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4 11:15:4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实用)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实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材简解:

  《我和镜子一起玩》这一活动是根据主题“我们都是好朋友”延伸出来的科学活动。在本次活动前幼儿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认识了平面镜、凹凸透镜和放大镜,在我们的科学区角内也备有各种各样的镜子。本次活动收集了一些生活常用的镜子,做成幻灯片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镜子的用途,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并激发幼儿探索镜子的反光现象,体验科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目标预设:

  1.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积极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

  3.玩各类镜子游戏,体验发现的乐趣。

  重点: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难点:玩找光斑的游戏,探究镜子的反光现象。

  设计理念:

  镜子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了解其特征和用途,进而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了解“光斑”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对科学现象探究的热情。

  设计思路:

  我主要是借助课件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镜子的用途,并创设一种自然生动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认知的`难点。

  活动准备:

  1.科发室场地布置《海底世界》

  2.幼儿人手一枚平面镜,各中凹凸透镜,放大镜,三棱镜和万花筒若干。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平面镜。

  1. 游戏:神奇的口袋。

  师:神奇的口袋东西多,我请谁来摸一摸?

  提问: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它可能是什么?

  2.自由探索。

  师: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摸起来怎么样?看看镜子里面有什么?

  小结:镜子是用玻璃做的,反面涂了层金属漆就能照出人和物了,摸起来很平滑、凉凉的,它是平面镜。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1.回忆已有生活经验。

  师:你在哪儿见到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观看PPT,了解各类镜子的用途。

  师:谁来说说汽车上的后视镜有什么用?

  商场里的镜子呢?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

  (依次点出凹透镜、凸透镜、望远镜和放大镜等图片。)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镜子帮了大忙呢,平面镜可以让我们整理仪容,后视镜让交通更方便,放大镜让爷爷奶奶看东西更加清楚,镜子真是我们身边的好朋友。

  三、玩镜子游戏,探索镜子的反光现象。

  1.在阳光下玩找光斑的游戏。

  师:你在阳光下玩过镜子吗?

  为什么墙上会有光斑?怎样可以让墙上的光斑动起来?

  小结:阳光照射在镜子上,通过折射就会在墙上产生光斑,我们只要改变镜子对着阳光的角度就能让墙上的光斑移动起来。

  2.游戏《海底寻宝》。

  师:现在请小朋友玩找宝藏的游戏,试一试,你怎样把光斑移动到海底世界里的宝藏上?找一找,海底世界里有哪些宝藏?

  四、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像来?回去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好伙伴。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表演,感知皮球滚、跳、飞的动态。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在自主玩球和大皮球游戏活动中,感知玩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皮球。

  2、打气筒一个。

  活动过程

  1、 幼儿自主地玩皮球,感知皮球的不同运动状态。

  教师(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会做什么呢?让幼儿在户外场地上探索玩皮球的各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说:你是则样玩皮球的'?你的皮球是怎样运动的?

  2、表演讲述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教师: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动、还会飞起来呢?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面呢?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有趣的皮球,探索皮球里面有什么。

  教师:皮球里面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喜鹊吗?

  教师请小朋友捏一捏、压一压皮球,请小朋友说说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教师:皮球里面有什么呢?教师给一个皮球放气,请多名幼儿上来挤压皮球,或教师对着小朋友的手或脸放气,感知皮球中的气体。

  请个幼儿上来玩瘪皮球。

  教师:皮球里面没有空气会怎样呢?(皮球没有了空气,就蹦不起来、滚不了几下、也不能飞起来)

  教师:怎样让皮球再跳起来、再滚起来、再飞起来呢?教师用气筒给皮球打气,然后玩皮球,表演拍皮球、滚皮球、抛皮球等。

  1、游戏活动《大皮球》。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变成一个大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表演相应的动作。

  例如:大皮球,圆又圆,

  拍一拍,跳一跳,

  推一推,向前滚,

  抛一抛,向前飞,

  皮球没气了。(幼儿蹲下来)

  教师扮演打气人,一一走到小朋友面前做打气动作,小朋友渐渐地站起来,表示皮球里面有了空气。待所有的“皮球”都打足了气,教师发出:皮球飞高了!小朋友便自主地飞开。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中班科学教案:谁住在皮球里》摘要: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会做什么呢?让幼儿在户外场地上探索玩皮球的各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说:你是则样玩皮球的?你的皮球是怎样运动的? 2、表演讲述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教师: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动、还会飞起...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一天,孩子们好奇的问我“老师为什么我在电话的这边讲话妈妈就会听得见呢?”于是结合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此次活动。传递声音的方式有多很多种方法,我想让孩子们通过传声筒来了解,并且自己探索制作传声筒。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做,更容易了解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了解声音的由来,了解不一样的管子传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让孩子在玩中感知这节课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探索传声筒的传声现象,知道空心的管子传出的声音清楚。

  2、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用纸卷成筒说话

  物质准备:空心、实心的管子、实验记录表、玩偶、自制传声筒、听诊器

  活动过程:

  一、神秘玩具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自由发挥

  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

  1、出示纸筒: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2、老师用纸筒示范和幼儿说悄悄话,激发其他幼儿操作的欲望。

  3、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互相听听说说。

  4、你听清楚好朋友的话了吗?

  5、你感觉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要求:说话的幼儿必须小声,一方面游戏要求,另一方面保护耳朵

  小结:这个长长的、园园的、空心的纸筒真神奇,它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而且声音还非常的清楚、响亮,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三、探索实心和空心传声筒的不同。

  1、出示两种传声筒,幼儿认识。

  2、交待操作要求:给两种声音感觉不同的传声筒分别送上标记。

  3、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4、为什么有的听得清楚,有的听不清楚?

  5、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传声筒。

  6、小结:有些传声筒是空心的,能够传出声音;有些传声筒里面塞了很多毛巾,这些毛巾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

  四、游戏:悄悄话

  1、请5个幼儿来玩游戏。

  2、出示自制传声筒。

  3、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先给第一个幼儿看玩偶并小声告诉老师是什么,然后用传声筒告诉第二个幼儿,然后第二个幼儿再用传声筒告诉第三个幼儿······最后一个幼儿大声告诉全体幼儿他听到的答案。

  五、拓展,了解其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听诊器:这是什么?谁需要用它?

  2、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是根据传声筒的秘密发明的,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图书上、网上找一找。

  活动延伸: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气球吃什么》是中班的一个科学活动,此活动来源于一个生活情节,一天早上许雅亿带着一个气球来幼儿园,张雨恒走过去想借她的气球玩,刚伸手突然“碰”的一声,气球爆炸了,许雅亿伤心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起来。平时幼儿都非常喜欢气球,但孩子们只知道玩冲好气的气球,如遇到气球爆炸则会非常害怕和难过。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冲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若干份,气球头饰一个,饼干、糖果、馒头实物。

  2、脚踩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细线一卷。

  活动过程:

  一、气球吃什么?

  1、情景表演,一个头戴没充气的气球头饰的幼儿在角落里哭,老师问大家:“是谁在哭?”引起幼儿注意,沿着哭声找到哭泣的幼儿。作惊讶状:“哦原来是气球宝宝。”

  师、幼齐问:“气球宝宝,你为什么哭呢?”

  气球宝宝回答:“我饿了”。

  师:“原来是饿了呢,好,别哭了,我们拿东西给你吃。”

  师问大家:“我们给气球宝宝吃什么呢?”

  一幼儿拿着糖给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摇摇头又哭了。

  一幼儿拿着饼干给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摇摇头继续哭。

  一幼儿拿着馒头给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摇摇头,还是哭。

  师:“我们还是问问气球宝宝自己吧!”

  师幼齐问:“气球宝宝,你到底要吃什么呢?”

  气球宝宝说:“空气”。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

  师:“哦,原来气球宝宝要吃空气,谁知道气球宝宝是怎样吃空气的.吗?(引导幼儿讨论,说出用嘴吹、用打气筒)

  师:谁愿来帮这个气球宝宝吃空气呢?(幼儿争相举手,请一幼儿吹气球),吹好后,老师接过来,”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把气球喂得胖胖的。”突然松手,做个抓球的动作,边寻找边说:“气球哪去了.”找出来,吃惊的说:“气球宝宝怎么又饿了?”引导幼儿说出:“没把嘴绑起来。”

  师:“原来空气还有这么个怪脾气,没绑嘴就从气球肚子里逃出来,那怎么办呀,一会儿气球宝宝有要哭了,小朋友能不能想个方法,让气球吃得饱,又不让空气溜掉?”

  幼儿讨论:结论――用线绑个结。

  老师把刚才的气球吹起来,并请一幼儿帮忙绑线。

  4、让幼儿体验吹气球

  师:“刚才气球宝宝告诉我,它今天带来了很多气球弟弟、气球妹妹,它们也饿了,想请中五班的小朋友喂它们吃空气,行吗?”

  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吹气,并请同伴或老师帮忙扎住气球嘴。

  三、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1、师:“气球弟弟和气球妹妹,吃得胖呼呼的,说谢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朋友觉得累吗?(累)有没有什么办法即能吹气,又不累?”(打气筒)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气球宝宝的朋友也来我们班了,谁能用打气筒喂它们吃空气呢?

  2、请幼儿说说用打气筒充气时的情况,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充气玩具变鼓的过程。

  四、游戏

  幼儿体验打气筒与充气玩具的变化。

  1、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变化过程:用坐在椅子上用由坐到立,鼓起腮帮,瞪大眼睛,架起胳膊等动作表现气球吃空气,鼓起来的样子。

  2、游戏,放音乐,老师作打气筒,幼儿拌演气球或充气玩具。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引用了一个情景表演,让幼儿形象地了解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由于情景表演富有童趣,幼儿表现得很兴奋,在讨论怎样不让空气溜走时,小朋友能够积极地发挥想象,并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办法,有的借助不同材料来帮气球,有的说把气球打个结。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是这个活动的难点,因此他们给气球吹气候我帮他们把“气球嘴”扎上。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既参与了用嘴吹气球,有体验了用脚踩打气筒打气,多次观察体验了气球、充玩具变鼓的过程,因此用肢体表现气球变化的动作即兴奋又准确。但由于我选择了全体幼儿共同探究、体验,吹气球这一环节,因此进行下个教学环节时,幼儿部能很快回过神来。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植物的根有直根、须根、块状根三种。2、学习根据要求对各种的蔬菜的根进行分类。3、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观察力。活动准备:1、多种植物:菠菜,萝卜,葱,多种常见蔬菜。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常识按常见蔬菜的根进行分类。

  1、出示多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多种蔬菜。

  师:小朋友,今天钟老师为你们带来很多的礼物,看看都是什么吧?你们认识他们吗?那他们都是些什么蔬菜呢?我们一一来认识他们吧!

  2、引导幼儿观察蔬菜的根。

  师:那每一种蔬菜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呀?我们来看看吧!那今天我们专门来看看这些蔬菜的根。蔬菜的根都相同吗?你们能把他们相同根的蔬菜的放在一起吗?

  二、引导幼儿了解根的种类。

  1、说一说分类的结果,鼓励他们大胆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都放好了吧!为什么你们要把他们放在一起呢?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蔬菜的根)

  教师:蔬菜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一根一根的,有的一块一块,有的是一根一根小小的)

  2、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逐一植物的根。

  师:第一图上的蔬菜是什么?菠菜的根是一条粗粗的,旁边会有一些细小的根,这样的根叫直根。

  (其他两种类型的`根的引导同上)

  3、请幼儿再次对蔬菜进行分类。

  4、根据根的种类相互对分类进行检查,教师指导。

  三、了解根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认识根的作用。

  师:植物为什么要有根?根有什么作用呢?你们先和小朋友说一说根的作用吧!

  (要求幼儿和同伴相互组织)

  教师:植物的根可以吸收贮存、合成泥土中的营养,帮助植物体固着,还可以进行繁殖作用。

  四、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体可以活动的部位并初步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

  2、体验用肢体动进行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体育器械、音乐、幼儿操作书、舞蹈录像、图片

  活动过程

  1、跳一跳

  (1)我们一起来舞蹈,你们觉得跳的怎么样?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宝宝们发现要扭动身上的手和脚以及其它部位跳起来才好看。

  2、找一找

  (1)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会动,我们拿着器械一边玩一边用笔圈出你能动的部位。

  (2)幼儿探索

  (3)提问:你在玩什么的`时候发现你的这个部位在动!(幼儿进行介绍)

  (4)真的好奇怪,为什么我们的手和脚都会动起来呢?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使它们动起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关节)

  小结:关节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我们变得很灵活,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关节。

  3、动作表现

  (1)看图片表现

  (2)听音乐表现

  4、拓展延伸

  除了关节可以动,那么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动?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利用区角游戏,让幼儿在表演区里跳舞,继续感知关节的活动。

  2、与美术领域相结合,制作关节会拉动的跳舞的娃娃。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中班科学教案03-08

中班科学教案11-0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07-21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07-22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07-22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