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措施>《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

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

时间:2022-11-18 22:19:47 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伸, 其涵义为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 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 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 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 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 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 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的加剧

我国正处在从以农村人口为主的阶段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当严峻。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其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 ;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使得旅游资源越发减少。

2.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许多不良行为使许多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使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旅游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巨大投资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进行国内外市场促销,培训旅游人员等。中国是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政府不可能对旅游业进行大量投入。资金短缺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长期性制约因素。

4.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

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管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容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

1、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统一规化、有序开发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景观,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

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

2、强化旅游管理,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

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拟建或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应坚决予以取缔。把景区接待人数限制在容量之内, 防止过多的游人进人对资源环境造成压力, 破坏景区生态平衡。另外, 景区内应规划出重点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3、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起源于人们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对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4、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作为旅游客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人类历史的结晶。当今,随着人们对精神,科学文化需求的提高,以观赏大自然美景,游览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开发与保护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旅游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价格制定,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竞争规则,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等问题,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6、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需要全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应树立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7、实现科教兴旅战略,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现代科技是科学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加深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和提升旅游社会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在我国,高科技介入旅游业的程度较低,旅游经营中对资源、能源、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消耗量较高,既影响当前的经济效益,又危及旅游的长远发展。提高全行业对“科教兴旅”的认识,加强旅游开发经营中的科技投入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论中国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急迫性及具体措施2017-03-18 13:55 | #2楼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和收入,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作用。一些旅游开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旅游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对地域文化的破坏,以及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等等一系列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中国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急迫性和具体措施展开论述,并简要说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体内容及其背景,详细充分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和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它的目的在于达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保障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2.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具体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旅游进行开发管理的同时,既满足当代人参观游览享受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旅游的需求[1]。

可持续旅游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2]。具体的说就是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佳结合点,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和-谐整体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全面发展阶段,但总体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要求。就目前来说,我国旅游业在研究、规划、管理、体制、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在旅游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上还找不到平衡,比如说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开发不当造成旅游资源特色丧失、生态环境系统失调、当地传统文化流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对旅游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变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了。 3 旅游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过快的发展速度使人们得到了巨大利益,从而受短期利益的驱使而忽略了发展旅游的方式和方向。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部分,理所当然地必须在其未来的发展目标中贯彻并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1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可持续发展一种先进的发展思想,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它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体现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并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旅游景区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理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也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反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业,必将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旅游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观念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开发、管理与保护,才能更进一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契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3.2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可持续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贯彻于旅游发展全过程的,而且必须在各个层面上都体现出来。旅游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规定,力求做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循环利用旅游资源,做到绿色无污旅游,在开发发展旅游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做好旅游景区各方面的保护工作,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样做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生存条件做出的必要努力和途径。

3.3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对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不至于过度开发而衰竭而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规划,最终就是为了找到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契合点,使两者和-谐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定了整套的行为规范和具体的操作程序,最终就是为了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佳结合点,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和-谐整体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可持续发展当做旅游发展最终目标,是相当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有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目标,才能使旅游发展不偏离社会发展的路线,才能少走弯路,从而使旅游发展得到最优的成效。

4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

为了更好地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旅游发展中去,避免少走或尽量不走更多的弯路,下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4.1 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旅游开发规划首先要在旅游项目上进行系统的环境影响与评估,从生态角度严格估算利弊关系,提倡以自然景现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选准项目开发的主题、形式和风格,定准客源市场,突出景区所在地的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加强游客的满意度,创造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开发一项,成功一项” [3],使景区开发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2 采用科学的旅游管理方法

旅游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一个旅游产业能否长久地存在于市场上。由于我国旅游开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给管理带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旅游的发展无论是在硬件的管理上还是在软件的管理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家还针对内容的不同制定了专门的指导方针,对旅游资源提出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对自然区实行严格控制,来保护其完整性。

另外,在人力资源上可以进行科学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管理人员具有全方面的知识,减少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的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对旅游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我们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支持,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旅游管理。

4.3 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开展全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强化公众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提高开发者、管理者和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对旅游业的开发商、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爱护、保护资源的自觉性,使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履行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和责任,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绿色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保值、增值能力。

4.4 完善相关的旅游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旅游业涉及到交通、餐饮、娱乐、文化等方面内容,因此必须加强相关行业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相关部门必须制订有效的法律法规,加强在各个环节的协调与管理,使法律法规来为我国旅游业稳定发展的提供必要的保障,坚决打击非法开发经营活动,维护旅游群体的正当权益,使旅游更健康地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对国内旅游业的管理强度,改善国内旅游业的经营秩序,使国内旅游业健康绿色持续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战略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是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璀璨的文化不受破坏,美好的家园不被毁灭,永久的持续下去使人类文明永远有明天。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我们必须义无反顾的去实施,不管过程如何艰难,都必须坚决的保持下去,这也是文明发展的要求和使命。

【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相关文章:

安全保障措施08-30

安全保障措施08-01

供货保障措施08-25

防汛保障措施01-10

防汛抗洪保障措施09-21

公司能源保障措施09-23

供货保障方案及措施11-09

整改方案 保障措施05-19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04-13

季节施工及保障措施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