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13 08:05:4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美术第九册《画人像》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作品分析-探究式学习-学生活动-教学评价。在作品分析中学生了解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在示范环节中,教师请一位同学做模特,用线演示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大胆表现人物的特点及线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用线表现人物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能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描画,教学目的基本达到。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正是让学生认识比例知识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测量、计算,找出黄金分

  割比,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知道黄金比例并且会用比例知识进行绘画,课堂效果很好。

美术教案 篇2

  《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作业是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而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看、想、画、做等方式进行创作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身边现有的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设计和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创作意识。同时,本课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发现、利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全面体验艺术创作活动的愉悦。本课在指导学生设计应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废弃日用品进行加工再利用。通过自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将创作主题锁定在培养个性意识,关注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关注环保,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的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变废为宝、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艺术品,可以启发学生发现材料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培养手脑结合能力,提高审美认识和审美品味。

  (3).情感态度:能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在制作中体验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设计制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三、教学背景: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丰富,但知识面相对来说不太宽,尤其是这种小科,学生有意识主动查找资料学习的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增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拓展知识面,欣赏大量的作品,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本节的课件就充分发挥了此项优势,欣赏了大量的作品,充分挖掘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亲身体验参与课堂教学。

  四、教学方法:

  1、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所得。

  2、引导教学法:教师首先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欣赏作品,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发现。

  3、谈话式教学法:采取谈话式教学法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展示几张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艺术品的图片)问题:

  你知道这些小工艺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你能看出它的制作方法吗?教师就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本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活中的`工艺品随处可见的现实。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也能亲手制作小摆件或小挂件,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直观演示,讲授新课

  再欣赏作品并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应考虑些什么?教师启发、补充。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1.构思

  2.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材、准备工具

  3.确定制作方法

  4.实施制作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几种废旧材料的加工制作工艺品的方法(图片)设置的问题:

  1.看一看这些工艺品是怎样加工而成的?

  2.这些又是怎样把平面的纸变成立体艺术品的呢?

  3.蛋壳都可以怎样加工成艺术品?

  4.易拉罐如何加工成工艺品呢?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利用废旧纸张,用撕、卷、折等方法或用粘贴、绘画、镂刻、

  包裹、粘贴、镌刻、剪等完成。

  之后详细介绍几种工艺品制作方法(教师可选择一两种详细讲解)

  1.易拉罐制作小桌椅。

  2.瓦楞纸制作的小猪

  3.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综合制作的挑水的女孩。

  此部分简单的方法由学生观察发现,复杂的教师根据情况选择1-2种详细讲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对美的直觉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独特的审美个性。

  (三)合作创作,拓展思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手中的材料特点,研究商讨能够制作什么样的小工艺品,并确定每个人的分工。学生进行讨论、汇报,这样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小工艺品,要求创意新颖、趣味性强,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做完的同学按小组顺序把作品贴到展板上,让大家共同欣赏一下,看哪组同学做的又快又好!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此得到尽情展现,开始动手设计制作小工艺品。同时放出轻柔的音乐,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创作。

  这一阶段是发展阶段,引导学生以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线索,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形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此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最后得于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性探究学习的体现。

  (四)展评作品,鼓励创新。

  学生经过精心的制作,把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与评价。请小组代表谈设计思路及经验,并评出好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环节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客观评价事物的能力,既使同学间取长补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了制作、创造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最后再做总结,提出希望,使学生在创作的兴奋与期待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使美术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课件,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商讨、体验创造、自评互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学生感到美无处不在,只要运用聪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就能发现美、创造美,大家共同行动起来,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制作小蜗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较厚的长条纸、笔、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捉蜗牛、玩蜗牛的经验,引起制作蜗牛的愿望。

  2、看老师用长条的纸作一只可爱的蜗牛,示范:

  (1)将纸条剪一段作为蜗牛的身体。

  (2)将剩余的纸条用笔卷起来做蜗牛壳。

  (3)将螺旋形的蜗牛壳粘在蜗牛身体上,做成―只蜗牛。

  日常生活:

  1、丰富幼儿生活,丰富美工区内容,增加幼儿动手制作的材料。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日常观察昆虫,观察蜗牛等小动物。

  家园配合:支持并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搞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

  活动反思:

  这样的一个手工活动,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既有创意又有新意,而且还美观,幼儿很喜欢。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

  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重点和难点:

  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

  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

  二、鉴赏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它以连环图画形式表现了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情节,以展现夜宴活动的丰富内容,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画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反复出现于五个情节之中,合共46人次。其中多数是见于记载的真实人物,即韩熙载与他的宾客太常博士陈雍、门生舒雅、紫微朱铣、状元朗粲、和尚德明、教坊副使李家明及其妹、女伎王屋山等。图中成功地表现了韩熙载的形象,不但画

  出了他的外形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韩熙载是南唐政权中比较有政治见识的,但由于他来自北方,言行又不守名检,受到朝廷的猜忌和权臣的排挤,不得不借放纵行径以示消沉,以图自保。画中韩熙载有志不得伸,抑郁苦闷的情绪由于夜宴欢乐气氛的反衬而得到深化与加强。画中的其余人物则主要是围绕五个不同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人物之间的呼应、联系,表达其精神状态和统一的环境气氛。其中以起首的“听乐”和第四段“清吹”表现得最好。

  (通过鉴赏此幅作品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理论精华,宋苏轼的“得其人之天”,南宋陈郁“写形不难,写心惟难。”)

  鉴赏其它样式的人物画作品:

  行乐图——清·禹之鼎《幽篁坐啸图》

  标准像——明清肖像画(让学生体验不同样式人物画作品的各自特点)

  三、拓展练习

  选择不同的画比较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第二部分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3-4分钟)

  1、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7-8分钟)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屏幕显示图片: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屏幕显示图片:隋展子虔《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4、屏幕显示图片五代董源《潇湘图》(水墨代表作)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

  2、通过对陶器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陶器的欣赏能力,

  从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1、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2、陶器的造型和装饰的演变。

  教学难点:

  陶器的制作和装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陶器和瓷器。

  一、导入新课

  1、以英文单词“China”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

  2、让学生了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播放陶器——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最早的造型艺术

  陶器属于造型艺术,180万年前原始人打制第一个石制工具,那就是最早的造型艺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为了生存,不断打制各种形状的石器工具,打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造型技能和审美观念(展示图片)。

  2、陶器的产生

  陶器的出现和火的发明与使用有着密切关系(讲解),大约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就利用泥土和水混合捏制各种造型,然后晒干,烧烤后就成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阶段的结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原始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品,人类在长期实践对陶器进行了装饰,以便形成后来的陶器是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

  3、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是“陶瓷”,其实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从发展的历程来看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在西汉时陶器和瓷器才分开。

  展示实物——让学生鉴别陶与瓷的区别——教师总结展示画面。

  4、彩陶

  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指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作色料,在陶胎上绘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彩陶一:《人面鱼纹盆》

  分析: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距今 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该陶盆质地细腻,造型敦厚,简洁朴实,尤其是盆内壁用红黑色彩绘出的两组相对的人面鱼纹,在圆形的人面上有发髻,两耳左右各画一条小鱼,口内衔两鱼,在人面之间有两条鱼儿在游动,形成相互追逐的动势,线条简练而生动,反映出渔民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热情。(图片)

  彩陶二:《舞蹈纹彩陶盆》

  分析: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内壁口沿画三组舞蹈人,各组均为五人,手拉手,头向一边侧着,两腿稍微叉开,头有发辫,身有尾饰。从发辫和尾饰运动的方向,明显看出这些人正在有节奏地舞蹈着。盛水之后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人们在岸边歌舞,别有一番情趣,无论从题材、装饰、考古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讨论、提问:原始人为什么把图案装饰在盆的内侧?

  分析:当时的原始人都是席地而坐,无论拿在手上还上放在地上,多数是俯视,看到的是盆的内壁。

  彩陶三:《漩涡纹尖底瓶》

  分析:实用功能:装水的容器。瓶口小,携带时,水不容易溢出来,尖底可以直接插入松软的土中,以防倾斜使水外溢,两侧穿绳的耳,注满水可以用绳子提出水面。审美功能:采用漩涡纹图案,以漩涡为中心,用点、线、面结合,具有奔放的'美感。

  彩陶四:《彩陶瓮》

  分析: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是储谷的器具,造型圆浑,饱满,口内侧有弧线纹,外侧为锯齿形装饰,肩部为菱形连续纹样,犹如一个华丽的大披肩,正面俯视是以瓶口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适合纹样。

  5、白陶

  商代为鼎盛时期,基本上都是手制,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白陶鬶》这是煮食的饮具,犹如昂首摇尾的动物,采用三条腿具有稳定性,口部便于倒物,尾巴易拿,整个陶器有挺拔的气势。

  展示陶器三件——提问——造型与装饰有哪些变化

  造型

  简单———复杂(象形,不对称)

  装饰

  简—繁、平面—立体

  6、黑陶

  《黑陶蛋壳杯》

  分析:制酒器,出土于山东日照,藏于山东博物馆,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陶器,特点:胎体较薄,胎质细腻,漆黑光亮,从造型上看显的高贵、典雅。

  7、陶器的制作与装饰

  ①制胎(手工、模型注浆)——晒干—— 装饰(刻、绘、上釉)——烧

  ②制胎——晒干——烧——上釉——再烧

  釉:化工原料配成的釉浆,在陶器上加釉称为釉陶,有颜色釉和透明釉。

  釉上彩:烧成的釉陶上彩绘,再入窖烧烤,这种手法始于宋代。

  釉下彩:在未烧的胎体上彩绘,覆盖透明釉,再烧烤,(实物举例)。

  8、宜兴陶器

  宜兴是中国陶的故乡,有陶盆、陶台、陶柱等,其中的紫砂壶最为出名。

  ①紫砂壶有什么独特功能?

  ②怎样鉴别质量好的紫砂壶?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去宜兴陶瓷博物馆了解中国陶器发展过程和中国的民族文化。

  三、总结

  1、陶器的产生、制作和装饰

  2、陶与瓷的区别

  3、彩陶、白陶、黑陶

  4、宜兴陶器

  四、作业

  1、古代陶器造型与装饰有什么特色?

  2、访问中国陶器主页,欣赏部分陶器,谈谈你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

  2、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

  3、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同学们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

  学具准备: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一课认识了抽象画。你们想不想再尝试一下画一幅抽象画呢?引入课题——学画抽象画。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提问个别同学)

  2、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型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3、大师作品欣赏:

  (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10年),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

  (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的.主将。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

  (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

  三、艺术实践:

  欣赏音乐听的音乐,感受旋律,渲染心情。用色彩创作抽象画,可以同桌两人合作。注意色调及点,线,面,色的巧妙运用

  四、课堂小结:

  选出优秀作品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创意,给予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平台。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3-08

美术教案02-20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花瓶教案07-29

小班美术教案09-23

关于美术的教案01-05

小学美术教案11-01

美术教案:螃蟹11-26

美术教案模板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