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

时间:2022-10-16 15:37:2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三袋麦子》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三袋麦子》教案3篇

《三袋麦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三袋麦子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脉络,了解三个动物的不同做法。

  4. 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朗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读好课文。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动物们的不同做法,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资源

  1.习字册、小黑板。

  2.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十分喜欢读的一种体裁。课文涉及的憨厚的小猪、节俭的小牛和聪明能干的小猴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物形象。

  预习设计

  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烙饼 发霉 麦囤)

  2.找出小猪、小牛、小猴不同做法的句段画下来,练习感情朗读。

  3.思考:假如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读课题(“子”字读轻声)

  学生针对课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疑惑。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内容(10分钟)

  根据要求,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关键的词语,并画下来

  “开心、迫不及待”写出了小猪对馒头、烙饼的喜爱。

  “捧起、看了又看”描画了小牛得到麦子后的表现。

  “觉得、上等的麦种、全种下了地”告诉我们小猴与小猪、小牛的思路完全不同,它要让那袋麦子明年变成更多的粮食。

  习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齐读。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引入课题。

  1.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区别“防”与“访”。

  (2)“止”字左边的“竖”不能漏。

  (3)“食”字的最后一笔为“点”

  (4)“麦”跟“素”区分。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2. 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内容

  1、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是怎样做的.?他们的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2、讨论交流。完成《一课一练》第六题。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

  小猪憨厚可爱,小牛节俭,小猴聪明能干,都那么招人爱,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就土地爷爷“送麦”那一部分,看哪位小朋友能读得让大家更喜欢这个人物。老师先给大家提个醒:要想读得好,就得自己当成那个角色,从语言到表情动作都投入。先练练怎么样?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

  2.完成《补充》《一课一练》部分练习。

  作业

  设计

  1. 完成《习字册》词语部分

  2. 见《补充》1-3、《一课一练》1-3。

  3. 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4. 练习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内容

  9、三袋麦子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3.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难点: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

  资源

  1. 本课情节生动有趣,文中角色性格鲜明,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教学中,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表演。。

  2.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品味;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预习

  设计

  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感受小猪、小牛、小猴不同的做法,交流:你认为谁的做法更好些?

  2.同学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交流、讨论:假如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

  第二板块:读一读(15分钟)

  学生回答:小猪、小牛、小猴

  学生根据所读课文回答(可读课文,也可用自己的话来说)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述说说三个小动物的不同做法。

  学习单:1、轻声读课文,一年过去了,土地爷爷又来拜访我们的三位动物朋友。小猪、小牛、小猴会怎么回答?土地爷爷又会说些什么?

  2、小组合作朗读

  学生回答。(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依次出示三段土地爷爷的评价)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充分交流、评价。

  加上动作再指名赛读。

  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练读。

  第三板块:演一演(12分钟)

  学习单:分角色读,美美地讲一讲这个故事,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表演。

  提示:注意小动物及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想象进入角色,演出小动物的个性。

  学生表演,讲故事。

  第四板块:议一议(8分钟)

  1、 同桌两人说说议议。

  2、 班内交流。(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评议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 温习旧知

  完成《一课一练》第1题。

  2. 校对订正。

  第二板块:读一读

  1、谈话揭题: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拿来了节日礼物——三袋麦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袋麦子》。

  2、回忆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谁来说说,土地爷爷把这三袋麦子送给了谁?

  (2)小猪、小牛、小猴各拿到了一口袋麦子,他们的处理方式可各不一样,谁来说说?

  (3)教师总结(板书:吃 存 种),我们的三个动物朋友各有主意:小猪刚过了年,就把一口袋麦子(引述)吃光了;小牛很会保存,经常把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是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由轻声读课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土地爷爷又来拜访我们的三位动物朋友。小猪、小牛、小猴会怎么回答?土地爷爷又会说些什么?想不想去看个究竟?赶快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的第5~9自然段,读后想想。

  (出示:土地爷爷夸 (谁)

  (怎么样)。)

  4、读后交流。

  (板书:憨厚、可爱,节俭,聪明、能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导朗读关键词。

  6、喜欢读这个童话吗?课文中有不少的角色,小猴、小猪、小牛和土地爷爷,你最想读谁的话?选择你最喜欢的角色好好练练,开始吧。

  7、都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了吗?可爱的小猪站起来,节俭的小牛举个手,聪明的小猴笑一笑,土地爷爷坐直了。老师也很喜欢这个童话故事,那我们一起来合作。

  第三板块:演一演

  1、看来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些动物,现在,你们最想做什么?

  2、准备。(提示:注意小动物及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想象进入角色,演出小动物的个性。)

  3、指名表演,相机评价。

  第四板块:议一议

  1、在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认为谁的做法最好?

  (完成《一课一练》第五题)

  2、新年马上就要到了,这一回呀,土地爷爷给咱们也送来了一袋的麦子,这袋麦子,金灿灿的,颗粒饱满。小朋友,现在这袋麦子就归你了,你想怎么用啊?别着急,快和小组的同学商量商量吧,说说你的好主意。

  作业

  设计

  抄写词语

  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表演。

  教学内容

  9、三袋麦子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3

  教学

  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完成部分习题,培养学生认真答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教学

  资源

  《一课一练》 《补充习题》 《新阅读新习作》

  预习

  设计

  练习复述课文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温习课文(20分钟)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拓展阅读(10分钟)

  自由默读故事。

  全班交流阅读感受。

  三、练习(10分钟)

  学生完成练习。

  一、温习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复述课文。

  二、拓展阅读

  1、自由阅读《新阅读新习作》中《布谷鸟叫了》

  2、说说从这个故事中尼明白了什么?

  三、练习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

  作业

  设计

  课后阅读童话故事。

  把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

《三袋麦子》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2.布置作业。

  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

  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

  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

《三袋麦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初步进行学法渗透。

  4、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过年是每个孩子所盼望的,因为,新年到来之际,孩子们总能收到许多让人欣喜的节日礼物。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猪、小牛、小猴也收到了慈祥的土地爷爷送来的新年礼物,那便是——

  课件出示小猪、小牛、小猴的卡通画像,揭示课题

  2、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看看三个小动物面对同样的礼物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心情怎样,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开心、兴奋)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

  指导读小猪说的话。(读出开心、兴奋、欣喜若狂)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5)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6)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猪时——

  课件出示: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

  你说,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呢?

  (7)指导朗读,读出小猪的可爱。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3、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那小牛又是怎样的呢?

  (1)先来找一找写小牛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后,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2)讨论:看看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牛?

  (3)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牛时——

  课件出示: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

  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4)指名感情朗读。

  4、简要小结,迁移学法。

  刚才,我们先找一找写小猪、小牛的语言,读一读句子,再抓一抓关键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小牛,就这样,我们认识了憨厚可爱的小猪、勤劳节俭的小牛。

  5、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办法去找一找、读一读,再抓一抓、想一想,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

  (1)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

  (学生读后,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2)一年后,当土地爷拜访小猴的时候,他看到了卖囤堆满了粮食——

  课件出示: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低,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

  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地。)

  (3)、感情朗读。

  三、升华体验

  1、土地爷爷给了三个小动物同样的礼物,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对他们的处理,土地爷爷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投影出示:

  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老人点点头。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4、一年后,土地爷爷来到了我们中间,给了我们小朋友一袋麦子,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思考,打算怎样处理呢?

【《三袋麦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袋麦子》的教案09-01

《三袋麦子》教案01-03

《三袋麦子》的优秀教案02-12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4篇07-31

《三袋麦子》教案(15篇)03-08

《三袋麦子》教案15篇01-03

《三袋麦子》教案模板六篇05-26

有关《三袋麦子》教案四篇10-14

《三袋麦子》教案汇编五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