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2 10:05:4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教案6篇[必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科学教案6篇[必备]

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了解其颜色、味道等特征。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操作,并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体验同伴交流的乐趣。

  4、懂得水果对身体的好处。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几种常见水果若干、神秘纸盒一个、画有水果轮廓的作业纸若干、水彩笔若干。幼儿有对水果的.认识经验。

  2、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果有一定的经验(认识几种常见水果)。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常见水果的外形特征

  谈话导入活动。今天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水果宝宝,小朋友们看看是谁呀?

  (1)依次出示苹果、香蕉、桔子、梨,我们向它们问个好吧?

  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子,“你好苹果、香蕉、桔子、梨宝宝!”

  (2)让幼儿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3)认识水果的颜色及形状。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充分发言。

  2、鼓励幼儿练习剥香蕉、桔子皮等,并品尝多种美味的水果。

  (1)说说水果的吃法。

  这些水果怎么吃?

  香蕉、桔子要剥皮以后才能吃;苹果,梨要洗净或去皮之后才能吃。

  (2)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桔子并品尝多种美味水果。

  (3)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品尝了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苹果:酸酸的、甜甜的;香蕉:甜甜的;桔子:酸酸的;梨:甜甜的、脆脆的。

  (4)教育幼儿多吃水果身体棒。

  水果里面有丰富的营养,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水果不感冒,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5)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果核。

  引导语:我们吃剩的果皮、果核应该怎么办?

  4、游戏:摸水果

  引导语: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盒,里面装着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

  上来摸一摸,如果你猜出了你所摸的水果,老师就把这个水果送给你。

  5、给水果宝宝穿衣服。

  果园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所有的水果宝宝都没有了颜色。

  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愿意帮助别人了,现在我们帮水果宝宝穿上衣服,好不好? 请幼儿给画好轮廓的水果涂色。教师从旁指导,指导幼儿在轮廓内涂色等。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

  4、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兔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活兔或兔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兔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兔的身体特点。

  教师出示观察材料,兔或兔的挂图。

  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

  三、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

  1、将兔的特点和前面一课观察过的猫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到课本上。

  2、研讨、汇报。

  3、教师小结。

  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哺乳动物。

  四、运用概念判断,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指出课本中的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五、单元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你能说说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比较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研究鸟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从它们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在以后研究别的动物时,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将这些方面特点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

  六、课外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选定一种动物,继续研究它的生活习必性,并写一篇研究报告。

  教学后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养小动物的认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解开一些迷惑,收获一些知识,发现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初步的了解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动物,你们觉得他们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地方没有?有哪些你们还弄不明白的地方没有?

  二、收集问题,整理问题。

  1、学生发言,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全记在黑板上。

  2、整理问题:当堂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将剩下的问题中值得探究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

  三、确定研究方法。

  学生选中问题后,让他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确定好他们的探究方法。

  四、课后探究。

  五、记录探究结果。

  六、汇报探究结果。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的纸在水中的结果,能进行简单地实验记录;

  2、能发现由于纸质的不同产生吸水速度和程度不同的现象,并能知道大概时间。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并运用此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皱纹纸、锡箔纸、卡纸、吹塑纸、牛皮纸、白板纸、宣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请幼儿猜想:把这些纸放到水里,会有什么结果?

  2、幼儿操作实验。

  幼儿可以选择在水盆里做实验、也可以自己找容器来做实验。

  教师指导:

  ①指导幼儿将纸放在水里,耐心的观察一会数一数几秒钟后,纸会完全吸入水,沉到水底。

  ②比较一下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

  ③纸吸水后和没有吸水的纸有什么不同?

  ④观察一下,除了吸水以外,还有哪些现象。

  3、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吸水和不吸水的'纸,请选一选合适的纸: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擦桌子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科学教案 篇4

  一、概述与目标

  本活动是一个实验、观察、探索发现的科学活动。幼儿通过观察盐溶解到水里及蒸发、结晶的过程,了解使盐结晶的方法,感知盐的结晶现象,进而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感知水的三态变化现象。

  二、活动准备准备

  食盐、小玻璃罐、钉子、细绳、汤匙、小木条、一杯盐水、一杯淡水。

  三、内容、活动形式与方法本活动分两部分:

  1.观察盐的结晶

  2.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到哪里了。

  (一)做一做,看一看,盐水变成了盐。

  1. 尝一尝出示一杯盐水和一杯淡水,让幼儿品尝,说说它们的不同味道,知道水咸是因为水里有盐。

  2. 做一做

  (1)在小玻璃罐中装满热水,一次放入一汤匙盐并加以搅拌,使盐水全部溶化。反复这样操作,直到盐不能再溶化为止。(2)在细绳一端绑上重物(如钉子),使之垂直浸入盐水中,另一端系在小木条中间,把小木条横放在罐口上,然后把罐子放到阳光下。

  3. 看一看

  (1)请小朋友每天观察,看罐子里水位的变化,并在罐子外用彩笔做标记,直到水完全蒸发掉为止。

  (2)观察绳子的变化,细细的绳子上出现了许多白色的东西,尝起来咸咸的。

  (二)想一想1.罐子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实验观察水蒸发为水蒸汽的现象。

  (1)引导幼儿观察热水中冒出的热气。

  (2)试一试,把一块玻璃罩在热水杯上,引导幼儿观察玻璃上形成的水珠。

  交流讨论:水变成水蒸气,遇到玻璃,又变成了水。小结:罐子里的水蒸发成水蒸气,跑掉了。

  (在讨论时,引导幼儿回忆冬天嘴里呼出的气体,水开时壶上冒出来的热气,冷天房间玻璃上的水珠等。)

  2.试一试,想一想,绳子上的白块是什么?探究问题:

  (1)水到哪里了。

  (2)绳子上怎么会有盐。在组织幼儿观察盐结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同时把盐水滴在镜子上,等水蒸发后,让幼儿观察镜子上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尝一尝,再用放大镜观察盐的结晶体,并把观察到的盐晶体画下来。)

  四、活动建议

  1. 本活动也可用糖水代替盐水,再做一次相同的实验,制作糖的晶体,并在放大镜下观察糖的晶体。

  2. 观察活动应选择在阳光下温度高时进行。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盐结晶得也越快;盐水的浓度越大,绳子上结晶的盐越明显。

  3. 夏季气温高时,蒸发时间需3"5小时,就可看到结晶的过程。

  4. 本活动可与水的三态组成系列活动,以探究问题水跑到哪里去了为线索,使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活动探索发现水蒸发的科学现象。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

  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影子。

  2。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重难点: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活动过程: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一起找一找别人与自己的'影子。

  2。踩影子。

  (1)“小兔”分散踩自己的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

  (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活动延伸: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三颗星星》故事ppt、红绿灯翻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想)瞧!是谁呀?他们都有什么颜色的.啊?太阳妈妈想送他们来地球上学本领,你们想知道他们学会了什么本领吗?那一起来听这个故事《三颗星星》,听完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观看ppt,欣赏故事。

  1、提问:这三颗星星学到了什么本领?幼儿自由回答。

  2、分段欣赏。

  提问:(1)三颗星星学会了什么本领?三颗星星学了本领后,太阳妈妈怎么做的?

  (2)太阳妈妈思念孩子了?他是怎么做的啊?

  (3)三颗星星回到太阳妈妈的身边后,地球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讨论:A、为什么三颗星星回到妈妈身边地球就乱套?

  B、三颗星星能离开地球吗?为什么?

  (4)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这三颗星星到底是什么呀?

  小结:对,原来是红绿灯。

  (5)红绿灯装在什么地方?(马路上,十字路口)

  出示红绿灯的ppt。

  红、绿、灯分别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红绿灯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发生交通事故,交通阻塞)

  小结:所以在生活中,红绿灯很重要,他们在街道上指挥交通,我们不能没有他。它是交通信号灯,告诉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三、游戏:红绿灯。

  (东营市广饶县道庄镇实验幼儿园)

  body { 9pt}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精选】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