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时间:2023-03-23 01:36:53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的内容中,存在着大量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因此,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培养创造力的特殊功能。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发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心理学研究认为,愉悦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活动的进行。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引发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学习兴趣十足,创造欲膨胀。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 . 运用挂图和插图或用多媒体展示;

2. 配音(乐)朗诵;

3. 表演;

4. 续写课文。

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要增强发散思维的意识,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其遇到问题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不拘泥于已有的范例和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少提判断、叙述性问题,即不要让学生简单地回答“对”“不对”或“是什么”“不是什么”。因为这类问题学生凭借记忆就可做出正确回答,甚至即便不懂,也可能猜中。而应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即需要从几个侧面解释或有多种解释的问题,其典型形式是:“对这个问题你考虑到哪些可能性?”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针对文中“月台送行”一节,作者望着前去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些描写,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哪些因素使作者望背影而流泪?”

生1:父亲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自己身穿“皮大衣”,想到父亲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而落泪。

生2:父亲年老有病,步履蹒跚,行动不便,却“爬上爬下”为自己买橘子,靠到这些而落泪。

生3:父亲失业、生意亏本的生活挫折,使作者为父亲今后的生活而落泪。

生4: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心,从此天各一方,因而落泪。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泪眼中望着父亲背影这一行为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 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内课外活动,如课堂辩论、智力竞赛、即席讲演、口头作文、即兴咏物、说故事、表演课本剧、编辑班报等,把独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原则引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

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师应该注意到,有些所谓的“差生”往往操作能力教强、想象丰富、思维发散而灵活,倾向于通过探索来学习和表达自己的认识。相反,不少被认为是学习尖子的学生,缺少创造性,思想贫乏,思路狭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重新确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标准,注意对“右脑型”学生的评价激励,宽容顽皮学生,欣赏学生的一己之见与特长表现,保护“现象差生”,重视发掘这类差生的创造天赋。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任何一种创造性表现,都应给予赞赏和鼓励;对学生创造结果的评价,不必苛求十全十美;对暂时性的失败,要给予新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多次尝试;对学生探索活动中的“出格”“离题”“出错”,也应耐心、巧妙地引导,多肯定其大胆假设的勇气。学生的创造力是一朵娇嫩的花,赞扬使它怒放,批评则可能使它未开先凋。哪怕是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抚摸、一阵热烈的掌声,都会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强大的内驱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017-03-21 08:04 | #2楼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未知成分进行探索的活动,是人脑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设计新方法,开创新途径,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进行创造性学习,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未曾解决过的新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识字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弄懂汉字的音、形、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教法得当,那么就不仅能让学生准确识字,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教汉语拼音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把生活经验转移到帮助掌握发音要领上,这样就有助于发准音。例如,在教学单韵母“a”时,可让学生回忆到医院看病时,医生让自己张开嘴说“啊”时的口型。只要学生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再加上教师对发音口型的讲解示范,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发准“a”音。在这个过程中,从思维的角度讲,是让学生凭借旧知识,在相似中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2、识记住字形是识字的关键,也是小学识字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记住字形。例如,教学“朋”字,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有的想到两个“月”字合起来就是“朋”字,有的还进一步想到用编字谜的方法来识记,他说:“表示60天的字就是‘朋’字。这两个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创造的思维,本质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3、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识字教学的一种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清字义,可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而理解字义,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说法也就不一致。教师只需要求大体合理则可。这个思维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契机,既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设计出几个或一次列既简明扼要又富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为题去读,读后来思,思不出再读,这样反反复复的去寻觅答案。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例如,在教学《古井》这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以下四个问题让学生去自学,即:(1)本课所讲的古井是一口有什么特点的井?(2)人们来古井取水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3)课文讲了一件与井有关的什么事?(4)古井与这件事有什么联系?

2、教师不必强求一致,也不必马上期望达到标准,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白事由。适当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在这种高低不同,参差不齐的发言中,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仅获得了新知,而且在无意识中培养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是一个梳理思维的过程。通过汇报,学生会再次思索,明白创造过程,这有利于找准创造的途径,以便再创造。

4、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总好问个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发问。例如我在讲解《风卡》时,学生问我:“凡卡每天都有面包吃,为什么还说生活不好呢?”面对这个问题,我就给学生讲,如果你家天天吃玉米,就可以说明你家的生活很富裕吗?学生一听,便明白了在凡卡生活的那一个地区,吃面包并不算吃得好。

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在模仿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模仿是作文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模仿,走出模仿的误区。即,学生在考虑写作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所写的事物是什么样的,再考虑名人佳作中的事物是如何来写的,可以效仿的就仿,不可以效仿的就要有创新。这样就能起到学习借鉴与创造两全其美的功效。

从选材和结构上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评价作文时。选材是否新颖,结构是否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是衡量优秀习作的重要标准。为此,在作文教学时就要鼓励学生从选材到结构都力求新颖别致。这既是作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就拿写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的选材来说,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把自己所能想到的事例说出来。可以写帮助值日生扫地,可以写帮组残疾人做家务;还可以写去养路护路,把路上的烂酒瓶深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别人未说过的材料来写,比如选择养路护路这一件事就比较新颖,这样写不仅更能突出中心,而且还培养了求异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1-07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4-03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09-22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06-13

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04-19

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07-21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4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