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防范>《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时间:2023-06-26 16:55:21 宗泽 防范 我要投稿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通用11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我们都跟措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措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你所见过的措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通用11篇)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1

  一、防范措施

  1.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执行医疗护理行为,质量监控。

  2.责任到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3.规范医疗行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4.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常规,操作常规。

  5.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向患者本人或家属说明患者诊疗情况和可能发生的结果,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

  6.病重、病危患者应由科主任主持诊疗工作,并向医务科报告,必要时有医务科负责协调工作,包括外请会诊或转院。

  7.发现医疗差错或事故倾向,应及时有效地制止事态的扩展,做好善后补救工作,并向医务科书面报告,必要时由医务科会同科主任参与调查、处理工作。

  8.对医疗纠纷,先由主治医师负责接待,及时化解矛盾,并向科主任书面报告。如协调有难度,应逐级调查处理,程序为主治医师→科主任→医务科→院务委员会。

  9.院办室或医务科接待投诉、来信、来访、工作,负责调查、协调、处理、解释、咨询工作。

  二、处理预案

  1.执行部门:医务科或院务委员会。

  2.要求相关科室负责人提交书面报告及相关材料。

  3.事件发生(接报告后)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阻止损害后果扩大,协助接待家属,妥善做好处理工作。

  4.进行调查、核实,召集相关人员分析、讨论,明确性质,提出整改措施。

  5.指导家属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进行(鉴定、调解、法院),参与调查工作。

  6.制定或修改相关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7.在医务人员中举一反三,展开讨论,吸取教训,强化环节教育,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8.根据医疗事故(事件)的'性质、轻重,对相关科室负责人,责任人提出处罚意见,提交院务委员会讨论。

  9.对隐瞒不报,造成后果或补救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科室负责人,责任人提出加重处罚意见,提交院务委员会讨论。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2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为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成立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确保无医疗事故发生,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成员的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领导小组(名单附后)。

  职责: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随时检查、督导落实情况,排查医疗工作的事故隐患,妥善处理医疗事故。

  二. 医疗事故的报告

  各科室任何职工发生医疗事故立即上报副院长、院长,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将医疗事故立即上报院内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领导小组,小组立即上报卫生局,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抢救病人,力求把损失降到最底程度。

  三. 医疗事故的预防

  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强化陪训,依法行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责任意识,树立责任翁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改进服务和工作方法。

  四. 医疗事故的处理

  发生医疗事故后,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上级有关规定,与保险公司配合,妥善处理有关事宜。

  五. 责任追究

  全院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院长负总责,各科室成员为具体责任人,医疗事故发生后,由保险工司认定,理赔结束后,因个人责任原因造成的,由当事人负责赔偿,因技术原因造成的,个人责任20%,单位负担80%,并同时给予必要的处理,违法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 具体措施

  1.全院职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违者每次罚款10元,三次以上者给予待岗处理。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和法律法规学习,要求培训率、知晓率100%,凡不参加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每次罚款10元,三次以上,给予待岗处理。

  3.加强日常工作督导,各科室成员认真负责,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查处理,凡不及时发现处理者,每次罚款10元,三次以上者免职。

  4. 任何人发生医疗事故,凡瞒报、漏报、迟报者,给予待岗处理。

  5.发生医疗事故后,凡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危害者,给予待岗处理。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3

  为进一步做好汛期灾害防御和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在灾情发生后,医院急救和应急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制定我院洪涝灾害卫生应急预案。

  一、医院高度重视防汛安全工作,完善抗洪救灾组织机构:

  (一)成立灾害事故应急小组:

  总指挥: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与卫生局、所属各相关部门及医院内各科间的关系,负责组织医疗救援工作所需的.人员、医疗救援设备、救援药品、医疗器械,负责指挥抗洪救灾医疗工作。

  (二)成立医疗救护队:

  一队:队长:

  队员:

  二队:队长:

  队员:

  医疗救援工作队负责为需要救援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保障医疗救援绿色通道的畅通。

  (三)成立防灾抢险队:

  队长:

  队员:

  防灾抢险队成员负责医疗救援设备、救援药品、医疗器械的保障。

  医疗及抢险队成员须服从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服从医务科、医院总值班的紧急调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二、医院各科提高防灾救灾的警惕

  做到防灾救灾救护队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做到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人员相对固定,提高对灾害事故的应急能力。

  三、总务科、财务科、设备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等有关科室

  作好物资、资金、设备、药品、器械、车辆、通讯等准备工作,确保抗灾抢险救护工作顺利进行。

  四、根据抢险工作情况

  随时组队变更出发队员,各科室负责人和抽调人员必须按指令派出人员,并安排候补人员接替其院内工作。

  五、凡参加抢险人员

  均须将联络电话,统一登记交医务科备查。院总值班、救护车班,总机班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保证通讯畅通。紧急情况立即报告院领导。

  六、应急物资

  1、配备急救车2辆。

  2、急救包:存放于急诊科。

  3、急救药品:存放于门诊药房。

  4、抢险人员装备包(包括:电筒、电池、雨衣、毛巾、被子、雨靴、蚊帐、水壶)。存放地点:物资库房。

  七、应急通讯

  1、应急人员应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2、急救车辆配备“120”电台及GPS卫星定位系统。

  3、车班值班人员配备电话1台。

  4、院内程控交换机配备应急电源,可保证30分钟院内通话。

  一旦发生洪涝灾情、险情,立即启动预案,全力做好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4

  为了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果断做出决策。解决防范和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防范制措施

  (一)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由医院废物领导小组对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

  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医院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能力。

  (三)建立医院突发医疗废弃物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1、各科室发生医疗废物处置事件后,应立即报告院长,由办公室在48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环境保护局。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个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市环境保护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2、任何科室和个人对突发医疗废物处置事件不许隐瞒、缓报和谎报。

  3、医院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医院突发医疗物处置事件应急处理程序、措施

  (一)接到突发医疗废物事件情况后,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对泄露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三)发生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由污染轻区域向污染重区域进行。

  (四)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可能污染身体时,应穿防渗的隔离衣。

  (五)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方可进行工作。

  (六)如果有人员被艾滋病污染的医疗废物伤害,专家组应根据程度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七)处理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5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以及市,区环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指挥本单位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日常管理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长具体负责,成员由医务科、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医教部、护理部、保卫科人员组成。在应急状态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承担业务指导与组织协调,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担相关文件的起草和文件发布工作。合理调配医院资源等。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医务科,院感办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抽查,院感办坚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定期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全院职工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3.控制措施

  (1)发现包装袋破损发生泄漏时,应及时增加包装袋层数,若是漏入储存桶内,必须到规定的地方对储存桶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若是漏入运送车内,必须将车推到规定的地方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

  (2)发现储存桶破损或车厢破损,应立即更换或修补。

  (3)发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立即增加包装层数或更换容器。

  (4)发现医疗废物撒漏到地面,应先清除撒漏物,然后对地面进行清洁消毒。

  (5)在进行泄漏事故处理时,严禁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6)若发生运送车翻倒,医疗废物大量泄漏现象,应及时通知周围人员远离,控制污染区域,以免扩大污染,并及时清除,清洁、消毒,事后应对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7)运送车上要有备用医疗废物储存桶、包装袋、及包扎带、消毒和清洁工具。

  (8)医疗废物运输单位有备用运输车辆。

  (9)工作人员应在加强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事故处理。

  (10)对事故进行登记和报告制度。

  4.报告流程

  (1)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医务科、院感办。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院感办、医务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保卫科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4)医务科、院感办立即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四、处罚原则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6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组织机构

  组长:

  成员:

  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减少或防止污染扩散。

  二、处置程序

  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总务科、院感科,并通知医院保卫科到达现场协助对污染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2、总务科迅速组织人员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液体溢出物应采用吸附材料进行处理。

  3、清理人员进行现场清理时,应做好劳动保护,清理结束后,清理用具和防护用品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在48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

  4、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得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5、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采取相应措施。

  6、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上海市卫生局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医院医疗行政及医务职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卫生治理法律、行政法规、部分规章,本院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及常规,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第三条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为医疗事故的医患纠纷时,应当按本预案的规定及时妥善处理。

  第四条本预案由院部及医疗职能部分负责监视实施。

  第二章医疗纠纷处理部分的设置及其职责

  第五条各医疗职能部分负责相应治理范围内所发生的医疗纠纷的接待、调查及处理。

  第六条医院新设医疗事务接待办公室。接待办公室的职责:

  (一)接待患者的'投诉,向患者提供医疗争议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等咨询服务,及时调解医疗纠纷;

  (二)协助医院及相关科室制定预防和处置医疗事故预案,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按照预案及时采取措施;

  (三)负责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

  (四)配合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心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要求的各种相关材料,协助完成调查取证、陈述及答辩等程序;

  (五)负责处理由本医疗机构承担的赔偿事宜,按照规定向上级有关部分作出书面报告;

  (六)对发生医疗事故或违反《条例》规定的责任人提出相应的处罚意见;

  (七)及时总结医疗争议的情况,向医院领导、有关职能部分和业务科室提出有关的公道化建议。

  (八)院领导布置的其它相关工作。

  第三章患者知情权的告知

  第一节告知原则

  第七条医务职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如实告知患者。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直接告知患者的,应当请患者签署《病员告知委托书》。

  第八条医务职员应当努力进步业务水平,对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告知应当力责备面而正确,避免因严重告知不法而导致医疗纠纷。

  第二节被告知对象

  第九条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患者,应当直接告知患者的监护人。

  第十条神志清楚的18周岁及以上患者,可以直接告知患者本人;也可以告知患者委托的被告知人,但必须有患者本人签署的《病员告知委托书》。

  第十一条前款患者因患恶性肿瘤等疾病,告知患者本人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应当告知患者支属或患者委托的其它被告知人,但必须有患者本人签署的《病员告知委托书》,医院只对有患者授权的人进行告知。

  第十二条因患病等原因导致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患者,可以告知患者的监护人或其它近支属,但对患者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应当作记录。

  第十三条对于必须紧急采取高风险的抢救性医疗措施的患者,患者本人无法进行意思表示或为未成年人,且无支属或与支属无法联系的,医院在进行抢救措施的同时应当请示主管的卫生行政部分。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8

  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处理医疗纠纷,根据国务院第351号文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医疗事故防范

  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所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二、医疗事故处理

  1、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诊所负责人报告,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的同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血、输液、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积极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者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4、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5、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在双方协商阶段,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诊所可以和患者共同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9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组织保证

  医务科为医院医护服务品质监控部门,承担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及向其提供咨询服务的责任,负责医护品质的日常管理和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好二年一次的医护安全责任书签订工作。党、团组织负责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调和、相互配合,共同负责防范医护事故的'工作。

  2、加强培训、知法守法,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法律支持

  医院为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每半年开展一次医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并每年举行二次全院性安全教育会议,每季召开安全医疗例会,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卫生管理知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懂得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习,规范服务,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制度保证

  为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诊治技能。医院将定期举行三基训练及考核,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医疗服务中,要做到规范服务,严格执行医院绿色通道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并按规定妥善保管病历资料,落实医疗安全制度和缺陷、事故、纠纷登记报告制度。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咨询,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发生医疗争议时应按规定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从而达到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4、健全组织、督促检查,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

  为把提高医疗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调整和完善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医技质量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安全医疗小组、医疗仪器管理小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等各种质控组织及各种抢救组织。各小组要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及检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为各项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信息,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10

  为明确医疗事故发生时,各部门的职责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我中心特制订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一、建立医疗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加强协调管理职能

  医疗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处理医疗事故的主要职能科室为医疗康复部。主要职责:

  1、向有关组织、人员调查取证,查阅相关资料;

  2、受理医疗投诉及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3、协调有关事项;

  4、提出处理方案;

  5、反馈处理意见;

  6、按规定上报事件情况及处理结果。

  二、建立中心内部报告制度

  1、当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疗康复部报告,同时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2、医疗康复部在接到科室报告并指导科室采取有关措施后,应立即组织对事件发生经过、原因、性质、后果等情况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患者目前情况报告中心主任;同时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规定内容和时间向区卫生局医政科报告。

  三、做好患者及家属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中心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做好患方的接待安抚工作,如实向患者陈述在院期间的'医疗抢救以及院方对该事件的初步调查分析结果,并认真听取患方对此事件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同时应向患方宣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医疗事故及其争议处理程序,动员患方依法解决医疗事故争议。

  2、医患双方对医疗事故产生原因、事件性质意见一致,并愿意协商解决的,医患双方应制定医疗事件终结协议书。协议书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性质或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并在规定时间向区卫生局报告。

  3、医患双方对医疗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性质意见不一致,并导致医疗纠纷或产生重大医疗纠纷时,按下列程序处理:

  (1)在医患双方在场情况下,对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或引发医疗纠纷的病历资料及相关现场实物资料进行封存,由中心负责保管。

  (2)中心应在医疗事件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态度,主动与患方进行沟通,必要时应和患方单位取得联系,或在区卫生局、街道有关领导的调解下,共同协商解决争议的途径和方法。

  (3)医疗事故争议如能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应制定医疗事件终结协议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区卫生局报告。

  (4)如医患双方对医疗事件的性质意见不一致,且患方不愿意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或通过司法程序来确定性质时,中心应主动向区卫生局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5)当医疗事故争议或重大医疗纠纷引起矛盾激化并影响医疗正常工作秩序时,中心应立即同派出所取得联系,并向卫生局报告,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心工作秩序正常,财务不受损害,人员不受损伤。

  (6)当医疗事故争议或重大医疗纠纷引起矛盾激化并影响医疗正常工作秩序时,中心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医疗事故、医疗事故争议、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重大医疗纠纷发生后中心将病历(复印件)及时送区卫生局医政科。

  (8)医疗事故、医疗事故争议、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重大医疗纠纷等事件处理终结后,中心应组织医务人员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认真分析,并将事件的性质、产生原因、应吸取的教训、处理的结果、对当事人及当事科室的处理意见一并上报区卫生局医政科。

  (9)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应及时向医疗保险部门汇报及联系,处理基本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好有关书面材料上报保险部门,积极争取得到相应的保险补偿,减少经济损失。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 11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弃、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职责

  1、指挥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果断做出决策,及时上报。

  3、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预防控制措施

  (一)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由医疗废物领导小组组织各个科室负责人,对全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

  组织职工学习医疗废弃物处理政策常态化、通过各部门互相监督学习的形式,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定期对各科室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各科室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能力。

  三、意外事故处置措施

  1、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制。

  2、各科室若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弃事故时,要立即报告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3、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有关科室立即组织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5、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它无害化处理。

  6、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7、处理工作结束后,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预案】相关文章:

应急处理预案03-21

停电处理预案03-30

氨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05-29

火灾处理的应急预案04-20

运输应急处理预案11-09

消防应急处理预案05-14

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通用16篇)06-01

事故处理应急预案03-17

应急处理预案15篇03-21

应急处理预案(15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