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珍珠鸟教学实录

珍珠鸟教学实录

时间:2022-05-10 06:48:11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珍珠鸟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珍珠鸟》

珍珠鸟教学实录

导课:

师: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欣赏冯骥才笔下的——珍珠鸟(生)在读课题。引读(大屏幕):朋友送冯骥才一对珍珠鸟,他用竹条编成笼子,那就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生) 出示大屏幕:

这就是珍珠鸟,看了它你有什么感受?(美丽,娇小,可爱------)

师:结合你预习到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介绍珍珠鸟。(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师:应了那句成语“锦上添花”

师:对于珍珠鸟而言,那花的就是(对照板书——珍珠)。我愿意听同学们把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带入到课题的朗读中——珍珠鸟

授新课:

一、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34页,结合你的预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带到课文中有板有眼的读,凝神静气的读。争取不丢字,不读

错字。

①、 指导“蔓”的读音(wàn 花蔓)(màn 蔓延)

二、 读中感悟(2、3、4、5)自然段 感同身受小鸟“怕人、小”的特点

1、 自由读2-5自然段 “珍珠鸟”有什么样的特点?要求:请你用不同形式的线区分标画的

特点再结合你看到的、搜集到的内容批注。

特点:小 怕人

小:请你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结合你的批注说一说

①、听到的:从中传出笛子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了。

叫声又细又亮,声音好小,叫声中感受到珍珠鸟的“小”。(好细心的孩子,从珍珠鸟的叫声中听出了珍珠鸟的小。这小而亮的声音哦,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珍珠鸟外形的(小),从课文中的句子里找特点自己学习的好方法,你既然找到了,相信那清脆的好听的叫声已经开始在你心中,脑中回响,试着回文读一读)。

你还找到了“小”的句子了吗?

②、看到的: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他们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师:小鸟影子闪动,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伸出,小脑袋瞅瞅我,这可以让我们想到好多关于小的词语(小巧玲珑,娇小玲珑,玲珑娇小 ,小巧精致-----)追问看大屏幕,除了声音细小,身影娇小,嘴儿、脑袋小巧外,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请你用( )小巧玲珑,( )娇小玲珑,( )小巧可爱,( )小巧精致来说说。(眼睛、尾巴、爪子-----) 大屏幕:(师读灰色字,生读红色字) 小巧玲珑的珍珠鸟 小声细亮,小影闪动,小嘴儿鲜红,小脑袋伸出来。

娇小可人的珍珠鸟 小小的声音又细又亮 小小的身影隐约闪动,鲜红的小嘴伸出绿叶,

探出的小脑袋瞅瞅我。

精致小巧的珍珠鸟 尾巴小巧,眼睛精巧,爪子灵巧,小小的声音又细又亮,那小小的身

影隐约闪动,那鲜红的小嘴伸出绿叶,那探出的小脑袋渐渐的敢瞅瞅我。

过渡:这小巧,精巧,灵巧的小家伙,由于天性使然,它们可是怕人的。你找到它们怕人的特点了吗?

1、第三自然段。景物描写:精心打造,爱心营造自然空间使得鸟儿与我接近。

我把它挂在窗前。哪儿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曼蒙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的精心布置,让小珍珠鸟有了回到幽深丛林里的感觉。

师:我的用心良苦让这一片新绿,成了幽远而又茂密的丛林,成了自然而又清新的丛林,你就是那小家伙,在这样的丛里里生活、嬉戏什么感受(自由、安全、舒服----)把这种感受带回到文中读。冯骥才这个爱鸟人说话了,它们胆子可小啊,不要惊动了她们,不要吓坏了她们,于是——再读这句话。

2、第四自然段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生:这样的景色就像大自然力一样,像碧玉一样的叶子的影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茂盛的样子)。这是因为我的精心打造,因为我喜欢小鸟怕它们害怕才这样做的。 师:那已变成了黑影,一半如同碧玉的斑驳样子,不由得让人想起暮江吟中夕阳西下时江面半绿半红的自然美好的景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是大自然的瑰丽这里也有,这分明是冯骥才用“心”用“情”的结果。你什么感受?生:安全、美丽、自然、快乐-----这感受分明是在我的精心布置下才有的,带着这感受读者句话。

过渡:就这样在我的小心呵护中,精心布置中,爱心营造中,我们一点点熟悉了。三个月后,我奇迹出现了,我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它不同于又细又亮,这种鸣叫是——尖细又娇嫩(生),这种鸣叫是——尖细又娇嫩(生)。冯骥才猜到了,我猜到了,聪明的你们也一定猜到了,——它们有雏儿了。

3、第六自然段

①、练笔: 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掀开叶片往里看,一家三口就会( ) 所以我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如果我在这个时候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一家三口就会( )所以我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小结:这就是叫做“不动声色”我不动声色的爱,不动声色的关心,不动神色的期待------再读后面部分:所以我绝不-----所以我连添食加水也不-----

②比较句子:

就在我的不动声色中!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了——(生)哟,雏儿!正这是这小家伙!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比较句子:正是这小家伙!正是这珍珠鸟!(前一句可爱,亲切,喜欢----)带到文中读

三、 悟中读,读中悟,在作者的呵护和关爱中,小家伙与我接近的过程。

1、读悟第七自然段

师:正是这小家伙,瞧,它多么像它的的父母啊:生读:第7自然段(好可人的小家伙,好惹人喜爱的小家伙,不像小家伙,小大老鹰了) 2、 读悟第八自然段

师:在我的不动声色中这个小家伙开始和我接近了,请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大屏幕出示,教师读)

落在柜顶上.

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

把灯绳撞的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缺少三个一会儿和神气十足这个词。师追问有什么不同吗?一个意思吗?

生:一会儿(三个)调皮、可爱、惹人喜爱,和我亲近的程度渐深。神气十足:有精神,有底气,可爱让人从心里喜欢。

师:三个一会儿作用可真大,那我就把它们放回去,带着你们刚才争论的状态和感受我们共同来读这三句话。

学生读:三个一会儿 教师读:珍珠鸟动作

教师读:三个一会儿 学生读:珍珠鸟的动作

教师:就这样你们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动声色中变得——生气十足了。

窦桂梅教学实录珍珠鸟2016-09-06 19:12 | #2楼

窦桂梅教学实录——《珍珠鸟》一

作者:窦桂梅

第一课时 品味人与小鸟的“信赖”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忆江南》,李白《赠汪伦》……)

师:听到刚才白居易的《忆江南》,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 生:“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师: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好在我们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板书)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生:“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教师同时板书“珍珠鸟”)

师:(解题)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

生:珍珠。我想珍珠鸟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

师;想看看吗?(出示图画,学生情不自禁说:“好小啊!”)我愿意听到同学们看到之后再读题目的感觉。 (学生读题目《珍珠鸟》,读得很美、很轻)

师: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珍珠鸟的。

(生开始默读,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举手发言)

生:我发现了,珍珠鸟胆子小!课文说“它是一种怕人的鸟。”

师:你读书真细心。好,你领着我们再读这句。

生:珍珠鸟啼叫的声音也很小,又细又亮,一定很清脆——“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声音显得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谢谢你给同学们借鉴。我们提示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相关句子读读,你呢,不用提示,就这么做了,真好。介绍珍珠鸟的特点,能直接用课文的句子读给大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你读的声音也像笛儿一样好听呢。

生:珍珠鸟长得的确很小。我发现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

师:你真会体会这儿化音。听起来很舒服,感觉它小得好可爱。

(学生陆续找出“小脑袋”、“小红爪子”等词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句子,读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

二、人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师: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的珍珠鸟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生:就是“小”)瞧这一个个“小”,我们会想到好多形容小的成语——(生:小巧玲珑)

生:还可以换一个成语叫娇小玲珑。而且胆子还小,那就可以说“胆小如鼠”。

师:意思一样,但就是不美了。(学生领悟,换成“谨小慎微”)

师: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

(几位学生发言,一学生说这里关键是文中的“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即兴精彩短评)

师:感谢你们的发现,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体会语言里的滋味。那我们就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比如同学们谈到的这句——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巢差不了多少。

师;“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

生: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所以作者要想办法用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范读,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师:三个月后,听!(播放珍珠鸟的叫声)

生:这声音,和它的爸爸妈妈叫得一样,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还更娇嫩,真好听。

师:(出示画面)快看,它钻出了笼子。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

(学生找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我不动声色的写……”、“……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等句子,读得很小心)

师: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读了一句)用“珍珠鸟”可没有用“小家伙”这样生动,没味道。

师: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为小家伙?

生:一定是特喜欢的,比自己小的人,一般称“小家伙”,表示心里特别喜爱。

(连续有三五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不仅给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真好。

师:刚才你们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那就是“不动声色”。

师: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_____。”

(学生补充“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师: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师生一起说出)用心良苦。

三、小鸟是如何理解信赖的

师: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结合具体文字谈谈。

生:(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老师出示刚才学生说出的这段话,但把三个“一会儿”去掉了)

生:老师,这句话不完整了,你把“一会儿”丢了。

师:意思没有改变啊,用与不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说,这个词重复用了三次,表现了小家伙的调皮,让人好喜欢;也有的说,这三个“一会儿”,一个比一个程度深,把小家伙的调皮写得活灵活现了)

生:注意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神气十足”。去掉这三个“一会儿”,小家伙顶多也就“神气”,谈不上“十足”,可用上这三个“一会儿”,那可真叫“神气十足”!(该生朗读这段,表现了小鸟的“神气十足”)

师: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读,女同学读第一个“一会儿”,男同学读第二个“一会儿”,我读第三个“一会儿”,大家读了以后一定要像小家伙一样神气十足哦!

(师生合作读,读得很精彩。然后师生结合文本继续品味小珍珠鸟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教师不时肯定学生的精彩表现)

师:作者把珍珠鸟的调皮和淘气写得的的确确——(生:神气十足),(引读)因此,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夜晚——

生:(读)“天色入暮,小家伙才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引读)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生:(读)“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课件打出这段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一人鸟和-谐相处的状态,然后配乐朗读) 师:看,这就是小鸟趴在“我”肩头做梦的情景,请给画面题词。

生:和-谐。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呵呵,你用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把这句话划下来,读读。(教师板书这句话)

生:我想用一个成语概括——小鸟依人。

师:你和我的题词一样啊。那这“依”就是——(生答:依靠,依赖)

师:从刚才细致的品味中,感觉到: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生:信赖)如果说小家伙一点一点的和人亲近,正像同学们说的心里放松了,行为上就——(生:就变得有些放肆了)

师:嗯?再想想,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形容此时的小珍珠鸟,别忘了它是那么可爱?

生:这个词用得过了,应该是“放纵”比较合适。(掌声)

师:真正的放松,还有点儿放纵,这是撒娇的表现,呵呵。至此,才可以说是完全的——

生:放心。把那颗“怕”着的,竖着的心彻底平放在心里了,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掌声)

师: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生: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

生: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朗诵中已经明显带着阅读后的体验了)

师:把黑板上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第二课时 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

师:题目是珍珠鸟,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朋友送“我”这对关在笼中的大鸟,“我”觉得真好,大鸟也这样觉得吗?……找出描写大珍珠鸟心情变化的句子读读。

生:小家伙在屋子四周活动,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大鸟生气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人的可怕。

生: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出示图片)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母在生气地叫呢。(放鸟叫声) 师:听到笼中的父母会对小鸟的“再三呼唤”,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纷纷发言,大意是大珍珠鸟的眼里和小珍珠鸟眼里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珍珠鸟太天真了,大鸟们对作者是不信赖的)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当它身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声)

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大鸟发自心灵的呼唤吗?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

(提供关在笼中鸟的话外音,出示白居易的《看嵩洛有感》、司马光的《放鹦鹉》、欧阳修的《画眉鸟》),学生朗读)

师:这诗中的“笼中”,“笼樊”,“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语文课堂网 http://www.ahsrst.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珍珠鸟)

此文转载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的,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树上的巢。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给“笼”字加上方框)

(师生探讨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的不同,认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作者笔尖端流泻下“一时”而不是“一生”的感受,如果作者真正喜欢珍珠鸟就应该放飞它们,让它们自由飞翔)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小鸟的“信赖,就给它……”那么,此时这个“给”应该换成什么?

生:还!(改课件:“信赖,就还它……”)

师: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请用这样的句式再次呼唤出大鸟们心中的信赖。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有的尊重。

生:人和鸟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要建立信赖的关系,那么信赖,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生:……

师:谢谢你们发出的这样多的感慨。一个“还”字的不同,意义就不同。也许,你们理解和感受这么多信赖的内涵,才是大鸟眼里的信赖。

思考人与鸟类的信赖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的启发。原来,信赖的美好境界应该是相互的,平等的。这样才能得到两者的真正平衡。精神心灵才会相通,相属。彼此有一份强烈的安全感。就好比我们信赖一个朋友时,因为我们知道它是可靠的,真实的,不需要作出什么来的一样。

生:所以我要说,人,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不能以人的幸福为标准判断一切。这样的信赖不是真正的信赖。

师:那,我们就按照我们理解的信赖,改编改编教材。如你们所说,放飞它们,还有必要用心装扮笼子吗? 生:我们就把课文可以改写成——“我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鸟儿们依然会把笼子当作第二个家,从中传出的笛儿般的声音依然轻松自在。”

师:更重要的是,笼子的门是开着的,想飞出笼子就飞出,想飞回笼子就飞回笼子。甚至连笼子都不用设置,整个屋子就是小鸟的家。(擦掉“笼”字)

师:真正的信赖,我”还有必要“决不……、不管……、不动声色”吗?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也不会。”学生答出“大惊小怪”、“难过”“害怕”……)

师:真正的信赖——小家伙白天,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大鸟还会生气地叫吗?夜色入暮小家伙还在和我玩耍,大鸟还会再三呼唤吗?(改课件)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白天,小家伙不仅在我的肩头睡觉,哪怕在我的手掌上翻跟头,大鸟

也不会生气的叫了,夜晚,假使小家伙贪玩一些,大珍珠鸟也不会再三呼唤小家伙赶紧回去了。” 师:是啊,真正的信赖非得等把窗户关久了,才打开吗?

生:不用。可以改写成——“不用多久,它最多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就飞出去了……”

师:“小家伙”想飞出窗外就飞出窗外,还可以再回来,依然趴在我的肩头做梦,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窗户,而是心灵的窗户。下面,就请大胆想象,因信赖创造的这种美好的境界。(学生听音乐,创作。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

生:我打开鸟笼,让它们出去透透气,可是它们一去不复返,就连小家伙也一去不复返了。鸟儿们感受大自然的呼唤,蓝天是鸟儿飞翔的家,草原是鸟儿生活的家,那树上的巢啊,是鸟儿休息的家。自由就是它们的家。

师:是啊,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在鸟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还说“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信赖最基本的平等与平衡。如果你是作者你放不放?如果你是珍珠鸟,你飞不飞?

生: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放了他,因为我想给他自由。

生:我也会放。

师:老师想问你若是鸟,你飞不飞?

师:那你宁肯失去蓝天,丢掉你翅膀的飞翔?

生:我不会飞,因为这里很好,作者对我很照顾。

生:我也不飞,因为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果我们飞走了,是自由了,可是面临的危险太多,不是又要它承受不自由吗?要自由,代价也是无价的。晚了,一切都晚了,要是回到从前,人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坏,也许就好了。

后面的学生都在说不会飞……

师:看来大家都习惯了这舒适的生活,忘记了自己曾经飞翔的天空!作者放还是不放?鸟走还是不走?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这也不是放与不放,走与不走这么轻松和简单。一句话,我们人类不只是地球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和经营这个世界?明白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也许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下课)

板书:

珍珠鸟

真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中“笼”有几个变化:先写出,再加框笼,然后擦掉。)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开拓者。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而一堂理想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窦老师的课堂,激-情洋溢,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在这种激-情的背后,还蕴涵着巨大的理性力量,她引发了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以及对”信赖”主题的思考。《珍珠鸟》这一课教学充分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语文教师的形象:深厚的语言功夫、精湛的挖掘教材、扩展教材的能力。教学伊始,窦老师以“珍珠鸟是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寻找文中人鸟关系的变化及原因,由此自然而然地领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文章主旨。随后,窦老师跳出文本,引用了“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谁闻笼中鸟,飞去肯飞还。”等古诗名句,通过点拨、引导,将学生建构的关于信赖的话题进行了解构,由此挖掘出文中所谓的信赖其实是狭隘的,真正的信赖是还给鸟儿自由。紧接着,窦老师又启发学生想象:假如“我”给了珍珠鸟真正的信赖,珍珠鸟就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吗?由此,引发了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以及对”信赖”大境界的思考。 实现了对文本的“突破,突破,再突破。”

……

此次她还带来了自己对“主题教学”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最新的思考与感悟。她指出,“主题教学”是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以一个个母题为线索,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的一种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课程方式。她还指出,作为教师,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文化积淀为人格,敢于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具有问题探究意识和审视眼光,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体表现为:

真正的“思”还源于教师在哲学层次上对课文的理解。从文本理解目的的角度分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探索角度。一是站在作者立场,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尽管绝对的复原不可能,但如能够根据文本背景及内容,追求尽量复原或辨证复原作者的意思,则能够剥茧抽丝、取其精华。二是站在读者立场,这里理解的关键是读者能读出什么,而不是回到作者最初的意思里,此时你就会发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三是站在教学目的立场,从目的出发,读此文为何,作为语文课教学,关键就是学习诗意的表达,至于意义,则为目的服务。

《珍珠鸟》名师王君教学实录2016-09-06 9:10 | #3楼

距离产生的美和惑王君执教《珍珠鸟》

冯骥才的《珍珠鸟》魅力到底在哪里? 教参上有“和-谐说”,网上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的有郭初阳老师的“欣赏囚禁说”(从鸟笼切入)、窦桂梅老师的“信赖说”(从信赖开掘)。经典的文本足以承载反复的推敲,我认为,对于《珍珠鸟》,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于是我以“距离”为话题,从文本中不引人注意的“不”字入手,激发学生更加冷静客观地去感受和审视冯骥才的爱,透视作者对珍珠鸟的行为,引导学生从观察爱的表象走向体悟爱的内涵,深刻挖掘“爱”的真谛,力求对文本进行更有深度更贴切的解读。爱是信赖,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自由,爱是距离的保持,这样步步挺进,让孩子们感悟爱的艺术和思考爱的困惑。

这是难忘的一课,孩子们在思维碰撞中的经典言论至今让我回味不已。距离的话题、征服的话题、无形的笼子的话题、人对自然的自我想象的话题、精神沦丧的话题这些发言无不闪烁着哲理思辨的光芒,让我又一次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深度之美。

三年前第一次教《珍珠鸟》,有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拒绝做我的续写训练,她告诉我:“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只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也不是件难事,而老冯说:这叫信赖。”这一次教《珍珠鸟》,不仅课堂上群情激奋,下课后孩子们还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我,提出了“如何看待动物园”等绝不浅薄的问题。很欣慰,这一堂课,我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深度思考人和动物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成为孩子们在未来学习中自觉的探索吧。

语文课,以文本作桥,扎根在关键词句上,向思想更深处漫溯。语文、语文教师、学生都会在这漫溯中获得尊严吧!

下面展示的是第二课时的讨论片断。

一、距离产生的美——研读“我对珍珠鸟”

师:昨天听了同学们的初读交流,很受启发。今天我们从“不”字入手来解读文本,请大家浏览课文。“我”对珍珠鸟有哪些“不”呢?请找出一些句子,可以直接含有“不”,也可以暗含“不”。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生:“我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生:“我不管它。”

生:“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生:“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生:“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师:看来,作者对珍珠鸟的原则是“不看、不管、不扰”。作者说是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真是只有信赖吗?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些“不”去深入思考作者创造美好境界的奥妙到底在哪里。

生:从这些句子我感受到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关爱鸟儿。

师:“刻意”一词有意思!请继续说。

生:我觉得作者走的是自然路线,让鸟儿自然发展,自由生活。

生:从这三个“不”我看出来作者对鸟儿首先是尊重,大家都是自然界的一员,鸟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不去刻意照管它就是一种真正的尊重。

生:我认为这些“不”是作者给予珍珠鸟自由,他爱护鸟儿,更尊重鸟儿,所以就让鸟儿自由自在地生长和玩耍。

生:动物和人的关系往往有两种——畏惧人和与人友好相处。这三个“不”消除了鸟儿的畏惧感,让小鸟感受到了人的友好。我们都说小鸟依人,就是文中的这种境界吧。

师:人爱鸟有多种表现啊,可以抚摸它的毛,殷勤地喂它食物,和它一起玩,为它放音乐等。作者是这样爱珍珠鸟的吗?

生:我觉得作者很高明,他的情绪不外露,一直很安静,这就可以激发小鸟的好奇心,让它自然而然地接近人,最后让它发现人这个庞然大物原来这么温柔可亲。

师:原来这是人的一种策略啊!(众笑)这个策略好不好呢?

生:这个策略很好。因为这表明了作者对鸟儿既是刻意的,又是不刻意的。他不刻意去关注它,看它,照管它,其实作者是刻意这样做的。

师:哦,大家听懂了吗?作者的不刻意恰好是因为他的刻意。深刻!

生:我认为这三个“不”表明作者是了解鸟的,因为鸟和猫、狗不一样,猫、狗是渴望亲近人的,但鸟怕人几乎是天性。因为了解,所以作者才会有三个“不”的表现。

师:哦,这样做是对鸟性的一种了解和尊重,说得真好!

生:对,鸟其实是不需要人类的爱慕和欣赏的,它更需要自由。作者就是让鸟快快乐乐地生活,他尊重了它怕人的本性。

生:这是把鸟放在和人平等的地位,不把鸟当玩具宠物,不刻意干扰鸟的生活。

生:从这三个“不”中,我看出作者很善于和动物交流。作者追求的最好的境界不是人鸟合一,不是和鸟儿融为一体,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掌声)

师:说得太好了!人鸟合一并不是最好的状态,

那么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生:保持一定距离,给它自由空间,让它自己去发展,它需要什么就给它什么,而不是人需要什么就要求它做什么。作者和小鸟之间因为保持了距离,所以也就有了和-谐美好的境界。

师:同学们,作者行为中的这些“不”

敦促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深刻的爱。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就像你们的成长,小时候你们需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需要亲密的爱抚呵护。但是现在呢,你们长成小大人了,你们渴望和大人拉开距离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了。爸爸妈妈如果过多干涉你们的生活那在你们的眼里就不是爱了。所以,了解这一点的爸爸妈妈就会适度地保持和你们的距离,让你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种更深刻更理性更高境界的爱!爱它,就尊重它!爱它,就信任它!爱它,就给它自由!爱它,就远远地欣赏它而不干扰它。距离能够产生美,距离也能够升华爱,人和人之间是如此,人和鸟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也是如此。所以,《珍珠鸟》中的美好境界,更来自于作者对人鸟之间距离的艺术性的不露痕迹的保持。距离的保持,反而消除了人鸟之间的距离。这其中关于爱的奥秘真是意味深长。

二、距离产生的惑——研读“珍珠鸟对我”

师:刻意的不刻意、零距离的远距离使冯骥才找到了对待珍珠鸟的最好方式。那么珍珠鸟对冯骥才呢?在听同学们阅读汇报时,有两个同学的发言让我觉得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是贾秋阳同学说珍珠鸟把“我”当成一棵大树了,二是刘佩灵同学说珍珠鸟和“我”亲密并不仅仅是因为信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只小鸟涉世不深,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议一议。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根本就是人对鸟的一种想象,或者说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想象。这就好比一只蚂蚁在桌腿上爬,人自作多情地把它捉起来放到桌面上,可是人家蚂蚁其实是想往地上爬的。人和动物本质上是不能相通的,小鸟也不懂信赖不信赖的道理,也许在它的眼里,冯骥才就是一棵安全的树罢了。(众大笑) 师:文学作品中当然充满了人的想象,表达了人的希望,你这样说不是彻底否定了人和动物之间可以有感情交流,这合理吗?你的思路挺好,但还需要文字佐证。

生:我也觉得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想象。比如开头第一段的描写,一个简易的笼子,一卷干草,就是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吗?我看未必,大鸟后来生气地呼唤小鸟不就说明大鸟对自己生活的大环境并不是完全放心的。还有第三自然段“从中传出来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中的“也就”两个字让我感觉到了勉强,我也读出了作者一厢情愿的猜测。鸟儿们到底幸福不幸福,其实冯骥才并不知道。

生:我认为表面上看人鸟相处得非常和-谐,其实深入去看,珍珠鸟和人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师: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请谈仔细一点儿,扣紧文本。

生:这个故事我觉得老掉牙了,不外乎就是一个征服的故事——人征服动物。和一般的征服不一样的是把动物捕杀了还不算,还要征服动物的心。但是冯骥才真的征服了珍珠鸟的心吗?显然没有。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了鸟爸爸鸟妈妈对人的态度几乎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作者越来越友好,但它们戒备的态度一点儿都没有变。这是为什么?恐怕大鸟对人性看得太深刻了吧,它们不相信把它们关在鸟笼子里的喂鸟人能够真正爱鸟。

生:我同意。作者好像已经征服了小鸟,但是,这种征服还有意义吗?请大家看看第九自然段,“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能在窗框上站一会儿,绝

不飞出去”。飞翔是鸟的天性,一步之外就是自由的天空,但它居然不飞,这还叫鸟吗?

生: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在这里,它的家在这里啊。

师:它可以飞出去后再飞回来呀!

生:小鸟不再飞出去,我想一来是因为它还小,缺乏飞翔的能力和勇气;二来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飞翔的意识了,它认为这里就是它的生活环境,它根本就没有天空和森林的意识了。

师:它为什么缺乏飞翔的能力和勇气呢?

生:那个笼子啊!它的爸爸妈妈根本不可能从那个笼子里钻出来,没有人教它飞翔,没有人带领它去练习飞翔啊。

生:从这个细节来看,小鸟虽然可以“挤”出那个笼子,但是它的心里已经有了无形的笼子了,这个无形的笼子让它失掉了飞翔的欲望。

生:对,这个笼子永远不会被人打开。我们可以想象,现在小珍珠鸟还可以“挤”进“挤”出笼子,有一天,当它的身体长得和大鸟一样大时,它的命运也就只能和它的爸爸妈妈一样——永远被囚禁了。它的命运其实比它的父母还可悲,因为一旦笼子打开,它的父母也许还有可能飞回蓝天,而小珍珠鸟呢,它可能根本就飞不起来了。

生:从小鸟儿站在窗框上都不飞出去这一个细节,我看出小鸟儿根本就没有鸟性了,它已经不是一只真正的鸟了,它只有鸟的躯壳,但是没有鸟的心灵了。 生:小珍珠鸟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人的宠物,只是人没有意识到,小鸟自己更不可能意识到罢了。

师:对鸟儿飞不飞走

这个问题,大家从冯骥才

这个角度来看看。

生:作者既不关窗子,也不

阻拦鸟儿到处飞,看来他心里头

有底儿:鸟儿根本就飞不走。

师:大家的讨论让老师重新思考了“距离”的问题。从你们的这个思考角度来说,人和鸟的距离是远了还是近了呢?

生:当然是远了。大珍珠鸟并没有因此而信赖作者,这个距离本来就远,小珍珠鸟失掉了鸟性,沦为人的宠物,它连鸟都不是了,我们还能讨论鸟和人的关系吗?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人和宠物的关系。

师:可怕的笼子,虚伪的自由,虚伪的爱!

生:人表面上征服了鸟,但真正的鸟却离人越来越远了!

师:我想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

生: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生:作者其实依旧是失败的,他征服了鸟,也改变了鸟。这就像如今的社会,人不是已经是自然的主宰了吗?但人不也是越来越孤独了吗?

师:是的,征服鸟不一定换来人和鸟真正的和-谐相处,征服自然最后人类换来的可能是自然的报复。刚才冉雪立同学说人和鸟的最好关系并不是人鸟合一,这话深刻!我想,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敬畏自然,探索自然,但不以征服自然为目的,这才是人和动物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我又想起了徐来同学刚才的精彩发言,她说,“人往往会对人和动物的关系作自我陶醉般的想象”,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第一堂课,同学们交流初读感受时,大部分同学站在作者的角度细细揣摩文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这篇文章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和-谐之美,那么为什么第二堂课大家同样是紧扣文本,但却提出了这么多反对意见呢?我想,这是因为我们抛弃了人的本位,而自觉地站在了鸟的本位上来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发现了平等背后的不平等,和-谐之外的不和-谐,发现了信赖背后的残酷的征服,征服之中的人鸟的对峙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同学们,我相信,如果冯骥才参加了大家的讨论,他也一定会深受启发的,他的爱的艺术也一定会因此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有形和无形的鸟笼桎梏了小小的珍珠鸟的飞翔之梦,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的心灵是不是也被某一种笼子笼上了而不自知呢?学习《珍珠鸟》,对于同学们反省自我也应该有一定的帮助吧。

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2016-09-06 22:12 | #4楼

《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根据你搜集的材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你印象中的珍珠鸟。 生1:珍珠鸟羽色艳丽

生2:珍珠鸟体形娇小玲珑

生3:珍珠鸟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性情胆小怕人。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你能读准这些词吗?

蜡 烛 眸 子 眼 睑 雏 鸟 细 腻 垂 蔓 画 框 瞅 见 流 泻 葱 茏

(抽几生读)

师:我们再来看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斑斑驳驳:在阳光的照耀下,颜色明明暗暗,深浅不一。 生意葱茏:草木生长旺盛,有生命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流泻:迅速流出。

不动声色:说话、神态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生:大声朗读

师:我们再来写写这几个词的同义词。

信赖 索性 流泻 隐约

生1:信赖 (信服) 索性 (干脆)流泻 (流出)隐约(隐蔽) 生2:信赖 (信任) 索性 (干脆)流泻 (流出)隐约(模糊) 生3:信赖 (信任) 索性 (干脆)流泻 (流淌)隐约(模糊)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思考: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珍珠鸟开始怕人。

生2: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对我产生了信赖。

生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做下面的题,把答案写在纸上:

珍珠鸟本来是一种( )。刚到我家时,开始只能听到( ),后来能看见( ),渐渐它们敢( )。

小鸟出世了,起先这个小家伙只在( );随后在(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在( );有一天,它居然在( )。

生同桌交流答案,师明确答案:

珍珠鸟本来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刚到我家时,开始只能听到( 它的叫声),后来能看见(鲜红的小嘴),渐渐它们敢( 伸出小脑袋看我)。

小鸟出世了,起先这个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 屋里飞来飞去);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在(我的书桌上玩);有一天,它居然在( 我的肩膀上睡着了)。

师: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用红笔画出珍珠鸟怕人的句子,用蓝笔画出珍珠鸟不怕人的句子。

生四人一组讨论:哪句话、哪个词最能突出珍珠鸟的“怕人”。 生交流珍珠鸟怕人的句子:

生1: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生2:小嘴伸出来了,身子却不敢出来,表现珍珠鸟是怕人的。

师:如果是你在喂养珍珠鸟,当你知道鸟妈妈有了雏儿,当你听到叶蔓里边尖细娇嫩的鸣叫,你会怎么做?

生:我很好奇,我得好生看个究竟。

师:是呀,作者同样有双好奇的眼睛,可是他知道珍珠鸟怕人,就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和猜想,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这多不容易呀! 师小结:作者巧用“渐渐”“瞅瞅”这两个叠词,准确凸现了珍珠鸟怕人的特点。再读第一句,边读边想象珍珠鸟怕人的样子。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多处表现珍珠鸟怕人的语句来体会,体会得不错。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珍珠鸟是怎样不怕人的?

生四人一组讨论:哪句话、哪个词最能突出珍珠鸟的“不怕人”。 生交流珍珠鸟不怕人的句子:

生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生2: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师:多么顽皮可爱的小家伙,再次练读,读出珍珠鸟的淘气、不怕人。 师: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生1: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伸出小脑袋瞅我。

生2: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师小结:我对珍珠鸟关心爱护,珍珠鸟跟我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什么起了巨大作用?在文中找出答案。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美好的境界呢?联系生活实际回忆一下,和同学们分享。

生1:我有一次看到一只流浪狗,把它抱回了家。

生2:爸爸打鸟,我劝说他了。

师:这样美好的境界温馨动人,这样美好的境界无处不在。

(课件出示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的相关画面。)只要捧出一颗爱心,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动物我们不能妥协退让。

生:老鼠对人们有危害,我们要消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师:你能写出有关鸟的成语吗?

生1:鸟语花香

生2:惊弓之鸟

师:我们和动物共有一个家园,我们要保护动物,和-谐相处,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对人们有危害的动物我们坚决斗争到底。 师:以下作业任选一题

1、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出很多美好的画面,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任选一个画下来。

2、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吗?喜欢写作的同学可以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3、出一份“人与动物”为主题的手抄报。

【珍珠鸟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翠鸟教学实录05-10

白鹅教学实录05-10

尊严教学实录05-10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05-10

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05-10

索溪峪的野教学实录05-10

灰雀教学实录05-10

詹天佑教学实录05-10

珍珠鸟教学反思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