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06 13:23:4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捉迷藏》是选自于中班早期阅读读本中的一首儿童诗,在诗歌里作者把太阳和颜色都拟人化了,把大自然中万物的颜色,说成是和太阳在玩游戏,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利用孩子们爱玩游戏这一特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在游戏的情境中仿编诗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尝试用“XX躲在XX里”仿编句子。

  3、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美。

  活动重点: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尝试按照诗歌的结构大胆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颜色。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绿色、黄色、白色、蓝色、红色色纸;树叶、菊花、白云、蓝天、玫瑰图片。

  3、学具准备:红、黄、蓝、绿、白色卡纸片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昨天我们有小朋友告诉老师,她可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今天老师请来了小朋友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通过欣赏课件,了解诗歌内容。

  ——刚才是谁和谁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躲到那里?

  ——我们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颜色宝宝是怎么玩游戏的?(出示场景图幼儿边找边说)

  2、再次欣赏并感受诗歌的意境:

  ——黑夜用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晚上)

  ——黑夜解开手帕,太阳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白天)

  3、尝试仿编句子: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颜色宝宝还会躲在哪里?如:绿色除了躲在小草里还会躲在哪?(请幼儿根据图片进行仿编)

  (2)游戏:颜色宝宝捉迷藏

  四、延伸活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户外玩颜色宝宝捉迷藏的游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动物们见面后的生动、可爱的形象。

  2、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形象地表演儿歌。

  3、初步尝试仿编儿歌。

  4、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表演儿歌。

  活动难点:

  尝试学习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套手指卡纸教具各两个。

  2、幼儿已有见面时打招呼方式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们见了面是怎么做的吗?让我们竖起来小耳朵一起来听听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师: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师:

  (1)儿歌中两只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狗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3)那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呀?

  3、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名。

  三、学习朗诵儿歌。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

  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引导幼儿用好看的'动作表演儿歌,再次熟悉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用好看的动作把这首儿歌表现出来呢?"

  四、儿歌表演。

  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儿歌。(幼儿面对面进行表演)

  五、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1、教师先示范仿编2-3句;

  2、幼儿两两互相讨论,尝试仿编;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仿编的儿歌。

  附:儿歌《见面》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动物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它是我自行创编而成的。诗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燕子、蚂蚁、青蛙、小鸡、瓢虫、乌龟、松鼠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在自行创编诗歌过程中我汲取了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的建议,使自编的诗歌表现出句式整齐、生动浅显,音韵和谐的特点。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因此诗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附:自编诗歌——《动物的雨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青蛙举起了荷叶,荷叶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

  嘿!小甲壳、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伞吗!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并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理解并学做动词:爬、飞、举、钻。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遇到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燕子、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

  2、Flash课件一份。

  活动预定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Flash课件的片头。

  (1)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忽然怎么了?他们该怎么躲雨呢?(幼儿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播放这一段课件。)

  (2)动画片里的燕子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是怎么做的?(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飞,师生边念诗句边学一学飞的动作)

  ①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成了什么呢?(在师生一起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给燕子的.雨伞起个名—大树伞)

  ②教师贴上小图片,并请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呢?(引导幼儿编一编: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伞)

  2、蚂蚁和青蛙想了什么办法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幼儿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爬、举,师生共同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句式来编一编。)

  3、引导幼儿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的雨伞相互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发现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4、你们看谁又来了?(小鸡和瓢虫)

  (1)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鸡或瓢虫你会怎么办?

  (2)播放课件后,请幼儿尝试用句式编,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共同讨论给动物的雨伞起个有趣的名字。

  5、你们看还有谁?(乌龟和松鼠)

  (1)师:他们找不到雨伞真着急,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靠别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2)播放剩余的课件,请幼儿说一说他们想的是什么办法?进行表演。

  (3)提问:小乌龟为什么能用壳挡雨?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当雨伞?如果小乌龟用尾巴挡雨行吗?(引导幼儿知道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本领)

  (二)学习诗歌。

  1、完整欣赏教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根据幼儿的多种回答,选择一较合适的名字为题目)

  2、幼儿看图谱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3、幼儿边学念诗歌边表演动作一遍。

  4、师生(教师做“雨伞”,幼儿做各种“动物”)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集体、分组等方式)。

  (三)自然结束。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在听听、看看、说说中感受春雷,引起对春天自然现象的关注。

  2、喜欢春天,体验春雷唤醒冬眠动物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听到、看到过春雷、春雨;知道一些冬眠的动物;开始探索、发现春天的秘密,有一些经验。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响亮的大鼓》;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春天的秘密”

  1、师:最近呀,我们小朋友都在寻找春天的小秘密,说说你们的发现?

  (幼:我发现小草变绿了;我发现迎春花开了;我发现蝴蝶飞来了;我发现柳树姐姐长出新头发了……)

  2、师结: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发现了那么多春天的秘密:小草变绿,种子发芽,花儿开放了。春天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小朋友再去找找哦。

  二、听听、看看、说说《响亮的大鼓》

  分段欣赏故事,引起幼儿对自然现象——春雷的关注,并初步发现春雷与冬眠动物的关系。

  (一)春雷与青蛙

  1、师: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可是有位动物朋友还在呼呼的睡大觉呢,猜猜会是谁?

  2、演示课件。(幼儿发现是小青蛙)

  3、师:青蛙肯定还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怎么办呀?(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一起叫醒小青蛙)

  4、师:小青蛙肯定是睡的太香了,没有听到,我们一起来听个好听的故事,听听故事里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们一起叫醒小青蛙。

  5、演示课件,并讲述故事第一段。

  【青蛙在洞里睡大觉,他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突然外面响了了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把他吵醒了,它伸伸懒腰问:“是谁在敲大鼓呀?”洞外没有声音。】

  6、师:小青蛙怎么会醒过来的?你觉得会是谁在敲大鼓呢?

  7、我们一起去和青蛙把答案找出来。

  (二)春雷与螃蟹

  1、演示课件,并继续讲述故事。

  【青蛙只好爬出洞,看见了一只螃蟹问道:是你在敲大鼓吗?螃蟹说:“没有呀!”】

  2、青蛙遇到了谁?他是怎么问螃蟹的?螃蟹怎么回答的?

  小结:哦,不是螃蟹在敲大鼓。到底会是谁呢?青蛙继续去找答案。

  (三)春雷与蜗牛

  1、师:看,青蛙又遇到了谁?(蜗牛)

  2、青蛙会怎么问蜗牛呢?蜗牛会怎么回答呢?

  3、也不是蜗牛在敲大鼓,那到底会是谁呢?青蛙来到小河边,这次又遇到了谁?(引导幼儿续编故事:“青蛙看见红鲤鱼有什么问题要问它?”是你在敲大鼓吗?)

  【青蛙看见红鲤鱼又问:“是你在敲大鼓吗?”,红鲤鱼笑着说:“不是不是,那是雷公公在敲大鼓,告诉大家,春天来了,天气暖和啦!”青蛙听了,高兴地唱起歌来:春天来了,天气暖和啦,出洞来玩吧!】

  4、师:是谁在敲大鼓呀?(幼儿:雷公公)你们听过打雷吗?(可播放打雷声音)打雷声音是怎样的?(幼儿: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像什么?

  5、师结:现在呀正是春天,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春天打雷呢就叫做春雷,它告诉大家:春天来到啦!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四、游戏:打春雷

  1、师: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了,还有哪些冬眠的小动物也不知道这个好消息呀?(幼儿:乌龟、蚯蚓、刺猬、小松鼠等等)

  2、师:你们想不想学学雷公公打鼓,把好消息告诉冬眠的小动物呀?

  3、师:你准备敲什么好听的`声音来叫醒他们呀?出示大鼓,请幼儿尝试敲一敲。并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节奏唤醒冬眠的小动物。

  4、师:出示冬眠动物的挂饰,选一个你喜欢的,听到雷公公敲春雷的声音后,我们一起醒过来,然后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好吗?(引导幼儿幼儿自由扮演冬眠的动物,在音乐中做睡眠的状态;听到雷公公敲大鼓,幼儿做苏醒的动作表演。)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能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并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到外面去观察秋天的自然美景,如花草树木的颜色等。

  2、收集制作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的小图片和红、黄、白、绿、彩色的颜色标记。小卡片以及笔。画有各种秋天物体的小卡片,并涂上颜色。

  3、提供散文诗磁带。(多遍)

  4、大副秋天的背景图。(蓝天、草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师:“昨天放学以后,教室里静悄悄的,老师刚想离开,忽然觉得有好几个声音在说话,仔细一听,原来它们正在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得可热闹了!你们一定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好!老师已经用录音机把它们的声音录下来了,下面就请小朋友仔细听录音,注意听清是谁在说话?它们在说些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初步理解内容

  1、幼儿第一遍欣赏:

  提问:是谁在说话?它们在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去找秋天的颜色)怎么去找的?找到了吗?谁告诉“我”秋天的.颜色的?小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老师发现:如果把小草、枫叶、松树、菊花、大地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秋天的诗。不信,你听!

  2、结合挂图,欣赏第二遍,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教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散文,一边出示图片,以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提问:

  (1)散文中小草、枫叶、松树、菊花、大地是怎么说的?他们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子:秋天是……)

  (2)进一步理解诗歌:为什么小草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的?松树说秋天是绿的?大地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引导幼儿讨论)

  (秋天来了,事物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很多的植物都开始换颜色,小草在夏天的时候是绿色的,但经过秋风的吹拂,慢慢地的失去了水分,变成了黄色的,菊花只有在秋天的时候才会开花,松树是常青树,因此在秋天的时候还是绿色,大地因为了这么多颜色,所以就变成了绚丽多彩的……)

  3、理解诗歌的题目:菊花、枫叶、松树、大地说得都是什么呀?小朋友能把它们说得话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吗?谁能给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4、配上音乐,幼儿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根据诗歌的结构开展仿编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小图片,来创编诗句。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都说了秋天的颜色,还有很多的蔬菜和动物也想告诉大家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卡片,你们看着卡片,想一想他们会告诉我们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把它也编到我们的诗里面去好吗?

  发给幼儿画有图的卡片,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的进行仿编。集合幼儿,把幼儿仿编的编入散文诗中。

  四、结束活动,幼儿记录自己仿编的散文诗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编出了这么好听的诗。老师知道在你们的小脑袋里还有许多秋天的颜色呢,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自己来想一想秋天的颜色还会藏在哪里,把你想出来的画出来,并讲给老师听,我们再把它编成一首更好听的散文诗好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分段阅读图书,了解猪先生制造面包汽车前后发生的事情。

  2、能根据图中猪先生的`表情和动作,合理猜想猪先生的心理活动。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面包汽车》、幼儿用书c《面包汽车》、1—2名幼儿准备好表演。

  活动重点:

  阅读图书后,知道猪先生制造面包汽车发生的事情。

  活动难点:

  猜想出猪先生的心理活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带着问题观看表演,对故事产生兴趣:“故事中的猪先生为什么会犯愁?”

  2、请幼儿阅读挂图,了解故事情节:

  “小朋友们说说,看到了什么?”

  “猪先生为什么要用面包制造汽车?”

  “你觉得面包汽车好吗?为什么?”

  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面包汽车的遭遇:

  “请小朋友说说,又发生了什么事?”

  “猪先生想出了什么方法对付老鼠?”

  “为什么大伙不再买猪先生面包店的面包了?”

  “如果你是猪先生,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

  延伸活动:

  师生一起完整阅读故事:

  请幼儿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学会讲述故事。

  请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对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美丽的,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秋季的主要特征。

  2、丰富词汇:金黄、裂开、成熟、丰收等。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散文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秋天背景图一张,秋季特征的的单个形象图片、磁板两块、等。

  2、幼儿经过家长带领观察活动已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季特征的知识。

  3、幼儿人手一份纸、笔。

  活动过程:

  1、幼儿边唱边随郊游歌曲进教室。

  2、欣赏配乐故事“多彩的秋天”。

  师:这里有一块漂亮的草地,让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吧!老师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名字叫“多彩的秋天”。

  3、认识并描述秋天,丰富有关的'词汇。

  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红蜡笔说秋天是红红的?秋天除了苹果成熟了,红了脸,还有哪些水果也是红红的呢?田里有哪些东西成熟了也是红红的?花园里还有哪些花开放是红红的?这么多东西都是红红的,所以红蜡笔说秋天的红红的。为什么黄蜡笔说秋天是黄黄的呢?……为什么蓝蜡笔说秋天是蓝蓝的呢?……为什么绿蜡笔说秋天是绿绿的呢……

  秋天还有哪些颜色呢?(学习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师:秋天有这么多的颜色,真美丽,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

  4、再次欣赏故事。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把故事的最后一句改为小朋友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很美丽。”

  5、幼儿绘画《多彩的秋天》,教师一旁巡回指导。

  6、简评幼儿绘画情形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提供给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和动手动脑的机会,以物品拟人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目标:

  1、在为小动物选择合适交通工具的情境中,理解交通工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小猴租车公司”:

  师:小朋友们好!听,是什么声音?(鞭炮声)真奇怪,怎么会有鞭炮声呢?(幼儿回答)原来是森林里的小猴开了一家租车公司,什么叫租车公司呢?(就是把车租给别人用)。

  二、请幼儿倾听广告:

  师:开张的第一天,小猴为自己的租车公司做起了广告。猜猜它会说什么?(幼儿回答)小朋友们说的真棒,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是怎么说的。小猴租车公司开张了,大车小车样样有,有事赶快拨打电话14985!想想,14985是什么意思呀?你听到广告里说了什么?(幼儿回答)

  三、设置情境,请幼儿帮助小动物租车:

  师:小猴做的广告真好,电话响个不停,生意都忙不过来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它为小动物找到合适的.车辆好吗?(好)小乌龟要搬家了,你们看看应该给小乌龟租一辆什么车呢?这里有这么多车,你们说说哪辆车最适合小乌龟搬家?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搬家要运很多东西,所以需要卡车来帮忙。

  师:嗨呦,嗨呦,小猪正在吃力的搬着什么啊?(面包)原来小猪食品店正在进货,我们应该帮助小猪租一辆什么样的车呢?这里有这么多车,该选哪一辆呢?为什么?(幼儿回答)这辆车上有一个字,是什么字?(鲜)为什么这辆车上有个鲜字呢?

  教师小结:因为食品店的食品需要保险,必须将食品放在食品保险的货车上,这样小猪的食品才会卖的的更好。

  师:哈哈哈哈哈哈,哪里来的笑声啊?原来是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要去旅游了,它们像请小朋友们到小猴租车公司去租车,想一想,我们应该租一辆什么样的车呢?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它们需要旅游大客车,旅游大客车可以坐好多的小动物,还可以放行李。动物们开心的去旅游了。

  师:谁的声音?小熊猫着急了,你们看小熊猫手里拿的什么呀?(竹子)原来小熊猫摘了新鲜的竹子要送给它的外婆去,我们应该帮它租一辆什么样的车呢?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小汽车又快又方便,你们看小汽车把小熊猫很快就送到外婆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棒,小猴和小动物都非常感谢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3中车市租不到的,请问是什么车呢?(幼儿回答)这些车辆可以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提供服务,但是,平时我们不可以随意拨打这些电话

  四、经验交流,请幼儿说说各自乘车的体会。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活动教案:语言03-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0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8-31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0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3-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3-29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教案11-05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01

中班语言活动《树叶》教案01-04

秋天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