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三国演义赏析课件

三国演义赏析课件

时间:2022-11-22 07:24:18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赏析课件

就一部“七分实、三分虚”的历史演义小说而言,深究其中相关人物事件的真实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也是不可取的,可是,既然,它能历经时间长河的反复淘洗而最终流传下来,并成为享誉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必定有它出类拔萃的精华之处。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一百年是极其短暂的,然而这一百年的历史中涌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们都耳熟能详,期间的许多历史事件也都妇孺皆知,这些恐怕都要归功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了。且不论外界所述的野史之云,至少让我们能如此喜爱这段历史的并非所谓的正史《三国志》。

三国演义赏析课件

如今我愿意就这本《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来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聊聊自己从中所感悟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

有人曾经称《三国演义》为“上兵伐谋,带兵者必读”,那么这样一部亦史亦说的一部古典小说究竟蕴含着多少精华,能让古今中外那么多的人为之着迷呢?我觉得里面作者对于各个人物的刻画尤为关键。正是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才构成了一部跌宕起伏的三国历史。

先来说说那些“领导人”吧。魏武帝,曹操,不得不承认他的军事政治能力在刘备、孙权、曹操三人中是最强的,能在群雄逐鹿的乱世率先建立起稳固的政权,同一了广袤的北方大陆,这一壮举并非一般人所能创造的。从曹操身上我们就能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首先来谈谈曹操对待人才的一些看法,他说过“胸有大志,腹有良谋”的是人才,在坚持“唯才是举,举贤任能”的用人原则的同时他也会在意所用人的道行与出身,对于现代管理人员来说,才华的确是管理者首先需要考虑的,但是同时也要审视他曾经的事迹,如果说那人曾经有过鸡鸣狗盗之事,那么管理者也需要时刻提防,必要时可以予以弃用,例如三国第一战将吕布,虽然他的神勇天下第一,可是由于他的品行不正,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处死而没有重用。曹操是非常会用人的,这点不难证明,他手下的谋士和武将数不胜数,正是凭借这些谋士在帐中的出谋划策,那些武将在疆场上的浴血奋战,才帮助曹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曹魏政权。下面我根据老师的讲解总结了他的一些用人才的特点。“用人不避亲”,众所知之,曹操手下许多都是曹姓武将与夏侯姓氏武将,像曹仁、曹洪、曹真、夏侯惇、夏侯渊,他们都是叱咤战场、智勇双全之人。“不疑归从,宽以待人”,在官渡之战击败劲敌袁绍之后,曹操手下在袁绍营内发现了许多曾近自己部下,包括文官武官许多人在内的与袁绍的通敌书,曹操非但没有深究他们,反而一把大火烧了这些密折,一笑了之,如此通情达理自然会让自己的部下誓死效忠,甘心为己卖命。“大胆用降”,曹操手下许多能人此前均是属于敌方阵营,像张辽,张郃,贾诩,许攸等,他们归降曹操之后都为魏军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曹操的一双慧眼让自己不会错过那些有实力的能将。“拔将才于卒伍,征官吏于布艺”,曹操也很善于锻炼新兵,善于发现民间才人。“用人不避仇”,宛城张绣曾经偷袭曹操,导致自己长子曹昂,侄子和爱将典韦惨死,如此血海深仇曹操为了大局竟然能化干戈为玉帛,还和张绣结为亲家,最后张绣也为曹操出生入死,为北方的同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诱以官禄,施以权术”,曹操对于人才是十分渴望的,即使不能为己所用,也要把他从敌方阵营挖走,徐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曹操为了把徐庶从刘备的阵营中争取过来,竟以其母为要挟,可以说为了得到人才,曹操无所不用其极。“用人有艺术”,曹操对于不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3 —20 14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号: 014TSDAH2 课程名称:《三国演义》与现代管理 改卷教师: 学号: 136331059 姓 名: 李秉政 得 分:

同的人对待的方式都不同,他也懂得哪些人是毫无保留地忠心于自己,哪些人恃才傲物,哪些人居功自傲,对此,某些时候看到曹操杀害自己的能人下属都是有自己的算盘的,正应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分析了曹操,其实蜀汉缔造者刘备和被曹操称为江东竖子的孙权在某些方面也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我个人并非十分喜欢刘备,他的宅心仁厚,爱将如命其实有虚伪的一面,更多的时候他还是有自己的私心,好自己的面子,最好的例子便是凤雏庞统之死,当时庞统为刘备提供了上中下三条策略拿下汉中,但是由于刘备碍于面子不忍在酒席上对同宗刘璋下手而采用了中策最后导致庞统中计身亡,可以说庞统之死是刘备间接造成的,有时候我在想刘备既然自己无能,那就果断采纳手下谋士的计谋即可,可是他有时候仍然一意孤行,不虚心纳谏,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刘备拥有卧龙凤雏,五虎的豪华阵容也终究无法统一三国的致命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刘备对于自家兄弟的关心更甚于对于自己的整个国家,正如一个家族企业家往往过分关注自家人的私事而最终让自己的整个企业走向衰弱,首先来分析一下蜀汉和东吴从联盟的巅峰一起走向没落的原因,这一切都源于荆州那个充满争议的地方。这时候要先批评一下孙权,历来处理事务机智果断的孙权在荆州这件事上做得太失败了,首先他为了一块地盘表现得毫无风度,他其实知道吴蜀联盟的重要性,但是却为了一时之快,一己私心而毅然撕毁盟约,偷袭荆州,俘获关羽,其实这时候还有转机,那就是释放关羽,并修书一封阐释荆州历来属于吴国,只是从蜀国那里收回来云云即可。我相信在关羽安然无恙和诸葛亮他们拥有大局观的劝阻之下,刘备是不会兴师动众的,坏就坏在孙权毫无大局观念,被自己一时的威风冲昏了头脑,竟然斩杀了关羽父子,自此,一切都是不可调和的了,这是孙权他们江东集团单方面犯的错误,不过如果刘备能表现出一代领袖的风范并且能冷静聆听接受诸葛亮赵云他们的建议,那么这件事情也能化解。“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然而刘备对于自己兄弟看得是比一切都重的,可以说刘备成于义,也毁于义。其实单就蜀汉集团来说,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和发展,其实当时的吴军实力是不如蜀军的,倘若刘备愿意带上诸葛亮赵云一行,也许是不会发生之后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这件事的,坏就坏在刘备因为曾今诸葛亮赵云二人劝阻过自己出兵而耿耿于怀,不愿启用两人随自己出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刘备不仅意气用事,而且自私自大,小肚鸡肠,他根本不具备战场的远见和指挥能力,却仗着自己拥有雄兵百万而倾举国之力伐吴,完全不考虑靠自己下属辛苦经营打拼下来的蜀汉政权。这一场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可是结果虽然是吴国赢了,但是双方都损失惨重,蜀国更是百万雄师几乎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吴国也经过荆州之役和这次与蜀国大军的交战而元气大伤。可以说件事是双方领导人共同犯下的大错。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备和孙权是不具有能统一三国的能力的,他们的思维都太过于局限,没有大局观念。可是为什么曹操也无法统一三国呢,这些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比如郭嘉早逝,赤壁之败,鼎立之势形成难以撼动,自己的多疑、喜怒无常等等。 三国的领导人都并非完美,要真的分出孰弱孰强也是不可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他们各自的集团之中也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

《三国演义赏析课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国也可以说是谋士的天下,然而大多数谋士都没有完美的结局,这无疑也是悲哀的。在这里我举两个个例子。首先来聊聊杨修,众所周知他爱耍小聪明的个性,在“阔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3 —20 14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号: 014TSDAH2 课程名称:《三国演义》与现代管理 改卷教师: 学号: 136331059 姓 名: 李秉政 得 分:

门事件”和“一盒酥事件”中曹操已经对他屡屡猜透自己心思而感到了反感,最终在“鸡肋事件”中杨修被杀其实也并非偶然。那么杨修之死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我觉得作为一个在他人企业打工的员工来说,首先不能自恃聪明,其次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也别问,最后我们自我表现要适当,要把面子留给领导,不能功高盖主。领导往往不喜欢那些在他面前抖机灵的人。

陈宫,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死让我始终充满惋惜和同情。他从救了曹操到抛弃曹操再到与曹操为敌最终为曹操所杀,可以说他的一生离不开曹操。因为看中了曹操敢作敢为,胸怀抱负的特点,陈宫甘愿追随曹操,然而当它看见曹操残忍地杀害吕伯奢并吐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时,陈宫顿时心寒。陈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并且他也具有谋士的智慧,然而他却不得明主,最终跟了吕布这个有用无谋的人,只能说这就是命运,白门楼一战,吕布刚愎自用,不听陈宫的建议而丧城,曹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渴求陈宫留下来辅佐自己,然而陈宫却毅然赴死,坚决不为曹操所用,这份从容之下也着实让人流泪,曹操又何尝不心碎呢。陈宫作为一个文人他能拥有这份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惧深深地让我感到敬佩。陈宫让我懂得了文人不只有阿谀奉承,苟且做作,也有刚毅坚强,不畏强势的一面。

每当我想起《三国演义》卷首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便会有莫名的感动。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忠者见忠,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到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每个人都会有对其中内容的不同看法,它的确值得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研读。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2017-05-11 09:45 | #2楼

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可以抱君侯知遇之厚恩,下可荣妻荫子,日抚摇琴以听音,夜有骄妻拌读,吾平生之原足以!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评论:此两段话描写了周瑜的儒者之风 和忠义的气概 大丈夫生天地之间 当为国效死力 马革裹尸而还 体现了公谨不仅才智过人 更有国者之风 且心如铁石 非名利可动其心

原文

程普:与公谨相交,如饮美酒,不觉让人陶醉

评论:此乃吴军大将程普之语 程普3世老臣而位居周瑜之下 心有不服 点将之时推病不出 周瑜乃亲来探病 言语之间多存相敬之气 所以乃说此言 体现了周瑜礼贤下士的国者之风和广阔的胸怀

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

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

评论:

此段描写八路诸侯讨董卓时 董卓义子吕布大战群雄的事 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故事 流传千古 可谓无人不知 充分体现了吕布飞将的本色 其勇武非一人可胜

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评论:此段描写吕布被曹操所擒后贪身怕死的情景 表现了吕布无义 贪生等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赏析课件】相关文章:

课件制作培训总结03-22

英语课件教案04-15

招聘技巧培训课件04-18

培训超市员工的课件05-16

医院员工培训课件05-09

课件使用注意事项05-25

酒店员工培训课件05-08

高处作业安全制度课件04-10

后厨员工培训课件05-11

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总结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