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2-05-18 18:06:59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公共营养师、食品检验检疫、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食品加工、食品销售服务、企业研发部门等岗位,能在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类物流企业、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部门、食品监督检验部门及食品与生物保健品分析与检验机构从事与食品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食品营养开发配餐设计、食品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加工企业,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群)如下:

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群)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实干创新、吃苦耐劳、文明生产、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2.知识要求:计算机应用,英语,语言文字处理,数学处理,食品营养配餐设计,化学分析,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掺伪鉴别检验,仪器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加工技术的知识

3.能力要求: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因特网上检索、浏览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查阅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英语通过国家B级考试;从事营养师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事食品营养检测、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事各类食品加工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四、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和开发步骤构建课程体系。

五、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一)食品化学基础

本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大专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分析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食品中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食品分析与检验与食品安全检测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二)食品生物化学基础

使学生了解食品原料和产品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和性质;这些成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食品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等。

(三)食品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重点介绍分析化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分析化学理论和实验两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分析化学有一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滴定分析和称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同时必须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认真地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食品营养

使学生掌握营养素的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为培养从事有关食品营养、食品检测、食品工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贮藏及加工等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食品原料

本课程对各种食品原料的种类、性质、特点和利用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各种食品原料从它的生产流通情况、基本属性(理化、生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特性进行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原料学概论、粮谷原料、油脂原料、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香料与调味品、嗜好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的检验标准。

(六)食品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食品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贮藏等过程的预防和消除等。

(七)食品毒理学基础

本课程研究存在于食品中的或在食品贮放和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的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食

品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八)仪器分析

主要讲授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的分析测定原理/方法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判定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独立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

(九)食品加工技术

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知识,研究食品资源的加工生产各种问题,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的食品。其内容主要涉及肉制品、软饮料、乳制品等的加工工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加工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为学生成为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十)食品感官检测技术

食品感官科学是应用现代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交叉手段,系统研究食品感官品质的内涵、分析评价理论与方法、理化测定技术、工艺形成、消费嗜好等食品科学和消费科学的基本问题,是现代食品科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该学科是近年来在传统的食品感官鉴评及食品感官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及技能性并重的特点,是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及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十一)食品营养成分检测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具备一般化学分析技能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对各类食品在分析前的样品处理方法;掌握食品检测中常用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物理检验方法、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掌握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标准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二)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的营养、生长与控制,微生物的代谢,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实验技能。同时使学生掌握丰富的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技能、方法以及食品质量的控制等,为学生学习以后的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食品生产奠定基础。

(十三)焙烤食品加工技术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其授课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以谷物为原料,采用焙烤加工工艺定型和熟制生产各类焙烤食品。为毕业后从事食品生产、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十四)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技术专业课之一。以食品污染、食物中毒、食品卫生监督、食品安全管理等知识为理论依据,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掺假成份的检测技术为手段,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现场实践、行政法律和法规阐述食品企业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工作实践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测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入手,课程注重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具有很大意义。

(十五)水产品检测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述水产品质量检验和水产品检疫,具体从取样、水产品前处理方法到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详尽地介绍了水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涵盖了目前水产品所有检测项目的常规方法和前沿技术。

(十六)食品掺伪鉴别检验

本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主要针对粮品、食用油脂类、肉、禽、蛋、水产类、乳及乳制品、糖、蜜类、调味品、食用菌及农副产品干货等多个门类几十种食品分别介绍了产品质量最新标准和有关掺伪的简便易行的快速检测方法、鉴别检验新技术以及防伪技术。

(十七)食品理化检测技术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为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逐步获得独立进行食品理化检验的工作能力,主要掌握食品中添加剂的检验、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十八)营养配餐与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述食物原料营养价值、膳食营养基础知识、膳食卫生安全与预防、营养类型与配餐设计、平衡营养食谱的编制、种类人群营养配餐设计、各类疾病患者膳食配餐等。

六、单开实践课程描述

(一)食品营养实训

选择一类人群,利用所学食品营养知识对这类人群的营养要求进行分析,并设计这类人群的营养配餐及最佳膳食构成,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食品仪器分析实训

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实验仪器,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操作的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的分析仪器手段和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三)食品化学分析技术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分析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食品分析与检验与食品安全检测打下基础。

(四)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

选择一类食品分析其需检测的项目,并得出相关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食品微生物操作技术

训练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食品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食品微生物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食品加工技术

选择一类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对其典型设备和工艺条件进行选择、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食品检验工技能综合实训

第五学期安排两周的专业技能实训,学生可以参加食品检测工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通过考核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等级证书。

(八)顶岗实习

第六学期安排18周的顶岗实习,学生到顶岗实习企业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顶岗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掌握处理有关的食品加工操作以及食品检测的相关操作,在实习指导老师和实践教师指导下,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是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

(九)毕业设计(论文)

第六学期在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训练,也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及动手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

(十)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人生意义,懂得自己肩负的使命,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大学阶段新的奋斗目标;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端正专业思想,培养良好学

风、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和习惯,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条件,把自己塑造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军事训练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十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①可改变其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②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③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为丰富广大青年的假期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优势为社会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每学期的寒暑假都安排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系团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选择与本专业贴近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安排。在开学时要求学生将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形成报告,以班级为单位交系团委,由系团委组织相关教师批阅,并评定等级。

七、专业选修课程描述

(一)食品标准与法规

本课程主要讲述我国与国际现有的主要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食品法规和标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法律法规基础;我国食品的法律法规;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的法律法规;标准化基本知识;我国食品标准;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标准等,为今后在食品生产实践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打基础。

(二)食品机械与设备

本课程综合学习食品机械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确定与选择的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食品机械设备选型和设备设计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从事食品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功能性食品

主要讲授具有功能性的食品原料及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介绍随着时代进步新生的具有功能性因子的食品,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功能性食品发展趋势和大众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配合其它专业基础课的铺垫,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检测能力。

(四)发酵食品加工技术

《发酵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与生物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全人类所面临的营养与健康、环境与资源等人们日常生活、社会重大问题及国家战略性问题。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借助于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酵,主要包括如菌种选育与培养基配制、发酵机制、发酵工艺过程控制、发酵污染的防治等,并系统学习酒类、调味品等发酵工艺,了解发酵食品的工艺流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食品酿造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五)动物性食品检验检疫

本课程内容包括动物性食品的危害;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控制;屠宰的收购管理;宰前检疫;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监督及宰后检疫;肉及肉制品的卫生检验;常见疫病的鉴定与处理;禽、兔、鱼、蛋的屠宰加工与检验等内容,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肉、蛋、奶、鱼及制品的常规检验技术。

(六)食品保藏技术

本课程结合食品保藏工业实际阐述了各种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相关技术,并介绍了该保藏方法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主要技术包括:新鲜食物的贮存技术、食品气调贮藏技术、食品冷冻保藏技术、食品干燥保藏技术、食品腌渍和烟熏保藏技术、食品化学保藏技术、食品辐射保藏技术、食品罐藏技术、食品包装保藏技术及食品保藏新技术等。

(七)膳食调查与评价

膳食调查和评价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对膳食摄入量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人群膳食摄入状况以及人们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借此来评定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各种膳食调查的方法如称重法、记账法、24小时评价法等,以及膳食调查结果的评价。

(八)食用菌生产技术

本课程在论述食用菌基础理论知识、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平菇、香菇、黑木耳、草菇等十大类常见食用菌和九种珍稀食用菌的具体栽培技术;概述了食用菌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及常见毒菇的识别;食用菌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提纯、产品质量标准及检测等食用菌加工技术。

(九)食品营销技术

主要讲授对食品进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食品营销的理念及主要营销技巧。

注:各种技能大赛获奖、科技活动获奖都可以申请课程学分,具体内容见学院相关文件要求。

八、专业教学进程与学时、学分分配

1.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与进程表(附表1)

2.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单开实践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与进程表(附表2) 3.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选修课一览表(附表3)

4.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方案学期教学学时分配表(附表4) 5.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表(附表5) 九、毕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同时必须经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毕业总学分达150学分,其中必修课(包含理论、实践)126学分,选修课为24学分(包含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而且在校期间必须取得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证书和山东省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证书,食品中级或高级检验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附表1: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与进程表

注:*“16+2”表示课程教学(含理论与实践)16周,单开集中实践教学2周,其他皆同。

△表示本学期开设,但不统一安排上课时间。W:表示周数

附表3: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方案学期教学学时分配表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表

主管院长(签字):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 22:49 | #2楼

一、教育类型及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三年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大学专科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以食品检验技术为特色,系统掌握食品原料和加工安全控制、现代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理化分析能力、卫生分析能力、营养分析能力、营养指导能力和食品加工与销售能力的食品检测人员、公共营养师和一线生产、销售人才。

六、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知识、素质、能力(通用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

七、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食品质量管理:42学时 2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阐述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学习对确保食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法规、标准、组织、保证体系、规范。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参考教材:食品质量管理(21世纪教材) 陈宗道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课程名称:理化检测技术:65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掌握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分析;食品辅助材料添加剂的分析;了解掌握食品的感官鉴定的方法;掌握食品分析方法及发展方向。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参考教材:食品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王艳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课程名称:微生物检测技术:39学时 2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重点学习和掌握各种重要食物中毒病原菌和指标菌检验技术的同时,打好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以后能从事食品检测及营养分析工作。基本了解本专业及学科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食品卫生指标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重要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验方法;重要食物感染性病原菌的检验方法。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参考教材:食品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刘用成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课程名称:应用营养学 :65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理论和知识,并能初步应用与不同人群的营养调查和监测,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学

习,使学习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掌握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特点和需求;了解营养与相关疾病的关子;初步掌握开展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社会营养监测的方法。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参考教材:应用营养学 王继东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课程名称:食品制作与加工:39学时 2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限修课

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各类食品加工工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参考教材:食品加工技术 周家春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6、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双语):60学时 3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限修课

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讲授食品的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工艺对保健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保健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保健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参考教材:食品工艺学 夏文水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课程名称:应用营养学:65学时 3.5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限修课

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理论和知识,并能初步应用与不同人群的营养调查和监测,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学习,使学习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掌握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特点和需求;了解营养与相关疾病的关子;初步掌握开展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社会营养监测的方法。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参考教材:应用营养学 王继东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8、课程名称:食品营养成分分析:52学时 3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主要包括水分、灰分、脂肪、酸度、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测定;食品中添加剂和有毒有害成分及农药残留等的检测方法。使学生掌握食品分析的内容、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各类食品的理化检验标准及要求,掌握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能独立完成各项指标的检验。

九、毕业条件

(一)各门功课中必修课100%及格率,选修课一门课不及格准予毕业。

(二)达到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CCT)一级水平,推荐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三)至少持有以下证书中的一证:国家中级食品检验工上岗证、HACCP 内审员证书等资格证书、营养配餐员资格证。

(四)学生操行评定分60分以上。

十、本专业教学团队要求:

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需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企业指导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其人员结构见下表。

专业带头人需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此同时还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对职业教育有深入研究,能够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方面起到领军的作用。其主要工作有:组织行业、企业调研,进行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组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主持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组织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统筹规划教学团队建设;主持满足教学实施的教学条件建设;主持建立保障教学运行的机制、制度。

骨干教师需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着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善于将企业先进的技术知识与教学相结合;对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具有职业课程开发能力;能够运用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治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其主要工作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相关工作;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编写相关教学文件;进行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参与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

一般教师需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其主要工作有: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以及相关教学文件编写;对专业一般课程进行课程开发及建设;参与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通过下企业锻炼、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及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善于沟通与表达。其主要工作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实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参与相关教学文件的编写;参与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参加教学培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企业指导教师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企业的相应岗位独当一面;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其主要工作有: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在本企业指导学生的岗位实习,具体负责学生在岗实习期间的岗位教育和技术指导工作;反馈学生的在岗情况,发现问题与学校指导教师一同及时解决;负责学生顶岗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

对于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授课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还应有相应的企业、相关行业的实践经历,有比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应该具有烹饪、营养类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2015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 18:12 | #3楼

一、指导思想

贯彻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5〕8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和《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进“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鹤职院〔2011〕27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具有必备的食品营养与检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食品行业生产、检测、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服务面向的区域主要是河南地区及食品加工行业发达地区。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食品企业从事食品质量分析检测、食品加工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在餐饮业、医院及居民社区从事营养配餐和营养卫生指导等工作。

三、培养规格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现代食品分析、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懂得从事食品营养与检测的基本规律,具备从事食品营养与检测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应用水平,通过查阅工具书能够处理本专业的一般性中英文技术资料。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四、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学 制:全日制三年。 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六、课程设置

1.必修课 必修课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包括基本素质课、专业素质课和岗位技能课,共99个学分,其中基本素质课必须修满31学分,专业素质课必须修满40学分,岗位技能课必须修满28学分。

2.选修课 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已列出,学生必须修满6个学分。公共选修课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选择,必须修满4学分,其中公共艺术类课程至少修满1学分。

七、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1.无机及分析化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化学热力学、物质结构、分析体系和溶液、化学的平衡原理、溶液中各种平衡机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学习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分离与富集方法等内容。

2.食品营养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食品的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品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营养与能量平衡、营养与膳食平衡、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功能性食品、强化食品及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3.食品微生物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微生物的个体与群体形成及与食品关系密切的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及生理生化、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应用、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变质等内容。

4. 食品理化检验 本课程主要学习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与保存,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物理检验方法,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检验,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检验,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检验,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检验,以及常用指示剂的配制等内容。

5.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本课程主要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食品中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降解、食品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卫生细菌的检验方法和技术、霉菌和酵母菌以及致病菌的检验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6.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本课程主要学习食品原料及产品的感官检验方法和技术。包括食品感官鉴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食品感官鉴定良好的实践原则、感官鉴定的内容和技术、感官鉴定的分析方法及几种常见食品的鉴别方法等内容。

7.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本课程主要学习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知识、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技术、食品感官分析技术、食品添加剂分析技术、食品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现代食品仪器分析技术等内容。

8.食品生物化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食品的化学组成及性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水、维生素、矿物元素、色素等的化学性质及在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同时也涉及食品中的酶、风味、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及学时分配 1.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进程表

2.实践环节教学进程表

3.教学活动学时分配表

4.资格证书一览表

九、毕业标准

1.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的成绩全部合格,必须修满161学分。 2.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一级证书或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取得初级证书。

3.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取得B级证书。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21

什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30

食品检测岗位职责04-13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学生营养日活动方案03-12

食品检测岗位职责8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