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16 08:35:1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通用5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排除物体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说出物体的总数。

  3.培养幼儿排除干扰,正确计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幼儿根据实物、直观教具等手段准确感知数与物体数量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让幼儿将实物与数建立起相对应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10个红辣椒,请幼儿一起点数;然后观察教室里有哪些可以用数字表示的物品?(如窗户、桌子等)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这里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小朋友想不想看?让小朋友仔细看画上都有什么?

  2.大家再仔细数一数,它们各是几个?举手回答。

  3.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摆雪花片的游戏好吗?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小朋友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桌子上摆几个雪花片。

  4.我们再来做一个补画糖球的游戏。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按照数字把缺少的补上吧

  三、结束部分。

  1.讲评作业。

  2.请小朋友到院子里或回家看看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表示?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集中度不高,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分解,初步感知3的合成。

  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3的分解和组成

  活动准备

  桃子图片、孙悟空、猪八戒头饰、彩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2的分解合成。

  1、西游记歌曲导入

  2、指名一名幼儿扮演孙悟空,老师扮演猪八戒,并戴上头饰。

  3、教师在树上贴桃子图片,并讲猪八戒摘桃子的故事。

  5、让幼儿用手势比划2的分解和组成

  二、新授

  1、教师讲解并板书课题:3的分解和组成

  2、教师讲猪八戒和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幼儿用彩笔代替

  桃子分一分。

  3、教师再指名两名幼儿扮演孙悟空和猪八戒,指名幼儿汇报分法,教师将桃子分到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手里。

  4、师生一起用手势比划3的分解和组成

  三、延伸活动:

  游戏活动“猜一猜”

  四、小结

  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了几的分解?它一共有几种分法?

  教学反思

  学习《3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重要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先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孩子都会这类型的题目了。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现在的小朋友们接触自然的机会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雨雪,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溢了生命力。这时,引导他们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发明美是很重要的。中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让父母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发明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尝试在小石块上添画小鱼的活动。

  2.学会综合应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

  3.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小鱼的石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客人小鱼,理解范画

  1.“小朋友们,今天班里会来一位小客人,你们仔细看,他是谁?”教师当场画出小鱼。

  2.“原来是一条小鱼,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条鱼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说一说鱼的组成部分,具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3.它今天是来找它的石头好朋友的,你觉得他会找什么形状的石头做好朋友呢?(什么形状找什么形状的石头)

  4.那我们找找看,找到了一个,这个有点像的,那我们把这条小鱼画在这块石头上面,并给它涂上漂亮颜色吧!

  5.石头也来找好朋友了,这是一块椭圆形的石头,那他会找怎样的鱼儿呢?

  6.椭圆形的石头会找椭圆形的鱼儿,那椭圆形的鱼儿要怎么画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吧!(幼儿徒手画,教师简单画一下)

  二、幼儿作画

  1.讲清楚活动要求a.第一次进行石头绘画,所以一定要注意石头的安全性;b.请小朋友感受一下,在石头上作画和在纸上作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幼儿作画,教师个别辅导。

  三、海底世界小参观,互评作品。

  把画好的石头画放在海底世界中,让小朋友参观,互相评价学习。

中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空气是抽象的,它看不见、摸不着。本活动为幼儿让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在操作实践中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流动的特征,探索空气的秘密,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的作用及会流动的特点,了解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能传播各种气味。

  2.能运用吹、扇、装、闻多种方法探究、发现空气的存在。

  3.了解空气中难闻气味产生的原因,萌发从我做起净化空气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大型吹气玩具(如;塑料吹气动物)、塑料袋、气球、器官4~5根、r一盆水、硬纸板等每组1份,空气清新剂一瓶。

  活动建议:

  1.玩游戏“亲亲小脸蛋”,感知空气的存在。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打开大型吹起玩具的气孔,对着幼儿的小脸蛋轻轻放气,引导幼儿体验气流在脸上的感觉;你的脸上什么感觉?猜一猜,是谁在亲你的小脸蛋儿?

  2.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空气,感知空气的流动。

  教师设疑激趣;你知道空气在哪里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为幼儿提更塑料袋、气球、吸管、一盆水、硬纸板等材料,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空气。

  (1)用塑料袋找空气;将塑料带张开口,然后猛地扎紧,塑料袋鼓起来了,说明空气跑进去了。

  (2)用气球找空气;给气球吹起,气球鼓起来了,说明空气跑进去了;将气球对准脸蛋慢慢放气,会感到一阵风吹过,这说明空气又跑出来了。

  (3)用吸管找空气;将吸管在空中吸一下,迅速插入水中,产生的泡泡水明空起来过了。

  (4)用硬纸板找空气;对着硬纸板吹气、吸气,脸上会有一阵风吹过,这就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扇动硬纸板,再次感知空气的流动与存在。

  小结;原来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

  3、引导幼儿通过嗅觉感受空气的流动能传播各种气味。

  (1)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空气的流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芳香气味。

  教师在活动室里静悄悄的喷上空气清新剂,引导幼儿闻一闻、说一说;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最喜欢空气为我们带来哪些香味?如;花香、饭菜香、糖果香、水果香…

  小结;原来空气是流动的,能够为我们传播各种气味。

  (2)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难闻的气味,讨论出现难闻气味的原因,激发环保意识。

  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你还闻到过那些气味?出现难闻的`气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少这些难闻的气味?

  小结;空气的流动也会传播难闻的气味,如;工厂烟筒冒出来的烟味、垃圾味、

  农药味……这是因为人民网你不注意保护环境,污染了空气。保持空气清新的方法有很多,如;不随便扔垃圾、不乱排放污水、多植树、多种花、少开车多步行……

  4、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来空气。

  a)请幼儿闭上自己的嘴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感受憋得喘不上气来的感觉,并讨论为什么,是幼儿了解我们的身体里缺少空气,所以才会有用这样的感觉,说明人离不开空气。

  b)迁移已拥有的经验,扩展幼儿思维;除了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外,还有谁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需要空气外,动植物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空气。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向孩子们传达了保护环境,用双手改造环境的绿色思想,主要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还在泥塘周围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烂泥塘变成了美好舒适的住所。

  设计思路(结合《纲要》)

  1.喜欢听故事,愿意与人交谈

  2.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知道和了解青蛙的居住环境

  动作技能目标:能够说出老牛、野鸭、小鸟、蝴蝶等小动物的喜好

  情感态度目标:愿意参与故事的猜测,体验把泥塘建成美好家园的积极情感

  活动重难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双手将环境变美好的过程

  物质准备:青蛙、老牛、野鸭、蝴蝶、小鸟、小猴子等图片

  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动物的喜好和居住环境

  活动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提问法、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通过复习儿歌《小青蛙回家》引出故事主人公—小青蛙,进一步提问小青蛙的居住环境(烂泥塘),猜想烂泥塘是什么样子的`跟随教师一起歌唱《小青蛙回家》,联想青蛙的居住环境,进而推进情节让幼儿对小青蛙的居住环境产生好奇心

  基本部分1.出示图片

  老师:吆喝声把谁引来了?(老牛)老牛喜欢吃什么?(小草)可是周围有吗?(没有)所以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小结:于是青蛙在泥塘周围种上了小草。

  2.出示图片(野鸭),老师:鸭子住在哪里?(池塘里)那它会买泥塘吗?(不会,池塘里全是泥巴,没有水),于是它不想买泥塘,走了。

  小结:青蛙想,要是在泥塘里引一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它跑到周围的山上往泥塘里面引水。

  3.接下来谁来买了?(出示小鸟图片)小鸟会怎么说?它为什么没有买泥塘?

  小结:小鸟喜欢在树上,所以也没有买泥塘。

  刚开始这是一个又脏又臭的烂泥塘,现在呢?都有什么呢?(有花有草,十分漂亮)青蛙还会把泥塘卖出去吗? 幼儿跟随情境,想象陆陆续续来的小动物到底会不会买下泥塘,并一起给青蛙提出整改建议为了达成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流程:首先讲青蛙的居住环境,引出青蛙想要卖掉泥塘的愿望,在这过程之中,陆续有小动物提出整改建议,最后将泥塘改造成功

  结束部分:

  角色扮演,为幼儿分配小青蛙、野鸭子、小鸟、小猴子、花蝴蝶的头饰,完整叙述故事内容根据角色来用肢体语言和动作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延伸活动美丽的地方人人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动手把幼儿园装扮的更加漂亮吧!

  体验将幼儿园建成美好家园的积极情感

  板书设计

  活动反思首先我以引导性、有效性的提问,帮助幼儿获取重要的信息。引导幼儿展开一系列的问题“动物们会给青蛙提什么建议?最后青蛙卖不卖泥塘?为什么?”的辩论。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最后进行分组表演,让每一位幼儿都能感受《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情境中,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在不断的运转,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热情,也充分挖掘了幼儿的思维潜力和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获得了发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经典)08-03

(经典)中班教案07-26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精选】中班教案07-27

中班教案(精选)07-30

【经典】中班教案08-1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精选)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