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创新教育心得体会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3-04-04 16:27:02 创新 我要投稿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5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教育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5篇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

  我读了魏书生的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使我受益匪浅,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茅塞顿开,思索之余写下几句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爱的教育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二、教师要有务实的品德,强壮的生命支柱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三、指导学生创新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我们既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养成自尊、自信的心态。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与语文知识与技能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开发智力。

  四、养成少说多于做的好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以上是我学习魏老师教学思想的点滴体会,以后在不断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地向魏老师提倡的做法去靠拢,争取也能从中得到一点点成功和喜悦。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2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魏书生老师能视教育为享受。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他人尽到责任的快乐。人活着,是快乐的,快乐要自己找。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有些无法选择的事情就要放得下。我们无法在空间上、时间上选择,但我们能选择一个乐观进取的自我。所以,不要埋怨谁,只是想着,我就这样好好活着,我们活在哪段,就要看到哪段的明亮处,而不是阴暗处。这样你一辈子都活在好时光。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给自己一份好的心情,决定权在自己,要随时给自己创造条件,给自己快乐。“人生中不是没有快乐的事,而是缺少感受快乐的`心。

  不要怕吃亏,要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大事没得做,我们就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长了才干,练了本领,多了见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大显身手,同时他还强调作为一个育人者要努力改变自我,做到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互助,少互计;多学习,少批判;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把平凡事业看成一个宏大的世界,丢弃浮躁和功名利禄思想,做人,要有平常心;做事,要讲求效率。对待学生:不难为,不放纵。对待同事:有善意,互帮互助。对待环境:积极适应,少发牢骚,多干实事。对待生活:怀着感激之心,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印象最深的是:善待后进生。老师:请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说不定后进生将来比你眼中的优秀生有出息,更会赚钱。虽然学生屡考屡败,但却屡败屡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虽然听不懂课,但却三年如一日,坐在课堂上不干扰、影响他人,这需要多强的意志!如果是老师你自己,你能做到吗?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师生之间会找到更多的沟通渠道,更多共同语言。班主任的工作会取得更好效果。

  在魏书生的报告中,发现他从不做表面文章,并且很多事情大家都能做到,关键是魏老师作到了持之以恒,凡事不做则已,一做必作到底,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最让我佩服的是魏书生以身作则的持之以恒精神,这是成大事者必须的素质。教书育人的我们又有几个能作到他那样言传身教呢?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现在这句话还在我的耳边回荡。魏老师认为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从小事做起,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地角色进入生活: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地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努力地去适应环境。听魏书生的报告,如沐春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太多了。我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上自己敏锐的思考,学出自己的风格,我想这样才是有意义的,才会起到学习的目的。多看、多听、多想,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像魏老师一样做个轻松的教师!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3

  钱学森先生仙逝了。这位大科学家给世人留下的财富是多方面的。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教育的关注,是他对教育创新的真知灼见。

  钱老曾回忆当年在美国学习时的感受。他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后来,他又曾多次谈到,人云亦云不是科学。

  如何创新呢?钱老一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他认为,辩证的思维能力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此外,他还大力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在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论证。

  这些观点,对于我的工作和教学科研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指引我把创新当作自己的奋斗理想,当作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指引我学习哲学、思维科学,站在这个角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

  人生在世要有所作为,就要勇往直前,想创新,能创新。教师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钱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一生关注前沿,关注未来,创新不止。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一、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一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三、在教学练习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4

  对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是头等任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班级管理中的几条几何原则。

  一、“正方形”原则

  几何学中的正方形,是指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方正正”这个词包含公正无私的涵义。班级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则,简单说就是依法治班,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管理需要“法制化”,班级管理也需要“制度化”。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合情合理的班级制度。但是有了可依靠的制度还不够,班主任还必须遵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处理问题时不偏不倚,完全依法治班,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这就好比正方形,一旦一个角度有偏移,或者一条线出现一丝一毫的倾斜,就不再成为正方形。班级管理也一样,班主任必须一碗水端平,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真正发挥班级制度作用,避免其沦为一纸空文。

  所以,班级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则,便是以制度为管理依据,依制度行事,不变形、不扭曲,如此才能达到建设良好班集体的目的.。

  二、“圆形”原则

  几何学中的“圆”,是指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常常与棱角分明的“方”相对,因而常常被赋予柔性、讲究技巧、避免损害性摩擦等文化意义。而班级管理中的“圆形”原则正是借用了这层文化意义,即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在遵循班级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尽量采取柔和的、富有技巧的方式方法,将可能出现的伤害或对班级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圆形”原则提醒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刚柔相济。刀再锋利,如果一碰就断,也就毫无作用。如,当学生逆反情绪严重时,必须先进行心理疏导,助其释放不良情绪之后再进行思想教育,或者先让其冷静下来,再委婉地进行点拨。如果一味地硬碰硬,必然费力不讨好。达不到效果不说,严重时还会两败俱伤。教育本身是一种唤醒、一种激励,也是一种约束和规范。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强,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见解或主张也许并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但班主任却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如果强行采取高压政策,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加大教育工作的难度,而“以柔克刚”却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立体”原则

  几何学中的“立体”是一个与“平面”相对的概念,其特征是通过视觉可见物体或图形有多个层次。班级管理中的“立体”原则,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班级是立体的、多维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一个个立体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情感丰富而复杂。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以立体的方式进行。

  班级如同社会,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复杂性对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性质不同的问题,班主任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处理,一定要避免平面化的“一刀切”。

  我们常常把教育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实这五个方面本身就是一个立体的不同侧面,分割开来各自为战,必将破坏教育的完整性,也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只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将各种教育因素融合渗透进日常教育的点点滴滴中,才能塑造立体的、完善的个体。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中的几何原则,简单说就是在依法治班时要“方”,在处理具体个案、解决棘手问题时要“圆”,在实施教育、制定教育计划、策划教育活动时要“立体”。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金融危机过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越来越困难。虽然金融危机过去了也有一段时间了,而现在各行各业的经济也开始复苏,可是,我们大学毕业生还是面临着就业困难这一个问题,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参加不同的创业大赛,以求获得一些人士和企业的青睐,给予资金给他们进行创业。在面对这么就业困难的一个时段,创业,不失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并不是的一个出路。就像投资既有回报但同时它也存在着风险一样,创业,也有它的两面性。

  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正是处于二十来岁的阶段,正是青春洋溢,勇往直前的一个青春活力的阶段。大学生创业的优点:首先,他们还没有被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就好比勾心斗角,阿谀奉承,表里不一等这些不良的风气。仍然处在了纯真的时候,对人和事都有一种热情在。

  第二,大学生创业的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且在这些的锻炼中不断的学习社会中的知识,吸收社会精髓,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实现更高的价值。

  第三,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经过了多年的学习,不仅学到了我们国家五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精髓,也接受了西方的新鲜事物的冲击,而且现在网络如此的发达,大学生每天都在网上或者身边接受着不同新鲜事物的冲击,锻造出大学生无限的想象,因此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第四,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且怀着一种“艺高人胆大”的胆识,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五,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而且学校也有一些专业知识的学校以及实训,因此现在的大学生不仅具备了理论的知识,而且手上的技术也不会落后,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有可能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还有愿意不断尝试的精神,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有点和缺点,讲完了优点,我们讲一下大学生创业存在哪些缺点。

  由于大学生毕业生刚涉足社会不久,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常常会对事物持有过于乐观的态度,并没有做好面对失败的充足的心理准备。大学毕业生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会感到十分痛苦茫然,心理不够强大的人甚至沮丧消沉,觉得失败了这一次以后都是失败,有的甚至会自我否定。而且,在大学学习的时候,课上,大家看到的都是以前创业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认为自己的创业也一定会成功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正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在看这些成功的例子的时候,应该深一步的思考,我们既看到他的成功,也应该看到他背后的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创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不会盲目的向前冲。居安思危,正是大学生创业一个必须的品质。

  由于大学生对市场并不是很了解,很多都是通过老师或者网上书上的了解,并没有涉足在其中,所以很多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并不明白市场的重要性,不少大学生在创业的计划中都喜欢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与独特,却很少会知道这些技术或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是否能被大众所接受。就算谈到如何把他们的产品或者公司打入市场的时候,他们的计划上表明的也多半是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市场的定位,顾客的消费心理,营销手段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是市场十分渴求,有广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渠道的产品,往往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因为,商家最重视的就是利益,有多大的回报收益,他们就会给你多大的投资。

  大学生创业的时候过于。急于求成,因为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因此,很容易就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是否成功。在大学的学习里,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对理论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仍然缺乏实践和经营管理的经验,这是影响大学生创业重要的因素。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就能把公司打入市场,并且有很好的收益。因此,在这段困难的时期,创业的大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永有不怕失败的精神,耐心的等待成功的硕果。

  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网上或其他的地方看到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很普遍或者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商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并且,他们在心中已经在估量这一个计划能带给他多大的利益,而这一个计划,创新的元素在中间又有了多少,能否被大众所接受,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一个创业者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就像做预算一样,你不是凭空的就说一个计划要多少的资金,盈利又有多可观,这些都是需要详细的报表以及市场的调查,并且要做最坏的打算,在最坏的情况下,会怎么样,还有补救的方法,最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可行的详细的计划,决不是仅凭你的三言两语说这一个主意很好,收益有多大就能让人家掏钱给你创业的。

  经过了一学期的创业教育课,我觉得我们大学生,趁着我们还年轻,应该每一样事物都去试一下,出去闯一下,而创业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投资就有风险,有风险,回报才会大,创业,给你一种不一样的投资,给你不一样的回报!

  本学期上完了创新创业这门课,我觉得创业真的太不容易了。可以用中国的一句古语来形容创业的艰辛: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事实情况也真是这样的。

  上周尹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模拟创业的实验,我更是有了深刻的体验。老师将全班分成三个小型的加工厂,全部是生产帽子的。当然,资金都来源于同一个银行。每个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很明确,分别有总经理,出纳员,会计,采购员,销售员。我很荣幸的成为了本公司的出纳员,负责本公司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总经理和会计负责计划本公司的运转。就在我们全神贯注的忙着生产帽子的时候,尹老师突然说收房租,这时我们才发现由于采购了过多的帽子原料,已经没有钱来交房租了。无赖之下只好宣布破产。总结失败的原因,最主要是生产计划没做好,导致了资金运转不畅,从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在运转的过程中,由于我轻信他人,少收了一小部分资金,虽然我想挽回,可是对方却说“离柜不算”。我也只好认了。自我反省,生意场上万万不可轻信别人,否则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幸好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我会记住这样的经历的。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工厂输给了另外两个。但我想我们以后真正创业,走的弯路一定比他们少,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与此同时,一个企业的计划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说是企业正常运转的灵魂。

  尹老师也告诉我们,创业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在选择创业的时候,不能去把握天时,地利和人和,那么所取得的成功也必将有限。我也从课外相关的书籍中查找了创业成功人士创业需具备的条件:

  第一,找对项目,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事成功的第一关键;

  第二,找对贵人,我们没有经验,跟对人做对事,少走很多弯路;

  第三,持续不断的帮贵人做事,成功的第二关键就是坚持不断,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不是因为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最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在别人嘴中!另外,创业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其中有角色转变的心态,历经磨难的心态,快乐创业的心态,一定会成功的心态,这只是创业的基本前提,具备了这些心态,就是选择什么项目,首先你要分析下自己擅长什么,适合做什么,做自己感兴趣的最重要,当然了还要结合目前的市场情况、当前的资金情况而定,如果说还理不清这些,说明还不完全具备创业的能力,假如资金允许可以尝试一下品牌加盟,比如美特斯邦威、森马这样的店,还都不错,如果是年轻人,还可以从事未来最热门的行业“电子商务”,投资小回收快,也是二十一世纪国家重点倡导发展行业,很有前景。具体要怎样创业,选择什么项目,还要把各方面都分析透彻了,不要盲目投资。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

  创业还应该具备以下这些品质:

  一、敢于尝试的勇气;这个是最为重要的,创业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当机会来临时,你再有智慧,再有经验,再聪明,不过,你就是不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他。这次机会也会离你而去的。

  二、持之以恒的恒心,创业,不是今天做,明天就有回报的,他也许需要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创业与赚钱都是一个过程,你必须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成功的。你要给你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中途放弃,那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三、选择一个比较有前景的项目。如果现在这个项目很火,你去做一段时间,它就没有什么了,那不仅浪费金钱,而且浪费了时间的。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成功的创业,还有很多的外在因素,其中还有不确定因素。所以说创业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情。作为在校的一名大学生,要做的是不断积累创业知识,为日后的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6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获取文化精华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世界必要的学习方式。

  我读的书是《创新教育》。其主要内容:创新教育的基石、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的核心等内容。

  创新教育的基石是民主、和谐、探究的氛围;关键是人,它涉及到教师、学生、师生之间等各种关系,而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素质,它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

  读此书后,使我受益匪浅。从中认识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创新教育中,民主、和谐应是现代教育的至高追求,它应涵盖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全体与部分的和谐、基础与提高的和谐、现在与未来的和谐、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等诸多的内容。探究,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创新教育的课程中,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注重师生间情感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由“教”转向“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这样,教学就会出现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中应精心安排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领悟和升华知识。为此,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因此我认为,教学活动应该立足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欣赏学生的社会成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教学观上,改变重知识传授方法,为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造就必须有自由度的时间和空间为保证,以深厚的知识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良好的方法为纽带,在实践活动中奠定,在成功的体验中巩固。 精彩句段:孩子是处于做梦的年龄,应该让他们做梦,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创新教育的课堂是民主合作、具有良好氛围、怡人的课堂;是生命得到全面关心、素质得到全面锻炼、能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课堂。

  书香能明志,读书方致远,让漫漫书香陪伴诗意人生吧!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7

  一个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我带的是一年级政治,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感想,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上感想颇深。

  首先,我感到与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喜欢问许多问题,在与学生一起解决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后,会使我们内心有一种成就感,和教书育人的一种使命感。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特别喜欢轻松的游戏式教学方法,每当我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都特别的浓厚,而且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学习兴趣。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会是平时的.好几倍。因此我在不断地努力多增加一些有趣的能提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

  最后,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多展示学生的能力,不要怕影响进度。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空前的高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要使学生健康快乐地学到知识,我们教师就必须充满耐心、信心和崇高的事业心,去从事我们伟大的教育工作。

  众所周知,朗读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活动。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象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无从感悟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是不可想象的。XX市教研部门曾经在20xx年对课堂教学做过一系列的调查,其中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时间在五分钟以下,这个问题很严重。苏教授认为关于训练的理解和操作实在问题太多,需要我们继续研究。20xx年XX市组织教研员学习的时候,有一位教研员发言说他通过观察发现顺XX县某山村学校的学生考试成绩特别好,他想必定有一位不为人知的高水平教师。所以他打算到该校调研,以总结经验。结果俩位教研员骑了自行车跑好多山路到了那所中学,跟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叫来了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教师。这个老师很紧张,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两位教研员说明来意后,这个老师特别不好意思,他说没什么教学经验,也没有教参,不知道该怎么教,就让学生一遍遍朗读。最后这个教研员无不风趣的说:“在教参到了那位老师手里之后,那个班的成绩再也没有这么突出过了。”的确朗读是语文学科知识中最本体的知识之一。她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是关于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技能: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改成长句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装着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抛开字词的结合能力来说,就是朗读上我感觉第一个句子,长句向短句过渡,声音有了延宕的效果,更有利于表现人物形象、意义和情感。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8

  今天,我非常有幸通过学校组织的线上学习,听取了五位校长有关创新素养的理念与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他们报告的主题分别是: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的实践;银川市十八中学创新素养教育实施路径探索;创新素养教育理念下的“生长课程”建设;以双师双线通识素养课程对接“5+2”课后延时服务;探析新时代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创新素养的有效路径。通过认真聆听与思考,其中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杨宝元校长和兴庆二小集团黄莉书记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触颇深。

  两位校长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的一些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带给我们一个便捷的,灵活自由的平台,讲座、课堂实录、网络交流、互动、思考问题、等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窗口。杨校长学校的具体做法:1.立足校本,做好顶层设计;2.立足课程,厚植培育沃土;3.立足教学,促进素养生成。课程资料是那样的丰富多采,又实在实用。同时也让我有所思考,作为身处出一线的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除在教学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外,在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素质上也要随之不断更新。提高对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认识教师对素质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使自己对素质教育进小学英语课堂有正确认识,并付诸己的课堂教学中。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9

  教育需要创新,教师是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在XX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创新能力培训,使我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意义和重要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创新的精神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具体包括: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多维的创新思维;科学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强烈的实践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联系实际,对于创新,我有几点感受:

  一、创新首先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意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教育工作更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要强化创新意识。

  二、创新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依据。创新活动不是简单随意提几个花

  哨的新提法,创新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依据才能真正推动工作的前进。

  三、创新要体现在实践活动中,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按照这个精神去做。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我有三点建议: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特别是要针对教育工作实践开展学习。这种学习要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

  二、加强学习和交流,这样可以弥补不足,更有效地推动教育工作。天下之事,谋之于众。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现教师的聪明才智,不断培养创新能力,并且把这种创新能力切实付诸于实践教学中,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创新的真正内涵所在。

  总之,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重新调整自己的未来构架,应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启发自己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我的`专业是经济信息管理,所以,我对经济方面的知识会更感兴趣一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所提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定位,最怕的一句话就是“老少皆宜”,产品或服务谁都适合。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你锁定的目标客户群是否大量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如果目标客户不买你的商品,就意味着商业模式的设计存在问题。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0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课堂艺术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而是体现在课前、课后和课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上,而是体现在育人上;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师的如何教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如何学上;不仅仅是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而是看学生在课前学的怎么样。所以,魏书生的课堂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的检测上。因此,纵观魏书生的教学全过程,魏书生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的互存关系,而存在着一种普普实实的教学组织环节和组织形式。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学会学习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在他的教育理念中,使学生会学,促使差生转化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要使学生会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总是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极大乐趣。培养学习兴趣,还应注意既要有广泛的兴趣,又要有中心兴趣。学习兴趣与老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则视为乐园。魏书生上课,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

  综观魏书生的教学,方法灵活是他的特点。魏书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教师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对兴趣培养都有极大的意义。并对一堂课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堂课应当激发出真正的激动心情。魏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种教法找到兴趣的源泉,他认为,教师讲课,寡淡无味,平铺直叙是教学的大忌。他总是力图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趣事,乐事层出不穷,学生思维可以驰骋,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对他教的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爱上了他并迷上了他。

  新的事物,学生会有兴趣。变换教学方法从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魏书生老师在校或外地讲课,课前总喜欢用气功冥想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魏书生常说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制定一些语文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一些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一些方面让学生猜的透,但在具体一堂课的安排上,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的半透不透,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教师感情越进,对教师所讲的理解的越深。

  民主平等是魏书生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两个字——商量。魏书生在全国乃至香港、台湾出公开课事先从来不告诉学生学习内容,有时还要学生猜猜看学什么。这与我们许多教师出课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往往要提前预习、认识学生、提前试讲等等,待到了课堂也只是在学生的配合下把预案十分精彩的表演一次罢了。

  魏书生敢于上真课,不惧怕学生不熟、教材不熟所带来的"预案"无法进行。尽管我们不能说魏书生心中就没有预案,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魏书生心中的预案与我们的预案相比在本质上是大不一样的;我们的预案是让学生当演员把课堂教学过程一步步表演下来——学生的学从属于教师的教,为教师的教服务。而魏书生的"商量"型预案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并且千方百计的去适应学生的学。

  魏书生的"商量"教学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高深莫测的,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起惊雷"来形容是不过分的。其一、用商量的教学策略主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师生共同处在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用魏书生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产生强烈的师生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其二、在商量教学策略氛围中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因为"商量"的那根弦始终在拉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你无法拒绝它而走神,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其三商量教学策略极大的遵从了"因材施教"原则,摆脱了出课教师最担心的因师生不熟而启而不发,对不同个性特点和学习特长的学生也顾及到了,顺应班级基础状态和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同时魏书生还注重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魏书生经常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我们不缺乏学习的学生,但缺乏具有想象力的学生,学习离不开想象,而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茅以升说“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而只有学而知之的天才。”前汽车大王福特说“不创新,就灭亡。”魏书生自己对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他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经验是很丰富的。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艺术,已经不是教育教学所能概括的了。他用自己的人生体味,用个人的性格魅力,用深厚的学术修养,在教育和影响着学生。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人了门,师生双方都有无穷的乐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魏书生说:“我只是在人口处,悟到了点滴激发学生兴趣之法,更有效的方法,还在前面等着我。”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1

  班会目的: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同时为了加强班级同学的友谊,增进班级同学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提高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班级凝聚力,特此举办此次“创新创业教育”主题班会。班会流程:

  1、班会开始后,首先由主持人向全班同学介绍了创新创业对在校大学生的重要性,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

  2、创业小故事,你我都懂的。主持人给我们讲解了现实中创业成功的小故事,故事虽小,却蕴含着重大人生哲理,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3、由主持人为大家带来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指示与注意事项。通过对国家政策的认识与了解,让我们在校大学生知道了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与鼓励;国家对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行的优惠政策,使得我们在校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方便了我们大学生的实践创业。

  4、大家互相讨论关于创新创业的心得,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创业梦想以及自己的未来的创业规划。最终大家写下自己的创业计划。

  5、欣赏视频《马云对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一,创业要找自己感兴趣的去做二,要找容易做的事去做三,找最容易看到钱的去做。同时告诫大学生:不要感觉梦想很远大,现实很渺小,这样会很累。

  6、主持人带来班会总结。

  班会心得: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了解了创新创业不在陌生,不在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体现。此次班会增强了同学们对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对创新创业有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懂得如何才能让创新创业走向成功。此次活动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一件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充分利用资源。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2

  职业创新能力培养,侧重点在于“创新”。这一学期的课程都是围绕创新这一词语来展开的。在这一课程我收获最多的就是,增加了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适应不同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一门课程多个不同的老师来教授,这也是一种创新,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适应。这打破了常规的教课方式,并不是由一个老师从第一节课上到最后一节。在课堂上夜不在是沉闷的教学,而是更多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是乐趣,更是学习1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更适合我们的思维的发散。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其实,创新无处不在。在课堂上,看到老师展现给我们看的图片,例如:一些普通气球,却有人能够想到把气球集合起来做成一件婚纱;一些豌豆,有人想到通过激光在豌豆上刻画一些字,等豌豆生长出来后,结的豆子上面也有字等等。这些制作的成本都很低,所以,获得的利润相对比较高。当然,我们创新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钱,而是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美好。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同时,培根又指出了其余三点:一,只是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必须亲自实践,不体验是学不到的。二,求知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三,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比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我们读书并不仅仅止步于书面上,更应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上。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一点对我的触动颇大——原来平常见到的许多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或物,只要加以进一步的思考和改造,就可以得到许多新的东西;我们身旁并不缺乏这些东西,而只是缺乏发现它的眼光。于是在这之后,我也努力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仅对我的这么课程影响很大,还使我对许多课本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使我的求知质疑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做一个有心人。

  在经济方面“跨行业复制是创新”,同行业复制就是抄袭,就是吃剩饭。举个例子,如家酒店复制欧美国家相当成熟的“B&B”就点模式。“bread and bed”,解决了睡个好觉,洗个热水澡以及方便上网的两件半事情。这个例子也说明例了,创新,需要一种洞察力,穿透力,如果没有看到行业的内在本质,你就无法进行革命性的创新。

  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努力走下去,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3

  10月18日,由中心领导带队,我和同事们一起赴教育分社参观学习了一个下午,与教育分社创新团队举行了座谈会。经过这次学习,我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一 创新的动力来自对事业的热情

  在与教育分社的同事座谈时得知,尽管教育出版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无不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他们视工作为事业,把读者和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何谓“事业”?古人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就是事业。为个人稻粱谋,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只能算我们谋个差事、职业而已,与“事业”相去甚远。做事业,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命感源于对事业的热爱,源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当仁不让”的思想境界,源于内心坚守信念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我们从事的职业首先是为读者贡献精神食粮,认认真真做好书,提供健康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外化和体现,也是对使命感最好的诠释和践行。有了这个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在工作中才会有激情、有热情、有动力,才会怀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无怨无悔地去追求。

  二 创新的核心是敢于突破常规

  教育分社团队在进行《蓝色的家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从策划选题到提交样张,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这显然与我们平时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序大不相同。而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这个项目就拿不下来。在这样的时刻,教育分社团队大胆立项,突破常规,为我们探索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

  创新首先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不落窠臼,无不诉说着一个“新”字。我们长时间在已有的`机制下工作,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在面临改变时总有一些不自在,觉得还是不变的好,“以不变应万变”。其实是安于现状,被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束缚了手脚,不想更不愿意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而教育分社创新团队敢于突破常规,就是对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他们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制度性突破上,还体现在产品或服务方式的突破上。把专家请到现场,随时修改文稿;汇集各家之长,让自己的书鹤立鸡群等等,无不是创新的体现。

  三 创新的基础是坚强的团队精神

  在一项需要团体协作才能完成的活动中,只有一个人有创新的想法而其他人不呼应、不贯彻的情况下,创新就只能夭折。一项创新,一项成果,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所以,创新离不开团队,团队的存在,团队精神和意志的发力,为创新活动的完成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教育分社团队中,有入社五年多的编辑,也有去年才入社的新人。他们总能围绕共同的目标,分工合作,有向心力、凝聚力,这样才保证了项目组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并不是让个人湮没,也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他们在团队形成的合力下,才更好地挥洒个性,表现出了自己的特长,保证了大家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这一点,是我和同事们有目共睹的。团队首先强调的是协同工作,命令和指示在其次,所以团队的工作气氛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张性阳同志身为这个团队的“队长”,工作干劲足,谦虚好学,不怕烦琐,把最艰苦的工作留给自己,给了我和同事们以很大的启发。我们中心经常会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我也经常被委派担任这些小组的负责人和协调人,从教育分社团队中获取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必然会有利于我在日后顺利地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我还关注到,创新还要注重细节的完善和流程的顺畅。教育分社团队的取得的成绩和顺畅的流程是分不开的。策划思想下达—分工采集类似选题的信息—集中讨论并确立基本框架—撰写样张—提交选题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环环相扣,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更加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教育分社总编辑李忠东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如敬业第一、编辑要成为多面手、创新不能停留要扩大战果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总提出了一个“政通人和”的概念,我觉得比较切中肯綮。“政通”其实就是政策发力,就是获得部门或者集团的支持,这给同志们做事业提供了一个基础,能让大家放开手脚去做;“人和”就是团队发力,这里包括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的“和”,也包括项目组内成员之间的“和”,这与我在体会中提到的团队精神不谋而合。没有这两个条件,创新就难以得到持续。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4

  昨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爱人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时的一本教材,是东北师范大学编写的《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书,还真是收获不小,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书中的有关论述,可以使我们明目、清神,多少改变一下目前的教育教学观念,想会大受其益吧。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和理论体系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重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近些年来我们虽然进行了不少的教育教学改革,但不少改革仍然是跳不出传统教育的框架和束缚。21世纪将是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时代,现存的传统教育,显然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需要。因此,教育需创新、教学需创新,只有我们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所创新了,才能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创新: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可见,创新就是有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创新就是善于吸收新的东西,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积极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且能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生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东西的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它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因而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也是教师各种能力中的最高层次能力,创新型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创新型教师不仅使学生知道过去,尤其重视教学生关心明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仅是指导学生智慧生活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学生心灵和智慧的“人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重要研究报告中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新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在动力和最高境界,如果没有创新,人的生命就会毫无意义,只有创新,学校才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成熟的家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数教育工作者都在思索、探究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有人主张“爱是真正的教育”,“保护是真正的教育”,“树人是真正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启智是真正的教育”,“传道是真正的教育”,“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即把一个真正的人引出来、塑造出来。正如一位智者所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所以,没有把人的灵魂牵引到至善、至美、至高的境界的教育,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全都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在全面推进课改的今天,我们应该“咀嚼”出其中的滋味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把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而在于使灵魂转向。”英国哲学家怀特还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所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绝不是那种仅仅占有了许多书本知识却食而不化的人,而是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人。

  可见,教育是师生共同铸造灵魂的生命历程。对学生而言,教育直接影响他们当前及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教育是其职业生活的全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价值。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灵魂性的教育,必须明确: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发现个性、分析个性、发展个性,不搞一个模式、不按一个标准,而是最终造就出人人有德、个个成才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经验与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的体验。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15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而课堂教学是实践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实践创新教育的阵地。课堂教学环境的愉悦和谐程度是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创新环境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平等相待,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提倡质疑。对学生的创意要充分肯定,特别要大力赞扬那些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教师要明白:创新能力人人皆有,决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创造诸多条件的目的只有一个:创设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的课堂。

  二、启发学生积极思想,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而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三、唤起创新意识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聪明才智才能释放创新激情。

  1.巧妙设问,激发思考。教学环境上巧妙设疑,构筑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遇到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成为探索者,通过质疑-揭疑-释疑,在探索和研究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体验成功的欢乐,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多问学生“还有什么办法?”“想想看,试试看”。教师巧妙的设问可以拨动其探新知识的心弦,产生疑而不能解又欲解之,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目的。

  2.培养学生养成质疑的好习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四、教师适当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这两种思考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有“一题多解”的例子,比如:三年级的《乘法的认识》,计算方阵的总人数,可以用分解式或者综合式子。教师这个时候一定要给足学生观察和计算的时间,让他们体会“有些问题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决的”,训练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又如《十几减9》中,出示11-2=?可以让学生说方法,方法越多越好,有的说:将2分成和1,11-1=10,10-1=9,有的说将11分成10和1,10-2=8,8+1=9,学生的思维被打开,问题也就解决了。

  五、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

  1.渗透学习方法,丰富创新内容 。

  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教学时,我从森林运动会上各种动物报名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情况引入,结合学生出示了一张排列无序的表格,问:参加比赛的动物有多少种?学生答案不一,分别是17种、15种、14种,由此激发学生要重新整理表格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愿望,在合理引导下,师生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2.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创新教育心得体会03-12

创新素养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8-18

教育创新的名言12-27

创新教育学心得体会11-22

创新素养教育培训心得体会4篇11-19

关于创新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8篇)08-03

创业创新教育心得02-01

学创新与创业教育心得02-01

创新创业教育总结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