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时间:2022-09-25 05:18:42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一、课题名称

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音乐有“乐感”,语文有“语感”,数学也有“数感”。学习生活中人们离不开与数打交道,而且也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自动与数量建立联系,数感作为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桥梁,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课题《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围绕“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这个主题进行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背景。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数感。所谓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数觉”。数觉是天生的一种才能,是与生俱有的;而数感则必须建立在计数活动基础上,还牵涉到人类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许多老师还是感到困惑。

2、研究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大小的关系;能用数

来表示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合理性作出解释。”可见,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注重数感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去感知、参与、体验和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不同阶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形成数感的过程,为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做准备。

2、剖析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数感的因素,提出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应做到的行为策略。

3、调查并制订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参与学习(如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探索和总结出能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指导课堂评价语言、课堂评价形式、教学评价手段等对促进学生的形成良好数感所起的作用,以利于指导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

5、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感悟和认识,并对数学学习有积极的学习热情、有主动研究的习惯,有深入思考的品质。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分析不同阶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年龄特点。

2、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形成数感的过程。

3、剖析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数感的因素。

4、研究提出教师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过程中应做到的行为策略。

5、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的策略研究。

6、课堂评价语言、评价形式、教学评价手段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所起作用的研究。

7、培养数感对学生数学品质所起影响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讨论交流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并举进行实验研究,同时选择典型课例进行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对比实验。

1.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中有关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2.调查研究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观摩名师名课,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优质教学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地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论坛、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4、讨论交流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7年1月)

本阶段的任务: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送专家组评审。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并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总结提升阶段(2017年5月~2017年7月)

(1)收集各类研究资料。

(2)做好课题后期调研工作。

(3)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4)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填写课题评估表,并报请专家组验收审核。

(5)成果鉴定与推广。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建立实验班的“实验档案”;

2、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学生、家长的个案调查报告;

3、专题课堂观摩,专题座谈;

4、展示学生具有良好数感学习的成果;

5、汇编教师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的专题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略)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1.组织机构的保证。2.组织制度的保证。3.经费的保证。4.学习的保证。

研究成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我校准备经常性地进行一些学习活动,如聘请专家作讲座、出去参观学习等形式来确保研究成员的水平能不断提高。本课题研究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要有保障,对课题组应配备有专门的办公室以及相关办公设备。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2017-05-12 20:01 | #2楼

在远程培训的视频课程中,《》深深地打动了我。授课专家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进行了详细剖析,专家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数,更要让学生看到数的关系”,不仅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及数的关系”,也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运用数”。特别是专家结合大量实例说明了如何实施“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通过学习,引发了我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思考。

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感”的形成将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初中毕业后继续求学,不仅可以影响到高中数学的学习,甚至影响到他们对大学数学的学习,乃至影响到他们的社会生活。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数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数感”的培养是何等重要!

下面,我结合几年来本人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数感的一些做法。

1、创造教学情境

数学是抽象的知识,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知、体验和理解数学,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天平称黄豆”的办法开展教学,使学生感受“克”和“千克”有多重,形成了对“1千克=1000克”的认识,学生在聚精会神的听讲中掌握了知识,“数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2、开展学习探究

我觉得,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让他们在思考、比较中选择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不断认识中发展自己的数感。比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中,我讲述了用“长+宽+长+宽”、“长×2+宽×2”和“长+宽”×2三种计算方法后,给出习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10人一组),选出组长,每2组(60人班额)用指定的一种方法计算。然后进行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强化他们的数感。

3、密切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数感。比如,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课中,我让学生分别测量课本、桌面、地板和篮球场等的面积。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带着量看数”,而且也实现了“学生对过程性经验的积累”。

总之,“数感”的培养非常重要,正如英国数学家哈代所说“如果拉马努金(印度数学家,被誉为“数感之父”)在青少年时期就被发现并进行一些培养,他可能会成为更伟大的数学家。但是,“数感”的形成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也是让学生学会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长时间的感知、体验和积累才能建立起数感。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情境并探索与之适应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2年9月27日

【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09-18

《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案02-26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03-22

培养小学生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03-15

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04-28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级学风09-0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3-0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2-27

培养儿童良好睡眠健康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