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节气>《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

时间:2023-01-03 11:11:11 钟澄 节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

  古时人们将小寒分为三个阶段,每5天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第二阶段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第三阶段雉始鸲[qú]。鸲为鸣叫,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养生重点

  一、起居重“三防”。防寒要护头、防燥要内服+外用、防外感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

  二、饮食重在温补。多食用豆谷干果、肉类及温热的食物。

  三、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强身健体,抗衰老。

  小寒养生:起居重“三防”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1、防寒——要护头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2、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

  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养生:饮食重温补

  冬季为进补之佳令!三九进补,可食用以下三类食物。

  4、豆谷干果

  五谷是冬季食补的基础,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以抵御严寒。冬季尤其适合多食用红色及黑色的谷物,如红豆、黑豆、黑米等。

  此外,时令干果也是滋补佳品,如栗子、红枣等,可单食,也可入菜煮汤时加入,或将各类豆谷、干果混合煮粥。

  5、肉类

  肉类是冬季最适合的食物,尤其以煲汤最佳,既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又避免油腻肥甘增添脾胃负担。如牛、羊肉汤;鸡汤;鸭汤。

  6、温热食物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小寒养生:常按摩五心

  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强身健体,抗衰老。

  7、头中心:即百会穴,在头的正中间。

  方法:可经常用掌心按摩,因为这是诸阳之汇,是人体的高处。

  8、胸中心:即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现代科学发现,人老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打这里,可以延年益寿,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还能排泄毒气。

  方法:可两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实,捶打此穴。

  9、腹中心:即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

  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六十下,让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

  10、手心:即劳宫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劳宫穴在心包经上,经常按压,可强壮心脏的作用。

  方法: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11、脚心:即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最好是劳宫穴(手心)与涌泉穴(脚心)互相交叉按摩。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能治失眠。

  方法:可在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脚涌泉,左掌按摩右脚涌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促进睡眠。

  小寒养生

  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祖国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小寒节气饮食习俗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狗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因此,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当然,民谚也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日养生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专家们提倡,要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出来时锻炼为佳。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养生途径。

  小寒吃什么养生?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麒麟鲈鱼

  为温养阳气、敛阴津于内,还可食鲈鱼。《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梨

  此时令,水果中以食梨为佳。梨,医书记载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心肝经。主治热嗽,止渴,治客热中风不语,止心烦、气喘。能够调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道益寿鸽蛋汤。

  原料:枸杞、黄精各10克,鸽蛋4个,冰糖适量。做法:

  1、将枸杞、黄精洗净切碎,待用。

  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以上食材,煮沸后约15分钟把鸽蛋打破后逐个下锅内,同时将冰糖入锅同煮至熟即成。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润沛滋阴。

  小寒养生特别要提醒您注意的是,此节气也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因此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哮喘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防寒,合理调整饮食,注意早预防,树立科学的养生观和养生之法。

  有关小寒养生食疗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段。此时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切不可盲目,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一二下锻炼的方式和方法。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古代民间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体育锻炼方式,如踢毽子、滚铁环、跳绳、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

  如果遇到下雪,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蹲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墉鱼、蟋鱼、虾、海参、淡菜、蜡、酒等。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工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古老的食俗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广东小寒食风俗是吃糯米饭。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炯羊肉的好时节。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

  羊肾红参粥,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胡桃仁饼,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的人群。

  素炒三丝,可健脾化滞,润燥。

  西红柿粥,可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患有座疮的人可长期食用。

  最冷在小寒

  天文专家表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小寒前后之所以寒冷,是因为1月上旬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所致。

  小寒时节,我国华北大部地区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

  气象专家提醒,每次冷空气过程前后都会造成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人们往往难以适应而感染各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小寒时节,人们要做好防寒防病准备,注意添衣保暖,门窗、围板、棚架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要固紧,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

  让脚暖和了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小寒时节,公众还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保健专家指出,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足部可以反应内脏的病症。反过来,保护好足部又能增加内脏的功能。所以,不要认为足部保暖是局部保暖,实际上,足部保暖是身体整体抗寒防病的一种保护。

  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自古就有“要长寿、头凉脚热八分饱”之说,所以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弄上一盆热水,边泡脚边看电视。这样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外出要戴帽

  养生保健专家提示,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寒冷冬季,很多人外出喜欢戴口罩。对此,养生专家表示,戴口罩确实可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又能抵御寒冷。但戴口罩必须口鼻都要遮着,同时要注意清洁口罩。青少年和壮年人不提倡多戴口罩,应该常接受寒冷的考验,使抗病能力增加,这样对健康有利。

  睡觉勿蒙头

  在冬季,气压比较低,空气中含氧量相对减少。室内为了保暖,门窗封闭较严,通风不良。这就使室内的氧气进一步减少,常使人感到压抑、胸闷。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口、鼻全都埋进被子。对此,养生保健专家忠告说,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的由来03-28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节气03-28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节气07-31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的由来01-13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如何养生11-04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节气8篇01-07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节气(8篇)01-08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节气(精选8篇)01-10

小寒节气怎样养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