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公开课>《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3-04-09 15:24:26 公开课 我要投稿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边演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2.能分角色演唱歌曲,并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

  3.喜欢和同伴一起演唱。

  ◆活动准备

  ◎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猪、小牛、小鸭头饰若干,并分别分组放置在小椅子下面。

  ◎《在农场里》挂图(见教具盒)。

  ◎歌曲《在农场里》(见语言音乐光盘CD)。

  ◆活动过程

  ☆谈话出示挂图《在农场里》(见教具盒),幼儿观察讲述农场里的小动物。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

  农场里都有谁呀?

  ☆熟悉歌曲

  1.幼儿倾听歌曲《在农场里》(见语言音乐光盘CD),模仿歌曲中小动物的叫声。

  教师:农场里的小动物可开心了,它们想唱不一样的歌给大家听,听一听它们是怎样唱的?

  你能学一学农场里的小动物是怎样叫的吗?

  2.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说唱歌词,初步熟悉歌曲内容。

  教师:听一听,小猪是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唱歌的?

  3.教师清唱歌曲第二、三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说歌词,完整熟悉歌曲内容。

  教师:听一听,小牛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唱歌的?

  听一听,小鸭子们在哪里?它们又是怎样唱的?

  ☆学唱歌曲

  1.幼儿随琴声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节奏。

  教师:小朋友,来学学小猪唱歌吧。

  2.幼儿随琴声伴奏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部分,并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

  教师:想一想,小牛怎样唱歌的?我们学一学吧。

  小鸭子又是怎样唱歌的?我们一起和小鸭子唱唱歌吧。

  3.幼儿随琴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与相关内容。

  教师:让我们和农场里的小动物一起唱歌吧。

  ☆表演歌曲

  1.分段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角色随音乐表演歌曲。

  教师:说一说,你扮演的是谁?

  歌曲中唱到谁,谁就来唱歌。

  2.完整播放音乐,引导幼儿互换角色随音乐一起完整表演唱。

  教师:我们一起来扮演歌曲中的小动物唱歌吧。

  ◆活动建议《在农场里》是一首幽默诙谐、节奏欢快、活泼轻松的幼儿歌曲,可以让幼儿用表演唱的形式学唱歌曲,体验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先用说唱歌词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内容。如歌词"猪儿在农场"要有节奏地说出来,而后面的歌词"噜噜"就要随歌曲旋律的节奏演唱出来。在歌曲间奏处,教师还可以用语言、手势、小动物的模仿动作提示幼儿做相应的表演。在教唱歌曲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采取示范、跟唱、齐唱等方法,进行表演唱。

  幼儿熟悉歌曲后,可以仿编歌词,增加演唱的乐趣。如:小鸡在农场叽叽,小羊在农场咩咩等。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大胆续编歌曲,感受歌曲的规律性与变化性。

  2.愿意参与互动音乐游戏,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动物图片若干(小象、企鹅等)

  2.蛋糕卷操作材料若干。

  3.幼儿已经学会歌曲第一段。

  4.歌曲MP3和电脑。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复习歌曲。

  (1)出示图片,简述故事。

  (2)边操作图片,边带动幼儿复习歌曲。

  (3)提出要求再次练唱。

  2.情节推进,仿编歌曲。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

  (2)提问:小兔子来了,你们觉得企鹅会怎么做?怎么唱呢?

  (3)个别幼儿尝试讲述与演唱。

  (4)集体练唱。

  3.学唱歌曲最后一段。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

  (2)提问:现在又来了小老鼠和小青蛙,现在蛋糕卷该怎么分呢?

  (3)个别幼儿尝试简述与演唱。

  (3)欣赏歌曲最后一部分,鼓励幼儿跟唱。

  4.完整演唱歌曲。

  5.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1)小组表演

  (2)全体幼儿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6.分享糖果,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及猫与老鼠角色的变化。

  2.借助观察的经验及老师的动作提示,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老鼠不同的动作造型,有节奏地做老鼠跑、老鼠吃米等动作。

  3.在教师的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知道扮演老鼠时蹲下后不随便移动,等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跑回座位。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重点:

  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及猫与老鼠角色的变化。

  活动难点:

  能随着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老鼠跑、老鼠吃米等动作。

  活动准备:

  1.老鼠和猫的头饰各一个。

  2.幼儿用书:《猫捉老鼠》。

  3.歌曲:《猫捉老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上老鼠头饰扮演鼠妈妈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鼠妈妈,你们就是鼠宝宝。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创设游戏情景,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模仿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1.师:出门之前妈妈要提醒你们,咱们老鼠最怕谁啊?所以出门的时候动作要怎样才能不被猫发现?谁来学一学老鼠走路?

  2.教师歌唱第一段歌曲,并引导幼儿随音乐节拍一下一下地用脚尖跑。

  3.师:哎呀,玩了半天肚子饿了吧,老鼠最爱吃大米,我们一起去找点米吃吧。米找到了,快点吃米吧,看看你们是怎么吃米的呢?

  4.教师歌唱第二段歌曲,并引导幼儿随音乐节拍一下一下地吃东西。

  5.师:妈妈来摸一摸,呀,小肚子都撑得圆滚滚的,吃饱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吧。(教师歌唱第三段歌曲)

  6.师:小老鼠睡觉了,谁来了呢?(教师戴上猫的头饰)发生了什么事?(教师歌唱第四段歌曲验证幼儿的猜测)刚才大猫出现的时候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能不能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大家你很害怕的样子?

  三、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边唱歌曲边表演

  1.师:赶紧跟妈妈回家吧。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刚刚我们出去干什么了呢?(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并逐一出示相应图片)

  2.教师播放歌曲,幼儿完整倾听。

  师:妈妈还把刚才的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猫捉老鼠》。

  3.教师引导幼儿看图歌唱,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第四段歌词,即“一只大猫跑上来了”唱得稍慢,“来捉老鼠了”唱得快一点响一点。

  4.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

  师:来,我们一起一边歌唱一边用动作把刚刚干得事表演出来吧。

  5.教师弹琴,幼儿歌唱。

  四、游戏:猫捉老鼠

  1.场地布置:幼儿围坐在教室旁边,中间空出场地。

  2.向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师:鼠宝宝们听好了,等会儿听到“小小老鼠,跑来跑去”时,你们就做老鼠跑的动作到前面来,听到“小小老鼠,现在吃米”时,你们就赶紧蹲下做吃米的动作,听到“小小老鼠,现在睡觉”时,你们就睡觉,不能动喽。我来做大猫,听到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来捉老鼠了”时,你们就快速跑回座位,不然就要被大猫抓住啦,知道了吗?

  3.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4.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猫,再次共同游戏。

  教学反思: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乐意向同伴学习新编的动作。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了歌曲《大公鸡》。

  2、大公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大公鸡》。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准。

  二、进行韵律活动《大公鸡》。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歌词。

  2、教师出示公鸡头饰,问:大公鸡是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动作做出来?

  1)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左手和右手结合做大公鸡的动作。

  2)教师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儿,为他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并带领大家一起做。

  3)引导幼儿在“扑棱”“扑棱”出摆动四次手避(公鸡扇动翅膀),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

  4)鼓励幼儿自己结伴(面对面)进行韵律活动。

  教学反思:

  大公鸡是小班幼儿生活中常见和喜欢的动物。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洗澡需要用到的物品,换洗衣服是谁洗的.,接着我出示大公鸡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让孩子们总结出它的羽毛五颜六色就像穿了一件花衣。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能分角色有表情的演唱。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投影仪、背景图(大树和草)、活动教具(毛毛虫)。

  幼儿已学会歌曲《挠痒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挠痒痒。

  1、教师操作教具,讲述故事。

  2、师: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有一首好玩的歌《挠痒痒》,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二、启发幼儿创编毛毛虫和大树的动作。

  1、创编毛毛虫的动作师:毛毛虫是怎样给大树挠痒痒的?

  2、创编大树的.动作师:大树又会怎样呢?

  三、游戏:挠痒痒。

  1、幼儿分角色扮演“毛毛虫”和“大树”。

  2、提醒毛毛虫从“树根”开始依次向上给大树挠痒痒。

  3、交换游戏角色。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变成一条长长的毛毛虫,找大树挠痒痒。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08-27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6篇10-06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九篇04-06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五篇04-06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八篇04-07

小班音乐公开课《小手爬》教案08-22

小班音乐公开课滑滑梯教案06-22

【精选】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四篇04-02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3篇04-02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三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