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02 19:30:2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集合9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时类型]:设计制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能运用服装设计知识和相关技能绘制出不同的效果图及制作出不同的服装模型。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重点难点]:

  如何将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款式造型设计、色彩设计、面料选择)与学生趣味性相融合。引导学生设计制作过程,即用碎布头或彩纸剪贴服装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预制供学生叠加粘贴服装的男女人体模特剪影图。

  [学生学具]

  铅笔、彩色水笔或蜡笔,各色布头或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看学生服装表演,了解服装设计的作用,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2. 出示服装设计作品投影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3.学生用几何形组合服装造型,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1)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要与人的职业、身份相适应)。

  (2)服装的色彩设计(要与人的肤色、发色成对比或调和关系,如同种色组合、类似色组合、对比色组合,同时也要考虑人的职业、身份)。

  (3)服装面料选择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服装设计制作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生装设计练习:

  (1)效果图的绘制:从整体造型入手,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地把握服装的轮廓。其次用彩色水笔或蜡笔着色。线条应简练概括,涂色不必过于均匀,只作标示性涂绘,体现生动的效果。

  (2)用彩纸剪贴服装,教师预制的男女人体模特剪影图可供学生叠加粘贴,以便展示自己的设计效果。

  2.要求每位同学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男、女装一套。

  三、评选学生装设计作业

  方式:1、小组推选最好的两幅作业上墙。

  2、模拟学生装展示。

  讲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四、课后拓展

  运用所学知识为父母设计一套服装。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三、讲解,示范.

  1、

  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四、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

  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五、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 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 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 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2、《凡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现代版的《蒙娜丽萨》

  5、探索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过渡: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

  引导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拎袋的用途,并能用多种纸张及多种设计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纸拎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添画或拼贴等方法来装饰纸拎袋,培养设计意识。

  3.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习惯,并激发对手工制作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添画或拼贴等多种设计方法来装饰纸拎袋。

  教学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即时贴和各种装饰品。

  老师:示范作品若干,音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纸拎袋吗?(展示准备好的纸拎袋)

  2.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相互交换,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制作

  1.分析研究:

  ①研究纸拎袋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研究纸拎袋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研究纸拎袋的色彩有什么特色?研究纸拎袋的装饰采用了哪些材料和哪些制作方法,你还有更好的设计想法吗?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看一看黑板上挂着的纸拎袋是怎样做的,和同学们带来的制作方法一样吗?(通过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拿出自己带来的彩色纸,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彩色纸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纸拎袋。

  ②教师制作,重点提示封口和拎袋处的牢固性。

  ③出示装饰好的图案和花纹的拎袋给学生欣赏,并比较前后有什么不同,突出装饰拎袋的美观和工艺性。(提示:拎袋上加上图案和花纹就更漂亮了,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继续再创造提供空间。)

  三、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有特色的拎袋或实用性很强的拎袋。

  2.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四、展示表演

  1.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纸拎袋有什么特色。

  2.播放音乐进行包包展示。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名称:蟹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玩玩中,体验各种动态蟹情趣。

  2.感受国画的美,理解国画的表现手法,乐意表达表现 。

  活动准备:蟹趣图、录像带、不同材料的纸、毛笔、颜料、瓷砖、蟹壳、吸管、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幼儿欣赏“蟹”的录像,回忆螃蟹的`各种爬行动态。

  二、运用肢体语言表现

  幼儿自由的表现自己所看到蟹的不同动态,体会其中的情趣。

  三、欣赏画家们的“蟹趣图”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画中的蟹,进一步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思考:

  1.画中的蟹没有画水,为什么能看出它们在游(爬行)?

  2.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3.他们是如何表现蟹的色彩的?

  四、表达表现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绘画(粘贴、瓷砖画、水墨画、蜡笔画)。

美术教案 篇6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纸花。

  2、纸花的卷制。

  教具学具:

  彩纸、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并能对各种植物的外形、颜色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2)这节课我们用彩纸做成鲜花好不好?板书课题。

  (3)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

  2、发展阶段

  (1)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颗与众不同的植物。

  (2)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他们成长,鼓励学生把制作的'纸花送给老师。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收拾与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各种植物。

  2、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材料变废为宝。

美术教案 篇7

  去年在教研组活动时我组一位美术教师上了《节节虫》一课,课后我和几位老师们一起评了《节节虫》这课,受益颇多。

  实录片断:

  (老师从玩具选秀开始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把各自所带的玩具拿出来,请每一位学生推荐一种自己喜欢的虫类玩具,并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玩具。

  生:说出自己喜欢这个玩具的理由。

  生:可爱、手感好、玩起来带劲、功能齐全等。

  师:那么今天老师也带了一些玩具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些节节虫的玩具---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节节虫的玩具。

  (揭示课题:《节节虫》)

  师:同学们大家一起看一看,说一说,这些节节虫的玩具是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的?

  生:虫头、虫身(分节)、虫尾。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请你们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形状概括一下这三个部分好吗?

  生:虫头——不规则形

  虫身——圆形、椭圆形

  虫尾——梯形、长条形

  师:同学们,大家找找看,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些形状?

  生:有

  师:同学们,那我们一起用这些形状(根据各自所带的材料)来拼出一个个节节虫玩具吧!

  (学生用各自所带的材料进行制作。)

  师:提醒学生想一想,用不同的材料装饰或添加节节虫得细节部分。(接着教师就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在此就《节节虫》这课来谈一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听课评析吧:

  评析1:

  亮点一课前准备充分:本课学生在老师课前的布置下,准备了彩色纸、剪刀、气球、纸盒子,塑料杯、羽毛、绒线、夹子等等材料。品种非常丰富——这么丰富的材料既可“就物造型”,又可“依思择物”!是啊,看似简单的课前准备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自己准备制作材料”!若是提供材料统一发放,省得要老师多次要求,督促检查!这样做,看似是教师考虑周全,其实是思想上不敢放开,既低估学生的自理能力,又限制了孩子个性发挥。而自备材料让学生们在制作时,相互间能耳闻目睹,对各种材料的材质、造型、色彩的运用有了多重把握,材料的多样化更有利于个性化的作业。

  评析2:

  亮点二老师对各类学生的包容和理解:就本课来说:急性子喜欢边做边改,慢性子喜欢先设计后制作,优柔寡断者喜欢“广览众书,择其优者,而摹之”。学生的气质、性格不同,制作过程中实施制作的方法、速度当然也不同。这节课自始至终老师放下了架子,平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随其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选择内容和方法;让他们想其所想,做其所做,让他们“为所欲为”后引导其“大有所为”。这样的学生和作品自然能爆发出个性色彩来了。

  评析3:

  亮点三老师从玩具选秀开始导入新课:为了激励学生创作的热情,老师从玩具选秀开始导入新课,请每一位学生推荐一种自己喜欢的虫类玩具,并说出推荐理由,然后引导学生制作出所推荐的虫类玩具。如此情景的设置让学生乐于接受,且兴致极高,让孩子在课的开始就产生了对节节虫的兴趣,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此后又在交谈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也在愉悦的情绪下了解了本堂课的作业要求,为后来小朋友制作好节节虫的.埋下了伏笔,从中掌握了目标中该了解的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所以说在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手段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对美术教学要有执着的追求,要走出新路来,摆脱某些

  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不是彻底的决裂。而是要引导学生“入其境”、“会其境”,充分的挖掘学生潜智,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真正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审美价值观。

  总体评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第4册教材中的第7课,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在上节课制作吊饰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制作节节虫。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这节课要在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再在游戏中融看、做、玩于一体,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氛围,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本课在上的过程中虽并没有借助很多的现代媒体辅助手段,来尝试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想象空间。教师只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如何制作有趣的节节虫,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的评价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8

  教材分析:;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教学目标:;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3.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教学重难点:;1.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教学准备:;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第1课 色彩的明度渐变

  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创作图案画。

  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

  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

  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练习、观察

  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 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用什么变化。(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明度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板书课题)

  二、介绍知识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

  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色彩的明暗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对比柔和的,这种明暗关系的特征,将成为这个设计的色彩效果的基础。

  按照孟谢尔色寺的明度色阶表,将色彩的明度划成十个等级,即存在10种明暗基调。即:低长调、低中凋、低短调、中长调、中间中调、中短调、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全长调。

  在高调中(亮色调):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强色相的`对比节奏,这样可以增强高调色的色彩力度。

  低调色(暗色调):有一种重量感和物质感,在处现低色调时,加强冷暖对比可以增强低色调的生动感。

  三、欣赏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渐变来创作一幅画,会是什么效果?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明度渐变作为表现手法的作品。

  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美术书中的图片、优秀学生作品

  四、 交流

  欣赏了这些优秀的渐变画,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调配才能调出明度渐变的效果?

  师总结:只要逐渐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

  五、创作

  1.老师示范:

  教师用蓝色加白色、红色加黑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

  2. 学生练习:

  要求: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独立创作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图案画。 3.评价

  六、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效果奖”。

  2.你能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说明度渐变的特点吗?

  3. 你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现得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七、延伸

  寻找色彩的明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2课 点彩游戏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空间混合效果,了解色彩空间混合的原理,而且能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点彩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派,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积极运用这些形,色,肌理等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尝试进行点彩画的创作,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我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点彩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派,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尝试进行点彩画的创作,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难点:

  1.了解点彩派的特点。

  2.学习点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启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

  4.多给学生一些欣赏作品。

美术教案 篇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原色。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2. 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 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 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 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xx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xx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xx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3-08

美术的教案11-08

《大树》美术教案12-12

《天鹅》美术教案12-14

小班美术教案09-23

小学美术教案11-01

美术教案:螃蟹11-26

《蔬菜》美术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