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7 09:15:5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7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1)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2)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3)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4)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5)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

  1)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 加热 加热

  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

  4)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

  5)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

  一、引起兴趣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总结。

  四、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养有盆景的自然角。

  代表健康娃娃和生病娃娃的小喷壶各一个,白纸两张。

  笑脸气球、哭脸气球各一个,和幼儿人数相等的气球若干。

  有关工业污染(工厂的烟囱)、交通污染(汽车、飞机、摩托车尾气)、生活污染大气(吸烟、焚烧垃圾等)的多媒体课件。

  重点难点

  空气是流动的,是会跑的,被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

  感知看不见的细菌在空气中的存在和对健康的影响。

  活动目标

  让幼儿感知空气能流动的特点。

  让幼儿从玩气球的游戏中体验快乐。

  知道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流程

  猜谜语引出主题→气球亲亲我→生病的气球→大气污染多媒体播放→小实验:打喷嚏→我帮气球来治病→游戏:气球小老鼠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导人主题。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要来我班做客,你们猜猜它谁?“彩色橡皮袋,宝宝都喜爱,一吹就长胖,飞到半空去。”

  师:可爱的气球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幼儿分组玩气球。

  (评析:以趣味的谜语导入主题,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猜一猜,玩一玩,让孩子很自然地进入了活动,并主动建构知识经验,为孩子愉快地进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流动性,帮助幼儿了解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几个来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1)气球亲亲我。教师出示吃饱空气的笑脸气球,朝每位幼儿脸上喷一喷。边亲小脸蛋边说:“亲亲小鼻子,鼻子耸一耸;亲亲小耳朵,耳朵躲一躲;亲亲小眼睛,眼睛眯一眯。”

  师提问:“气球在用什么亲你们?”师总结:“气球吃的是空气,里面的空气在我松手的时候就会跑出来亲你们的小脸蛋。原来空气是会跑、会流动的。”

  (2)师:“还有一位气球宝宝想来亲亲你们的小脸。看看它是谁?”出示吃了被污染的空气的哭脸气球。师问:“咦?这位气球宝宝好难过,为什么呢?”教师学气球宝宝说话:“我想吃饱了和你们玩儿,可是却吃进了被污染的空气。我觉得嗓子干干的`,鼻子痒痒的,呼吸很困难,浑身都难受。医生说我得了空气污染综合症。我不能亲小朋友了,心里真难受!”师问:“这个气球宝宝为什么不能亲我们?”师:“你们见过或者感受过被污染的空气吗?”幼儿回答完后看课件。

  教师演示空气污染多媒体课件。

  教师小结: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生活中的污染(吸烟、炉灶等)和交通运输工具污染。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评析:教师以幼儿为主体,抓住了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设计了“气球亲亲我”、 “生病的气球”的环节,形象、直观,有较强的趣味性。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尝试气球亲亲小鼻子,亲亲小耳朵,亲亲小眼睛等的感觉,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探究问题,直接得出结论:空气是流动的,是会跑的: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轻松自如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声情并茂,取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达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活动的效果。)

  3.小实验:打喷嚏。

  师:有时大气被污染了,我们可以看到、闻到、感觉到,可有时空气被污染了,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如果不小心吸进了被污染的空气是会生病的,如现在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小实验:打喷嚏。通过两个喷壶做的“宝宝”对着白纸模拟打喷嚏,用白纸采集喷出来的气雾,让幼儿猜一猜哪个是健康宝宝,哪个是生病宝宝,直观形象地让幼儿感知看不见的细菌的存在。

  教师小结:如果小朋友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正好空气被污染了,此时非常容易传染上疾病。因此,小朋友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的一些公共场所去,如剧院、拥挤的公交车上、集市、商场等地方。在家里也要请爸爸妈妈多开窗通风,这样,就不容易吸人被污染的空气。

  (评析:这个环节的创设极大地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孩子在看一看、闻一闻、猜一猜的有趣的实验活动中,直观、形象地感知到了看不见的细菌的存在和被污染的空气对健康的影响,巧妙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4.我帮气球来治病。

   师: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呢?_ 儿童网

  幼儿分组讨论。

  师:“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

  师:“什么能净化空气?”

  幼儿回答完后放课件。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很好。那我们先一起帮气球宝宝治病吧。我们把它送到自然角里去,把脏空气吐出来,让花草把这些受污染的空气净化一下,然后再让它吸点儿新鲜的空气,病就好了。”“我们一起把气球送去吧!”把气球放到自然角中。 “气球宝宝,等你好了我们再来接你!”师:“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因为我帮助了别人。你们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开心地玩玩气球吧。”从口袋里拿出准备好的气球,玩气球小老鼠的游戏。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本次活动推向了**。在活动中教师支持、鼓励孩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想出了很多保护空气不受污染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孩子的环保意识。)

  5.气球小老鼠: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空气的流动性,体验玩气球的快乐。

  (1)教师吹起一个气球,突然松开手,气球跑出去。问幼儿:“气球怎么会跑呢?”师:“噢,是空气等不及要出来,就把气球给挤跑了。我的气球变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气球也变成小老鼠吧!

  (2)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后,突然松开手,气球会像小老鼠一样四处乱跑,幼儿追赶。

  (3)幼儿反复玩游戏,进一步感受空气的流动性,体验玩气球的快乐。活动自然结束。

  (评析:“气球小老鼠”游戏活动的设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参与尝试、体验游戏快乐的机会,既巩固了教学活动内容,又极大地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活动延伸

   1.在区域角中设置科学探索区,提供气球、塑料胶袋、小喷壶和自制玩教具《吹吹乐》等材料,供幼儿继续感受和探究空气的其他特点。

  2.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空气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污染源,远离疾病。

  (评析:延伸活动为孩子更好地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区角材料的投放,选材来自幼儿的生活,从孩子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满足了每个孩子探索的需要,为他们在区域活动中自主积累和建构相关经验,提供了一个乐于探索的环境,提升了孩子关注空气问题的兴趣点。)

  活动反思

  此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以主动探究的方式自主去学习。活动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在快乐的游戏中既达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又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称测量物体的轻重。

  2、知道物体的轻重与许多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球、塑料球、棉花、幼儿数学用书《轻与重》。

  活动重点:学习分辨物体重量的轻与重。难点:幼儿动手操作测量物体的轻与重。

  活动过程:

  1、积累有关物体轻重的感性经验:请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比较物体的轻重。-----这些物体是一样重的吗?鼓励幼儿用手去掂分量。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有的.物体的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来。出示两件重量接近的物品。-----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种物品哪个重哪个轻?

  2、介绍测量工具-----天平:幼儿尝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介绍天平的用法,准星必须居中,拿放要轻。----猜一猜这两样东西哪个轻哪个重?请幼儿尝试用天平测量验证。

  3、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物体轻重与质地有关: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盒子(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请幼儿做幼儿用书《轻与重》中的练习。延伸活动: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比比谁重谁轻。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本班幼儿处于小班初期,喜欢动手动脑探索和摆弄身边常见物品。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就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利用身边的环境与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材料将教育内容巧妙、自然的渗透进去。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使用工具运水的乐趣,感受运水活动的成就感。

  2、认知目标:在探究中发现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并知道其原因。

  3、能力目标:能用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乐于尝试和思考。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操作发现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

  难点: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能运水和不能运水的原因。(运水的工具四周有边包围,底部没有小孔和缝隙不会漏水,不能运水的工具底部或四周有小孔和缝隙会漏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见过和或使用过常见的工具(如小碗、水杯、水舀、漏勺等);

  2)知道种植植物需要保持土壤的水分,土干了可能要浇水。

  物质准备:

  1)情境创设:苗苗农庄两块需要浇水的土地、装满水的大水盆两个,水盆与苗苗农庄有五米的距离。

  2)能运水的工具:小碗、水舀、杯子、小桶、小盆等。

  3)不能运水的工具:筛子、漏勺、网捞、竹筐、漏斗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充分利用园所的自然环境,设置真实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愿望,提出活动内容)

  师:这块地这么干,小种子都长不好了,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它呢?

  师:我们一起来给这块地浇浇水,让小种子快快长高好吗?但是这里离两个大水盆太远了,我们需要用工具把水运过来浇水,孟老师今天专门给你们准备了运水的工具,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工具。

  二、基本环节:

  1、对运水工具进行观察、感知

  关键提问:你都认识哪些工具?你用它来做过什么?

  还有哪些工具你没有见过,谁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2、选择运水工具进行猜想

  每人选择一个认为可以运水的工具,集中分享。

  师:这么多的工具,哪些可以帮助我们把水盆里的水运到苗苗农庄呢?你们选择一个你认为可以运水的工具?

  师:你选择的什么啊?(幼儿回答:小碗)

  师:还有谁选择小碗,举起来让我们看看。你都用小碗做过什么?小碗为什么可以帮助你运水呢?

  师:你选择的是什么工具啊?(幼:筛子)

  师:还有谁选择筛子,举起来让我们看看。你都用筛子做过什么?筛子为什么可以帮助你运水呢?

  师:其他小朋友,你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筛子?

  幼:筛子会漏水,我用它捞过鱼,水都从下面流出来了。

  过渡语:你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我们选择的工具到底能不能帮助我们运水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进行实验,尝试运水

  幼儿进行操作探究,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关键提问:你选的什么工具啊?它能运水吗,为什么?试试还有没有其他工具也可以运水?

  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通过个别或小组提问,引发他们思考选择的.工具为什么能(不能)运水,尤其对外形进行观察分析,鼓励幼儿选择更多的工具进行尝试。

  4、操作结果记录并进行集体分享

  将操作材料分类,用实物直接记录结果。(教师请幼儿将能运水的工具放在红色的桌子上,不能运水的工具放在蓝色的桌子上。)

  1)分享讨论能运水的工具

  师:你们刚才都运水了,发现这些工具能运水,我们看看都有什么啊?师:小碗(杯子、小盆)是什么样的,小碗为什么可以运水?

  小结:小碗、杯子、小盆这些工具四周都有边围起来,底部没有小孔、小缝隙,水装进去不会流出来,所以可以运水。

  2)分享讨论不能运水的工具并集体感受

  师:这些工具(筛子、漏勺、漏斗、竹筐等)都不能运水,为什么?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选择这些工具,我们一起来试试,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幼儿集体感受不能运水工具的使用特点,观察水从小孔、缝隙里流出来。

  小结:筛子、网捞、漏勺、篮子的底部有小孔、缝隙,水就会从里边流出来,所以不能运水。

  三、结束环节:

  幼儿选择能运水的工具来运水浇灌苗苗农庄,感受运水的乐趣,浇水的成就感。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的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整个活动过程既是“玩”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又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幼儿在观察对比不同运水工具后,进行大胆猜测和尝试,经过反复体验和操作,感受水的特性,找出能运水的工具,并通过探究发现这些工具能运水或不能运水的原因,从而提高了生活经验,老师的每个活动环节也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懂得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固体胶,制作手工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2、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

  2。垃圾的来源?(生活,工业,农业,商业)

  (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看图片)

  (三)垃圾的处理方法(掩埋法,焚烧法),以及它们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激励幼儿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

  (四)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纸灯笼》,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看,这是什么?知道这件宝贝是用什么做的吗?(废旧的宣传单),小朋友想要一个这样的灯笼吗?快动起手来吧!

  (2)动手制作。

  1、师:现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师用废旧的纸裁好的各种图形,小朋友可以从中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制作。

  2、教师进行示范,幼儿进行操作。(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小灯笼漂亮吗?老师这还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作为一堂综合性课程,“变废为宝”活动的开展对老师和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开展好,教师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和学法来进行教学会取得好的效果;要如何安排活动环节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操作等等。

  谈话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幼儿制作前我给幼儿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对幼儿有创新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

  不足之处:

  活动时,大部分幼儿只是一味的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多种制作方法的尝试,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地方、粉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会结成冰的。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将有冰的地方告诉大家。

  2、请幼儿运冰块。每人拿一块冰块在阳光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

  三、欣赏冰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块化成了什么?

  2、有粉笔将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活动反思:

  大自然的水、雪、冰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具”,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又有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隐藏其中,利用孩子们身边感兴趣的“冰”来引导他们探索、发现、学习和玩耍。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还知道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索,对科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是受益不浅啊。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5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9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9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8-05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2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31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活动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