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3-04-09 15:01:0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品】水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水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水教案 篇1

  一、活动题目

  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二、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

  3.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了。

  三、适用对象

  4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幼儿2~4人一组,每组钟表1个、方纸筒4个、带盖的铁盒1个、观察记录表一人一张。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幼儿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幼儿讨论:我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2)在桌边听钟表的声音。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幼儿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幼儿讨论: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盒盖上。

  (2)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

  (3)把耳朵放在木头桌子上。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1)耳朵贴在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比贴近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更清楚。

  (2)在木头桌子上和盒盖上听到的钟表声音,比空气中听到的钟表声音更清楚。

  玩一玩。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1)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4)讨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六、注意事项

  1.钟表嘀嗒声一定要明显,听得清楚。

  2.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辨听。

  3.听声音作比较时,幼儿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离去辨听。

  七、拓展思路

  1.在科学角里提供大量有关固体传播和空气传播的图片、记录卡及操作材料。

  2.到大自然、社区、家庭去了解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以及声音拢起来后可以放大声音的原理。

  八、背景资料

  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而一切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一旦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声音并不是一定要依靠空气传播,如果有其他媒质,声音也可传播。如果有人把耳朵贴在桌面,当你打击桌面的另一处,他能清楚地听到打击的声音。用两只冰淇淋纸杯,杯底用一根线穿起来,制成一个“土电话”。当你绷紧细线,一个人对一只纸杯口说话,另一个人把另一只纸杯口贴着耳朵,就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种传话器就是依靠细线作媒质来传播声音的。

  九、参考资料

  《幼儿园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幼儿科学宫》新蕾出版社

  活动点评

  这是一个同知识点同一层次的活动,幼儿通过探究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感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的现象,并且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声音是可控的。

  从活动内容看,声音是幼儿最熟悉的`,来源于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易于幼儿进行探究活动。从活动过程的安排看,层次清楚合理。活动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

  1.设定两个定量一个变量。即钟表的嘀嗒声、钟表的位置与幼儿听的距离是一定的。变量是不同的方式,即幼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和在桌旁听,声音的大小是不是相同的。其结果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比在桌旁听到的声音小。

  2.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变换形式,将固体木头换成了铁盒,再一次让幼儿感知声音在任何固体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空气中快。这样使幼儿的思维又扩展为声音在单一物体到其他物体的对于声音的传播规律。

  3.三个探究问题:既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较慢,怎样使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快呢?促使幼儿又去想办法,把声音拢起来。用什么东西呢?可用纸筒等材料。由于探究思路清楚,很容易激发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达到了活动目的。

水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孩子对水则怀有及其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每次盥洗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之一。我们紧紧抓住幼儿爱水,爱玩水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和认识水的活动,把孩子们无意识的戏水引导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认识探索过程,提高了了幼儿的认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活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 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活动过程: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

  “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

  1、 水是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

  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

  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活动二:

  活动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活动三:讨论

  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纸片不怕水的游戏。我要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小纸片沉到水里而纸片不湿。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请你思考一下自己准备怎么做?你想选择什么材料呢?

  (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

  (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

  "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4、教师: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

  (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刚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也找到了原因。现在老师要出难题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让小纸片沉到水底而纸不湿呢?

  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

  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

  "刚才我们把纸严严实实包起来才不会湿,而杯子口这么大,纸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

  活动

  是空气把杯子密封起来使纸不会湿的。现在,我们把这个魔术带到教室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

  2、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2、标有刻度的瓶子,水,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提问

  出示趣味练习:容量比较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六瓶水是一样多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现在我们想办法做一下实验,比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实验操作

  1、教师:用什么办法验证呢?怎么操作?

  要求:实验用的两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实验时动作慢一点,避免将水洒出影响实验结果。

  2、记录实验结果

  (1)高矮不同的两只瓶子方法是通过比较水位 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样的。

  原来瓶子的高矮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2)粗细不同的两只瓶子小选择两个相同的`空瓶,把装在大小不同的瓶内的饮料倒入其中,比较出饮料一样多。

  方法,任选一个瓶子,将一瓶饮料倒入,用笔画或粘纸条的方法做标记,把饮料倒出后再将另一瓶饮料倒入该瓶,看饮料位置与原来留下的标记是否一致,比较出饮料一样多原来瓶子的粗细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一只含内容物的的瓶子内容物为石子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较水位的高低。

  内容物为海绵小结:方法是将海绵中的水挤回瓶中,比较水位的高低。

  原来瓶子里面是否有物体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总结:瓶子的高矮、粗细、内含物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这种现象就叫做容量守恒。

  三、活动延伸想一想,如果把两块一样重的橡皮泥塞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橡皮泥会变重吗?

水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使幼儿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河水变脏的一些主要原因;

  3.帮助幼儿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初步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日常行动。

  二、教学准备:

  1.清水、脏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泥沙少许;

  2.有关“水的用途”、“水污染的原因”的图片数幅;

  3.幼儿与父母共同讨论河水变脏的原因,可能的话请父母带领幼儿观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质。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组织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分别用眼睛、鼻子、嘴和手来感知水并描述自己的感觉。

  2.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讲解:水是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会到处流动,因而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谈谈水的用途

  1.组织幼儿讨论水有哪些用途,启发幼儿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类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动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水的种种用途,如饮用、洗手、洗衣服、浇花、灭火等。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总结归纳水的用途。教师向幼儿说明: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如果说地球是妈妈,水就是妈妈的乳汁,它哺育着地球上的人、动物和植物。没有了水,我们人会渴死,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也会死亡,地球将变成一个荒凉的大沙球。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三)出示脏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导幼儿比较脏水与清水的不同之处,说说幼儿对脏水的观感。

  2.教师讲解、分析脏水的含义:江河受到污染,水就成了脏水。有时脏水的颜色黑乎乎的,还有一股臭味,技术人员将水取样进行化验,还会发现水里充满各种病菌和有毒物质;有时脏水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和原来一样清澈见底,但水里已含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毒素。

  3.组织幼儿讨论脏水的危害,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我们人喝了脏水会怎么样?脏水可以浇花、养鱼吗?

  4.教师讲解并置疑:当今全世界包括我国水污染非常严重。全世界每年大约两万多人因喝了脏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边却没水喝,没有鲜鱼活虾吃,也无法用河水浇灌农作物,因为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为什么江河里的水会被污染变脏呢?

  (四)讨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引导幼儿回忆与父母讨论的结果及在父母带领下观察江水或池水,让幼儿讲述他们的想法。

  2.出示图片,讲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业废水这是严重的污染源。一些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响了江河的水质。

  (2)生活污水每个家庭每天也有许多污水产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粪便水,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会使江河里的水变质。

  (3)生活垃圾许多人把江河当成大垃圾箱,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倾倒进江河里,把江河搞脏搞臭了。。

  (4)农药和化肥农田若施用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残余的农药和化肥会经雨水冲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两岸的树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会毫无遮拦地流入江河,使河水变浑。

  (五)讨论保护江河的方法

  1.引导幼儿根据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护江河的办法。

  2.总结幼儿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儿背诵记忆,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如:(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2)爱护花草树木;(3)垃圾分类处理;(4)建议父母使用无磷洗衣粉;等等。

  (六)延伸活动:开展“护水小卫士”竞赛活动。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1-15

《奇妙的水》教案06-15

奇妙的水教案10-01

《水的溶解》教案10-28

有趣的水教案11-09

水的净化教案11-11

神奇的水教案08-30

《水》大班教案10-22

好玩的水教案10-21

水教案范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