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5-12 08:39:2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大班教案集锦十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消防队员的工作职责,以及消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2、通过观看消防队员训练和生活的录像和图片。知道消防队员很辛苦,他们为保障人们生活和财产安全做了很多事。

  3、产生热爱和尊重消防队员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找好消防队员训练和生活的录像和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消防队员训练和生活的录像,并提出观看要求。

  (1)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家里或公共场所起火了,该怎么办?引出活动主题。

  (2)交代观看内容,提出观看要求。

  告诉幼儿录像里有消防队员介绍他们消防车和他们的具体工作,还要和看他们的'操练,要求幼儿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记在心里。

  2、观看录像

  (1)听消防队员介绍。

  介绍消防车的各部分及作用。

  介绍消防队员所从事的工作,重点介绍他们不怕牺牲,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扑灭一次次的大火。

  介绍消防队员的训练和生活情况。重点介绍他们如何遵守纪律听指挥,不怕困难,练出一身好本领的。

  (2)看消防队员训练及演示消防车的使用。

  队列训练:(齐步走、正步走、稍息、立正等)

  基本功训练:(爬水管、爬墙、放水带等)灭火训练。

  (3)让幼儿通过各种图片,认识各种消防标志。

  (4)让幼儿通过图片知道消防队员的宿舍里所有的物品都是摆放有序的。

  3、组织幼儿讨论并提问:火灾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发生火灾后应该怎么办?消防队员叔叔是怎样救火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

  4、组织幼儿开展“消防队”的角色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逐页地阅读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愿意认读名字:“兔子楼”以及故事中“爬呀爬”等汉字。

  2、根据藤本植物有藤蔓会攀爬这一特征,尝试续编故事。

  3、感知兔子楼被攀爬植物装饰后产生的特殊效果,对阅读故事有兴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手爬

  教师出示汉字“爬呀爬”,用肢体语言提示幼儿认读汉字。

  边唱边做动作《小手爬》

  二、阅读《兔子楼》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学会逐页看画面,初步了解画面内容。

  问:你们看看楼房里住着谁?他们是怎样打扮兔子楼?的你觉得兔子楼漂亮吗?

  2、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逐页阅读画面。

  (1)认读故事名字:兔子楼。

  (2)兔子楼里住着谁呢?一共住了几只兔子?

  住在一楼的是——(小白兔),它在阳台上种了一棵——(牵牛花),牵牛花会……,爬到二楼啦。鼓励幼儿学说句子:爬呀爬,爬到二楼。(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继续阅读故事。

  三、引导幼儿发现兔子种的植物的共性。

  兔子种了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些植物种在楼房的阳台上漂亮吗?你知道哪些会攀爬的植物?

  四、启发幼儿根据故事的结构,用其他的'藤本植物续编故事。

  小白兔、小花兔、小黄兔、小灰兔都有家住了,可是小黑兔还没有地方住呢,怎么办?

  小黑兔住在了五楼,它看到小灰兔种的丝瓜真漂亮,它也想在阳台上种点东西,请你帮它出出主意,想想种什么植物,能使兔子楼更漂亮?

  五、完整阅读故事《兔子楼》。

  活动反思:

  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力图打破传统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粗心的小画家(诗歌)大班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熟练朗诵儿歌。

  2、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细心。

  活动准备:

  1、丁丁、大家、螃蟹、鸭子、小兔、大马的正确图片与错误图片。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和错误的画。

  3、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师:我听说,小朋友们都非常的喜欢小动物,而且还和小动物成了好朋,谁想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

  幼儿有的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动物朋友、有的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大家猜猜他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贴出猜出的动物图片,提问:

  螃蟹、鸭子、小兔、大马长得什么样?

  2、理解诗歌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朋友叫丁丁,他自称小画家,什么东西都会画,你们想不想看看他的画!

  老师放儿歌录音带同时操作图片

  师:小朋友们,丁丁都画了些什么?

  丁丁画的这些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朋友们想一想,丁丁为什么会把我们的好朋友画成这个样子?

  粗心好吗?

  你有没做过粗心的事?

  小结:我们小朋友以后做事就要认真仔细了,要不然会造成大损失,闹出大笑话的。

  3、学习诗歌

  师:我们应该叫丁丁什么样的小画家?

  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诗歌?

  下面老师说一句,你们说一句。

  师:小朋友喜欢这首诗歌吗?

  喜欢的小朋友可以小声的跟着老师一起说。

  小朋友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操作卡片,自己说儿歌,卡片就藏在你们的画册中,赶快找一找。

  师:小朋友,这首诗歌好听吗?

  你想表演吗?你想怎样表演?(拍手、动作、乐器)

  幼儿选择乐器表演比赛,评出最好的一组,奖励金牌。

  4、幼儿改画

  师:小朋友看,丁丁画的'小动物还没改好呢,怎么办呢?

  你们想不想动动脑筋,帮他把画该好啊!谁想到前面来改画?

  师:丁丁还有这么多的画没改好呢,我们一起帮帮他吧!(发给幼儿每人一张错误的画)

  师:我们看前面小朋友改的画,你觉得拿个改的最好?(奖励小印章)

  你为什么认为这张改的好?

  幼儿不服气的样子,都想说说自己的画。

  师:小朋友想不想让大家欣赏你改的画,下课以后就把你的画贴在后面的展览板上吧!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语言表述的故事转换成形象造型,让孩子学会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2、启发幼儿合理安排画面。

  3、培养幼儿分析、理解、概括等能力。

  二、活动重点:

  学会构思,合理安排画面,表现各种形象、神态和动态。

  三、活动难点:

  自我表现,自我认识故事中形象的.活动。

  四、活动准备:

  八开图画纸撕成四份,装订成册,共20册,画出封面,一本大图书(四开)自制,彩笔,报纸,VCD碟片。

  五、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我把他藏在了VCD片中,故事的题目就叫《狼来了》,让我们一起安安静静地来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

  (二)、幼儿听故事,看碟片。

  老师提问:

  1、从前,有个小孩子每天在山上干什么?

  2、他一个人觉得很没意思,就做了什么事?这时他心里怎么想?所以脸上很得意!山下的人们听见了“狼来了”,他们是怎么样的?(生气)

  3、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没有人相信小孩的喊声,小朋友怎么样了?狼是怎么样的?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瞧,老师昨天已经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本图书,第一面是封面,翻开了第2页是第一段小孩故事,第3页是小孩骗人,第4页讲小孩哭了,书的最后一页是封底,像这样3~4个画面依次画故事内容的形式我们叫连环画形式。

  2、接下来,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订好了本子,请你也将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画出来。

  3、按故事情节发展,概括表现故事内容。(先怎样……后怎样)

  4、用自己眼光去观摩、想象,用自己思想和画法表现感受。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故事有始有终。

  2、不同表情地表现。

  3、画面的安排。

  (五)、评价。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画,请幼儿讲完后,讲给客人老师听。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在一种色调中以一种色的基调为主,其他色彩混杂的协调美,感受拼镶作品斑驳的艺术效果。

  2、能自主、耐心、细致、整洁地完成轮廓图和纸片粘贴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做手工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绿色调(淡绿、青、深绿、黄)纸片四组、少许彩色纸片、固体胶每人一支、湿毛巾、绘画纸、黑色水彩笔。

  活动重点:拼镶作画。

  活动难点:选择一种色调的纸片进行拼镶粘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济源都有什么山?

  2、双休日你去登山了吗?山上有什么?

  3、现在是春天,山是什么颜色的?还有什么颜色?

  二、学习拼镶纸片画的作画方法

  1、出示范画

  (1)引导幼儿说说

  以前的画都是用水彩笔和油画棒涂色的,这幅画是怎么完成的?

  (小结:先画轮廓线,用彩色纸片一片一片的粘上的,片与片之间要留距离)

  (2)认真观察纸片的.颜色:

  大多数是什么颜色?(绿色为主,现在是春天,春天的山就以绿色为主,当然还有其他的颜色)

  画中的每一座山颜色一样吗?(一座山一种颜色)

  2、总结拼镶纸片画的作画方法

  (1)画出有山、有树的轮廓,

  (2)选择统一色调、不同颜色的纸片进行粘贴(注意一座山一种颜色)

  (3)片与片之间有距离,纸片不超过轮廓线

  (4)注意画面要整洁、干净

  三、幼儿动手作画(提示幼儿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巡回指导

  1、用黑色水彩笔画出轮廓,亦可以添画其他的树、太阳等。

  2、拼镶制作

  鼓励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完成画面。

  四、作品展览(制作“春天的山”美工展)

  孩子自主将作品粘在展览处,向其他幼儿介绍作品。

  (我画的是xx山,山上有什么?)

  五、结束活动

  1、你们可真厉害,完成这么漂亮的春天的山,我们想在休息一下吧!听一首歌《山》。

  2、春天的山是花篮,你们完成的非常好!同样夏天的山、秋天、冬天的山同样美丽,到了那个季节,我们再去登山、去画出更美的山,好吗?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在前一阶段的色彩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以动物、花卉、风景等幼儿较熟悉的景或物为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描绘对象渐渐不感兴趣了,如果继续照着进度画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幼儿的厌烦情绪。

  偶有一次,一位孩子带来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玩具,全班幼儿都对这个面具非常感兴趣,我总能在自由活动时,见到好多孩子围着这个面具说这说那的,还轮流戴面具玩。碰到这种情形,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既然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脸谱上,何不就让他们用水粉来表现一下各种各样的脸谱呢?由于脸谱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又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脸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孩子表现。

  于是,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地,孩子们对脸谱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关于京剧脸谱的'初浅知识。

  2.有创意地大胆表现京剧脸谱。

  3.学习用对称的方法来表现脸谱。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活动准备:

  1.京剧表演VCD

  2.京剧脸谱范例

  3.环境创设画有京剧脸谱的幼儿T恤

  4.京剧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京剧音乐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

  幼:有人在唱戏,是京剧。

  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

  师: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是油彩,穿上特制的戏服,才能塑造出剧目中的人物形象。

  3.请幼儿观看京剧VCD。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京剧表演,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演员形象?他们身上穿服饰又是怎样的?演员们的脸部化妆又有什么特点?

  幼:我看到的演员穿了一件白衣服,头上戴了一个象皇冠一样的东西,他还有长胡子,脸上画着红颜色。

  幼:我看到的演员是一个黑脸,也有长胡子,头上还有一个月亮形状的东西。

  幼:我看到了一个演员的脸的当中有一块白色的,他总是蹲着走路。

  幼: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公主,她穿着漂亮的裙子,脸上化妆很美,头上也戴着皇冠还有两根长长的毛。

  4.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

  (教师出示脸谱图片)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必不可少的?又有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不一样?

  幼:每一个脸谱都有眼睛、鼻子、嘴巴。

  幼:还有头发和耳朵。

  师: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再看看还有哪些特点?

  幼:脸谱上有许多颜色,我们的脸上没有。

  幼:脸谱上的花纹很漂亮,是对称的。

  师:对,脸谱最重要的特点是这些花纹,左边有的花纹,右边也有,每一个脸谱上的花纹都是对称的。

  5.引导幼儿想象心中的脸谱

  师:你喜欢这些脸谱吗?最喜欢怎样的脸谱?你希望怎样变化?

  幼:我喜欢画一个兰色的脸谱,然后画上象蝴蝶一样的花纹。

  幼:我想画一个老虎脸谱。

  幼:我想把那个白色的脸谱加上胡子,再在白色上画些花。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把你心中想的漂亮脸谱画出来好吗?

  6.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或改变脸谱。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创作。

  7.展示与讲评。

  ●活动反馈:

  我认为在此次活动中较好的地方是我给孩子们孩子们欣赏了京剧的表演,这对他们来说帮助很大,孩子能更加直观地看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脸部化妆和服饰,以及动作造型,感受了京剧的氛围,另外在活动中孩子们也欣赏到京剧音乐的旋律,所以在感受感知的过程中,孩子们很能说,很能描述京剧演员的形象,说明他们在观看时能集中注意力,能对脸谱感兴趣。

  但是,在活动讲解脸谱特征时,特别是在讲对称这一要点时我没有把握住好,没有将其拎出来当场示范一下,以便能给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在孩子们讲述过程中,我没有及时抓住要领很系统的给孩子们总结,如对称的五官、对称的图案等,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较深刻的印象,这样在孩子们的画面中就不会出现这一缺点——他们表现出来的脸谱形象并不十分夸张,而且造型较单一。所以,我应在孩子们讲述形容脸谱的同时,及时捕捉幼儿的信息,提炼幼儿的语言,给出总结性的讲解。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我知道在许多环节都存在漏洞,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感受到,在与幼儿对话中及时捕捉幼儿的信息,提炼他们的语言并加以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活动前一定要对教材分析透彻,抓住重点展开活动。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笔对于大班的孩子并不陌生,在幼儿园里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笔,生活中也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笔,那么如何将孩子熟悉的笔设计成一堂生动有趣的活动呢?我在孙老师《神笔马良》的故事启发下,决定打破常识中孩子对笔的认识,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然中物品替代笔,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感受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重要性,激发孩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树枝代替笔,创造性的进行绘画活动,感受自然之乐,激发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迁移想像,寻找其他物品替代笔进行美术活动。

  3、在活动中,能注意画面的整洁和整体构思。

  活动准备:树枝、水彩、白纸、成品作品一张、事先找好一处小花坛并丰富里面的自然物品。

  活动过程 :

  一、欣赏四周环境,感受自然之美。

  T:小朋友,我们来到大自然,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啊?

  二、、设疑,激发幼儿兴趣。

  T: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美丽的画,它是用一支神奇的画笔画出来的,小朋友你们猜猜它是什么笔呢?

  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

  教师揭示谜底。

  T:原来是树枝!你们想不想试试?

  三、教师交代用树枝作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T;那么用树枝怎样画画呢?小朋友只要将树枝沾上颜料、颜料不能太多,然后在白纸画出你想画的内容,注意画面的整体,不要将颜料沾到衣服上。

  四、幼儿大胆的进行绘画,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

  六、迁移幼儿想象,寻找其他物品替代笔。

  T:小朋友,刚刚用树枝代替笔作品,可是大自然里面的物品很丰富,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什么物品来做笔呢?

  幼儿用自己找到的“笔”创作。感受乐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导。

  展示幼儿用不同的“笔”创作的作品。

  总结:小朋友,大自然真奇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地球装扮上漂亮的衣服!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式的曲子结构特点。

  2.运用肢体感应A段的渐强渐快,分辨B段乐句的音乐元素。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精灵教具。

  2.矿泉水瓶每人两个(其中一个盖子上涂有颜料)。

  3.每人一块魔法布、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节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师: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一位可爱、能干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啊,她可神奇了,会变魔法呢!她喜欢调制魔法汤,调制这个魔法汤干什么用呢?这个汤啊可不是给人喝的,是用来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小精灵啊,每天都在家这样搅啊、搅啊、搅啊,然后就往里边放神秘的东西(师做抓放的动作)小精灵就这样开始变魔了。

  (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

  师:朱老师今天和中二班的小朋友玩游戏,我正想把小精灵的这个变魔法的本领交给你们,想不想学啊?

  1.小精灵说它把魔法配方藏在音乐里,我们先来听一听音乐。

  2.师出示瓶子,放音乐,完整的表演整个神秘的变魔法的动作,水变色了。

  师:摇一摇愿望就实现了,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和中二班的小朋友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提问:

  (1)告诉老师,如果你像小精灵一样会变魔法,你会变些什么呢?(幼:变好吃好玩的东西、会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2)你们刚才有没有看见,朱老师变魔法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动作呢?(点一点、搅拌越来越快、手指收拢放开抓放的动作、慢摇到快摇)

  问:猜一猜:这是在干什么呢?(幼:加水、放神奇的果子、加魔咒、放神奇的小药丸、放调料)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承接:小精灵把魔法配方藏在音乐里,那我们现在就把变魔法的每一个动作用笔记下来,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来学会变魔法汤的本领,好不好?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3.梳理经验,提问:

  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告诉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

  (搅拌——用力转圆圈;追问:一共要搅拌几次?3次。在什么时候要搅拌?)

  (手晃动——谁能看出来用有什么不一样?解释:看上去,下边要比上边要长一点,大一点)

  (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解释: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

  (——这是问号。就好像在说:“看一看,有没有变?看一看,有没有变?”)

  (——这个动作表示应该加魔法、放东西进去)细节提问: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帮助理解。(师带动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师问:学会了吗?是不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把秘方记在心里了?那想不想试试看?

  (1)师出示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的瓶子,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师:听好啊,我们要像小魔法师那样,轻轻地拿着瓶子,然后小心的回到自己的座位前面,慢慢地坐下来,把瓶子放在前边,伸出你的小手指轻轻点瓶盖,不要乱动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2)分组请幼儿取瓶子(师:小心哦,可不能让里面的魔法逃走了)

  2.师幼共同听音乐变魔法。(师:准备好,我们要开始了)

  3.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师提问:变出来了吗?怎么没有变出来呢?怎么回事呢?哎呀,好遗憾啊!可能是我们刚才呀,还有一些窍门没有找到呢!(收瓶子)细节回顾讨论:我们再来想一想,刚才音乐告诉我们,在搅拌的时候有什么窍门儿啊?

  (1)先轻一点搅拌(师:好轻松哦),然后变快速度。

  (2)揺的时候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4.再次尝试听音乐找魔法。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很多窍门儿了,我们再一边听音乐,一边闭上眼睛想一想,小精灵会用音乐把魔法传递给你们,告诉你们在音乐的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师换瓶子、摆放)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魔法师变魔术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请幼儿将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随着音乐变魔法。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每个小朋友先许个愿,就能美梦成真啦。(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大班教案 篇9

  目的要求:

  1、使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友好相处,不能以强欺弱。

  3、教育幼儿遇到困难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4、学习动词:抬、抛、摇、踢、摔。

  准备:

  1、事先请一些幼儿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2、儿歌课件一份。

  3、小狗、老虎服饰及头饰若干。

  4、用绳子做成的轿子若干个,扇子若干把。

  一、情境引入,激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赏情境表演“小狗抬花轿”。

  2、提问:表演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老虎做了什么事?小狗想了什么办法教训了老虎。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小狗抬花轿》。

  1、师操作课件,共同欣赏儿歌《小狗抬花轿》。

  2、引导幼儿跟随课件逐句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3、观察课件中的画面,让幼儿说说小狗、老虎的表情变化,并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动词:抬、摇、踢、抛、摔等。

  4、引导幼儿随课件录音一起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自由讨论,通过提问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友好互助,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问题:1、这首儿歌里,谁做的不对?

  2、一只小狗和一只老虎比,谁的力量大?

  3、为什么小狗们却能教训了比它们大的老虎?

  四、幼儿边念儿歌边再次欣赏情境表演,以巩固儿歌。

  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跟随小演员们进行儿歌表演,自然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让大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从而了解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

  活动目标:

  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

  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2、难点: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

  5、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音乐。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

  (2)听赏第二段音乐。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

  (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

  7、为每位幼儿提供2-3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A段与B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

  活动反思:

  《牧童短笛》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曲。它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全曲共分三个乐段。第乐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二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递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风格的五声调式特点。歌曲《牧童之歌》,是根据《牧童短笛》的主旋律改编而成。

  这堂课的内容对刚踏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乐曲的背景、加花、练习中,以颜色、形态、进场次序的变化来引一导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结合教学内容我创设了:听、看、比、论、感等多种学习形式,以增强本课的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他们在实际的感受中体验新知识、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小百科:牧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ù tóng,是指放牧牛、羊的儿童,出自《吕氏春秋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北京教案大班03-07

大班郊游教案03-06

大班《微笑》教案03-08

大班教案伞03-10

科学大班教案02-28

大班《买菜》教案02-07

大班卫生教案02-24

大班插花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