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3-08-28 12:08:22 计划 我要投稿

复习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习计划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1

  为了更好搞好高三政治的第二轮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高三政治备课组全体成员经过充分的酝酿,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说明》和教材内容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明析时政热点,联系重大的社会及生活实际,作好专题复习。落实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试的水平和能力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变化点,吃透新增点,还要重视不变点,并且要对《说明》中能力要求、内容和样题要认真研究和思考。以此为指南,从精神实质上去领悟。

  2、加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识记,形成学科的知识网络(知识树),进而形成学科思想。要求基本的概念、原理清楚,教材的宏观结构清晰,知识发展的逻辑思路明确。

  三、时间安排:

  3月26日---5月23日四、复习安排:

  分两段进行,第一段 知识专题复习,时间3月26日---4月29

复习计划 篇2

  9月1日-9月30日,平均每天2小时,共计50-60小时

  此阶段的目标是:1、熟悉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并进行强化训练; 2、熟悉考研英语翻译的`命题特点并进行强化训练;3、单词和语法进一步巩固记忆。

  复习建议:

  这一阶段霸阅读理解单独抛开了一些训练时间。主要针对完型填空、翻译这两项进行强化训练。当然单词和语法是这一阶段仍然要重视的两项训练。

  1、完形填空强化训练;(20-25小时)

  2、翻译的强化训练;(20-25小时)

  3、复习单词和语法。(10小时,以单词为主)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英语成绩一定得以飞跃,愿每一位备战20xx的考研学子复习顺利。

复习计划 篇3

  一、情况简介:

  我们班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6人,女生11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为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他们喜欢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能在活动中较快掌握新知。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但有个别学生因贪玩、马虎大意、智力等问题使其学习存在较大困难。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不认真读题、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等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二、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

  总复习的安排是为了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数位,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规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的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人民币的认识;找规律。

  五、复习措施:

  1、了解学生对本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量体裁衣,使优者更优,差者有进步、有收获。

  2、教给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知识,更要以这些基础知识为载体,会举一反三。

  3、复习要突出方法的指导。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多指导后进生,让他们转化为优生。

  4、复习方法要灵活,要求学生也要学活。更多地为后进生“开小灶”,对本学期的知识给予补习与复习,夯实基础。

  5、将全班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小组之间竞赛,为学生搭建学习、进步的平台。

  6、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六、复习安排: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6课时)

  教材中安排了4道题,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先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6课时)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说。

  3.“元、角、分”的复习。(4课时)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分类与整理(4课时)

  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掌握分类的方法。

  5.找规律的复习。(3课时)

  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本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掌握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6.认识图形(二)的复习(3课时)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复习计划 篇4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

  (1)知识、能力的实际;

  (2)“缺欠”的实际;

  (3)时间的实际;

  (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复习的具体目标。

  学习目标可分为:

  (1)掌握知识目标;

  (2)培养能力目标;

  (3)掌握方法目标;

  (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自己认为比较薄弱的部分;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自己的工作日程想匹配

  计划尽量时间上不与工作相冲突。

  6安排学习时间

  合理的规划出近几个月的有效复习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剩余的时间全部放在学习上,这是不可取的,要适当的缓解工作与学习的疲劳,适当的放松,可参加体育活动或出去郊游,但要控制好时间。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考生备考复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

  (1)早晨或晚上,一天工作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一些不好理解的内容;前提是在没有工作烦恼的情况下。

  (2)周末或假期休息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利用充足的时间去掌握。

  9计划要留有余地

  计划要留出空闲的时间,灵活性,规定死了或者太过紧张反而不容易完成。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

  (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

  (3)学习效果如何?

  (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

  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8-24

复习计划08-24

复习计划08-24

复习计划08-23

复习计划08-23

复习计划08-23

复习计划08-23

复习计划08-23

复习计划08-23

复习计划08-23