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时间:2022-11-19 01:09:27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它成为目前课堂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分享。

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五人左右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能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又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后,组织小组讨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讨论,学生们认为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因为乘法算式写起来、读起来、算起来都比加法简便,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让他们有一种继续学习的冲动。并且,他们也从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

二 小组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讨论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小明去书店买书,他给营业员了5元钱,要买一本3.10元的书,可营业员手头没有零钱找,那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有的连老师也没料到。比如,回家去拿;跟别人借;先存着,明天再拿等。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达到了甚至超出了练习的要求。

三 合作评价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权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例如:“简便计算25×204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原式=25×(200+4)=25×200+25×4=5000+100=5100。也有同学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原式=25×(4×51)=25×4×51=5100。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法:(1)前一种算法比较容易想出来,但计算时有些麻烦。(2)后一种算法不容易看出来,但只要能分解开,计算是比较简便的。(3)两种算法都可以,只是所运用运算定律不同,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用。

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各种算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也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也得到锤炼。而在接受学习中没有人去怀疑书中现成的结论,对它只是在如何接受、领会、掌握和运用上动脑筋,这种学习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的方式,既可激活数学课教学的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立足点不是要否定我们的教学传统,而是对教学传统进行一种补充、改进,进而改善教学现状,改变传统教学系统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新课程下小学生学习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017-03-20 20:05 | #2楼

一、 课题的提出

1、情况分析

由于我校的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学生来自周边村庄,在很多学生中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出现计算正确率不高,作业质量不高,上课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不高等现象,而且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2、理念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当今社会的发展,时代信息和internet的完善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生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数学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生受益,这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研究目标

1、 培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2、 培养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

3、 培养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数学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数学、身边数学的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

4、 培养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三、 课题的特点和实验范围

本课题坚持“以生为本”为原则,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到有用的数学,服务终生学习。本课题在全校进行实验研究。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形式

1、 以常规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之地,学生的很多学习习惯都是来自课堂上教师的要求,如果不抓这个主渠道,那便是舍本求末。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教风带动良好的学风,注重点滴积累(包含将学习方法、思维等内化为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我们阐明意义,反复教育,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因材施教、逐步提高。特别是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我们在反复操作中不断完善和巩固,使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强化。

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互相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数学的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做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学校、教室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4、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证明,只要家长愿意配合,学生良好的习惯不难养成,只会日益促进。

五、 研究组织

本课题研究为个人课题。

六、 研究原则

1.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一切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来进行课题的研究实施。

2. 主体性原则。要求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智力潜力,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规律,努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地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内在的发展潜力,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3. 灵活性原则。在课题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计的情况,因此在系统执行过程中,根据实施结果,随时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七、 试验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

1、 调查现状,论证定题。

2、 成立组织。

3、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试验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月)

1、 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教给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 根据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数学竞赛活动。

3、 进行理论辅导,实施研究方案,推出教学模式和优秀课例,同时收集与研究有关的材料,及时写出阶段性的专题小结等。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2017年1月)

1、 收集整理成果材料。

2、 撰写试验报告。

3、 邀请高数教研组评估验收。

第四阶段:成果延伸阶段(永久)

八、 成果形式

1、 阶段性总结,研究报告。

2、 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论文。

3、 学生优秀作业展。

【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04-28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倾听习惯05-16

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3-1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2-27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3-03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07-04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01-2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教案02-28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优秀教案03-0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