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方案策划>创业融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时间:2023-04-17 12:25:00 丽敏 创业融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国外的创业教育有着较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营造出的创业教育支持系统非常完善,主要表现为组织支持和资金支持。国外大学生创业促进的责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政府的参与程度区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模式。下面小编带来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观点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催生了一个用激情与理想博弈现实的群体——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不仅仅是遥远的梦想”这句话已回荡在众多中国高等教育的校园中。但是,有人认为,大学生没有深入到社会中,社会关系简单,创业想法简单,并且没有足够的经验,往往导致了创业的成功率不高。因此,大学生的创业只是一种激情的表现,没有足够的理智的分析,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笔者认为,我国的毕业人数屡创新高,自主创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同时由于现代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加强调了学生依据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面向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进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观念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性与创造力。特别是大学生以智力和科技实施的创业活动,使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可能,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择业趋向,它不仅使科技与生产力直接相连,而且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物化过程,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是可取的。1989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报告中阐述“21 世纪的教育哲学”中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心的教育”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首次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问题。所谓的“护照”指的是,大学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而第三本护照——创业能力,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知识限制,由于大学生对于所创业项目的专业知识的欠缺,也就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的表达出来,缺乏特色化的信息传递。二是缺乏经验,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导致对市场和对手的了解不

  足,所以对于所要创业的项目分析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三是心态问题,自主创业是有风险的,所以大学生在打算自主创业时要具有“风险意识”,要能承担自主创业所带来的风险与失败。四是创新能力不足,无论什么行业想要站住脚,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是如此。但是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技术创新,所以导致了创业的失败。五是资金问题,资金问题也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刚毕业的大学生资金薄弱,需要外界的投资,但是这需要投资者的信任,并且高科技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建议

  大学生创业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不能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我认为社会各界应该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于支持和帮助,具体应该有以下几点措施。

  1.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让其多参加社会实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创业意识。

  2.政府给予直接的支持,提供一部分资金。除了大学生自己的努力之外,我们政府出台的创业培训、创业支持、政策支持与优惠措施等现有政策有待更进一步的落实与完善。虽然这些因素并非决定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有关部门条件的缺乏既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也对大学生的创业前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社会各界应给予支持与帮助。比如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在50 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 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 年内分期到位。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各地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2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 倍,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我认为,大学生要进行创业,一定要学会“沉下去”,从基层做起,等待时机,在创业的热潮中,学生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扎实的技能。成熟的思想加上必要的素质和技能才是学生创业的前提。

  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由于秉承“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以望为祖国输送更多建设性人才。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严峻且不可避免的问题:每年的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以致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这样,待就业人数也随之增加。但是,我们的市场需求却没有增加。因为,比起刚出社会只能“纸上谈兵”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更喜欢聘用一些有工作经验的“老手”。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许多大学生只能另谋出路。一部分大学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考研读博;另一部分人也许会挤破头脑考公务员,希望能够捧上所谓的“金饭碗”;还有一部分人或许只能回家“啃老”,终日无所事事,浪费大好时光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大学生都开始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就资金上来说,一般大学生并不富足;从经验上来讲,许多大学生都是刚出或还未出校门,相当缺乏社会经验,是真真正正的“青瓜蛋子”。不过,大学生都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年人,他们占有知识和时间的优势。除此之外,国家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与优惠。例如,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需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当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可以允许分期到位。对于创新某些制定行业的大学生还可以免一段时间的税费。

  实际上,当前就业压力如此之大,自主创业未尝不是一个有前途的选择。想一想,毕业后,当别的同学还在为工作四处奔波是,你的公司已初具规模了;当室友还在四海茫茫寻找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时,你早已将自己的书本理论知识融入到了自己打拼的事业中去了;当别人还对自己离开校园将来做什么而迷茫时,你早已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拼搏着这是不是很值得去尝试的一个选择呢?如果一切顺利,我们的理想是不是就可以实现了呢?曾雄踞世界富豪榜首位的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哈佛的高材生,中途离开了这所高等学府,利用自己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创立了微软公司。多年后,他的那些博士生同学反过来要给这位“辍学者”打工。

  当然,这里举比尔·盖茨的例子,不是鼓动大学生辍学转而去自主创业。比尔·盖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很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明确的创业方向和团结的合作伙伴以及极强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创业前、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创业资金从何而来?任何事情的完成都要依赖于经济基础。创业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是靠父母提供?还是亲戚借与?抑或是向银行借贷?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其次,选择什么样的行业进行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时,很忌讳随波逐流。如果这一行业有很多人在做,那么,启动资金有限、经验少的大学生是不合适的。大学生如果自主创业,最好是从一些有特色的、规模小的行业入手。像加盟店和网店都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在你决定入手前一定要对它进行深入了解。

  接着,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呢?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自己的好友一同创业。那么,结算收入时又怎么分配呢?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最后,你对自己的创业有规划吗?你有为自己的创业设定目标吗?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时一定要将目光放长远一点,一步一个脚印,切忌鼠目寸光、浮躁,企图一次吃成一个胖子。曾经,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李玲玲在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后,注册创办了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她当时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一人。一时间,大学生创业成为校园最时髦的词汇,学生创办的公司风起云涌。时间过去几年了,李玲玲所创办的天行健公司早已停摆,纷纷传来的是学生公司倒闭的消息。对于一些看起来诱人的创业,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设身处地想想它是否可行,是否能行。当然,不是所有自主创业都是成功的。这时候,我们就要

  有一个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一种反思精神。“挫折和失败往往是成功的铺路石。”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避免重蹈覆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使我们能够更理性地、多角度地去看待问题。

  除却这些,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时还要具备创新能力、耐心和奋斗精神。只有不断地想出新点子,灵活创业,为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不断拼搏,你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自主创业,是指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对于我们中国当下,“毕业等于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说,自主创业的确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首先,现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的大多是专业技术人才,而并不缺少一般的本科学历人员,而一般这类岗位比较稳定,因而就业岗位空缺少,争激烈,而薪酬也往往不高,相应的大学生择业一般更倾向于专业对口的职业,这就业压力大大增加;

  其次,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自主创业。在企业注册登记方面,程序更简化,对各类费用都有减免;在融贷款方面,优先享受贷款支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贷款手续简化,利率优惠;税收缴纳方面,可享受一定期限的免税和减半征收;在企业运营方面,员工聘请和培训享受减免费优惠、人事档案管理免2年费用、社会保险参保有单独渠道等等,相比较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有优势。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社会交际能力;有利于增加对市场和社会的了解,从中培养自己敏锐的市场嗅觉,知悉社会动态,保持自己与社会的同步性;自主创业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因为自主创业要自己承担风险、讲究诚信,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让自己更成熟;市场、政策的日新月异,会促使创业者不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我个人认为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一个好的团队。事情的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人,所谓谋事在人,只有人才能把事情做出来,所以一个好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这个团队的成员也许不都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是能互补的,不论从性格上还是能力上,中国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其意就是这个世界本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何不合理,合适的,合理的就是最好的。

  2、一个好的项目。一个好的项目,可以收到出其不意,先发制人的效果,让人以最快的方式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并为以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好的执行力。这个很重要,有了执行力,你才能说你是在真正的创业,否则就是赵括将兵,纸上谈兵了。就算你手上有一个好的

  项目,也只是帮别人铺路而已,佳人年年忙红装,为她人做嫁衣裳。

  4、及时有效的沟通。有道是话不说不清,理不辨不明,在这个信息化爆炸辐射的时代,及时有效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只有沟通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才能统一团队的目标,才能集中团队的全部力量,才能消除团队的不和谐的声音,才能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

  5、一个公认的核心人物。在创业之初,这个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创业之初,公司的规模小,人事结构配备简单,相比大公司而言,小公司的优势就是能以最快的速度相应客户的要求,并能机动的满足客户的一些特殊需要,这就意味着公司的决策机制要绝对的简单,绝对的集中,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是说公司要实现独裁式管理,这样才能及时的相应市场的需求,体现小公司的优势所在,所以一个绝对的公认的核心人物,是保证这种独裁体制的前提。

  6、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在公司的创业阶段,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来自公司内部或者是外部的一些危机,是否能合理的处理这些危机是公司能否发展壮大的必须前提。

  其实,再充分的创业准备都是不完善的、再周密的商业计划书也难免有没有顾及的地方、再团结的创业伙伴也会发会摩擦、再厚实的资金有的周转不过来的时候。这些都说明在瞬息万变的创业环境中,能影响我们创业的不定因素太多了,谁都无法保障,在下一个路口我们能选对方向,所以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与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也许有时候会觉得前途一片茫然,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无助,有时候又觉得创业太过辛苦,无法再继续。但如果子夜到了黎明就不会远一样,胜利的曙光就在你最困难时刻的前面。坚持就是胜利。

  大学生自主创业观点是什么

  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和看法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己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 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心态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的必要准备。在缺乏良好心态的情况下,创业前景也会受到相应不利影响。

  其次,知识限制。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在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仓促创业不仅难以融到必需的资金,而且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 再次,经验限制。受年龄及相应学识的限制,大学生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创业知识一般也限于“纸上谈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及在公司运营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以致创业困难。

  然后就是技术限制。理工类大学生受学识的限制,拥有可创业的技术的大学生只可能是少数。而对于那些文科类大学生来讲,很难拥有可以创业的技术。技术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创业将遭遇较多的困难。

  最后当然是资金困境。由于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从社会上融资或获取无息及贴息贷款是必然选择。但是大学生创业由于风险较大,较难获得必需的资金。而且一般在获取资金方面也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急于获得资金而不惜贱卖技术,二是过于珍惜技术而不肯做出适当的让步。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在资金方面难以获得相应的资助。

  除了大学生自身决定创业不足的内因外,社会上还尚未形成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政府出台的在创业培训、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与优惠措施等现有政策有待落实,而且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在创业培训教育与创业促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这些因素并非决定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相关有利外部条件的缺乏,既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也对大学生创业前景产生了重要影响。

  面临这些问题我感觉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主要可以采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

  其次,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再次,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促进就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无论怎样,扎实的知识积累是基础,是关键。毋庸讳言,大学生中有人四年“混文凭”,几年前一个高文凭的确可以帮你找到好工作,现在不行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已由“学历型”社会转向了“能力型”社会,而且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整体上,还需要全社会提高信心,正如温所说,信心比黄金重要。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多管齐下,我相信我们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春天一定不会太远。

  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勇往直前!

  创业就业的认识和看法

  一、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创造性思维

  创新的定义是什么?创新的本质又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在笔者看来,“创新”就是对现有构架的超越,是从另类角度上的探究,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既有模式的新认识。创新的本质则是针对已有认识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创新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在于试图创新的人头脑中所固有的思维习惯、陈旧的知识及经验对其思维的限制。真正达到完全自由创新境界的人是非常少见的。相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都是难以突破旧有观念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创新”的芸芸众生。就连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曾经历过屈服于个人经验而无法实现创新思维的时候当“测不准理论”公布之后,爱因斯坦拒不接受,他凭自己的“经验”认为“测不准是不可能的”,即使他的好友指出他是由于“经验”和“偏见”而不愿意相信“测不准”,就象当年一些人由于“经验和偏见”而不相信“相对论”一样,爱因斯坦仍不以为然。可见,个人的偏见对于创新思维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然而,即使抛弃了偏见的影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思维也并非《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和看法》。

  易事。我们旧有的教育体制已经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培养成了习惯于思维定式的人,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习惯了习惯。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缺乏应有的反叛精神,我们不敢甚至也不愿意对旧有的思想理论体系问“为什么”。相反,我们需要从已经有人趟过的河中走过去,却从来也没有想着要自己先趟过那条河。现在在学的研究生中,有很多人经历的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过程,他们虽然较少受到社会上的闲杂思想的干扰,但他们在过去的学习阶段里也较少接受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以致创新意识比较淡漠,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完全是“模仿式”的。这些研究生也“喜欢”阅读本专业的文献,但他们阅读文献的目的并不是找寻这个研究领域的生长点,以便辟出蹊径做一番开创性的工作,而是从文献中找寻他人的研究思路或是套用别人的研究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殊不知,创新的对立面是“模仿”,创新的最大的禁忌就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种“邯郸学步式”的研究思路最终必将遭到无情的淘汰。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1、创业精神的内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现在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己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

  2、提升创业精神的途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青年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大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特色发展,培养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思考,抱有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要崇尚真知,追求真理;二,努力提高实践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并进而加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三,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有针对性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处理好环境适应、自己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会自己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总之,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而以上这些又恰恰符合大学生如何为创新和创业做思想准备要求,同时更强调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大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比较顺利的进行创业,就要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从而为这个理想的实现而不断的奋斗。高校需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让他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创业活动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和压力的创造性事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心理好的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协调、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得以有效发挥,并善于根据新形势适当地调控自己的身心状态。最后,要培养创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

  专业知识等。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在思想上的独立思考;在行动上独立展示自己、主宰自己的事途。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也更强调:要转变社会观念,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因此需要打破那些认为“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进行自主创业。

  三、创新创业

  “创业、创新、创优”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创业是基础,创新是手段,创优是目标。只有坚持创业,面貌才能改变,经济才能壮大;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只有坚持创优,才能保持一流,永立不败之地。

  时代需要我们创业。创业,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发家之道、强县之源。创业贵在行动,重在实践,只有先干出事来,才能看出优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凭不等于水平,知识不等于能力,能言善辩不等于真才实学。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水平,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必须投身火热的实践,在实践中磨炼,在实践中创业。脱离实践,坐而论道,论不出解决“瓶颈”、摆脱困境的真知灼见;眼高手低,口吐莲花,谈不出加快发展的妙计良策。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才能促进自己心智的成熟、经验的丰富,具备干事创业的本领,进而做到胜任职责,有所建树。

  创业,最根本的就是要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聪明才智的实践中,实现自己价值,成就人生事业。“整体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光荣使命、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艰巨任务、加快发展的时代要求,给我们提供了创业的舞台。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奋发图强,才能确保奋斗目标的实现,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创业离不开创新。创业与创新都立足于“创”,“创”是共同点,是前提。“创”的目的是出新立业。创新在于所创之业、产品、观念、机制能不能弃旧扬新,标新立异,尊重与推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能不能适应时势变化,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常变常新,推动社会历史前进;没有创新,创业就无从谈起,创新与创业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活动。创业过程中,新产品的开发,新材料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管理模式的推行等,都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做先导,最后,创业才能成功。没有创新思维与创新决策,就无法开创新的事业;没有创业实践,创新意识就无法转化为新的产品,创新就失去其意义。创新不是蛮干,是巧干;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源于对知识的掌握,对现实的了解,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创新与创业是相辅相成、无法割裂的关系。

  创业更需要创优。创优是创业、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创优,就是创造优秀、优异,就是提高工作标杆,敢于争先进位,争上游,创一流,就是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优良的作风,优质的劳动,创造优异的成绩,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更要有勇争一流的精业本领。只有做到业务精通,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使本领发挥到极致;只有在本职岗位上成为行家里手,用出色的工作争创一流,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虽然社会分工不同,职业岗位有别,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即使再普通不过的岗位,也能在精业中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具备了这种精业本领,还能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利为有利,创造出有利于发展的条件。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就我所学的专业而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该学科致力于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致力于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应用最先进的理工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的生命现象与规律,因此其研究领域极其广泛,其研究方向也非常多。

  而现在的创业热潮有三个特点:一是主要是以Internet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技术领域公司的兴起为代表。二是创业的年龄年轻化。大多数新公司的创办人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中关村的新创业者中60%是博士生,有的甚至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对技术潮流具有强烈的敏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全新的理解,重视技术创新和团队精神,具有开放意识,兼容性强。三是与国际全面接轨。企业从一起步开始,在研发、融资、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均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其中突出的是由海外留学生归国创办的企业,目前在中国领先的网络企业大部分是由海外学者创办的。

  首先要说的是培养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此,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己服务、自己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

  (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才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一定数量的创造性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三)、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⑴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

  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⑵开设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设计)”等环节,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四)、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⑴、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⑵、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五、结语

  总之,创业、创新、创优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只讲创业而不讲创新、创优,可能是鲁莽草率,盲人瞎马,违背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只讲创新不讲创优,难免陷入种种困境,昙花一现,好景不长;只唱创新、创优的高调,好高骛远,而不扎扎实实艰苦创业,付诸实践,最终只能是坐而论道,失去根基。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创”之间的辩证关系,发扬“三创”精神,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全民创业奔小康、全面创新促发展、全力创优争一流的生动局面,人人争做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创业先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典范,争先进位、勇夺一流的创优标兵。

  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看法

  一、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责任主体的几种模式

  国外的创业教育有着较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营造出的创业教育支持系统非常完善,主要表现为组织支持和资金支持。国外大学生创业促进的责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政府的参与程度区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或称“美国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和高校辅助”的责任格局。美国政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提供杠杆融资,提供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政府补贴、预签购货合同等扶持政策。美国社会各界是大学生创业促进体制中的主要角色,美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表现得特别活跃。美国的私人企业、社会团体、社会基金对大学生创业进行了全方位和多样性的支持,不仅在创业教育上,而且在中介服务和融资贷款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给予了有力的引导和帮助。美国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的整体环节中居于辅导地位,主要是负责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特色心理品质、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特定的素质。美国创业教育组织主要包括教师组织和学生组织,这些组织分有不同的层级,如全国级、州级、地方级等等。它们进行或支持创业教育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开发、教学信息交流等工作。这些组织吸引着大量的教师和学生,因而在促进美国的创业教育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资金支持方面,美国有雄厚的资金保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鼓励创业者积极创业,小企业的创办者可以从联邦政府得到5万美元的拨款作为创办经费,继而可发行几百万美元的股票,联邦政府以资助和贷款方式为他们提供直接的帮助。此外,州政府还以风险资本计划允许发行免税工业集资债券,以支持小企业的开办。不仅如此,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也很丰厚。自从1951年成立了第一个主要赞助创业教育的基金会——科尔曼基金会(ColemanFoundation)以来,美国出现了许多支持创业的基金会,包括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多项奖金和捐赠教学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2、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或称“日本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和高校辅助”的责任格局。日本政府是大学生创业促进制度中的主导力量。为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日本政府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扶植政策,改革教育科研体制,修改和制定相关促进创业的法案,形成了以产学官联合的创新体系。在创业融资方面,日本政府金融机构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日本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促进体制中主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

  3、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或称“英国模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的责任格局。英国在推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级政府、各种组织和民间的力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促进体制。英国政府是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创业教育、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等。英国政府专门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EC)来管理和实施创业教育,后来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社会团体、商会、企业等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创业指导、资金赞助、创业培训和创业实习等。英国的高校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力量,负责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通过分析上述三种大学生创业促进责任体制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实施大学生创业促进措施的主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创业促进体制通常是由政府、社会和学校来通力合作,共同实施的。虽然这三个主体的性质不同,职能各异,但三者通过在各自的领域里制定各种措施,采取各种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互间的无缝对接,责任环环相扣,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责任格局,可以有效地将大学生创业促进政策和措施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学生创业促进的责任体制。尤以美国的模式为最佳,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方主体之间的配合和互动显得非常地默契,互相渗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责任格局。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责任主体的进一步明确及对策

  针对国内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明确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责任主体,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

  1、确立创业教育的战略高度。创业教育应定位在国家的战略高度,在教育理念上要表现出前瞻性和长远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1—22)》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推进创业教育”。我国应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倡导各类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并把创业家和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密切企业、社会和学校的联系,使创业型人才培养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创业教育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引导国内各高校认真思考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定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大学自身建设与学生发展的深远意义,摈弃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创业教育提高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战略高度。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力争形成政府、社会、学校联动的创业促进责任格局。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政府积极扶持,社会大力支持,才能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的环境,确保创业教育的顺利推进。因此,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应共同努力,为创业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政府要鼓励学生独立创办或与他人合伙创办小企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解除大学生创业的诸多限制。通过贷款担保,基金支持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创业,且要建立专家诊所,帮助他们解决创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建立政府和社会支持体系时,积极探索新的金融机制,通过地方中小银行的建设推进大学生创业。政府、社会和企业,尤其是有关企业,应对大学生的创业给予资金扶持,如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相应的投资基金,与其共谋发展,支持他们的创业实践和事业发展。高校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由特色、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为学生自主开展创业实践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学校应制订相关政策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的思考与实践。学校还可建立科技园,形成知识、技术、智力、资金的密集,使其成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大学科技园既是学生创业教育的课堂,又是创业实践的基地,是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并检验其效果的广阔舞台。若能在科技园区设立配套的风险投资基金,必定会更有效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而学生方面的重点应当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特色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

  3、高校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促使创业项目成果化、产业化,实现资源全面共享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高校创业教育离不开强大的外部环境平台,当前形势下,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的主渠道作用,整合利用地方政府、企业家、学术界、其他高校、社会创业机构等资源,促使创业项目成果化、产业化,实现资源全面共享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改变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政府投入力度不大,社会参与程度不高,国内交流平台不畅的现状。一方面,高校积极争取政府扶持和社会参与,将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争取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优惠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的资源,设立丰富的创业基金,建立多样化的各级企业孵化器,发挥高校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拓宽创业机会,扶持创业成长。同时,构建国内交流平台并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实现资源全面共享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应加强与社会其他创业教育机构的合作,与高校间的合作和校内跨专业学科的合作,共同促进创业教育和创业研究的发展,使有限稀缺的创业教育资源和经验能得到全面共享,使创业教育的范围、水平和影响力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相关文章:

对就业和创业的看法04-07

如何看待大学生自主创业04-15

对创业教育的看法(通用12篇)03-07

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书03-03

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书7篇09-14

自主创业计划书01-02

大学生自主实习接收函09-05

自主创业的职业规划范文(通用10篇)12-08

大学生创业计划02-06

大学生创业口号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