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新常态>《主动适应环保新常态

主动适应环保新常态

时间:2022-05-18 09:34:32 新常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主动适应环保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各地区各部门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新常态下推动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要紧紧抓住“推动绿色发展”这个立足点。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离开发展谈环保,无异于缘木求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适应新常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个重大机遇,同时也是不小的挑战。用好增速回落带来的新增污染量有可能减少的机遇,化解保增长有可能带来的重污染项目集中上马的挑战,方能真正使经济发展代价更小、效益更好、排放更低、更可持续。各级环保部门,要通过强化环保标准和排污总量的“硬约束”“硬指标”,以环境保护倒逼发展转型、优化经济发展。当然,转方式调结构有一个较长的见效周期,涉及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博弈。各级环保部门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工作要求,重点做好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工作,通过强化环保标准的硬约束,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

要紧紧抓住“建设法治环保”这个关键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顶层设计,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逐渐明晰。面对依然严峻的环境形势,除了经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越来越重要,制度建设越来越迫切各级环保部门,各级环保部门要以新《环保法》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意见的通知》出台为契机,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严惩污染犯罪,将各项环保要求和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将依法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要紧紧抓住“实施改革创新”这个支撑点。面对新常态、新情况、新问题,各级环保部门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既要坚持顶层设计又要鼓励基层探索,既要有立竿见影的举措又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既要改革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老办法又要不断构建新机制,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攻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到信心和希望。

20150116主动适应新常态 打好环保攻坚战2017-01-06 15:27 | #2楼

2015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张高丽副重要批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对2015年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研究部署,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环保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为确保“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改革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迈出新步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环境法制建设、执法监管和环境风险管理更加有力,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综合作用继续显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也进入新常态。我们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打好攻坚战,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适应新常态、打好攻坚战,必须处理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努力探索环境保护新路。我国经济增速正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环境保护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过去,《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现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些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适应新常态、打好攻坚战,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环境保护从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向强调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更加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环境管理从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转向必须从再生产全过程来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必须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把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地方政府严守环境质量红线作为重中之重。要统筹协调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政策措施。

适应新常态、打好攻坚战,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用系统工程思路谋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突出问题,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必须将环境保护要求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体现生态文

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党政“一把手”的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遵循“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遵循当前国家确定的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两办《通报》和国办《通知》精神,确保“十二五”任务全面完成,统筹谋划好“十三五”工作。

要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实施《大气十条》,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做实做细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推进重点行业达标整治。全面落实《水十条》,力求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修复制度,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要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继续推动《土十条》制定实施,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提出保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要求,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持续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项目。

要不折不扣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污染减排是改善环境质量的硬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强力推进,让排污总量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要指导督促各地和中央企业编制2015年度减排计划,将全国减排目标、重点工程措施分解落实到地方和企业。完善减排工程调度制度,对进展滞后的地区及早通报、预警。研究提出“十三五”总量控制制度改革方案。

要切实强化环境法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突出抓好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尽快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进一步增强依法开展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不断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做到善于执法,科学执法。

要全力抓好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做好生态文明体制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积极推进重点改革任务,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强化对改革举措的督促落实,强化督促评估,落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效。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向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煤化工须积极适应“环保新常态”2017-01-06 12:40 | #3楼

7月22日,2015国际新型煤化工战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迎来新常态。煤化工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积极适应这种环保新常态。

“以后煤化工的环评如果做不到切实可行,并真正达到环保要求,恐怕过不了关了。”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顾问、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顾问曹凤中教授表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下降和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新常态,因此对煤化工产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从严要求。在新常态下,强制性地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的“绿化”,是必然的选择。

曹凤中认为,今年苏新能源新疆准东煤制气项目环评报告被驳回,充分说明环保部已经认真总结了已建成的一些煤化工项目在环保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了环保新常态下实践的依据。煤化工属于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能耗行业,未来会有更多的环保标准以及相关政策出台,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是大趋势。煤化工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积极适应环保新常态。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指出,国家的环保审批明显收紧,最近已有数个煤化工项目的环评报告未通过。这使许多煤化工企业产生了畏惧心理。顾宗勤表示,煤化工项目的环保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表示,西部地区已从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取消了煤化工,煤化工规模门槛也开始抬高。他认为,煤化工要重点完善废水处理技术、废渣利用配套技术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同时,可以利用煤化工技术生产柴油添加组分DMMn,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唐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部专家刘永健表示,在中西部富煤地区合理发展煤制气,是缓解局部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家已经对煤制气的发展从能源转化效率、煤炭水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

他同时提醒,业界应该对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升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技术难题给予重视。比如,大唐克什克腾煤制气项目虽然已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受环保制约,从2015年8月开始只能维持50%的负荷运行。

曹凤中同时指出,煤化工产业还应高度重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目前正在抓紧培育碳交易市场,建立机制促进减排。金涌院士指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提前达到2030年时的预期,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碳税推出越来越近。

【主动适应环保新常态】相关文章:

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02-18

培养主动沟通意识的技巧01-27

常态化防控措施(精选11篇)08-17

员工主动离职申请书04-14

员工主动辞职申请书04-12

职员主动辞职申请书01-17

员工主动离职申请书04-05

掌握主动玩转求职动态06-06

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精选5篇)07-26

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精选11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