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时间:2023-04-07 18:03:4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小蓝裙的故事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蓝裙的故事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蓝裙的故事教案三篇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和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创造出更多的美,就应该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

  孩子们,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穿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帮。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条小蓝裙有关,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蓝裙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3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批注感悟

  1默读课文,结合编者的批注,思考: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用“”分别画出来。面对这些不协调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把想法批注在旁边。

  2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画出的句子:

  ①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②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家里的整洁很不协调。

  ④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

  不对劲。

  (1)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画出的句子,抓住“脏——小蓝裙”、“乱糟糟——漂亮女儿”、“杂草丛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洁”等的对比,理解“不协调”的含义。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句子。

  (2)面对这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学生交流批注,老师相机指导读相关段落。(如:谈到“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时,老师引导:是呀,每一位善良的爱美的人都想帮助小女孩梳洗干净,小女孩的妈妈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一起读第4段。学生读后评议,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特别是“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在与前面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

  3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清洁的街道就出现在这个城镇上。”为什么一条小蓝裙会改变一条街道?(抓住每一次由不协调到协调再引发新的不协调的变化,从而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4猜一猜,这个小镇还会有哪些变化?(可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

  小结:多让人惊喜的变化呀!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个共识:每个人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就能创造出更多的美。

  四、复述课文

  指导学生抓住4次“不协调”记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组内讲,互相评议,再到班上讲。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篇2

  课题:

  1——1小蓝裙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情感与态度: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突破点:

  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技术平台:

  生字词语卡片。

  情智在线: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分)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

  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分)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5分)

  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借助批读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小的改变开始的,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美、发现美。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

  教材简析

  一条小蓝裙就引起了一条街道的变化,这多么让人惊奇啊!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老师送了一条漂亮的小蓝裙给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穿上后,妈妈发现了脏兮兮的小姑娘与漂亮干净的小蓝裙不协调,于是就把小姑娘梳洗干净,打扮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可漂亮的小公主应该住在漂亮整洁的皇宫里,怎能住在乱糟糟的家里呢?于是,妈妈和小姑娘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爸爸回家看到家里这么漂亮,就开始整理庭院,粉刷墙面。三天后,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在街道上。邻居们看到了小姑娘家漂亮的房屋,于是纷纷把自己的家收拾干净,打扮漂亮。最后整条街道都整齐清洁了。是的,我们生活中的事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往往无力改变环境,但可以用一点巧心,通过改变自身来影响别人,让我们所处的环境更美好;我们每个人要想取得一个大的进步,首先从改掉自身的一个小小的缺点开始这个故事虽短,其中的寓意却无穷。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指导学生借助旁批,了解故事的线索,即由小蓝裙引发出的一系列从不协调到协调的地方,最后改变了一条街的状况。这篇文章蕴含的意义在于:改变往往是从小的地方开始,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小蓝裙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因为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老师亲手做的礼物一件小蓝裙。这件蓝色的小裙子使脏兮兮的小女孩变成了美丽的小公主,使脏兮兮的家焕然一新,使杂草丛生的庭院整洁起来,最后使整条街道都很清洁了。课堂上孩子们对文中提到的三次不协调理解得很到位。课后,我让孩子们在日记本上写一写这个小镇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让我们看看孩子的日记吧

  《小蓝裙》后续吴汉

  很多年以后,那位小女孩成为巴黎服装设计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她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小镇,开了一家名为蓝裙子的服装设计公司。

  小女孩的服装设计款式新颖,穿着合身,舒适,很多人都喜欢穿她设计的服装,她还在世界服装大赛上拿过很多大奖,她是整个小镇的骄傲!

  一天,她的公司里来了一位蓝发碧眼的客人,请她帮忙设计一件适合自己穿的礼服。女孩子的助手们提出了很多建议:有的认为应该把礼服的颜色设计成为红色,这样充满活力;有的认为礼服的颜色应该是白色,这样显得很高贵;还有的认为礼服的颜色应该是黑色,这样更深沉一些可女孩子却认为,这些颜色都不符合这位客人的气质,她拿出笔,在设计纸上迅速地勾勒出一件蓝色的礼服在蓝礼服下面有轻盈的褶皱,白色的蝴蝶在腰间闪动,蓝色的腰带飘动在每一个观赏者的心中人人都被这样的设计吸引了,尤其是那满眼的蓝色,真迷人!

  很多人忍不住问女孩: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蓝色?女孩子微笑着说:因为这颜色一直在我心里

  蓝裙子的故事张彤

  小女孩穿着这样漂亮的蓝裙子,真是高兴极了!几天都乐得合不拢嘴!

  新学期开学,女孩子依旧每天都穿着它。一天,由于女孩子着急上学,吃早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油弄到了蓝裙子上,可女孩子照样穿着它上学,同学告诉她:你的漂亮蓝裙子脏了。她不以为然:脏这么一点,没关系。

  上体育课的时候,小女孩不小心摔倒了,小蓝裙子上满是泥点子。回到家里,她还是没有把蓝裙子换下来,她的妈妈也没有帮她洗干净,再后来,小蓝裙子越来越脏了,家里也脏兮兮的,庭院里也重新杂草丛生,整条街又恢复了以前的脏面孔

  试想:如果小女孩在蓝裙子脏一点的时候就及时换下,如果她的妈妈可以督促并帮助她洗干净,如果她的爸爸还和以前一样把庭院清理干净,整条街道就不会恢复以前的旧面貌了!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相关文章: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11-06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六篇07-08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10篇11-13

有关小蓝裙的故事教案四篇10-31

关于小蓝裙的故事教案四篇10-18

关于小蓝裙的故事教案4篇04-03

蓝汽车故事教案03-19

《小蓝和小黄》教案03-06

小班语言小黄和小蓝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