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时间:2022-05-18 18:00:34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一、总则

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是我院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融入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现提出《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本原则适用于高职各专业。

二、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职教育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要把对学生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既获得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获得系统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职业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四、基本原则

1.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关系,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2.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进行全面设计

围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学生健康的身心的形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进行全方位设计,整体规划。

3.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认真组织社会调查,注重研究、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的职业要求,特别要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态势,具有鲜明的地方、行业特色和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4.突出应用性、针对性

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素质领域课程要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的形成;基础领域课程既要突出知识系统性、又要强化知识的应用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通用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专业领域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拓展领域课程主要拓宽专业边缘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安排实训与生产实践,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职业能力训练。各专业负责人要对本专业实施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提练,要将人才培养模式写进人才培养方案,要在教学周历中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全过程。

6.实施“双证书”制度。根据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专业领域课程的开设应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教育有机融合。明确每个专业应获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学生只有获得毕业证书和至少

1种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

7.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

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要主动争取行业、企业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内容,要结合第一线工作实际,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活动。

8.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在学院制定的《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的基础上,各系(部)结合本系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学时安排等方面给以一定的灵活性。

9.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要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立足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注意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搞好课程之间的衔接,明确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途径,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各项教育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与时间安排

(一)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安排、任选课安排、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分配总表、教学周历、教学学时比例表、技能训练体系、工学结合实习基地、专业委员会组成、培养方案论证意见。

(二)课时安排及学分计算

教学分为单元教学、实践教学和军训。单元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专题、辅导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训、教学做一体化、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

1.单元教学:必修课每周22~24学时,加任选课每周不超过26学时,三年制专业课内教学总学时控制在2544~2756学时。

2.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训总学时不低于教学活动总时数的50%。

3.军训(含入学教育):2周时间,计48学时,计2学分。

4.学分(136-146分):必修课(120-126分),其中人文素质领域(16-18分),基础领域(22-24分),专业领域(82-84分);选修课(16-20分),其中专业拓展领域(5-6分),素质教育活动(5-6分),任选课占总学分的(6-8分)。学生三年修满136学分后,才能毕业。

以单元教学为主的课程16-18学时折合1学分;不足16学时但达到9学时以上计0.5学分,不足9学时的不计学分;一体化教学学分按单元教学计学分,集中实践环节每周计1分。

(三)学习领域课程的说明

1.素质领域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国防意识。包括素质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活动,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等,在全院各个专业开设,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与健康外,其它均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开设;

2.基础领域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能力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操作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等,各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

3.专业领域课程:培养学生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包括单项的和综合的技能知识。各个专业要在进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出专业领域课程。

4.拓展领域课程: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

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程序

各系部、教研室应组织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等具体问题。

由系部组织教研室或专业带头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组织学院教学专家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提交分管教学副院长审核批准,再下发执行。

七、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经学院批准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由系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执行,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教学活动安排组织教学。

2.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应按照审批程序办理。由教研室提出调整申请,经系部讨论,分管系主任签署意见,教务处处长签字,主管副院长批准后,教研室负责调整执行。调整申请应交教务处备案。

3.未按审批程序执行,或随意修改,造成严重错误及混乱的,对相关责任人以教学事故论处。

4.教务处应对各系(部)人才培养方案及调整意见进行整理、汇编归档,检查、指导各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各系(部)、教研室应收集、汇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的修订工作提供依据。

八、其他相关规定

1.教材选用上尽量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及自编特色教材。

2.加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力度。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考虑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内容。

3.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学生成绩评定尽量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内教师考核与校外兼职教师考核相结合,终结性考核应灵活多样。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二OO九年六月三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2017-01-03 19:59 | #2楼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16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15]1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使我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

2、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该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每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应按此精神,将本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表述清楚、准确。

3、人才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法制观念、法律常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与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各专业还应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及基本技能进一步具体化。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适应地方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要针对我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要求设置课程及安排教育教学环节,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地方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三者关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要以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

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设计综合性项目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时间。

5、贯彻产学结合的原则。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用人部门、相关行业第一线人士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之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还要不断跟踪技术进步,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与时间安排

1、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

(1)招生对象、学制

(2)培养目标

(3)职业岗位(群)

(4)知识、能力分解结构图

(5)素质结构要求

1)具有为爱国主义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3)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

4)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敬业乐群的精神。

(6)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1)能力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

(7)人才培养方案表

1)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2)理论课程教学安排表

3)实践课程教学安排表

4)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如课程体系有改革创新,此部分表可另行设计,但需经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

(8)主要专业课程简介

(9)说明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具体意见

1、三年制理论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800学时左右(含随课实验、实训),总学分原则上不超过170学分。

2、学期教学总周数为20周(含有关法定假日),法定假日、运动会等在校历上反映,但不列入进程表。课程教学周数建议为每学期15周左右(不含期末考试1周),劳动在前两年内安排1周。

3、公共基础模块(含信息技术基础和文化素质类任选课)与专门课(含专业技术类任选课)时数比例约为4:6.

4、几门公共课程的安排:

1)政治

2)大学体育

(1)基础教学模块:第一、二学期:各30学时(2个学分)。

(2)特长培养模块(实行俱乐部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参加体育锻炼,安排在课外活动上课):第三、四学期:(限选课)共4个学分

3)数学

(1)高等数学

基础模块(第一学期):机电系、计算机系60课时(4学

分),电子系、电气系、通信系90课时(6学分)。

专业模块(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行列式、矩阵(20课时),概率、统计(20课时),拉氏变换(10课时)。以上内容由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搭配。

(2)经济数学 (信管系)

基础模块(第一学期):60课时(4学分)。

专业模块(第二学期):60课时(4学分)

4)大学物理

高考未选物理的工科专业学生:4课时/周,共60课时(4学分)。其中:理论课,40课时;实验,20课时。

高考选物理的学生:2课时,共30课时(2学分)。其中:实验,10课时;实训,20课时。

5)语文

6)信息技术基础:每周4课时,共计60课时(4学分)。

7)就业指导:每周1课时,共计15课时(1学分)。建议排在第五学期。

8)专业英语:每周2课时,共计30课时(2学分)。建议排在第五学期。

9)新生入学军训及入学教育:共2周,另加15课时军事理

论教育。总计3个学分。

10)劳动:一周。在前四学期中安排,建议一、二系排单学期,其余各系排双学期。

11)电路类课程: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安排在第一学期,电气工程系安排在第二学期,其它系根据需要安排。

12)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由计算机系负责课程标准建设,由各系自行组织实施,具体方案见学院相关规定。

5、第5学期:教学周为20周。其中必修课(含实践)教学周数建议为12周,其余安排专业选修和毕业实习(设计)。

6、第6学期:安排毕业教育1周,其余时间为综合毕业实践。

7、选修课要求:共计12个学分。其中按6:6分为文化素质类和专业技术类,并按学院有关规定组织教学。

8、技能证书要求:学生必须取得一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与考证直接相关的课程。

五、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意见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制定学年执行计划,执行计划中课程调整要经论证并备案;

2、每门课程需编写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3、在学年教学执行计划中具体安排素质教育讲座,落实集中实习、实训及毕业环节的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

五、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程序

1、在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学习、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的基础上,学院提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实施意见和原则要求。各系结合本系的实际情况,提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意见。

2、教务处负责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院公共模块课程的安排意见,系部负责提出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安排意见,专业教研室在教务处和系部公共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基础安排意见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提出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系部对专业教研室提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进行初审,经系部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通过后,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和系部主任签字后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真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凡审核不合格的人才培养方案返回重新修改。审核合格的人才培养方案,报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批,由院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

六、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

1、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负责管理,教务处根据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学期教学进程和开课一览表、教学任务书等文件,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2、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的各门课程的名称、学时及开课学期、考核方式,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改动,如确需调整的,由开

课单位提前填写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审批表,报教务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变动。每学期排课表前是下学期或更晚学期人才培养方案变动申请时间,过期不再办理。

3、每学期开课任务及课表、考试表应严格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安排,未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环节或未经审批同意的课程变动,一律不予承认,所开课程不计教师的工作量并且学生成绩无效。

4、人才培养方案所列课程及各种实践环节是学院下达给各系部、各教研室及有关部门的基本任务,必须按规定的要求保证完成。由于机构改革、退休、出国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任课教师变动、教学安排变更,应由开课系部主管教学的主任及教学秘书作出妥善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开设、停开、减少学时,变更考试、考查类型。凡未按规定程序进行课程教学变更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本原则意见由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其它学制仍参照原原则意见执行。

二○○八年三月

【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相关文章: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4-03

物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2-28

乡镇医院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0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