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3-03 10:40:05 路燕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1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高中及中职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备的财务管理理论和相关的金融学、会计学理论知识,接受必要的财务管理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处理财务管理问题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职业能力:

  (1)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纳税相关的税收政策和法规。

  (2)具备必要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特别是适合财务管理专业的财经理论知识。

  (3)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财务管理方法及技能、程序,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鼓励学生获得取得相关技术等级证书,如助理理财规划师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

  (4)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通过国家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

  (6)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即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技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各种分机模型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会计管理的技能。要求毕业生通过省计算机一级考试。

  (7)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自学和进一步深造的能力。

  三、职业面向与证书

  1、职业面向

  2、职业技能与资格证书

  本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编制(专业代码: 620201),既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融入了岗位资格证书的要求,课证深度融合。在学期间,可以参加下列职业技能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考试:

  (1)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2) 全国计算机(或省级)等级考试

  (3)助理营销师岗位考试证书

  (4)助理电子商务师岗位考试证书

  (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6)助理理财规划师证书

  (7)ERP应用技能证书

  (8)初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9)初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要求

  五、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

  培养模式:实施“课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管理领域最新发展的同步性,强调专业针对性、实用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性的结合,引入职业岗位标准,将科学规范的认证体系融入教学过程,同时与相关人才需求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和实际实习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等工作,缩短教育与就业的距离。

  教学方式:强调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强调工作现场实际环节操作,以职业技能需求细化分析为根据,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为目标,精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仿真模拟教学平台和校企结合的教学环境,使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实训教学相结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协作、应用实习与课堂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

  实训环节:实训环节由课程实训、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三种有机组成,其中课程实训属于验证性实训,目的是验证与掌握所学到的技能点,通常在模拟工作现场的环境下,进行单项操作,通过实训掌握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专项实训属于操作性实训,目的'是运用所掌握的操作技能,通常是在仿真工作现场的环境下,进行任务式操作,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有会计模拟实训、ERP原理及沙盘模拟实训、ERP信息平台模拟训实训;综合实训通过毕业顶岗实习来实现,属于工作性实训,目的是通过实训操作提升工作经验,通常是在真实工作现场环境下,进行分步骤全流程综合性操作。

  六、主干课程

  金融学、管理学、经济数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初级财务管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税法、成本会计、审计、管理会计、会计综合实训、理财管理系统及证券投资实训等课程。

  七、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1、教学活动周进程时间安排表(表1)

  表1 教学活动周进程时间安排表

  教育、社会实践等。

  注:机动时间可以用来安排其它活动,如:军事课(军训及军事理论)、入学(毕业)

  2、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表2)

  表2 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单位:周)

  注:财务管理实训分四学期进行,第1学期进行为期2周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第3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第4学期进行为期3周的会计电算化实训;第5学期进行为期1周的ERP信息平台模拟实训和为期2周的理财管理系统及证券投资实训;

  3、教学进程表(表3)

  表3 教学进程表

  (注: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两周社会实践活动,计2学分,社会实践主要利用前四个学期的五一、十一假期和寒暑假等课外时间完成,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其中必须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活动由各专业辅导员负责组织实施,可以统一组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践单位,但必须要如实填写社会实践情况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不列入教学进程表。)

  八、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应同进具备以下条件:

  1、在正常修业年限内必需修满134学分

  2、根据下表所列要求,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2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20204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外语,掌握会计、管理、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及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操作能力,具有综合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胜任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从事资金筹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资本运营等工作,能胜任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审计、验资等相关工作。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岗位技能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主要为培养具有现代经济管理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奠定必要的理论、实务与方法基础。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中外财务管理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会计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地掌握财务管理实务操作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

  根据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如下:

  (1)掌握必备的英语知识和财务专业英语知识,了解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及金融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手工操作和计算机处理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4)熟悉并掌握会计、财务、金融及企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行业法规;

  (5)掌握财务管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6)熟悉财务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条例;

  (7)了解财务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能力结构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具备在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的中介机构从事管理及财务工作的能力,具体包括:

  (1)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能读懂英文财务报表等资料,并进行相关沟通和交流;

  (2)具备现代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实务工作方法;

  (3)具备一定的财会软件的应用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能力;

  (4)掌握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1

  (5)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分析和决策能力;

  (7)毕业时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能够承担各类用人单位的基层管理工作,胜任中介机构的咨询服务工作。

  3、素质结构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上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具体包括: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2)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和有用信息,具有进取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

  (4)具有积极主动解决困难的态度和精神,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与人合作共事,团结协作;

  (5)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学制和修业年限

  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8年完成学业。

  五、隶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

  隶属学科门类:管理学

  相近专业: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等。

  六、专业核心平台课程

  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经济法、税法、高级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分析、资本运营等。

  七、实践教学平台课程

  会计原理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的应用、税务会计、财务管理沙盘实训、ERP理论与实践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3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理论基础。

  (2)掌握财务(资产评估)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3)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财务、资产评估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内外有关财务(资产评估)的方法、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基本的读、写、听、说、译能力,能够较熟练使用外文财务报表。

  (7)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和运用实际中常用的财务管理软件。

  二、专业主要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项目评估。

  2、主要实践环节

  课程实验、财务案例分析、毕业实习、社会经济调查、毕业论文等。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的规定

  1、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并获得修读课程总学分16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7学分、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63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17学分;

  课外学分(社会经济调查等)5学分。

  2、授予学位规定

  符合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方案

  1、教学时间分配表

  2、学分学时分配表

  注:各学期平均周学时/周学分按学期教学周数计算,四年平均周学时/周学分按160周计算。

  3、课程计划表

  (1)公共必修课(47学分)

  考核形式: K-开卷、B-闭卷、C-考查、J-机考(下同)。

  (2)专业基础课(39学分)

  (3)专业核心课(24学分)

  (4)专业选修课(26学分)

  (5)公共选修课(8学分)

  (6)实践环节类课程(22学分)

  注:未列入实践类环节的其它学习形式,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科研、创业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如正式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及经认定的竞赛奖励、职业技能证书、创业活动等),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查,报教务处审批,可取得相应的课外学分,学生通过这类学习形式获得的课外学分可冲抵公选课程学分。为了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社会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凭证书可免修相关课程(仅限于选修课)直接取得学分,从业资格类证书(会计、银行、证券等)可获得2学分,职称类证书(如初级会计师)可获得4学分。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4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科研的方法,达到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基础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优秀教师和未来的学科教育专家。

  2、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科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同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方向介绍

  生物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揭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而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科学专业教育涉及诸多分支,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其相关实验技能,同时加强教师教育的基本素质培养。本专业是理科专业,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隶属专业类

  生物科学类

  5、主干学科

  生物学

  6、相近专业

  生物技术

  7、学位课程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

  8、学历学制学位

  学历:本科

  学制:4年

  学位:理学

  毕业最低总学分:170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5

  为增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梯队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确保人力资源储备,实现员工职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制定本方案:

  一、人才梯队组织结构

  1、公司战略目标与发展远景

  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是企业工作目标与发展标准,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准则。董事长及总经理会同公司各部门经理根据企业现状及行业机遇研究讨论制定企业3-5年发展目标。

  2、各部门战略组织结构

  各部门经理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拟定部门后续组织架构、各岗位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人员编制数量,提报到人力资源部与总经理审核确认;

  3、公司人才结构盘点

  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经理、总监盘点各部门人员编制、数量、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员工素质、技能、工作经历、成长潜力,并罗列清单备用;

  4、确定核心岗位、核心员工

  人力资源部会同部门总监、经理确定部门20%核心岗位员工,确定待培养对象:

  ①部门员工盘点,确定各岗位的考核标准(知识、技能、素质、稳定性)

  ②根据考核标准进行人员排序

  ③对各岗位人员的优缺点进行标示,并确定培养对象

  二、人才梯队培养建设

  1、确定拟培养对象、岗位目标

  ①人力资源部会同各部门经理确定各部门关键岗位以及核心培养对象

  ②各部门经理在人力资源部指导下制定培养对象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期限

  ③安排资料,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2、学习方式

  岗位轮换、外出培训、岗位实习、脱产培训

  3、岗位工作考核

  学习期限结束,部门经理对该员工的学习情况及岗位胜任程度考评

  4、考评反馈

  将该学员的考评结果反馈给学员本人,并根据考评结果做出辞退、培训、换岗、晋升等决定

  三、注意事项

  1、学员岗位的晋升与薪资一并进行调整,薪资需与市场相持平;

  2、培训学员签订培训协议,并承诺公司服务年限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6

  1、《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出台前我校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自今年8月29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启动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以来,学校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讲解并布置20xx版人培方案制定工作。

  在10月10日的全校教职工大会详细解读了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分别组织相关负责人到政府机关、同类院校、企业进行调研及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座谈会、研讨会40多场次,下发各类学习文件30多份。

  2、《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意义及总体要求?

  本次人培方案制定是大改,不是在原来基础上修修补补,要为转设后新的广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在制定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三全育人”的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学校提出的培养“基础知识较扎实,信息化素养较高,实践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

  3、《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和课程体系是如何设置的?

  20xx版人培方案各专业的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专业课、集中实践课、拓展课四大类。

  其中通识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和通识教育学院研究后统一安排;

  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

  集中实践课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除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外,专项课程设计、综合性课程设计、专项工程(专业)训练、综合性工程(专业)训练、创新性实验实训项目等方式开设实践课程,要求能够与理论课程剥离的尽量单独设课,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

  拓展课是由学生参加本专业或本学院或跨学科的教师工作室、学科专业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选修全校开设的其他课程获得学分。

  4、《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实施工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对标”方面:要把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为本次人培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和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学校实际,切忌生搬硬套。

  本次“指导意见”对思政课安排了一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将与通识学院一同落实好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案及考核方式。

  在教学大纲制定及教材选用方面,要求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改变以往根据教材写大纲的做法,严格按照“确定知识点—设置课程—编写大纲—编写讲义(制作课件)—选用教材(指定教学参考书)”的步骤实施。

  在课程考核方面,要结合课程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要明确设置各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校外实践环节,并将各项实践环节落到实处。

  鼓励各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开展项目式分组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团队方式完成项目调研或工程(专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或项目总结并制作PPT予以汇报,把项目的'实施过程、总结汇报及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5、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有哪些新的举措?

  新版人培方案在第六学期安排了4周专业实习时间,学生可以在企业连续实习二个半月左右;第七学期后半段安排了8周时间,用于各类考证培训、实习、专业综合训练、创新创业活动及毕业论文开题等环节。两个集中时间段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校计划从下学期开始,在第11周设置“三全育人”活动周,用于学生各类素质教育的开展,由教学与学术事务部、学生工作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7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胜任风景名胜、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与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建筑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对学生的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合格成绩相当的综合水平; 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与国家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水平二级测试合格成绩相当的综合水平;

  4.具有健康体魄、良好心理素质,掌握一定劳动技能,至少通过一项职业资格认证。

  (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

  1.掌握风景园林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

  2.掌握风景园林现场调研、数据分析和图文表达的方法技术,具备识别分析风景园林现状问题的能力; 3.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具备风景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实践能力;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技巧,具有运用图纸、模型、文字和口头表达规划与设计意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三)对学生的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

  1.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管理和预决算、风景园林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2.具有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评价的能力。

  3.具有从事风景园林遗产及各类自然与人文风景园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社会、经济、文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

  三、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2.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艺术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设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古村寨景观改造设计。

  四、学制、学时、学分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学时、学分构成表

  1.总学时/总学分:3279/200;课内学时/课内学分:2494/143 2.学时/学分构成表

  六、大学四年课程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注:

  ①学年论文、课程设计、课程创作等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不占用上课时间。

  ②教育类专业教育实习16周,其他专业毕业实习8周。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表

  注:①校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每个活动项目为1学分,每个学生应当参与2个项目,获得不少于2学分。

  ②每个学生原则上应在每一类校级选修课程中选修2学分,共获得不少于8学分,其中必须选修1门公共艺术类课程、1门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和1门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③大学计算机(二)、计算机操作训练(二)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开设不同的内容。

  ④大学英语(一)、(二)为必修课程模块,共10学分,所有本科学生第1、2学期须统一修读综合英语I、II,修满10学分。

  大学英语(三)、(四)为选修课程模块,共5学分,其中大学英语(三)3学分,大学英语(四)2学分,每个学生须在大学英语(三)、(四)课程模块中分别选修一门课程,修满5学分。其具体选修要求是:第2学期结束后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第3、4学期从大学英语(三)、(四)两个课程模块中各选修一门课程,修满5学分;第3学期结束后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第4学期在大学英语IV课程模块中选修一门课程,修满2学分。但第2学期或第3学期结束后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第3学期或第4学期只能选修综合英语III和综合英语IV,继续完成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课程。

  注:发展能力培养课程共4个模块,学生在此模块中须修满49学分。其中风景园林工程技术能力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能力模块为必修模块,共计38.5学分,古村寨景观改造能力、园林企业运作能力为选修模块,学生任选一模块,计10.5学分。

  八、修读指导

  1.本专业学生四年内须修满200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能力培养课程60学分(包括普通公共课程40学分,校级选修课程6学分,校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4学分,综合实践类课程10学分),专业能力课程91学分,发展能力课程49学分。

  2.本专业学生须修完所有公共能力培养课程,取得相应学分。校级选修课程原则上须在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等每一类课程中至少选修1门课程,获得不少于8个学分,其中所有学生须修读2学分的公共艺术类课程、2学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和2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健康运动项目训练须选修2个项目,获得不少于2学分;校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须选修2个项目,获得不少于2学分。

  3.本专业学生须修完所有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和发展能力培养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其中系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须参与2个项目,获得学分不少于2学分。

  4.本专业学生须修满全部综合实践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发展能力培养目标中风景园林工程技术能力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能力为必修培养目标,古村寨景观改造能力、园林企业运作能力为选修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8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达到最大化发挥,工作能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积极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通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通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xx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在医疗实践中加快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

  (一)人才无断层

  当医院内的某个职位由于人员的变动、长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原因出现空缺时,保证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这个位置。

  (二)顺利交接保证目前的人选确实胜过他的前任,而且交接得越快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培训方式:

  (一)根据和培养对象签定的“协议书”和个人培训计划,采取以在岗位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培训、跟师学习、参加学术交流、进修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根据全院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医院的卫生医疗服务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三)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在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措施为:

  1、合理安排各层次人员比例,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2、由我院主持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的实施,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3、积极统筹调动卫生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4、方向明确,形式多样针对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学历、推广适宜技术、讲授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积极开展卫生专科人才培养。培养同时应重视师承,分层开展。

  三、以人为本,坚持“三个并重”

  (一)培养和使用并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发挥其价值和潜力。人才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我院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将人才的培养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充分注重挖掘人才潜力,积极探索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极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1、不拘一格用人才。

  (1)为现有技术骨干提供必要的临床工作条件,为其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2)通过延聘、返聘等方式,充分发挥院内老医师的作用。

  2、积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我院从政策、财力和时间上对现有人才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充分发挥院内有临床经验医师的传、帮、带作用。

  (2)积极鼓励科室内的小讲课。各科室每月都要组织1—2次科内小讲课,或坚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临床经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3)聘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

  3、每年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根据需要,医院每年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深造。医院要求每位外出人员学习回来后要向全院讲授所学的内容、体会及外院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医院也会对外出人员开展新技术情况进行评估。

  4、对新职工实行对其进行业务培训。

  (二)积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多形式,多渠道广纳贤才。主动到各医学院校或面向社会招纳贤才。想方设法为优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事业留人,以感情和适当的待遇留人。

  (三)激励与考核并重把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重点。临床医师、医技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德、能、勤、绩四方面对医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院内公布,进入医务人员个人档案,并直接奖金挂钩。

  四、保障人才队伍稳步发展

  重视、关心优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和困难,改善工作条件,为其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10

  1 、培养目的

  1.1 根据公司确立的“五个一”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和挖掘各层次人才的潜质,以促进A服务业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公司新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资源保障,实现:

  1.1.1 人才无断层:要保有一到二名的合适人选,当某个关键职位由于前任提升、退休或辞职等原因出现空缺时,可接替这个职位。

  1.1.2 工作顺利交接:要保证连续性较强及较重要的工作,当承担工作任务的人员突然离开岗位时,后继的人选在短时间内能顺利交接工作。

  1.1.3 形成人才磁场:要保障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吸引各类贤才的加盟,达到人才“蓄水池”的作用。

  2、 培养原则

  2.1 领导问责培养原则。各级单位及部门负责人对人才培养工作负直接责任,人才培养的成效应纳入考核范畴。

  2.2 滚动进出培养原则。不论资排辈,实行“赛马制”滚动培养,每年根据实际工作表现调整人才梯队,选择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中,对实际工作中表现一般的人员淘汰出人才梯队。

  2.3 个性化综合性原则。坚持专业培养与综合培养同步进行,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方向,设计针对性的发展通道和培养方法。

  3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A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

  4 、管理职责

  4.1 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建立“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负责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认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5 、甄选方法

  5.3.1 职业操守、知识技能、工作资历等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结合日常工作观察情况进行分析。

  5.3.2 关键能力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条件具备的可借助专业机构的测评软件进行测评。

  5.4 甄选程序

  5.4.1公司关键岗位的数量可按公司当前职位总数的30%之内进行评定,每个关键岗位至少要选定1~2名后备人员。如果公司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特殊岗位,可考虑外部招聘。

  5.4.2 后备人才由各单位根据公司制定的甄选原则及条件进行筛选确定,并报A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

  5.4.3 确定的关键岗位一般应公开,但关键岗位后备人选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可在单位内部公开,也可只在单位领导班子范围内公开。

  5.4.4 流程:

  步骤 流程内容 责任部门

  1 、提交关键岗位及后备人选 各管理部门

  2 、关键岗位及后备人选资质审核,并绘制关键岗位及人才梯队配备图 人力资源部门

  3、 提交公司领导班子评定 人力资源部门

  4、 确定关键岗位及后备人才名单 公司领导班子

  5 、后备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制订、跟进实施 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

  6 、后备人才的考核、评价 人力资源部门、管理部门

  7 、后备人才的调整 公司领导班子

  8 、后备人才库的维护与管理 人力资源部门

  6 、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库

  6.1 目的作用。公司人力资源部汇总审核各单位根据甄选条件确定的后备人才,创建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库,完善后备人才档案,以促进信息查询、跟踪培养、管理评估、选拔与调动等管理。

  6.2 梯队层级。根据同一关键岗位对人才培养的先后顺序,按照各单位的综合评价划分一级梯队和二级梯队,一级梯队人才为优先发展级,二级次之。

  6.3 梯队晋升。当关键岗位出现人员缺位时,优先考虑从一级梯队人才中选拔合适人员,同时从二级梯队人才中选拔合适人员补充到一级后备人才;当二级梯队人才空缺时,则相应从公司选拔优秀者补充空缺。

  6.4 晋升条件。关键岗位空缺时,应优先从后备人员中聘任,后备梯队人员一般应在经过1年以上培养后才能晋升上一级管理岗位(特聘人员除外)。

  7 、培养使用方式

  主要通过挂职锻炼、岗位交流、双向选聘、工作优化、导师制等方式循环培养,合理地挖掘、开发各层次人才,以便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新员工试用(见习)期的培养管理,按照《新员工入职指导管理办法》执行。

  7.1 挂职锻炼

  7.1.1 挂职对象。主要针对中高级专业技术型人员开展“T”形培训,让他们在熟悉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同时,纵向或横向增强对其他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认识和了解,以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拓展业务工作能力。

  7.1.2 挂职周期。由派出单位与挂职单位协商确定,原则上按全日制3~6个月为一个周期,或按每月挂职工作时间不低于15天。

  7.1.3人事管理。

  (1)挂职职位一般跨单位或部门安排,以部门副职或助理职位为主,以学习、调研、议政等形式参与兼职部门工作,在业务上接受挂职部门领导的管理,并接受所在挂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考核结果应反馈给派出部门。

  (2)挂职人员人事关系仍然隶属于派出单位,享受挂职前的薪酬待遇。

  7.1.4 审批流程。

  (1)跨单位挂职锻炼的,由拟派出单位提出议案(明确挂职人员、培养目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要求等),提交A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协调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的挂职工作;

  (2)跨部门挂职锻炼的,由拟派出部门或所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议案,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

  (3)挂职申请批准后,统一由负责审核的人力资源部门签发派遣通知函,以书面的形式明确挂职人员的岗位职务、职责权限和工作安排等事项,正式通知接收单位或部门。

  (4)接收单位(或部门)应当为挂职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且负责安排好挂职人员的工作。

  7.2 岗位交流

  7.2.1 交流对象。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高级专业管理骨干,通过单位(部门)之间双向或单向交流方式,让交流人员熟悉多种业务,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培养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A公司范围内人才的良性流动,进一步优化专业管理人才队伍结构。

  7.2.2 交流周期。原则上为6个月~1年或以完成一定任务为限,具体交流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7.2.3人事管理。

  (1)岗位交流以跨部门为主,一般参照同级别职位交流,由接收部门聘任上岗,直接参与部门的具体工作,并按新聘任岗位考核,发放薪酬待遇。

  (2)由子公司提出议案,经A公司同意后跨单位交流的,人事关系一般隶属于派出单位,薪酬待遇也在派出单位发放。

  (3)由A公司根据工作需要直接安排的岗位交流,人事关系一般转移到新聘任单位,并按新聘任岗位相应的标准发放薪酬待遇。

  7.2.4 审批流程。

  (1)单位内部交流:由各单位自行调配——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2)跨单位交流:由各单位提出议案——A人力资源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财务、组织人事、监察、审计等岗位人员交流还应征询业务主管部门意见)

  (3)岗位交流申请批准后,统一由负责审核备案的人力资源部门签发派遣通知函,以书面的形式明确交流人员的岗位职务、职责权限和工作安排等事项,正式通知接收单位。

  7.3 双向选聘

  7.3.1 选聘对象。业务拓展难以获取的特殊专业人才或急需人才,一般根据工作对象专业工作特长,结合本人的意愿在A内部进行优化配置,由单位与个人双向选择后聘用,以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促进A公司人才资源的共享。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11

  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给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到达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到达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潜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用心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州市技工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带给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用心为“平台建设”带给人才需求信息,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带给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时带给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取渠道。

  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技工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构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资料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资料、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资料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物质交流对接平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选取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分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潜力。

  技术交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四、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必须比例。

  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强化考核。各技工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资料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市人社局建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表彰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行业企业和技工院校培养紧缺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技工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围绕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五、实施步骤

  组织发动。5月中旬制订《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进会,部署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建立机构。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各技工院校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

  校企对接。6月,十所技工院校、百家相关企业根据本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确定对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筹办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力争8月结题;搭建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院校带给高技能人才培训菜单,企业带给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

  开展督查。6月下旬,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十校百企”工程实施状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汇总上报省人社厅。

  考核评比。12月,将“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纳入全市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比。

  总结交流。20xx年1月召开“十校百企”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抓好典型,全面推广。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21

什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30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4-03

物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