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时间:2023-04-23 09:18:51 兆波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7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研工作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7篇)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

  校本教研是以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特制定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一、校本教研组织机构。

  1、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校本教研实施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各教研组主要指导与组织者分工如下:

  午次星期上午下午

  星期一计算机

  星期二政治语文

  星期三历史数学

  星期四化学、地理英语

  星期五生物物理

  学科教研组组长及主抓领导安排表

  组别组长主抓领导

  职责:

  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

  ②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线,下到有关教研组组织指导教研活动,并每人承担1~2项校本教研课题研究。

  ③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④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职责:

  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指导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教研计划,落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②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的各种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③定期完成对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⑤向领导小组推荐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人选。

  3、校本教研专家组。

  ①区外专家:聘请省教科院、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

  ②区内专家:市教科院领导、教研员、区教研员及市内其他相关专家。

  ③校本专家:本校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部分中小学高级教师。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提升办学品位。

  三、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1、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2、教研活动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淡化功利主义,杜绝为追求新颖、舍本求末、贪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反对理论与实践脱节,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各教研组必须作好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

  ④全体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教师培训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有关制度。

  ⑤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将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

  四、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以“教师业务考核记录”作为年终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

  2、每学期开展一次校本教研组评优活动。

  3、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校外各级专业培训(将培训作为一种奖励)。

  4、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然后在此基础上评选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五、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供应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2

  一、组织和管理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年初及时编印好课程表、上课时间表、登分表、考勤表、评价表等各种表格,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领导各学科科组长,指导各科组制订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定期检查落实,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教学骨干,总结交流教研活动经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三、严格按照广东省教育厅文件要求设置开足开齐课程,向课堂要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大检查、抽查力度,让教学落到实处。

  1、备课。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和校本资源进行备课。重点抓好集体备课,在每个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每级每科做到一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计划和定主讲人,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集体教案的编写,活动结束后将材料及时上交到教导处。教师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得无故缺席。

  2、上课。教师上课要精心组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夯实基础,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对尖子生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后30%的学生,不要放弃所谓的学困生。

  3、听课、评课。鼓励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听课,并严格执行一听一报制度。坚持执行每学年上好一节公开课,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20节,科组长负责每一节公开课的视频拍摄任务,视频、图片等资料将作为职称申报的重要凭证。科组成员对本科组、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4、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作业分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指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课外作业即拓展性作业,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进行布置。各科每周作业量如下:语文3次(作文每学期初一5次、初二6次、初三7次);数学5次;英语3次(作文每学期初一6次、初二7次、初三8次);政治2次;物理3次;化学3次;历史2次;地理2次;生物2次;美术1次;电脑1次。测试次数如下:初一各科每期不少于3次;初二各科每期不少于4次;初三各科每期不少于5次;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科目科任自行或按学校要求掌握(没统考任务的)(以上是省教厅所定数据)

  5、考试。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测,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查漏补缺。每学年根据教局定的考试时间组织好期中和期末考试。每次考试,教师都应做好成绩登记并及时召开年级组及学科组的分析会议,全面做好总结。

  6、检查与落实。加大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力度。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每学期对教师教学“六认真”的定时检查及随时抽查不少于2次,每次检查、抽查,认真做好记录。对教师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工作中要不断深入课堂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效:基础知识落实是否到位、重难点有无把握准确、重难点的讲析有无突破、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否真正掌握、作业布置是否做到结合考点等等。

  五、调动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学科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完善各项教研组工作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公开课活动制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制度等。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考核评价,逐步出台优秀科组的评比方案,学年末评选校级优秀科组。

  2、鼓励全体教师上公开课,开展“磨课”,使教研活动真正产生实效。同时开展名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示范课、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学校后续力量的培养。

  六、“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学习利用现代技术,努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开展校际间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信息沟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创造条件,利用外出听课等途径,在课堂教学、复习方法等方面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2、认真组织好教师和学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优质课竞赛、说课竞赛、撰写论文、外出听课、培训进修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大幅提高。

  七、加强校园文体活动,配合校办公室、政教处、校团委做好各级各类活动的宣传工作,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活动、普通话推广周”活动等,努力做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同时要落实好体艺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体艺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

  八、加强对图书馆、电教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书画室等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各项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3

  为加强我校教研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学、教研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一、常规检查制度

  1.对教学计划规范的管理要求。

  开学后各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需交学科进度计划表(一式两份),编写课程说明书一份。放学前要交学科工作总结 。教科室对教师制定的计划、总结实行审批、打分,量化分数纳入到教师的业绩考核档案中。

  2.对教案、作业规范的管理要求。

  (1)按照上课进度实行超前一节备课的原则,坚决杜绝简单备课、不备课上课现象的发生。语文(一课两改)、数学(一天一改)、语、数课外作业、 日记一周一查,作文间周一次,英语每周2次作业。学校每周不定期的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并指导教师修正。教科室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检查、量化,纳入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

  (2)学校要加强对作业的管理。一是布置作业,做到少而精,注重效果,实行教研组长质量把关制;二是每周不定期地抽查等方式对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进行程性检查、指导;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帮教作用。

  (3)加强对双休日指导性作业的检查、指导,进行抽查和分层评价。

  3.定期月查

  教科室定期月查,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家访记录、后进生转化记录、会议记录一月三次,科学、思品一月四次作业,语、数每个单元一次考试,并且教师要坚持写好每次考试后的教学质量分析会,重点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以及下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

  4.对上课规范的管理要求。

  学校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严禁教师私自调课坐着授课教室吸烟走出教室闲聊,课堂上接听手机。

  二、听课评课度。

  1.建立独立听课小组,推门听课,一月不少于6节。

  2.定期组织公开课、观摩课。每学期每人举行一次公开课。

  3.教师坚持听课评课。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校干听课每周不少于2节。

  4.公开课后要及时评课。评课时,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展变化等方面予以评价。

  5.深入持久的开展听评课活动,将听评课活动深入推进。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加强研究,提高课堂效益。

  6.将听、评课数量与质量纳入个人考核档案。业务检查时也要定期检查听课记录的记录情况,作为业务检查的一部分。

  三、课题研究制度

  1.开展专题教研。进学校本研究规划,确定符合校本、本学科实际的长期和短期教研专题,在教研组的协助下实施课题实验与研究。扎实开展基于问题研究活动,突出重点,力求突破。

  2.开学后教研组组织学习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在半期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教师有一篇心得体会和一篇总结,在期末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教师有一篇心得体会和一篇论文。

  四、校本学习培训制度

  校本教研活动要按照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安排进行,间周一次语、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指定教师学习内容范围,对指定内容进行研读,并在学校设计的校本培训表上完成三项内容;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下课后立即交到教科室存档,也作为量化考核积分的依据,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4

  一、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部下。按照"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各个教研小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了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工作。

  三、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对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2、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3、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4、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中来,给他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4、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2、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开展种教研活动。

  3、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4、定期完成对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5、适时聘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5

  学校的教研工作主要由校教科研中心负责,并由教导处共同指导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一、教科研中心工作

  1、学校设立教科研中心,设主任、付主任各一人,负责学校的教研工作。教研组长兼教研员。

  2、学期初要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并及时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写出教研工作总结,不断改进工作,逐步提高教研水平。

  3、制定学校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要求和考评标准,并结合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计划检查和考评各组活动情况,及时对教研工作予以指导。

  4、协助教导处制定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和考评标准,定期检查教学常规落实程度,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

  5、组织各种教学基本功比赛及各类型公开课和评课,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推动教改的广泛开展。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组织教师研究新高考、新大纲、新教材。

  6、组织青年教师“拜师学艺”活动,签定师徒合同,检查合同履行情况,评比优秀师徒,帮助青年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7、教科研中心正、副主任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认真参与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掌握教研情况,针对性地指导教研;要坚持长期深入课堂听课,直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共商改进教研和教学的措施。

  8、教学改革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改革实验前均须在相应范围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改革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循保护性原则:即使实验不成功,也不能使实验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受到不良影响。

  9、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选择确定教学改革实验课题,并善始善终地实施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要收集研究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要灵活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法等科研方法。应及时推广成功的教改实验成果,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改进、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10、引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结合教学改革实验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学年至少写一篇,并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研部门举办的教育教学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校教科研中心每年组织一次校级教学论文评选。

  教学论文要求拟题新颖、论点鲜明准确、理论联系实际、论据充实确凿、论证逻辑严密,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有发展,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有创新。

  11、聘请校内外的名人、专家、领导或有经验的教师举办教育教学专题讲座,请外出学习、培训、参观的领导和教师召开汇报会、谈体会,疏通教研教改信息的交流渠道,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分析研究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形势,更新教育观念,联系学校实际改进工作。

  12、与教导处共同组织教师根据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果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

  二、教研组工作

  1、学校设立学科教研组,一般由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同学科教师人数过少的,可以由若干相近学科教师组成一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设组长一人,教研组长要从政治业务水平高,作风正派,有一定威信,并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的骨干教师中选拔任用。

  2、学科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基层单位。学期初要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上交时间不得晚于开学后两周。期末写出教研活动总结。

  3、教研组每两周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活动记录,以利于积累研究资料。要组织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坚持经常性的相互听课,教研组长每月至少听本组每位教师一节课,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为:教龄不满一年的教师不少于20节,教龄在1至3年的教师不少于15节,其它教师不少于10节。

  4、教研组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规定,以及上级领导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示、规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播交流有关教改的信息动态。

  5、要加强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组织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搞好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检查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6、坚持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实验,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渠道和教学要求的改革,确定改革实验项目,有改革实验计划、实施方案和档案材料以及实验总结、鉴定意见等。积极组织本组教师总结教学和教改实验的经验教训,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带领本组教师积极探索最优化教学模式,形成特色,成为优势学科。

  7、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水平,要有教师的业务学习进修计划,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8、教研组长要关心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强教研组的自身建设,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教研工作情况,解决教研组的困难和实际问题;经常性地检查了解本组教师教学常规各环节要求的.落实情况;要多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对教学质量的分析研究要经常化、制度化;要维护全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带领本组教师求实创新,敬业奉献,争创市、区级优秀教研组。

  9、教科研中心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教研组活动情况和活动记录,并对教研工作予以指导和评估。

  三、备课组工作

  1、学校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在2名以上的设立学科备课组,设组长一人,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要从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中选拔任用。

  2、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每次不短于一节课时间。

  3、学期初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学习教学大纲,通读教材,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分析学生现状,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计划存学校教导处、教研组长和个人处。

  4、集体备课中一般是以单元或章节为单位集体研究教材和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教师要在“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落实“三定”(定时间、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基本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检测统一),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教研风气。

  5、备课组要充分利用群体力量,改进和完善电子化备课,研究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措施,统筹安排,分工合作,资料共享,逐步实现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益。

  6、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深刻领会新大纲、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深入研究上好实践课、劳技课、研究课、综合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和谐地提高学生素质。

  7、要加强课外辅导,组织好课外小组,对差生组织课外补差小组,对优生和特长生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能力,为发展特长创造条件。

  8、备课组长要认真作好集体备课记录。教导处、教科研中心和教研组长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集体备课落实情况和备课记录,予以指导和评估。

  9、期末各备课组写出备课组工作总结,交教导处和教科研中心。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6

  教研组是小学教学研究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从农村小学教育的实践看,教研组往往比较重视抓教学常规工作,没有把教研组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研究上。教研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风”、学校的“校风”、学生的“学风”,直接影响到学校总体教改的进程,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前途。因此,加强教研组的管理,搞好教研工作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教研工作主要包括工作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课堂教学评估、教学常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等,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教研活动中重要的理论问题,要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高层次研究即教育科学研究,如实验课题研究、教改教研、科研成果推广等,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加强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

  学校教研工作是由教师、教研目标、教研内容、教研形式、教研方法和教研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教师是这个系统运行的动力,而教师从事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制于农村小学的教研环境,因此,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是教研组教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1.加强领导。校领导的关注是保证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这主要表现在:重视计划的制定,落实和评价,重视自身的积极参与,重视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内外信息顺畅地交互传递,做到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到位。

  2.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学校必须为教研提供一定的理论学习资料和教学参考书刊,为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信息提供较好的条件,也应保证一定的教研活动(如下小学调研等)和课题研究经费。

  3.营造科研氛围。教育科研与日常教研是紧密相关的。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的自觉性直接影响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因此要不断宣传开展教育科研的作用和意义,帮助教师从教育的发展历史、自身规律、办学目标、教改需要等方面加深认识和理解,不断强化教学科研的意识和紧迫感,唤起投身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规范和完善教研工作

  在小学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或学科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经验,通过教育调查,运用教学理论去寻找、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掌握教育规律,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这是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在教学管理中要重视以下几个环节的指导。

  1.制定教研计划。开展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白研究的主体、内容、方法和期望目标。教研计划既是对这些问题思考结果的外化、物化的'标志,又是保证教研活动操作规范化和成果高效化的前提。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要求内容“实”、“小”、“新”,“实”就是从教学实际要求中提出问题;“小”就是从教学整体出发,着手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新”就是从不断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去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2.实施教学研究。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去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

  3.组织观摩教学。组织观摩教学,发动全组教师研讨本专题实行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弥补不足,促进研究更加深入。这在有些教研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4.总结经验。对实施教学研讨和组织观摩教学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或体会文章,把成果进行推广。

  三、重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增强教研意识

  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主要是教师,提高他们的教研水平和素质是获得教研成功的前提。教学常规的研究、教研成果的推广要在学校范围内进行,那就需要更多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和运用研究成果的能力,而这一切均与教师素质有关。学校可通过教研成果评选、专家指导、师徒带教、组织教研组到兄弟学校考察取经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为了提高教研组工作的效率,进一步调动教研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更多的教师关心、参与,促进教研组工作的提高,可把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形式可以是:观摩课——把教研所得通过课堂教学直观地显示;讲座——教研组长主讲某次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成功之处;论文报告会及评奖——交流教师及教研组撰写的论文,并进行评比;把教师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张榜公布。要把教研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7

  一、教学办公会制度

  1、学校要定期召开教学办公会。教学办公会要由校长主持。

  (1)听取教研组长的工作情况汇报。

  (2)为学科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加强与学科教师的沟通,听取学科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2、各学校要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包科领导和负责教学的学校领导要在学期初对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等进行检查、批阅,批阅领导要签名;在期中、期末检测前对教研组、备课组的过程性材料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思总结,通报情况。学校要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员按学期进行业绩考核,特别是对在本校或在镇以上举行公开教学的教师,分为领导评议、群众评议、学生评议和硬件四部分进行综合打分,并将检查、评议情况纳入对教研组和个人的评价之中。

  3、各镇(街、区)教管办要成立教科室,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负责对各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参与、管理、指导。还要对各校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指导,纳入对所查学校的综合评价中。

  4、教研室要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随机检查、参与各校的教研活动。教研室在教育督导和教学视导中要对各校教研活动进行相应的检查,通过查材料、座谈了解、观摩专题研究课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教研活动的真实状况。教研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包靠镇(或街道、区)学校的教研活动,对教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不定时以简报的方式下发,推介各单位的好做法。并将上述检查结果纳入到对学校的综合评价。教研室将各单位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依据。

  二、常规检查制度

  1、对教学计划规范的管理要求。

  对教师制定的计划实行教导处、级部或包科领导审批制,(要求审批领导签名),对计划制定中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修改批准后方可实施;开学二周内按照教学计划规范的要求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打分,量化分数纳入到教师的业绩考核档案中。

  2、对备课规范的管理要求。

  备课管理是学校对教师业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课堂建设的保障。坚决杜绝简单备课、不备课上课现象的发生。各学校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检查,其他时间依据各单位的实际,各级部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反馈,并指导教师修正,同时也要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典型,开展备课展评、优秀导学案评选、典型教师介绍经验等活动,以活动促备课的规范和质量的提高。教研室对教师备课的管理,主要是在视导和督导中体现,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抽查的方法进行检查、量化,纳入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

  3、对上课规范的管理要求。

  学校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一要做到勤检查。做到开全课程,上足课时,负责教学管理的学校领导要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教学情况,通过开展听评课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结合“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师“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课堂比武活动的开展,层层深入,不断提高教师的上课水平。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8

  根据临高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教研工作制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此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我校的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转变方法,提高能力,确立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程价值观。

  2、不断探索切实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径、方式、方法。

  3、认真开展探讨性小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教研能力。

  4、开展好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念,建设一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师队伍。

  5、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料建档工作。

  三、教研工作领导机构

  组长:梁安裕(校长);

  副组长:谢绍移(分管副校长)、王雄(教导主任);

  成员:陈家精、陈小升、黄明炎、符笃良、陈力公。

  四、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个人博客)进行网络教研与交流。

  2、实行学校领导和教导室推门听课、科组之间进行听课,每名教师一学期至少听10节课,分管教学教研副校长至少听30节课,教导主任至少听20节,教研组长至少听15节课。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3、确定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周一晚为语文组和数学组教研活动的时间;周二晚为政史地组教研活动时间;周三晚为英语组教研活动时间;周四晚为理化生物组教研活动时间。

  4、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做好每次教研记录。

  5、各教研组根据本周听课情况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评课,评课“三原则”:谁听课谁评课的原则、客观、公正、公开原则、听评结合,以评促学,以学促教的'原则。

  6、每科组之间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每学期联系本县内兄弟学校进行至少两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

  7、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县级各类评优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8、每学年邀请课改先进学校到我校讲座、现场授课,学习课改先进的学校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的作用。

  9、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室的“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

  10、每学期、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段考、期考测评分析会,中考质量分析。

  11、积极参加县培训办、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培训及教研活动,尽量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9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组织,它的任务是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它的活动内容是组织本学科的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方针、政策;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学习专业科学知识教育理论;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学科教研组的活动时间、地点要得到保障,不要任意更改,每次活动都要有充实的内容。教研组的设置要便于教师教研活动,以学科分别建立。

  教研组主要工作内容:

  一)组织本学科的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的有关指示,统一和提高本学科教师对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

  二)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及本组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并指导各年级各课小组和本学科教师制订各课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进度计划及教师的课时计划等。

  三)组织本学科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教学方注,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定期确立并研究一定的养研课题。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制定出本学科对各课、讲课、布置_和批改作业、质量考核、课外辅导等主要教学活动的要求。

  四)教研组要认真搞好本学科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包括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等)。公开课要纳入教研组工作计划之中。教研组长要认真开好对公开课的评议、总结会(分管教学的校长、主任参加),总结经验,推广经验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本学科教师要相互听课,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形成研究教学方法,提区高教学水平的风气。

  五)根据本级教师的实际情况,订出教师进修计划。教师进修的主要方式是在职进修。教研组要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帮助新教师。

  六)组织与指导和本学科有关的'课外活动,充分发现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启迪智慧,培养能力。

  七)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使教学科研更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和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经验。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论文的撰写。

  八)组织和督促教师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负担情况,听取学生对本学科教学的各种意见。检查与督促教师做好辅导差生、关心差生,大面积提高合格率的工作,同时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学生、学科尖子。

  九)组织各备课教师拟好期中、期末试题,把握学科教学的导向并对试题进行认真审核,考后按教务处的统一要求认真做好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十)督促全组同志按时向教务处上报教学计划、成绩统计、质量分析等。定期向校长、教务主任汇报本组工作。一般一学期两次。(期中、期末)

  十一)参加班主任召开的家长会,向家长汇报本学科的学生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十二)管理并使用好本学科教研组的各种工具书、教具、教参资料。图表,外录机、教学磁带。投影仪等教学上所需的各种资料和设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研组要协助教务处加强与改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教科教研组全体同志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备,优化、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0

  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课改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延伸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我校校委会及上级

领导统一部署安排,按照我校教研教学的目的、任务和现有软硬件资源条件,经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制定我校学科网络教研工作室机构并相关管理制度如下: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1)领导小组结构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2)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建立《学校网络教研制度》。

  2.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

  3.制定网络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4.出台相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评比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

  5.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及问题研究,定期组织学科组交流研讨活动。

  6.总结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二、技术指导小组及职责

  (1)技术指导小组结构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2)技术小组工作职责

  1.完善全校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网络教研硬件环境。

  2.负责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和教研组长的技术指导。

  3.创建网络教研平台,提供教育技术支持。

  4.负责学校教研网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

  三、网络教研工作室制度

  1.建立学校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按学科类别建立学科教研小组交流群;设立校园博客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

  2.学校成立“网络教研指导小组”,负责组织与指导本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组及学校网络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

  4.本校教师必须掌握至少一种网络社交互动软件的使用,并能够应用到教研活动中去。学校定期统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投稿情况及教师投稿量。

  5.本校所有教师要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及时发布自己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体会、经验,与同行展开研讨。

  6.本校教师必须有实名注册的博客或个人空间,每学期都要有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在博客上发表。

  7.积极参与网上的问题讨论,跟帖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帖子注意不能将自己的见解或转贴的文章分段发表,回复要有意义。

  8.发表文章及回复前要检查自己的帖子中是否有过多的错别字,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自己严格要求就是对网络教研的`重视。

  9.所有老师自觉维护学校形象,不做、不发表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和言论。

  10.自尊、自爱、自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自己在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上逐步成熟。

  四、教师网络教研基本要求

  1.积极参加在线研讨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在上面发表相关评论。

  2.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活动,参与学科电子备课,并加入对应学科教学交流群。

  3.教学计划:每人须在开学第一个月内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传至学科交流群。

  4.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完成4篇的上传任务。

  5.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的上传任务。

  6.教学叙事或随笔:每月一次随笔上传到博客或论坛。

  7.评课与学习心得:每学期至少两次。

  8.教师在上传文章到自己个人博客或空间时,要同时发到群邮箱,以便交流和管理。

  五、网络安全维护及管理制度

  1.网络技术指导小组对学校软硬件设备及资源做好登记备案,确定各项资源往来明细,消除设备无故损坏、下落不明的情况。

  2.网络技术指导小组应经常召开网络安全会议,通报网络安全状况,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根据需要举行网络安全培训班,学习网络法律、法规,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3.学校教师、学生应积极配合网络技术指导小组的工作,自觉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4.学校教师应当经常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5.任何人不得未经相关人员核准备案私自挪用或随意破坏学校硬件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遵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出现问题或者不明情况及时反馈给技术指导小组进行处理。

  6.用户机使用者应严格遵守《计算机管理制度》,一旦所用PC机被病毒感染,出现网络故障,应立即与网络技术管理员联系,及时进行故障处理。

  7.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应定期对其进行病毒检查及升级,网管人员每月应随机抽查上网机器,若发现问题应令其整改。

  8.不得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施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使用网络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

  9.个人设备与办公设备严格区分开来,任何人不得在教室、办公室及网络教室等处计算机上装载来历不明或与相关工作无关的软件。禁止与本校教学工作无关人员接入校园(无线)网络。

  10.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开展工作时,不得兼玩游戏以及做其他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1

  为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效能,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使家长工作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特制定以下家长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级家园合作委员会

  1、各班以十比一的人员比例确定家园合作委员会成员,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工作会议。内容为家园之间存在问题的协商,友好小组等活动方案的制定等。

  2、由园长、副园长、教研组长和各班选推选出来的家长代表组成园级家园合作委员会。

  3、园级家园合作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会议。

  4、幼儿园要向家长代表介绍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学年规范,工作重要,以及本学期的活动安排等,并能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5、家长代表要协助幼儿园做好管理与发展的规划工作,要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质量,献计献策。

  二、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1、建立家访制度。新生入园前家访,以后每学年普访一次,对个别特殊幼儿或遇到特殊问题应随时家访,并做好记录。

  2、建立家园联系栏和联系册,每周公布教育教学内容,平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随时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期末对幼儿进行全面小结。

  3、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和意见,随时改进幼儿园工作。

  4、设立科学保育教育的宣传窗,定期向家长宣传有关育儿知识。

  5、教师每学期认真填写每个幼儿的成长手册。

  三、做好家长回访工作

  1、每学期园长办公室组织对各班进行随机电话回访,以幼儿人数五比一的

  比例进行,了解家长对本班保教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2、每学期园长办公室组织进行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现场随机调查,以全园人数十比

  一的比例进行,并做好记录、整理与答复。

  3、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园性家长问卷调查工作,并做好统计整理。

  四、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

  1、每学年举办一次家长学校专题报告。

  2、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3、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观摩半日活动。

  4、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园同乐活动,如亲子活动、春游等。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2

  一、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要有高质量的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把我校办成高质量的学校,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实现学校的高层次的办学目标,教师是关键.因此,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准则,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使我校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更新观念,加强交流研究,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二、教学研究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和谐、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三、组织形式

  以学科组、年级组为主。

  四、教研活动内容: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步伐。

  五、教研活动时间

  1.周一下午:政治、信息技术科组、通用技术科组

  2.周二上午:地理科组

  3.周二下午:英语科组

  4.周三上午:体育科组

  5.周三下午:化学、数学科组

  6.周四上午:历史、历史与社会科组

  7.周四下午:语文、物理科组

  8、周五上午:生物、音乐、科学科组

  9、周五下午:美术科组

  10.双周周四下午第八节:文基/理基

  11.双周周五下午第八节:校级学习(以科组为主)

  12.业余时间:以学校网站为基点,充分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采。

  六、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省、同伴互研、理论指导、听课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活动化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1)自我反省: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制定个人教研计划、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不少于1节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8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12节以上,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达25节,校极领导每学期听课达3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10篇,研究性论文1篇。

  (2)同伴互研:

  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带入教研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注重“以老带新”,提出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质疑、批评,各抒己见。每学期学校召开不少于1次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以不断促进提高。

  (3)理论指导: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刊物和网络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引进教育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进新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校园网,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

  (4)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活动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重要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既是科任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科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将“随堂听课、课后互评、评后叙事”作为新教研常规。为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科任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学校对听课、评课特作如下要求;

  ①校长、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②学校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③科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

  ④科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

  七、教研活动要求:

  (1)、教研活动管理要求:

  ①各组长做好教研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

  ②科组要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交流备课和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集体备课的主题是“钻研教材,钻研教法,体现课标”,内容包括交流下周的教学思路设计,交流本周教学的感悟与反思。集体教研的主题是“学习纲要,学习标准,交流心得,总结经验”,研究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学研究活动要有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要做好补充发言。

  ③每学期每个教师要求做到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参加一个科研课题或校本教研课题;写好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体会文章;上好一节公开或示范课。

  ④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做好教研活动总结;

  ⑤学校领导要深入年级组、学科组参加教研活动;

  ⑥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⑦各科组成员均按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⑧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教师评价挂钩。

  (2)、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和谐、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④加强学科间的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每月利用校园网“专题论坛”进行交流一次。

  八、科研课题开展要求

  学校科研课题工作坚持实效性,坚持面向学科,面向课堂,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方针。

  1.建设一支教育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由学科组长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

  2.每个学科组在一定时期内至少选报一个科研课题。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做到课程研究要有申报书、有立项、有阶段性的总结、有成果、有专家监定。

  4.做好课题实验的中期检查工作和论文评选工作。

  5、召开课题开题会,

  课题开题会是做出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前提。开题会有专家、上级领导莅临指导课题工作。

  6.举行课题实验公开课。

  课题实验公开课,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课,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真正做到课题的实验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报务。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赋予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将日益突出,教育科研将成为也必须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教育教学研究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教科研是一项复杂、艰巨、专业性的工作。为了认真落实“科研强校”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更快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制度如下:

  一、指导思想:

  1、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学校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和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方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研究,全方位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2、学校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以及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够整体素质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为学校添光加彩。

  二、具体制度:

  (一)学校科研领导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负责指导,具体工作由主管教科研的教导负责。

  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职能:

  (1)从宏观上指导、审议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发展的眼光制定学校教科研的决策和规划。

  (2)督导科研室工作,审议每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3)协调全面,统一领导学校教科研工作。

  2、科研室是学校行政职能处室之一,负责全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科研室工作职责:

  (1)按学校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在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拟定每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学校长远教科研工作规划。

  (2)认真做好市、县、校级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根据上级及县教科室的有关文件、工作要求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参与市、县、校级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3)负责拟定学校教科研的中心课题,做好中心课题的论证,研究及总结工作。

  (4)确立校级课题评选工作。督促、指导校级课题的过程性研究的进展。我校教科室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确立校级课题,成立校级课题评选工作小组名单,在自己申报课题的基础上,工作小组成员认真阅读有关内容,确立其科学性、可行性的情况下,给予立题。并做好有关课题的督促与指导工作,及时地进行过程性研究小结,推动课题圆满完成。

  (5)负责做好教科研工作的培训。联系有关专家为全体教师作有关教科研讲座,为教师撰写课题提供思路,指导方向。在业务能力许可的情况下,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理论和教科研方法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水平。

  (6)认真做好教科研成果的评优及奖励工作。课题评选小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结题状况等对教科研成果进行评优,对优秀的课题做好奖励工作,鼓励先进,便于教科研的顺利开展。

  (7)加强教科研工作的资料收集、管理工作。收集好教科研工作的各项资料,并管理好有关资料。

  (8)利用校园网站,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科研信息和资料。

  (二)课题申报制度

  课题申报

  1、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需向教科室提出申请,填写课题研究申报表(一式两份)。

  2、课题申请一般在每学期初进行,研究时间一般定为一年(重大课题研究除外)

  课题立项

  1、课题研究申请表经科研室审核同意后,即为校级立项课题,对校级立项课题中的优秀课题上报县教科室,争取县级以上立项。

  2、被批准为校级立项课题的教师,需在批准之日起,两周内向科研室上交课题研究具体实验方案。

  3、对批准申报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教师,在批准之日两周内需交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一式三份。

  4、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

  (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4)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可写上初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6)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此外还应包含下列要素:

  (1)实验课题名称。

  (2)实验课题的目的意义。

  (3)实验的内容、对象和实验主要承担者与参与者。

  (4)实验的步骤方法,时间安排及阶段性成果显示。

  (5)组织机构。

  (6)实验课题开展要求和注意问题。

  (三)课题管理制度:

  教师承担课题制度:

  1、每位老师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研究方向确定一个校级及以上课题进行一至三年的研究,研究的.课题开题时有一份实施方案,结题时有一份实验报告。

  2、每学期期初写好课题计划,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

  3、每学期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上好一节汇报课,写好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1篇,写好教学反思或随笔不少于10篇,期末写好一篇专题研究论文。

  课题组组长管理制度:

  1、每位课题负责人(课题组长)负责写好课题申报表、课题方案、中期报告和实验报告。

  2、每位课题组长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和中断课题研究。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的,必须由课题承担人书面说明理由,经科研领导同意方可。

  3、每位课题组长负责人每两月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定时间、定主讲人、定讨论题,进行课题研究的论文交流、听讲座、课题研讨课的观摩、理论学习心得的交流、外出学习的汇报、教学反思的切磋等,并督促教师做好研究的原始记录,注意做好课题成果的搜集工作。

  4、每位课题组长负责填写好每个学期的报表、每年的年度检查表。

  5、每位课题组长填写好课题结题申报表。

  6、承担市级或以上课题的负责认真做好开题、中期汇报、结题工作。

  (四)教科研考核制度:

  1、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履行情况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2、校先进科研教师评选:每学期开展一次评选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活动。并结合县和市教科室的指标评选申报先进个人。

  3、根据实绩,不定期组织申报市或区科研先进单位。

  4、每学期由科研室对每位教师的创荣誉情况进行汇总存档,并以分值计算,实行奖励,期末列入考核范畴。

  5、奖励办法具体另议。

  (四)关于教科研经费

  为了保障教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通过直接拨款或社会捐助成立教育科研专项经费。其管理制度是:

  1、经费使用范围

  (1)教科研课题研究;

  (2)教科研工作成果奖励等。

  2、关于教科研课题研究经费

  由课题申请人提出,由教科室初审,经校长审定批复,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进行经费支出,凭发票报销。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4

  一、教研组的地位和主要任务

  1、地位:学校教研组是市、区、校三级网络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学校具体组织和落实教学工作,提高本学科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保证本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是进行学科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基层组织。

  2、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确定单元或全册教学质量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教材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开展理论学习,交流教改信息;组织组内观摩课;开展教法与学法研究;培养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改实验课的探讨,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

  二、教研组长职责

  教研组长由校长聘任,主持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保证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组织本组教师讨论,制定一个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报教导处。并组织全组教师认真落实。

  2、组织本组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学习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把握教改方向;落实教学工作常规。

  3、提出本学科教育教学教研课题,并认真落实。组织教研活动,学习教学理论。注意引进新鲜经验,帮助教师确定教改专题,制定教改方案和实验计划。及时交流、总结,推广教师的校改经验,认真抓好教研组资料积累和经验总结。

  4、对本教研组教学工作实施管理。带头完成听课节数,讲研究课观摩课等常规工作,了解各年级的本科教师教学情况,检查本组教师备课,教案,作业批改,讲课及后进生辅导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期中对本学科教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期末对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情况和教学质量做出鉴定,书面向教导处、分管校长和校长汇报。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管理,指导本学科达标,发现问题及研究,认真解决。

  5、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确定专人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使本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负责建立健全本学科的课外小组活动,指派专人负责,制定活动计划,督促检查,切实落实,期末要写出总结。

  6、加强学习和进修,带领全组教师提高分析驾驶教材能力,分析学情活动,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

  7、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注意汇报,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研组成员的职责

  1、加强教学研究、教改研究活动,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必须积极、准时参加教研活动。

  2、教研组开学初必须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根据学校的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3、各教研组成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每个教师必须自选一个专题加以研究,争取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4、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确定一个主题,要有教师做中心发言,做到每次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有气氛、有所得。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好记录。

  5、教研组成员必须开展经常性地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每人每期不少于20节。

  6、学期末,教研组、教师应围绕本学期教研专题写出经验总结或学术论文,并组织交流。

  四、教研组教研活动制度

  1、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持。

  2、教研活动目的明确,记录规范,保证出勤,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会议形式应当丰富多彩。

  3、发言要注意畅所欲言和言简意赅的关系,坚持杜绝会议期间聊天。

  4、教研应当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应当注意教研内容贴近教学实际。

  5、本次教研活动结束时应当布置下一次会议的研讨内容。

  6、教研组长期中和期末考试后将教研活动记录交教导处。

  五、教研组长工作细则

  (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内容:

  1、组织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保证各年级教学的连续、完整。

  2、组织学习《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3、了解全组教师的教学基本情况,发现经验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组织做好考试命题、批改和研究工作。

  5、开发、组织及评估课外活动,抓好学科竞赛工作。

  措施:

  1、每学期全教研组集中备课不少于四次。

  2、课堂教学情况分析不少于一次。

  3、每学期考试分析不少于两次。

  4、每学期一次课外活动研究或学科竞赛研究。

  (二)加强教师管理

  内容:

  1、负责本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

  2、指导每一位青年教师。

  3、帮助教有成就、教有特色的老师做好总结工作。采取措施:

  (1)每学期至少听每一位老师讲课一次,交流一次。

  (2)组织研究课、观摩课和公开课。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5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

  (一)切实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学校的教研组是教研管理机构,教研组长为具体责任人,学科组是教研的实施机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要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提出教研课题,经常检查各学科组活动情况,评价活动效果。要将教研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量化考核学科组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加强教研制度建设

  1、认真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从公开教学的评课中选拔优质课进行公开教学,公开教学时教师听课参与率不少于60%。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分管教学的领导坚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辅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一线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科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同时组织教师及时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切磋业务的良好风气。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推门观课”。听课的同时,对被听课教师的备课情况、作业等进行一次检查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2、实行业务学习交流制度。学科组集体性的业务学习间周一次,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纳入学科组每周的工作安排。

  学校要加强与省、市、县名校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了解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研工作、校本培训等情况,探讨教育问题,分享研究成果;聘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校讲学。

  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求教案中每节课有课后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或教育叙事,由学校组织评比,评定等级。学科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3、建立学科组管理制度。各学科组每学期应确定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的重点,定时、定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活动。每次活动要有专题、重点发言人,有详细记录。学科组长的各项手册须做到资料完整,学期末认真做好学科组工作总结。

  教研活动做到“三清、四研究、五统一”。三清:课时清(清楚每教时的要求,重点,难点,易混点,关键点。)、单元清(清楚单元的'教学目标,例题与习题的关系。)、全册清(清楚全册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的纵横联系。);四研究:研究教学目的要求,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法、学法,研究练习设计。五统一:统一教案、统一习题、统一标准、统一讲评、统一巩固。

  4、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学校要以“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为总课题,围绕新课程实施、教材教法、学生成长、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研讨。倡导微型课题研究,要求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要求每个学科组年年有校级课题、三年内必须申报一个县级以上科研课题。学校要统筹做好教研课题的过程管理,教研组要对教师和学科组的课题研究予以具体指导,组织好研究成果的结题、鉴定、评价、推广。

  5、实行教师外出培训汇报制度。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外出学习培训后要及时在校内汇报或传递学习培训的成果和信息。否则,相关费用不予报销。

  6、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学校要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由高一级职称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负责指导1—2名青年教师,开展长期的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汇报、交流与指导活动,并作好指导活动记录和青年教师成长记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

  7、建立“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学校要每年推荐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相关评选。对被评选为各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在提拔任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

  8、建立严格的教研考勤制度。所有教师都必须按时参加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不得迟到、早退、缺席,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按学校规定的程序履行请假手续。学科组应做好出勤记载,对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的,应按旷工处理。同时学校要随时检查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加大督促力度。

  9、建立教研工作档案制度。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工作,并纳入学校日常考评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学科组的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考勤考核记录,教师的听课记录、公开课教案、教研记录及总结材料、论文及其他作品(复印件),教师和学科组的课题研究记录材料、研究报告,指导青年教师的记录材料,教师教育教学评估材料等档案资料应及时收集、分学期整理保存。

  10、建立教研工作年度总结表彰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有教研工计划和总结,每年暑期结合校本培训,召开一次表彰会,对教研工作有突出贡献、教研成果显著以及指导青年教师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对教研工作的考评

  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教研常规工作进行一次考评,纳入年度考核和绩效考评范围,并将其结果公示后报学校备案。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6

  教研工作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以校为本”的三项原则,通过改传统的备课为集体备课,评课为师徒互评,体现“关注问题、立足理念、倡导合作”的四种取向,实现教研行为自主、教研模式创新、教研效果扎实。根据新课程对教研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全校教研

  1、教研制度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次,中层干部听评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业务教干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40次。调研采用听课、查看材料等形式,对学校的课堂教学、备课作业、师生读书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获取第一手资料,做好记录,为教师进修提供素材,为学校发展提供保证。

  2、教研人员负责制

  教研处人员每人负责指导有关教研组。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郝朋朋主导,教导处糜月老师负责数学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张新磊老师负责指导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吴飞飞、凌超老师负责指导综合组的教研活动,吴丽飞老师负责英语组教研活动。每次各教研组开展活动时,负责的教务处人员必须参与,其他人员,若时间允许,也应尽量参加,以更好地履行教务人员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责。

  3、教研组活动制度

  全校按学科建立教研组。全校教研组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大类六个组,分别为高段语文组,中段语文组,低段语文组,高段数学组,中低段数学组,音体美综合组,英语、科学综合组。各教研组组长都是学校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每学期初召开组员会议,制度相关计划;学期中组织落实活动、交流活动成果;学期结束时,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回顾,并在大会上总结。校级公开课时,组长责无旁贷地发挥教研组组长的作用,组织本组教师上好课,在课中、课后,将学科最前沿信息、教学中的疑难困惑等及时摆出,组织解答。

  4、教学观摩活动制度

  每学期召开学科教学观摩活动一次,诊断局部教学,解决细节问题。每次活动可以汇报、观摩等形式进行交流,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教研

  1、建立和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第一、建立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第二、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营造浓厚的学校科研氛围,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2、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和教与学的方法,及时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建立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以更好地为教研服务。

  3、创新校本教研形式

  通过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7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试行意见,为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管理成效,全面提升教研组建设,加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着力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联系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教研工作制度》,现把具体要求阐述如下:

  一、学校

  1、保障教师参加教研组活动时间,确保每2周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一小时左右。

  2、加强对教研组(下可设有备课组)的管理与指导。校领导分工负责联系学科教研组,参与教研组计划拟定,指导学科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学调研活动,关注常态课堂的教学质量。

  3、建立教研组长例会制,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教研组长会议;以学年为周期对各教研组实施考核,并以精神与物质的形式对获得优秀的教研组和教研组长进行奖励。

  4、有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确保合理的教研活动经费和教师外出学习经费投入,为教师多创造“请进来走出去”、“与专家面对面”等活动机会。

  5、以学年为周期,通过日常的观察、调查、调研等途径,做好学年教科研总结改进工作。

  二、教研组

  1、开学两周内订好本教研组学年、学期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安排具体,活动时间、工作措施落实,平时资料积累齐全,期末有书面总结。

  2、教研组将活动的重点放在教师执教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上。活动要重视引导教师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规范,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教研的内容可以是解读课标和教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学习诊断、学业辅导、过程性评价、考试命题研究等。

  3、教研活动组织形式要简化、过程要务实。以集体备课(建立在教师独立备课基础之上)、听课评课、教学竞赛、教学调研、专题探讨为主,可以开展课题研究、作业与命题研究、学困生的诊断与指导等适合本校实际、贴近教师的教研活动。

  4、教研活动课题化,每学年至少建有一个校级以上课题,组织组内教师研究;教研活动系列化,围绕主题,体现选课、集体备课、上课、研讨、反思、再上课等工作流程。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至少2堂公开课和4份集体备课的优质教案,每位成员评议意见均要存档;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听取组内每位成员课1节以上。

  5、教研组有1—2个兴趣小组,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每次活动有书面记载;经常性开展学科课外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三、教师

  1、主动参与教研组工作计划制订,认真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必须认真完成教研组交办的'各项任务。遇重要事情冲突,必须先向教研组长请假,准得组长同意,事后必须主动到教研组长处了解本次教研经过和要求,并认真完成相应教研任务。迟到3次,作缺情1次处理。未准假每缺勤1次,教学五认真总成绩扣除1分。

  2、每学年至少关注一个教育教学理论主题,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有计划地开展读书积累,做好专门的文摘记录,学年末交教研组检查。

  3、认真记写听课笔记,每学期至少听课8节(其中4节要求组内相互听课),学期末交教研组检查。

  4、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精品教案、执教一堂教研课、撰写一篇精品案例,每学年要求完成一篇学科论文,学期末交教研组检查。

  5、每学年至少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可以与同伴合作,并按计划时间、课题研究任务分工完成课题报告或其他成果。

  四、考核、奖励办法

  1、对各教研组的考核由主管校长与教导处负责。

  2、教研组考核成绩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主要以教研组活动组织、资料积累、组员成绩等为依据,每学年综合考核一次。

  3、学校对获得优秀成绩的教研组、教研组长及教师个人,在进行精神鼓励的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经费奖励,优秀教研组与教研组长各奖励500元。

  4、本制度由学校校长室负责解释。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01-17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9篇01-17

教研管理制度01-04

教研的管理制度01-22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集合9篇01-17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04-20

教研管理制度15篇01-04

教研组管理制度04-05

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