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一些产业结构的名词解释

一些产业结构的名词解释

时间:2023-03-23 14:44:50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些关于产业结构的名词解释

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根据霍夫曼比例,工业化进程包括四个发展阶段:

霍夫曼比例第一阶段

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其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5倍。 霍夫曼比例第二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但前者的产值仍是2.5倍于后者的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第三阶段

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

霍夫曼比例第四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消费资料工业并继续上升。整个工业化过程,就是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后者的净产值将大于前者。

随着工业品的升级,其比率是逐步下降的。

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和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顺序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如国民生产总值中三种产业的结构及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的结构分析等。结构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即对一定时间内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变动规律的分析。如果对不同时期内经济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则属动态分析。通过结构分析可以认识总体构成的特征。

产业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2017-04-09 09:54 | #2楼

产业是由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或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产业组织 :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主要研究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组成的产业,分析市场和产业的运行,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 产业结构: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领域,主要研究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领域,主要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投入品和产出品相互运动形成的实物或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布局:主要研究产业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及规律,以及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SCP分析框架(SCP范式):哈佛学派在分析特定产业时,构造了一个SCP分析框架: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市场结构,是指决定某一特定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相互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和行为。

市场绩效,是指市场运行的效率,即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实现程度等方面的现实状态。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哈佛学派看来,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合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高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在芝加哥学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等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和说明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经济效率并存的。

完全可竞争市场:当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方便地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

沉没成本:是指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产品差异(产品分别化):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形成的足以引起买着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

市场势力:企业拥有的将价格提高到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

水平差异:也叫空间差异,是指产品在空间上的差异。在给定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与特定消费者有关。

垂直差异:最典型的例子是质量差异。消费者关于质量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都认为较高的质量是更好的。另一种表述:若以相同价格出售不同品牌的差异化产品,所有的消费者都会选择同一种品牌,那么, 这些品牌具有纵向差异。

《一些关于产业结构的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信息差异:是指由于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产品认识产生了差异。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最常见方法是广告。

策略性差异:主要是指厂商通过空间先占或选址来遏制潜在进入者进入相关市场,从而享有相应的市场权力。

服务差异:是指厂商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差异。 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By Alleinsein Ying

策略性进入壁垒:即进入阻挠,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

策略性行为是指在寡占市场中一家厂商为了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也称学习效应):是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经验的积累使企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在位企业会充分利用干中学这一技术性因素,进行策略性投资。

转换成本:是指消费者或用户因为从在位企业处购买产品转向从新企业处购买产品时而面临的一次性成本。

限制性定价是一种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自己或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价格歧视:对同一商品(或近似相同的商品)制定不同价格,即根据购买数量、购买者特征,或者各种销售条款确定相应价格的定价行为。

二级价格歧视:也叫做非线性定价,在这里,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不是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而是根据消费者所购买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的第一种定义。从购买者的角度看,存在自我选择机制。这种价格歧视被称为二级价格歧视-----另一种二级价格歧视定义。

通过提供一系列不同价格与质量水平的消费组合,销售者能够按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区分消费者,我们称之为甄别

转换成本指消费者或用户从在位厂商处购买产品转向从新厂商处购买产品时而面临的一次性成本。

并购: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研发(R&D)是指为了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是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

更新效应:对于一个垄断者来说,创新只不过意味着用新工艺的垄断利润去替代起初的垄断利润

合作策略性行为:厂商旨在协调本行业各家厂商行动和限制竞争而采取的一些行为。 政府规制:政府利用法规对其统治下的社会经济主体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影响、干预及限制

产业结构: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数量比例关系。

配第—克拉克定律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经济服务化:第三产业化,是工业高度集中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

产业布局的指向性指产业布局指向性理论的具体表现,主要探讨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

【一些产业结构的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财务一些名词解释05-30

高层名词解释09-23

仓储名词解释09-23

西方名词解释04-03

锂电名词解释09-2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采访名词解释09-23

地貌名词解释06-15

润滑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