用动作或美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京剧脸谱》,在现代孩子的眼中,京剧脸谱并不是国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还有一点可怕。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绘制或下载各种京剧脸谱片段以及各种精美的图片,另外还有各种脸谱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京剧脸谱的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二、课件内容丰富,增强欣赏品质:

课前我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赏的教学图片,通过软件制成的课件,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作品,解决了没有真实作品让幼儿欣赏的难题。

同时还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龄孩子的京剧作品,

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在模仿与欣赏中让孩子掌握了京剧脸谱的各种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又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件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性:

21世纪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创造性时代。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美术欣赏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他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适应和推动。而课件的应用,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京剧脸谱》教学中,在欣赏同伴作品以及一些夸张的作品中,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现京剧脸谱的顾虑。在此基础上,我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思路开阔,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京剧脸谱”的课堂变得有趣而灵动。使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参与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还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在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幼儿最先提到的是颜色(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就从颜色着手,让幼儿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接着再是图案花纹等等。

另外,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的时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图片,比如黑脸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脸的代表人物是

曹操,金脸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使小朋友们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听众”,使每个幼儿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再戴上进行表演,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充满兴趣,过目不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2016-07-16 12:49 | #3楼

一、教学活动背景:

此阶段的主题探究活动是《十二生肖》。整个活动室里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活动场面,氛围是那么的宽松、愉悦,我走在他们中间,或参与他们的讨论,或解答他们的疑问、或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徜徉在这探讨研究的氛围中,自己好像也回到了童年,很快融入这个大火炉,成为他们探究活动中的一员。

二、 案例描述:

突然,我被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吸引了,这个声音来自语言区的程宗宵:“小老鼠,吱吱吱,个子不高排第一,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的欢,龙第五,蛇第六,马第七,羊第八,猴第九,公鸡是十跟着走,狗排十一汪汪叫,最后老猪来报道。”听到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我马上想到,在后面教师预设的学科课程里,有关于认识十二生肖的内容,而十二生肖的顺序正是这一活动的难点,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不正生动地描述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吗?

于是,我快步走到语言区,用鼓励和赞赏的语气对他说:“你可真能干,朗诵的那么清楚、熟练,这首儿歌很好听,说了十二生肖的事,小朋友都很感兴趣,你来做个小老师,把这首儿歌教给你们团队的小朋友,让大家和你一起学习,怎么样?”没想到,一向内向、不善言辞的程宗宵竟然高兴地点了点头,一字一句的教起小朋友来,大家兴致勃勃地学着,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声音是那么的整齐、洪亮。大家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在“小老师”的带领下,竟然也朗诵的有声有色。很显然,程宗宵这个“小老师”的魅力发挥得淋

漓尽致,大大地超过了我平时的教学效果。

下午,我找出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按顺序把它张贴在幼儿每天经过次数最多的盥洗室门口,让每个经过这里的幼儿,在有意、无意间看到这些图片,以便及时加深对十二生肖的印象。而几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幼儿,都会停下脚步,指着十二生肖的图片说出了那首活泼易懂的儿歌。就这样,对于十二生肖的有关内容,没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未再运用任何专门的教具学具,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经过短短两天时间,因为有幼儿间的互动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班里的每一个幼儿都能熟练、生动地朗诵出这首儿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十二生肖的顺序。我下面预设学科课程里有关十二生肖的教学内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孩子们所理解和接受了。

三、 活动分析:

很显然,这是主题探究活动中一次成功的、恰到好处的教育教学活动。它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教师却及时地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了恰当、巧妙的指导,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正确的教育决策和恰当及时的教育措施。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的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结合整个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应知应会的教师预设学科课程,巧妙地运用人力资源和活动室的环境资源,让

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主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 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主题探究活动中出现的这一教育现象,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以便及时地总结教育经验,更好地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一、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是主题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足以说明幼儿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应该说,这次主题探究活动的氛围是宽松、愉悦的。在区域自选活动中,空间是开放的,幼儿进行活动的区域是自选的;时间是充足的,幼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交流、讨论和分享; 在这种活动氛围中,孩子的探究活动是没有压力的,这为探究的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心中有目标使主题探究活动更具生命力。

确立了主题探究活动的主题目标后,教师就要把生活探究目标、环境探究目标和学科探究目标时时装在自己心中,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机会,及时地实施主题目标。在这次

活动中,正是因为教师心中装着有关十二生肖的教学目标,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在指导孩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能及时地捕捉到孩子进行探究活动的火花,抓住教育契机,生成了这方面的活动内容,所以才使主题探究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赋予了主题探究活动鲜活的生命力。

三、教育资源的巧妙运用使主题探究活动得到升华。

这次活动中的闪光之处还在于,发挥了个别幼儿的资源优势,让

幼儿之间互动起来,充分调动起幼儿这一重要人力资源。因为幼儿的互动,使学习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他们之间的互动的是那么自然、和-谐,没有任何的迁强,教给大家儿歌的孩子获得了成功感,学习儿歌的孩子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而教师恰当地把握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对十二生肖儿歌感兴趣之余,恰当地运用环境资源的优势,及时地把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张贴在孩子们经过次数最多的盥洗室门口,增加了孩子们对十二生肖的直观感知,加深了幼儿对十二生肖顺序的印象。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分析2016-07-16 14:21 | #4楼

(一)教学过程应尊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体现活动顺序的层次性

一次教学作为儿童学习、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梯,不管什么领域的活动都应该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性。过去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就反映了一般教学的流程。当然,在强调彰显个性的今天,如果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这样表述也显得太八股化了,但是那种一个教学活动中环节、层次太多的现象也是值得反思的。

例一:《盒、碗、碟、杯在歌唱》(音乐)的简要过程:

1、出示盆、碗、碟、杯,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

2、请幼儿自由敲打盆、碗、碟、杯,倾听其不同的音色。

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唱歌》

4、学习敲打节奏XX XX ︳XX X ︳。

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

6、引导每个幼儿在教室里除玩具乐器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

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创编进歌曲,同时为它创编新的节奏。

分析:这个活动过程-真是太丰富了。但我们必须反思: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幼儿到底发展了什么?是观察认识其名称、特征,还是辨别其不同的声音?是欣赏歌曲,还是创编歌曲?是学习巩固节奏型还是自己探索拍打、敲击、摇晃其他生活用品?那么多的环节到底让孩子学什么?一般来说一次教学活动是让孩子围绕一个话题经历一次探索、练习、思考、交流,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活动环节过多,想达成的目标过多,实际往往是欲速而不达,热热闹闹走过场的丰富环节,不能成为孩子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程。

例二:《自己画脸谱》(大班 综合)的简要过程:

1、分享关于京剧脸谱的经验。

(1)介绍自己制作的脸谱。

(2)概括京剧脸谱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脸谱是我国戏剧独有的艺术,用夸张的色彩、线条和对称的方法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特点。

2、戏剧老师示范画脸谱。(外请人员)

(1)戏剧老师介绍材料、工具。

(2)戏剧老师给自己化妆。边画边介绍化妆过程和注意事项,重点:小笔勾线、大笔涂色,从上往下画,每种颜色用固定的笔。

3、幼儿自己画戏妆。

(1)幼儿选择自己想化妆的角色。

(2)幼儿自己涂画脸谱(轻放背景戏曲)教师和戏曲老师共同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自己脸上画油彩,给予个别幼儿一些必要的帮助。

4、自由表演。幼儿边听戏曲边自主表演。

分析:本设计的教学过程简捷而清晰,围绕画脸谱展开,既从儿童已与经验出发,又在与专业人员直接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技巧,还让幼儿大胆自主地实践、练习,并在化妆后进入情景自由表现。这样一次含量较丰富的活动,教师设计的四个环节,步步深化、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保证了教师—幼儿—社会人员三方交流、幼儿自主练习的机会,遵循了幼儿学习规律,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保证了幼儿的参与性,这样简捷而清晰的教学活动过程可以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应该突显重点 提高主要目标达成度

幼儿园一个教学活动一般只有十多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即使大班后期也只有三十多分钟

[综合性教学也应控制在二、三十分钟(小、中班)到四、五十分钟(中、大班),极少数活动用半天的时间]。在这些短短的时间里,教学过程应该围绕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围绕重点线索展开,努力保证幼儿在主体活动中有显著的收益。但是有一些教学活动的过程往往不能保证主要目标的实现。

例三:数豌豆(中班、数学)简要过程:

1、感知豌豆夹中豌豆的数量。看看豌豆夹的外型特征,数数豌豆夹中豌豆粒。

2、剥剥、数数、记记。每人二个豌豆夹,剥后数一数并用自己的方法作记录。

3、分析记录单:重点:怎样记录看得清楚?豌豆夹里的豌豆粒一样多吗?

4、再次操作:用清楚的方法记录3—5个豌豆夹中的豌豆粒。

5、交流并小结。讨论:豌豆夹里的豆宝宝一样多吗?最多的几粒?最少的几粒?

分析:豌豆夹中豌豆粒的差异,可以引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积极性,过程紧紧围绕剥豌豆、数豌豆展开:一个豌豆夹里有几个豆宝宝?多的有几粒?少的有几粒?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为幼儿展现自己的数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又在同伴交流互动的学习情景中,感受记录的不同方法,同时又在分析过程中逐渐把握怎样才能把几次操作的结果表述清楚,.这是一种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比较最多的和最少的几粒,不仅

进行了数学能力培养,更埋下了到生活中继续探索研究的积极性:豌豆夹中比较多的是几粒?豌豆夹的多样性可以引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探索的丰富性。活动过程应该努力围绕主要目标、重点突出的进行。 例四:《阅读广告》(大班 综合 )简要过程:

1、谈话: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阅读。

师:你们知道广告吗?在那里看到过广告。

2、阅读电视广告。

(1) 播放关于牙膏的广告。

(2) 讨论:这是一个什么的广告?你看到了什么?

让幼儿说出大概印象:是牙膏广告,有好几个人。动作很滑稽,颜色很好看

(3)师:我们再来看一遍,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幼儿创编广告。

(1)为小朋友喜欢的产品做广告。

师:来看看这些是什么?你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吗?谁来试试。

(2)为产品编广告。

师:刚才小朋友做的都是和电视里一样的广告,现在我们自己来为这些产品编广告。

小朋友先选择一样产品,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幼儿自由结伴创编广告)。

分析:教学过程虽注意了从孩子已有经验入手,并在回忆、模仿后让孩子创编,但几个问题是明显的。

1、该活动提问内容和教师构想的第一环节不对应。生活中的阅读内涵丰富,而广告只是阅读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广告,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所以,要不修改标题:直接引导幼儿回忆关于广告的经验;要不修改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谈谈生活中阅读过什么。

2、没有能让儿童感知、提升广告的特点。广告语的确是幼儿喜欢感知、能够感知的语言形式,可以成为幼儿模仿、创编的一种形式。但广告语的特点是什么?从整个过程看出教师在以牙膏广告为范例时只是引导幼儿说出:有好几个人,动作滑稽,颜色好看甚至在安排再看一遍广告前也只是提醒幼儿注意: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对于广告语的特点,如:言简意赅,郎朗上口,生动幽默等却从来突出。

3、让孩子创编广告,教师只注意形式上的自主:可以自己编也可以自由结伴编,但是怎

样创编广告交待不清,在儿童没有明确广告的特点的情况下又如何创编呢?好的教学过程应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应突出重点,分析可能出现的难点,使目标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自然达成。

(三)选取合适的方法、途径,讲究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手段是连结教师和儿童以及教师、儿童和学习内容的媒介,在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时,幼儿教师们注意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活动性、但有时产生为生动而生动,为多样而多样的追求形式的问题。

例五:散文诗欣赏《白云》(中班语言)简要过程:

1、出示一朵白云(图片)谈谈白云的家住那?

2、欣赏散文诗白云(配乐)

3、大班幼儿表演(真实情景)

4、学习散文诗并理解词汇(幻灯)

5、幼儿练习朗诵(动画片)

6、自主选择头饰边念边表演(头饰)

分析:散文诗欣赏与学习是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感受、理解力。散文诗充满了想像和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图要多种手段让幼儿经历回忆经验—欣赏—学习—理解—表现的过程,但这几点应该反思:

1、整个过程进度过快。这是当前教学过程常犯的通病。不是引领幼儿一步一步地前进,而是快速走过从感知到表现表达(甚至创造)的全过程。

2、教学形式太多。如果每一次教学教师都要安排、制作四、五种教具,那教师要有多少精力投入到这种准备中?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一个活动花费那么多精力,必然影响其他活动精力的投入,受损失的是幼儿的正常的发展。

3、应充分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本活动有些方法的使用既费时又不利于渲染诗的意境,如:大班小朋友表演法,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去排练,而这种表演又会破坏太阳哥哥给我洗脸、披上金色的外衣风娃娃用柔软的手指帮我梳头、带者我飘来置去等比喻、夸张、想像所营造的幸福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防止追求形式变化而把简单的事变复杂了,我们尽量不要做高投入而低收获的事。应该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法、教具,防止为直观而直观,为生动(丰富)而生动(丰富)等现象,应该讲究教学的实效性。 例六:彩色的雨滴(小班美术)简要过程:

1、进入下雨情景玩音乐游戏:下雨了和大雨和小雨

2、教师示范点彩画

(1)欣赏画有天空、草地的大背景图(三张铅画纸拼成)

教师选不同颜色用手指点画雨滴

让幼儿感受雨滴是从上往下落下的;

强调:换颜色时要先把手指上的颜色擦干净。

(2)幼儿跟随老师用手指书空练习:一点、一点

3、幼儿作画(配下雨乐曲)

提醒幼儿自己选择颜料,找一处合适的位置操作。

观察幼儿如何点画雨滴,给予个别幼儿以必须的提示。

鼓励幼儿可以多画几种不同颜色的雨滴。

4、欣赏:感受自己和同伴共同彩色雨滴的美景

5、幼儿听着音乐的雨声、撑着小伞离开活动场地。

分析:这是一个以美术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观察范画到自己练习保证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开场选用音乐游戏,调动了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身临其境的情绪,在雨声音乐伴奏下作画,可以使幼儿在下雨氛围中尽情地表现对下雨的感受,幼儿作画时选用了大副背景图拓展了幼儿的想像空间,创造了既源于真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氛围,当孩子 撑者小伞(想像情境)在雨中漫步时该是何等的满足。这样的自然综合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可以使幼儿如身临其境,既得了点画雨滴的新经验,又同时巩固并丰富了科学、音乐,身体动作、自我保护等多方面的经验与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过程应努力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幼儿教师们已认识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现成知识的过程,更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信息时代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过程。因而应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儿童自主建构的过程。但如果教师没有真正实现从指挥型角色转化为指导型角色,在过程设计中必然会表现为形式上的创造性。

例七:小兔玩筐(中班体育) 简要过程:

1、筐散放为障碍。教师扮兔妈妈和小兔随音乐进入森林,模仿不同的小动物作、跑、跨、跳等。

2、以筐为石头铺路。

(1) 妈:不好走路,铺成石头路吧。

(2) 铺成不同颜色的石头路。妈:石头有不同颜色,我们来铺路吧。

(3) 铺成不一样的石头路。一条平平整整。一条高低不平。

(4) 数每条石头路的数量。

3、玩筐。妈:大筐象什么,玩一玩。(一物多玩)

4、用筐运货:帮河马经理运饼干给熊奶奶。(按数取物)

分析:这一活动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发挥一物多玩的作用,培养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塑料筐,这里的筐的确发挥了多种作用:障碍物、铺路材料、数数物件、运货载体等等。但是我们纵观过程可以看出这里教师主导了全过程,儿童只能在老师的刻意安排下走、跑、跳、跨,在老师的任务布置下铺不同颜色的路、铺平平整整或高低不同的路;在教师的指定情节中数筐、玩筐,帮河马经理运饼干给熊奶奶,等等。整个的过程中虽然孩子在动、虽然有多种活动情景和活动方式、虽然展示了多样性、变通性、情境性,但是儿童只是充当了提线木偶的角色,每一行动都由教师提线才作出反映,类似这样的教学过程还不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吗?

例八:体育活动:接拍球(大班)简要过程:

1、拍球进场,做球操。

2、探索双人拍一个球的方法:

俩人接拍球练习后交流:成功了吗?怎么接拍的?

小结接拍球的技巧:规定每人一次拍几下;要边拍边数;最后一下要稍稍用力一些,另一个小朋友要接下来拍

3、继续练习接拍球:俩人接拍;几个朋友接拍等。

4、游戏:躲皮球。

5、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分析:五个活动环节既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又展示了课程改革的风貌。首先由幼儿自主拍球进场、做操活动身体,然后重点练习接拍球,这里提供了让幼儿主动探索接拍球技能的时空,幼儿在多次练习的过程中,逐步通过自身练习、与同伴互学积累经验、习得技

巧;又在自主练习中巩固技能、在开放性的过程中保证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探索机会。幼儿和同伴共同经历的探索、练习过程要比教师只授予技能对他的成长更重要;在探索中思考,更能养成凡事动脑筋的积极学习的态度,这种习惯、态度、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是终身受益的。

【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相关文章:

应急培训效果分析评估03-19

关于提高企业人才招聘的效果策略分析03-19

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效果评估梅博03-19

幼儿园教案分析与反思05-07

如何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以提高自身竞价效果03-19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分析03-19

幼儿园留守儿童帮扶效果总结01-01

国学经典效果评估03-19

幼儿园留守儿童帮扶效果总结15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