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常规>《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

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

时间:2022-11-21 03:16:43 常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

管理是质量的保证。为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科学化,鼓励全体教师运用“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指导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秩序,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旗有关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我校中小学。

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

一、教学思想

教学要坚持“三全”即全面理解和执行教育方针,全面执行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要执行“三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活动表)做到专课专用、专时专用。

二、备课: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也就是备如何科学引导学生;备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备如何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备如何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备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案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要求:

1、教案前附有教学计划、进度表,大纲对本册书的要求。 2、教学内容:体现章节或页数和题目。

3、教学目标:目标中体现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

4、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5、教学过程:

⑴预习提纲设计,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使新旧知识连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⑵教师导言设计: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②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⑶课堂提问设计。明确出发点和针对性,针对教学重点设计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启发性,适时创设教学情景。

⑷学生活动设计,考虑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上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⑸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⑹板书设计,做到内容精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一目了然。

⑺使用教具设计:计划安排好选用那些教具,如何使用怎样演示,需要哪些指导性语言。

⑻学生作业设计:目的明确,内容适当,形式多样,根据不同学生分层次作业,份量适宜,难易适度。

⑼每一个单元内写一篇教后记或课后记,这个教后记或课后记可以是一课后可以是一个单元后的感想、所得,这个“感想所得”应是对自己或他人教学有借鉴之处,它不同于单元小结。

⑽写教案时,可以写自己过去的同科教案,可以参考但要根据不同的班级及教改的要求做到“教老课、有新意”切不可陈案再现。要提前一周备好课,切忌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补。

⑾每周写一次教学反思。

(12)每学期检查完小教导处对教案检查不少于四次(每月的月末为检查时间)有总结、有改进建议。

三、讲课

1、教学目标

⑴符合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⑵注重能力的 培养(3)注重德育情感、价值观态度的培养。

2、教学过程:

⑴、教学思路清晰,课题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⑵、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

⑶、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会学”;建立在意志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这方面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真发展;在探究学习中求创新。

知识由学生自悟和发现学生掌握的才扎实,所以先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谈学习方法。

⑷、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特别要强调小学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当堂教学任务40分钟内不能完成,不要以为一天八节都是“我”的课,一节课讲不完两节课,给学生和自己都造成拖拉的习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和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初步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当堂的任务必须当堂完成。中心校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同时也是中小学顺利衔接的一个重点。

3、教学方法:

⑴、贯彻启发式原则,适时创设教学情境,及时捕捉信息,应变能力强,追究教学的艺术性提倡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⑵、注意揭示知识规律,教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⑶、问题设计有梯度,从实际出发教具运用合理。 4、素质培养:

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③、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课堂气氛和-谐融合,训练扎实有效。

四、作业

为了规范学生作业,强化管理,特对作业提出以下要求。 1、数学:1-5年级每生作业甲、乙两本,每周三次。3-5年级文字题必抄题。

2、语文 :

(一)、1-2年级可分生字本(写字本)、语文作业本、日记本、自办手抄报。

①生字本(写字本):每生一本,用汉语拼音写,二年级组词。

②作业本:一年田字格、二年方格,每周3次。

《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③日记本:每天一句话日记。每周批改一次。

④自办手抄报,2周一次,设计合理,适用性强,教师2周批改一次。

(二)、3-5年级作业本可分为生字本、课堂作业本、日记、作文。

⑴、生字本(写字本):用中方格写课文中的生字,一行写两个字,每个字写四个,并组一个词,每课批改一次。 ⑵、课堂作业:每周3次,批改3次。

(3)、日记本:用笔记本按日记格式每周写3次,每周批一次。

(4)、作文:甲、乙两本,全批全改,有眉批、总批。 3、教导处每月对作业检查一次,检查后要有总结,有改进建议。

(二)作业内容及批改

根据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联系学生的实际,要求做到分层作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作业深浅度要适当。课堂作业要及时进行全批、全改,做好知识的反馈。

(三)家庭作业:

1-2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可留适当的练习题;3-5年级均有一定数量的作业,作业量:累计时间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

无论是作业还是练习,教师应精心设计,体现针对性和选择性。

(四)课堂笔记

3-5年级,思想品德、社会、自然、劳动每节均有课堂笔记,每周批改一次。

四、辅导:

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大面积丰收的重要环节。辅导是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和能力为目的。鼓励帮助 他们树立自尊心,增强“我 能行”的信心。

五、考核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改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

考核要有目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的要求,注意知识和技能,不出偏题、怪题。基本是70%-80%开拓性题(即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过努力能完成,包括综合性的题目)占20%-30%。

学生成绩不得张榜贴在教室内,可将优秀的显著进步者张榜表扬。

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必须认真辅导,不能放任自流。

有教师、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有成效,学生参与面80%以上。

七、教学研究与实验

教研组要有计划开展活动,每周搞一次教研活动每周有一次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并做好记录。

校级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四次,领导参与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

校长、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主任每学期不少于30节。

业务学习:每单周学习一次有主讲人、有记录、有体会 每学期有计划安排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典型课。 八、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重视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理念,特别是把握新教材灵活性运用,各完小开发好课程资源,教师学习新课程观念,新的教学方法。

小城子中心学校

2017、9、6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2017-04-23 06:54 | #2楼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县》。

本要求从“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本要求自2017年9月1日开始试行。

一、备课常规要求

集体备课

1.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组要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3.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

4.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5.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6.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8.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个人备课

9.确定教学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学目标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10.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1.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吃透现行教材,采集、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生产实际等教学资源,恰当选择、处理教学素材,合理取舍,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2.优化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善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建构中习得知识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选用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合理选择、有效组合、恰当运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14.设计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总体环节完整。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和指导自主学习、交流与评价等基本环节的设计灵活合理,各环节之间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性。创设的情境问题力求真实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策划的活动力求体现开放性、参与性和过程性,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15.预设检测练习。合理有序的配置有层次、有梯度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课后作业要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以基础性练习为主,适当布置拓展性、开放性习题。

16.合理设计板书。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17.认真撰写教案。在环节齐全、格式规范、详略得当的基础上,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个性特点。

二、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8.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学案,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加以检查,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9.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0.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合理。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地组织教学,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层递性强;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

21.教学内容处理得当。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理解和运用学习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和体验学习内容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讲解科学准确、详略得当,知识梳理脉络清晰。抓住关键揭示重点内容,分散化解难点内容,具体分析对比疑点,着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22.教学过程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体现教的过程,更要体现学的过程。要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教学的倾向,加强过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实际和个体差异,选用恰当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3.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与总结,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引导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24.科学设计问题,精选例题和习题。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利于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精选的例题和习题要体现基础性、针对性、梯度性、思维性,精讲精练,及时矫正巩固。

25.合理选择使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注重实效;演示、验证和探究实验教学,要组织有序,操作规范,指导及时,确保安全。

26.用普通话授课,语言规范、精练、准确、生动、具有启发性;仪容整洁,教态自然、大方。

27.板书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28.课后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要求

29.作业的选择要精、实、活,反对繁、难、怪,反对重复作业和机械训练,杜绝体罚性作业训练;

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发挥巩固、反馈、矫正、补漏、提高与激励等功能。

30.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提倡采用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和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作业形式,倡导分层作业和“自助式”作业。

31.合理控制作业总量,每天的作业时间小学低年级不超过半小时、小学高年级不超过一小时、初中不超过一个半小时、高中不超过二个小时。

32.作业批改要及时,格式、书写要规范,作业评价以等第形式呈现,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要求以教师批改为主,提倡精批精改、面批面改和在教师指导下的互批互改。

33.立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及时反馈矫正,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指导学生使用好错题本。

34.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独立、按时、规范完成作业。作业书写整洁,条理清楚,及时订正,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5.作业布置与批改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四、课外辅导常规要求

36.课外辅导必须做到规范辅导要求,强化分类推进,重视个别辅导,精心实施,讲究实效。

37.课外辅导主要包括学业类辅导、兴趣特长类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

⑴学业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情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⑵兴趣特长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力争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⑶心理健康类辅导要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学习压力,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38.课外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

39.正确处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严禁占用自习课和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五、考试常规要求

考试组织

40.根据课程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考试形式、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41.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严明考风,规范操作,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

42.严格控制规模性考试次数,加强调研诊断性测试。

43.监考老师要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格监考,杜绝各类形式的舞弊行为。

44.保证阅卷质量,要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做到宽严适度,集中时间,采用流水作业形式。

45.以考试为评价手段要注意突出诊断性、激励性,淡化甄别功能。

考试命题

46.提高命题质量,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纲,以改定考。命题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以能力立意为主,体现新情境、新材料和新设计。

47.制定科学严格的命题人员遴选、命题、审题、保密制度,规范命题操作程序。

48.试题要体现考试性质,保证考试信度。试题应以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学为原则,试

题必须全面检测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创新题。

49.试题内容正确,陈述简明、准确、无歧义,立足主干知识,注意学科渗透,设问要有连续性和层次性。

50.试题结构合理,梯度明显,难易适度,赋分合理,题型多样,提倡命制选做题。

六、学生评价常规要求

51.评价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原则,既要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重视发展与激励功能;既要重视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52.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记录、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53.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富有激励性。

⑴评价内容主要为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程度、学习方法等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

⑵评价主体除教师外,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提倡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

⑶评价方式除一般性激励语言外,提倡运用动作、眼神、表情等体态性语言进行评价。

⑷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客观、准确,具有针对性。

54.对考试的评价要立足诊断性,体现促进性。

⑴关注考试过程中态度、诚信、技巧、习惯和规范等方面的评价。

⑵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⑶评价要立足改进和矫正。从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其他材料开始,从学生答题情况入手,找出存在问题,探寻导致学生错误答题的原因,确定矫正方案,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杜绝把考试成绩作为标示学生类别的标签。

55.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

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校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评价组织。

⑵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与个性差异,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个性化发展;评价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

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项目。

⑷评价依据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详实记录——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

⑸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报告单制度,毕业前实行总评,注重过程性评价,注意全面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⑹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做到客观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等级评价分设合格、不合格两级或A、B、C、D四个等级。

⑺学校要保证评定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

七、教学研究常规要求

56.学校要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做好校本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总结评价工作。

57.教研组负责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学科性的课题研究、教学资源开发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等活动,加强学科建设。

58.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提倡叙事研究、案例研讨、评课说课、理论学习、教研沙龙等教研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立足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9.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活动平台,备课组至少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教研组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

60.教师要主动学习、更新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按时参加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

61.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做到“五个一”: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执教一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交流、评奖或发表一篇教学论文,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

八、实践活动常规要求

62.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活动评价、学分认定、管理模式等方面工作作整体规划和具体说明。

63.各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统筹规划好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内容,充分体现办学特色。

64.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选题、制定活动规划、组织活动实施,开展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并对学生实践活动做出评价。

65.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提倡高年级学生开展小课题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等活动,并每学年举行一次实践活动成果的展评。

【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相关文章:

教学常规与管理09-24

教学常规管理及办法09-24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09-24

常规管理及常规教学检查方案09-24

抓常规教学管理09-24

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方案09-24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09-24

教育教学管理常规09-24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