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14 19:11:1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门】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拎袋的用途,并能用多种纸张及多种设计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纸拎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添画或拼贴等方法来装饰纸拎袋,培养设计意识。

  3.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习惯,并激发对手工制作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添画或拼贴等多种设计方法来装饰纸拎袋。

  教学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即时贴和各种装饰品。

  老师:示范作品若干,音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纸拎袋吗?(展示准备好的纸拎袋)

  2.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相互交换,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制作

  1.分析研究:

  ①研究纸拎袋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研究纸拎袋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研究纸拎袋的色彩有什么特色?研究纸拎袋的装饰采用了哪些材料和哪些制作方法,你还有更好的设计想法吗?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看一看黑板上挂着的纸拎袋是怎样做的,和同学们带来的.制作方法一样吗?(通过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拿出自己带来的彩色纸,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彩色纸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纸拎袋。

  ②教师制作,重点提示封口和拎袋处的牢固性。

  ③出示装饰好的图案和花纹的拎袋给学生欣赏,并比较前后有什么不同,突出装饰拎袋的美观和工艺性。(提示:拎袋上加上图案和花纹就更漂亮了,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继续再创造提供空间。)

  三、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有特色的拎袋或实用性很强的拎袋。

  2.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四、展示表演

  1.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纸拎袋有什么特色。

  2.播放音乐进行包包展示。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 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 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 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 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 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 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 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 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 学生讨论交流。

  (4) 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 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 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 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八、教学后记

  课后记:

  在欣赏了一些造型特别的家具后,学生的设计制作家具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了起来,每一组都希望制作一个拥有不同风格家具的温馨的家。他们的确是带着对家的爱来对待作品的。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难点

  蝴蝶图案的绘制。

  教学准备

  挂图几张、范作几张,录音机、磁带、牙签、细棒、透明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我想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两根触角细又长,身穿一件花衣裳;百花丛中采花忙,好似漂亮小姑娘。

  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画蝴蝶,并且让蝴蝶飞起来。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页,蝶儿飞飞。

  老师板书课题。

  二.认识蝴蝶

  1.师:先请大家看看书蝴蝶的图片和别的小朋友画的蝴蝶(有条件的学校可放蝴蝶资料的VCD或DVD),说说蝴蝶长得什么样子?

  学生举手回答。

  2.老师小结,并分部分粘贴蝴蝶的身体各部:蝴蝶有两对翅膀,上面的翅膀大一些,下面的翅小一些。每对翅膀左右两边形状和花色一模一样,即左右对称。蝴蝶有细长的身子和两根触角。

  3.师:蝴蝶是自然界中最美的昆虫,它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蝴蝶的形状多种多样,颜色鲜艳美丽。老师这里画了几只蝴蝶,大家欣赏。(老师张贴挂图)。

  简单分析它们的形和色以及用什么绘画工具画成。

  三.蝴蝶做法讲授

  1.老师拿出一只做好的蝴蝶,让它舞动起来。提问:蝴蝶如何制作?学生举手答。

  小结:首先将蝴蝶剪下来,然后为它涂上颜色,再使它飞起来。

  (1) 剪蝴蝶

  先让几名学生上台剪一只蝴蝶,看谁的方法最好。

  老师小结并示范,首先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上画半只蝴蝶,只勾轮廓。然后依轮廓剪下蝴蝶。

  这样剪下的蝴蝶形状左右对称。(板书:剪)

  (2) 画蝴蝶

  为蝴蝶画上花纹,涂上颜色。

  注意花纹色彩左右一样。(板书:画)

  (3)使蝴蝶飞起来。(板书:飞)

  让学生想想除老师刚才飞舞方法外,还有什么好方法使蝴蝶飞起来。叫几名学生拿老师做好的蝴蝶,想办法让它们飞舞,细绳、小棒、牙签、透明胶供他们使用。学生在台上尝试,下面的'学生看他们动手。

  师小结:一种方法是左手、右手分别捏住蝴蝶的小翅膀,手指运动,带动翅膀舞动。另一种是用透明胶将牙签粘在蝴蝶的身子上,甩动牙签或另一只手合拢、松开蝴蝶双翅,使之舞动。当然还有其它方法,大家开动脑筋,

  四.学生剪画蝴蝶,老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强调不要将蝴蝶剪得太小,左右的花色要一样。

  老师及时表扬展示好作品。

  五.使蝴蝶飞舞起来

  让先做完的学生飞舞自己的蝴蝶。

  让学生上台来展示和飞舞蝴蝶,评出最美和姿势最优雅的蝴蝶。

  六.提问并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的蝴蝶画得美,飞的姿势也很好看,老师非常高兴。但我还想考考大家对蝴蝶有多少了解。我这里有两个问题:

  1.蝴蝶为什么喜欢在花从里飞?

  2.轻轻捏蝴蝶的翅膀,手上会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蝴蝶喜欢在花从里飞,因为它们喜欢采花蜜。轻轻捏蝴蝶的翅膀,手上会有粉末,那是蝴蝶的鳞片。鳞片能使蝴蝶飞动起来更加有力,而且是蝴蝶的保护色。

  师:其实蝴蝶身上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去了解和发现,我把这个任务作为作业留给大家。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浙美版第十册第十二课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对儿童而言,可能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了。点彩是新印象主义以色彩分割原理为依据所采用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为“点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小色点和小色块有序排列或交错在画面上,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调色的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

  本课教材选择展示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纳蒂布港》,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另外教材又展示了点的变化、“由几种不同的色点组成的单个物品、及2幅学生的点彩作品。目的是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点彩画法,并能自主地运用不同的点进行点彩画创作。

  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点彩的方法,画一幅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在第五册、第六册教材分别安排了黑白撕贴画、彩色撕贴画,学生对于用小色块造型及色彩谐调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在第九册已经学过对比色、类似色、色彩的明度、亮度,因此对色彩的驾驭有一定的基础。基于此,学生学习本课难度应该不是很大。

  为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色彩和造型效果,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容易驾驭并能出效果的色卡纸和油画棒来进行点画创作。在观察、比较、体验、创作中感受点彩画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点彩画的基本原理,学会用点彩的方法进行色彩表现。 过程与方法: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彩的规律、疏密

  问题,使画面色彩谐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点彩画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游戏

  形式观察色点组合的规律,从中体验发现点彩的乐趣,激发其

  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点彩造型的方法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

  难点:正确处理色点组合的规律,使画面呈现谐调的色彩。

  教具准备:课件、油画棒、作业纸、彩色粒子(小奖品)、小画板 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设疑抓学生的注意力。(先看一段沙画录象,请你猜猜艺术家是用什么材料

  来创作作品的? 沙粒,一粒一粒的沙就象一个小小

  的'点,点是最小的绘画元素,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

  用最小的点来画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分钟)

  1、(课件:人物头像点彩作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2、揭题、读题:好神奇啊,近看只是各种颜色的点,退远了就组成了一幅画,这——就是奇妙的点彩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妙的点彩画》

  二、探究学习

  (一)、代表人物代表作介绍 (2分)

  各种颜色的点组成的画就是点彩画,点彩画还有一个专门的流派,那就是点彩派,它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那我们赶紧去认识几位点彩派的大师 吧:

  (课件)

  修拉 创始者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西涅克 发扬者 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描绘的作品中表现港口的比多。

  克罗斯 水彩点彩画家

  黄亮 中国的点彩派代表

  (二)、探究点彩画

  1、点的形状2分钟

  老师把自己喜欢的一幅画推荐给大家看看

  课件出示西涅克 ——《纳蒂布港》

  课件从整体—局部慢慢把画面放大

  你看到的画中的点是什么形状?(方形)

  那你想想看,除了方形的点,还有什么形状的点?(先学生口头回答,圆点,顿点,三角形点,挑点,弯弯的点,转转的点??)

  不同的点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形状的点。(翻出相应的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形状点的运用。)

  过渡:点彩画的点形状多变,点彩画的色彩更奇妙,那么点彩画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课件:把作品再缩小,探究点的色彩。整体---局部)

  2、点的色彩 1分钟

  (1)、 你感觉画中的天气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在画中看到了哪些颜色?

  是啊,这幅画的色彩很丰富,给人感觉画面明亮。

  (板书出示 色彩的特点:明亮),

  过渡语:那么画中大片不同色块是用一种颜色点画成的吗,老师从画中切割一块

  放大看看。

  3、局部欣赏,探究色彩规律 (10分钟)

  设问: (1)、把画面放大到天空这一块初看起来这块是什么颜色?让我们再放大

  仔细看看?

  小结:哦,原来初看起来的这种紫色,其实是深浅不一的蓝色、红色、粉色

  调的点交叉或并列排列在一起,是人的眼睛在观察的时候,调和成的这种紫色。

  (2)、那么海面的这块绿色是不是只用一种绿色点画成的呢?你想想看,会用那些颜色呢?那么画面中的橙色块面呢? (学生回答后,课件验证)

  (板书出示 色彩的特点:丰富)

  过渡语:点彩画真神奇,不同颜色的点规律地排列,能让我们的眼睛感受丰富的颜色变化。

  (3)、色彩分层练习 +反馈

  那就让我们学大师,练练手吧!选择你喜欢的一组颜色画点,体会一下这些

  颜色并置在一起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时间是1分钟。

  过渡:那么多颜色的点是均匀分布在画面中的吗?(不是)

  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排列的吗?(不是)

  那么画家在排列这些点的时候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阳光下的帆

  船上:(帆船特写镜头)设问;

  (3)、你能发现光是从哪个地方照过来的?是怎么看出来的?

  (4)、船头的点跟船身的点有什么不一样?天空、海面、船身的点有什么不同?(板书:大小、疏密、方向)

  (实物投影)反馈并过渡:其实同学们在刚才练习点画色块的时候,已经运用了这些规律,我们来看看,(教师可以适当加强补点,以增强效果)

  点的不同组合能表现不同的风格和情调,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大师们笔下的点。

  (四)、作品欣赏(课件) 2分钟

  (1)、《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画面中洒落大片的黄色表现了什么?树荫用什么颜色?

  (2)、水彩点彩家克罗斯的《风景-树》

  下面这幅画主要用了什么色彩?画中点的变化更丰富,你能发现吗?

  近景是一片蓝色的树,用了那些蓝色?为什么?

  中景2个小山丘在用色上有什么不同? (对比色使画面更亮丽)

  远景大山在用色及点的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三、操作练习 5+2+10=17分钟

  1、点彩游戏(5分钟)点彩引导。

  小小的点里藏着奇妙的世界,下面老师借用你们刚才的画纸,还要借用一下里面的点,我要用这小小的点来表现一件很美的东西,看它变什么了??

  (撕、蝴蝶、上展示区,画上一条线就成了一只风筝)

  过渡语:

  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风筝了, 阳春三月,风筝飞满天,我们去看看生活中的风筝?

  2、启发欣赏 (1-2分钟)

  a. 这是动物类的风筝??

  b.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c.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画的风筝,是用什么方法?

  d. 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有趣的风筝?

  3、(课件)作业要求:(10分钟)

  这几天我国山东潍坊的天空中到处可见放飞的风筝,第26界国际风筝节4月

  20日开幕了,吸引了好多国际风筝爱好者。他们都想在比赛结束后带上我们中国小朋友设计的风筝回去。于是组委会特地给我们递来了一份邀请函,我们看看(略): 作业要求:

  1、内容:可以是动物类、植物类、用品类、卡通类等等。

  2、方法:请用点彩画的方法,点画自己喜欢的风筝。

  3、要求:造型独特、色彩丰富、谐调。

  四、作品展示( 3分钟)

  1、放飞的构图

  2、教师小结:

  老师发现,同学都是点彩画大师,看,我们用点彩画的方法设计了那么多造

  型独特、色彩丰富的风筝飞上了天,真所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满天飞!我想

  组委会收到我们的作品一定会赞叹不已。老师衷心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能象这

  风筝越飞越高。

  五、教学拓展( 2分钟)

  小小的点里藏着大大的世界,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和创造 。

  1、利用点彩的方法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好多事物,如,人物、风景、卡通等等。(课

  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

  2、点彩这种表现手法还常常在生活中被运用,瞧,

  (课件展示)装饰画、珠链图案、十字绣、纽扣、米粒等做成的手工制作。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块画板,由课代表组织,把今天老师奖励给你们的小彩粒子,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组成一幅美丽的点彩画,来美化我们的教室。

  奇妙的点彩画

  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丰富表现手段。

  1.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画,知道点彩的绘画特点及简单技巧,并用点彩法创作一幅画。

  2.通过思考、比较、欣赏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了解点彩画的原理。

  3.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学习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画,知道点彩的绘画特点及简单技巧,并用点彩法创作一幅画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学习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学生)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小水桶、抹布、白纸等。(教师)课件、学生范作、水粉画(以及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广告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笔洗、抹布、白纸等。

  第一课时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作品: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中国画作品、学生作品(蜡笔水彩或水粉风景)。谈话:你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在这里欣赏比较的作品数量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点彩画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这两幅作品在技法上和普通的水粉画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幅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点彩画”。

  (4)教师简单介绍“点彩派”的来历和艺术风格。

  2.研究方法,师生互动。

  (1)教师提问:“你们以前用画笔点过图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点的?”

  学生上台演示各种不同的单色点,教师讲解画笔的不同接触面可以点出不同大小形状的点。

  (2)两种色点混合法:请学生随意用两种颜色的画笔进行点画,看看效果怎样?讨论什么样的两种颜色来点画才好看?

  (3)多种色点混合: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接力点彩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多种色点混合的整个过程。

  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练习中,建议把点画得稍大些,点与点之间挨得紧一点。鼓励学生大胆地随意点画,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体验表现。

  出示课件,提供集体创作的建议:

  (1)讨论表现的主题和色彩主色调。

  (2)分工合作,组织点彩绘画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进行)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在练习中提醒学生点彩的方法和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当,才会有很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评、互评作品。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价,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表现色点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当;②表现的内容是否有创意,与众不

美术教案 篇5

  标:

  1.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准备:舞蹈房的大镜子,图画纸,画笔

  过程:

  1.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的兴趣。

  (1)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你知道自己长着什么样子吗?

  (2)带领幼儿到镜子前面观察自己。

  看得到自己吗?看到自己长什么样子吗?

  你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脸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在美术活动“这是我”的组织过程中,开始我按照综合课程上的教材少许进行了一些调整,把幼儿带到了舞蹈房,面对大镜子照照、说说。

  (3)幼儿做各种表情,引导幼儿感知无关的位置,并知道与别人长相的不同。

  开心的时候和不高兴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2.画出自己的五官。

  幼儿在有脸型的图画纸上,画出自己五官的特点。

  (小结)由于环境的改变,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看着镜子里的

  “我”有说有笑,可动笔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不知从何下笔,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完成了作品,但有的孩子说:“老师,这不像我。”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临摹画对小班年龄的孩子是有点难度。于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区角活动中投放了镜子和画笔,对于那些不敢下手的孩子,我会鼓励他们大胆作画,并指导孩子我画一笔,孩子画一笔的方法,鼓励孩子画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当一孩子画面上很乱,很多的圆圈连在一起,这时,我会蹲下来问你画的自己呢,孩子会指给我看。当孩子的作品展现在作业栏中后,不管是色彩还是形态较第一次活动相比,效果非常好。

  总而言之,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绘画教学,表扬、肯定和善于发现美,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时所不可缺少的。小班孩子的创作还不能像大班孩子那么成熟,只要教师耐心指导,他们的画同样也能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虽然里面没有过多的技巧,所以更会呈现出一些原生态的东西。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9、11事件”。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

  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

  学习新内容:

  1、 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 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

  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 简单描述:

  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

  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件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

  5、诠释作品:

  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6、评价作品:

  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了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练习活动:

  1、 学习评价:

  (1)我明白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

  观察物象,并在平面作品上营造错觉性深度的空间。

  (2)我明白立体主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的含义。

  (3)我明白立体主义绘画并非把描绘对象画得如我们的眼睛所见般的真实。

  (4)我能仿效毕加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及描绘物象。

  (5)我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2、 课后随想:

  (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

  (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

  课后准备:

  搜集有关“9、11”事件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创作练习

  一、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段“9、11”袭击美国纽约的录象。“9、11”事件虽然与格尔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让我们学习毕加索,以“9、11”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二、 练习活动:

  创作一幅以“9、11”事件为题材的绘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创作心得。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漫画、抽象、写实、电脑创作、拼贴资料均可。

  学生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如:格尔尼卡、毕加索

  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如:沉重、灰暗、凌乱、

  恐惧等。

  简单回答

  如:背景、内容、方法、

  色彩、作者等等

  作者介绍见课本第3页

  请一同学阅读。

  学生略答。

  仔细观察作品,学习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见。

  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进入到思维的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

  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的评价。

  学会思考和表达。

  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

  课后思考

  搜集资料

  以“9、11”事件为题材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旨在加深对《格尔尼卡》的理解,。

  教师活动

  引出问题

  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

  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

  你对毕加索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

  呈现图片资料:

  《蒙娜丽莎》

  《哭泣的女人》

  以感官感受画面,对作品进行描述。

  作者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丰富、鲜明的色彩呢?

  这些人和物画的完整吗?

  作者采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

  这件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

  出示课件:

  详细介绍作品内容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形式。

  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

  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提高技法上的指导。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用各种方造型,漂亮的小彩灯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二、教育方面

  体难彩灯增添节日气氛的情趣,漂亮的小彩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纸材的选择,彩灯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镂空的技能;漂亮的小彩灯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

  教学准备:

  各类型彩灯图片、纸材等,挂灯的绳子,彩色水彩笔、胶水、剪刀。

  作业要求:

  制作一盏漂亮的小彩灯。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让一张平面的.纸站立起来?

  2、小组互相介绍:汇报尝试结果。

  3、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把小灯光放进圆纸筒内(不透光)问:如何让纸筒透出亮光?

  4、小组研究:可以看课本后讨论一下,互相提出解决方法,互相启发。

  5、尝试验证:每组选一张纸,选一个好的方法进行镂空设计和制作,体会“剪切不仅可以改变纸材的外形,也可以与折叠结合,产生对称式剪裁”,能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彩灯。

  6、揭示课题:漂亮的小彩灯

  二、发挥主体

  1、激发直觉:你喜欢走马灯还是民间瓜灯?为什么?你能说出走马灯由哪几部分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状吗?

  2、感知和体验:宫灯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探究彩灯的审美情趣:吉祥图案、鲜艳色彩、实用性。

  三、发展主体

  1、交流:把自己带回来的彩灯与同学交流,互相启发,体会分享的快乐。

  2、构思: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3、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4、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5、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课堂总结:

  1、展示作品,学生互评:看谁的彩灯最漂亮?

  2、教育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做“垃圾虫

  环保教育渗透点: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教育。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与规律。

  2、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3、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重点:

  1、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2、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

  1、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2、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用具:

  图片、课件。

  学生用具:

  颜料、纸等。

  学生预习:

  课前自己收集的风景画作品及风景照片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演示导入: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改变一个白纸盒的颜色。(光源色,环境色)

  2、师生共同总结:白色物体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背光面受环境色的影响。

  3、提出问题: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颜色,它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吗?

  4、教师对风景画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间面的色彩分析并总结规律。

  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背光面:固有色+环境色

  5、请同学上讲台演示水粉色彩调和的方法。

  6、学生练习调色,教师辅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油画《迷人的夏日》(总结:不同的色彩对比和笔触能体现作者的心境情绪,也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2、欣赏不同意境的画面,总结绘画步骤。

  A、安排构图。

  B、画出主要色块。

  C、适当补充和调整细节。

  3、学生选择图片,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运用水粉工具绘制一幅色彩风景画。教师随堂辅导。

  4、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5、展示学生作业。

  6、展示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景画,初步比较一下不同的表现手法,为《绚丽的阳光》一课做铺垫。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3-0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详细教案12-12

美术《水果》教案12-13

《电脑美术》教案12-18

美术线条教案12-28

有关美术教案01-02

家美术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